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託育服務模式「春天」漸近

2020-12-25 中國建設新聞網

江蘇省南京市五礦·御江金城小區裡的託育中心是小區物業服務企業與商業化託育機構共同打造的社區託育中心。據了解,該託育中心主要針對社區裡0~3歲的嬰幼兒提供全日制託管服務。「早上8:30家長將孩子送來,下午4:30將孩子接走。孩子的午飯和午睡都在託育中心完成。」據五礦·御江金城小區託育中心負責人張大偉介紹,該託育中心是小區「37℃生活服務體系」的一部分。在南京,五礦·御江金城小區託育中心已經成為社區託育服務模式的「標杆」。

深入社區破難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專家指出,構建社區託育服務模式是實現「幼有所育」的重要支撐。

上海市政協委員孫靜曾表示,期望上海先行先試,探索實施社區公共託育服務模式。2018年,上海提出,在2017年20個試點社區幼兒託管點的基礎上,再建20個社區幼兒託管點。2019年,在廣東省「兩會」期間,也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要探索實施以社區為主的家庭互助式託育服務模式。

作為公共服務平臺,社區是就近為居民提供便捷的養老、託育等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當今社會,「雙職工」家庭父母工作忙、工作壓力大成為社會普遍現象,如果家中沒有長輩幫忙,尤其是家中有二胎寶寶的家庭,3歲以下幼兒的照護成為「最大的煩惱」。張大偉指出,在我國發展了十多年的親子早教模式不僅沒有解決0~3歲嬰幼兒全面發展的問題,也沒有解決「雙職工」家庭沒有時間「帶娃」的苦惱:「2017年,我們建立兒童之家時就意識到,託育服務模式一定要社區化,方便家長帶孩子到託育中心,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年輕父母面臨的問題。」

張大偉表示:「目前,房地產行業正由粗放型轉向服務型,很多房地產企業都在布局社區託育中心,解決社區內居民的託育需求。很多小區的物業會所場地都面臨閒置和使用效率較低的問題,構建社區託育服務模式不僅能更方便居民,同時能解決小區配套場地使用效率較低的問題。」據了解,五礦·御江金城小區託育中心就建立在小區原售樓處,不僅場地足夠大,而且在小區內部,這讓家長們「很放心」。「部分家長臨時有事,也會將孩子送到小區託育中心代管。我們還會將託育中心除教室以外的公共區域,在每天固定時間免費對社區的孩子開放,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玩耍和閱讀。」

據了解,五礦·御江金城小區託育中心每月還會舉辦一次「家長大學」,傳遞「家長學校」的理念。張大偉指出,隨著社區服務功能的日漸完善,社區託育中心將成為社區居民的「剛需」。同時,作為共建社區的一部分,社區託育中心將在解決社區中嬰幼兒看護問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為居民提供安全且便捷的服務。

剛需之下仍需完善

由於在國內起步較晚,社區託育服務模式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據介紹,疫情前,80%的社區託育服務中心仍沒有實現盈利。張大偉認為,首先,多年來,我國0~3歲的嬰幼兒教育被親子早教替代,沒有形成較好的樣本。其次,目前很多家長仍沒有形成對社區託育服務模式的共識。最後,很多社區託育中心自身專業性不強,導致家長對這種模式持懷疑態度。

隨著社區託育服務模式的日漸普及,場地問題亟待解決。張大偉說,與其他國家相關要求相比,國內對社區託育中心的場地要求更為嚴格,規定必須在有產權證的商業用地上才能建立社區託育中心,放寬房屋產權性質要求將有利於社區託育中心的進一步普及。「我認為,只要有房屋產權證且房屋沒有質量安全問題,都應該可以建立社區託育中心。」張大偉說。

隨著社區託育服務逐漸成為「剛需」,該模式急需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進行完善。「以五礦·御江金城小區託育中心為例,目前其已經成為南京社區託育服務模式的『標杆』,但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張大偉表示。

形式方面,目前大部分社區託育服務中心仍以投資和規模相對較大的育兒園形式運行,申請條件較為苛刻,普及度不高。今後,應鼓勵設立更多居家託育服務點,並完善家庭託育服務行業相關規範。如何將家庭場地納入社區託育中心建設應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這樣才能進一步深入社區,並實現真正服務社區。

內容方面,目前社區託育中心主要提供的是0~3歲嬰幼兒的全日制託管服務,今後,社區託育中心可以將早教課程納入服務體系。同時,建立臨時託管服務模式,增加親子共讀等形式,這樣既可以增加社區託育中心的收入,也可以豐富對社區居民的服務內容。


