父母工作忙無暇照顧、保姆帶孩或存安全隱憂、隔代教育溺愛現象頻出……「二孩潮」來襲,把孩子送到託育機構,是不少年輕父母的共同選擇。
需求旺、缺口大,0-3歲的嬰幼兒託育機構究竟誰來辦、怎麼辦、誰來管,成了千家萬戶關注的熱點話題。
日前 ,2020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暨湖北省嬰幼兒照護服務與標準高峰論壇在漢舉辦。來自全國的相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負責人、專家學者、領軍企業代表,在會上全方位探討了我國嬰幼兒發展與託育事業歷史、現狀與未來。
論壇上發布的《湖北省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機構服務規範》地方標準(以下簡稱:《規範》),將於今日起正式施行。專家指出,《規範》的出臺,既能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消費者選擇託育機構提供參考指南,填補了湖北嬰幼兒照護服務省級標準的空白。
現狀:嬰幼兒託育亟需補短板
昨日下午5點多,剛下班的黃芬來到位於光谷南湖大道旁的一家託育機構,接回了剛滿2歲的女兒。黃芬和丈夫都是光谷某生物製藥企業的職工,雙方的父母都年紀較大且身體較差,把孩子送到幼託機構,是他們迫不得已的選擇。
「優點是價格比較便宜,幾個年輕老師也都是持證上崗。缺點是機構的室內空間比較狹小,孩子們活動的空間十分有限。」黃芬告訴記者,這家幼教機構的服務質量她並不是十分滿意,堅持把孩子託管在這裡的主要原因是 「性價比」。
黃芬的情況是很多職場寶媽的真實寫照。近年,二孩政策落地,公共託育服務的短缺愈加暴露出來。公辦託育機構數量不足,民辦機構辦學質量參差不齊,如何緩解0至3歲嬰幼兒入託難、入託貴,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公共問題。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大量民辦託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然而,一些開在社區的家庭式託育機構,其場地、消防安全等大多不達標,隨時可能被關停,一些規範化運營的早教中心和專業託育機構,收費高的令人望而卻步。
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會長黃明表示,在行業起步初期,辦一家託育機構只需要註冊公司、租用場地、招聘保育員「三步曲」,「前兩步幾乎沒有任何門檻,有些機構在招聘時甚至不需要應聘者有任何保育員資格和從業經驗。」
規範:機構人均面積不低於8平米
黃明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社會資本的湧入,規模化、連鎖化的託育機構不斷湧現,國內的託育市場正在經歷從混亂無序向標準化、高質化發展的迭代升級,「這個時候制定標準勢在必行」。
去年一月,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培訓中心等相關組織,聯合當代海嘉等湖北多家託育早教機構,共同啟動了《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機構服務規範》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
論壇當天正式發布的這份《規範》共有十個部分,對託育機構的選址、人員資質、日常護理、保教活動等都提出具體細緻的要求:如託育機構建築面積不低於360平方米,幼兒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8平方米;託育機構主出入口、幼兒生活及活動區域等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確保監控全覆蓋,錄像資料保存90天以上;自行加工膳食的全日制託育機構應設不低於 18 ㎡的廚房;機構應為嬰幼兒提供與其規模相適應的戶外活動場地等。
這樣的嬰幼兒託育機構值得期待
「這份規範即是指南針,也是加速器,為我們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指引。」當代海嘉幼教集團負責人阮進告訴記者,國內託育市場發展態勢強勁,沉下心來構建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是該公司下一步的重要發展方向。
當天論壇現場,當代海嘉幼教集團與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道辦事處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參照《規範》,在當地聯合打造一所市級普惠託育示範中心。
當代海嘉下屬幼兒園日常場景
成立於2003年當代海嘉幼教集團,是國內幼教市場的「頭部品牌」。據介紹,該公司主要為0至6歲嬰幼兒提供高品質教育服務,業務範圍覆蓋京、魯、陝、豫、鄂等8省17市,旗下有當代海嘉幼兒園、愛嘉蓓爾幼兒園、愛幼嘉託育中心、景行學院等多個品牌。
當代海嘉下屬湖北地域園所內外景(部分)
「我們目前有教職員工1000餘人,在園學生規模近8000名,先後創辦了一批省級示範園、省級一類園。」 阮進表示,下一步,該公司將整合課程、師資、科研等優勢資源,打造一批有溫度、有特色、有品質的普惠性託育中心,為我國及湖北省嬰幼兒照護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為祖國下一代健康成長提供強有力保障。
楚天都市報記者 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