相關焦點

  • CCPro 七彩寶屋保教院:社區「早教+託育」服務模式的先行者
    《意見》還要求加大對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依託社區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  新政的鼓勵與引導,預示著嬰幼兒照護行業,特別是基於社區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將迎來新的大發展。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變化與機遇,投資人和從業者該何去何從呢?如何才能抓住市場利好,使之成為自身的發展契機呢?
  • 邵蔚委員:建立公共託育服務陣地,推進社區型託育機構普惠性發展
    二孩家庭增多,家庭的撫幼功能弱化,家庭的託育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許多家庭在育兒和工作中處於兩難境地。針對日益嚴峻的「託育難」問題,市政協委員、南京市第二醫院副院長邵蔚提出了自己的議案《我市託育服務供需矛盾現狀分析及建議》。
  • 迎來稅費利好,社區型託育機構將成為學前教育的潛力股
    據《關於養老、託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顯示,稅收優惠政策顯示社區託育免徵增值稅,並減按90%徵收企業所得稅。那稅收新政能夠給託育行業經營者帶來什麼?據廣證恒生資料顯示,假如,一個面積600㎡的託育中心,年營收額為594萬元,稅後淨利率98.41萬元,淨利率約16.57%。
  •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中林調研南譙區社區託育服務中心項目
    11月11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中林帶隊赴同樂街道花園社區調研花園社區幼兒託育中心建設情況。市教體局主要負責人、市區衛健委相關工作人員參加。調研組成人員一行實地參觀了同樂街道花園社區託育中心項目,聽取了該託育服務中心的相關情況匯報。據悉,花園社區託育中心堅持「政府引導、家庭為主、多方參與」的總體思路,採用「公辦民營」的形式,確保2020年底完成並投入運行。
  • 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福祉,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 加大普惠性託育服務資源共享力度 黃浦區政協圍繞託育公共服務...
    10月29日,黃浦區政協召開二屆二十次常委會議,圍繞「提升託育公共服務水平」開展專題議政性協商。   區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沈嵐作主旨發言。她建議,加快拓展公益普惠託育資源,繼續加快推進託幼服務一體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舉辦公益性託育服務;努力打造高素質從業人員隊伍,強化從業人員職前和職後培養,健全從業人員職業保障體系;不斷加強家庭科學育兒支持力度,發揮家長學校和「網際網路+家庭科學育兒」在支持家庭養育中的作用。
  • 解決雙職工家庭託育痛點,上海將打造15分鐘社區託育服務圈
    上海將打造15分鐘社區託育服務圈。9月16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介紹了《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主要內容,市教委主任王平、市財政局副局長金為民、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張梅興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四位一體」日託式0-3歲託育服務模式落地
    濟南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苗金祥致辭開啟啟動球家長和寶寶入園舜泰廣場作為濟南市也是山東省最大的綜合性整體開發和規劃設計的辦公樓群,已入駐640餘家企業、女性員工超過2萬人,急需專業化的嬰幼託育服務。為響應政府號召,解決託育需求,山東英才學院和濟南卓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等社會力量在省市婦聯和高新區領導的支持下,勇擔社會責任,籌辦了濟南高新區首家專業嬰幼兒託育機構——卓愛嬰幼園,開啟了政府、高校、社會和企業「四位一體」日託式0-3歲託育服務模式,致力於解決政府之困、婦聯之憂、家長之急、孩子之需。作為該模式的首個實踐點——卓愛嬰幼園於5月28日上午正式啟動。
  • 牽手街道嘗試「社區託幼」 初心探索成就本土託育品牌
    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裡,他創新經營模式讓本土早教品牌脫穎而出。讓媽媽放心就業、讓孩子健康成長,帶著這種初心,王蕾開始探索「社區託幼」服務。2019年年底,王蕾與包河區常青街道籤署了「社區託幼」合作協議,這也是《合肥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實施意見》出臺之后街道探索服務試點的「最新進展」。
  • 《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 答記者問
    存量利用方面,在不違反國家強制性標準和規定前提下,各地可結合實際制定存量房屋和設施改造為養老託育場所設施的建設標準、指南和實施辦法;在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統籌推進養老託育服務設施建設;探索允許空置公租房免費提供給社會力量供其在社區為老年人開展助餐助行、日間照料、康復護理、老年教育等服務;非獨立場所按照相關安全標準改造建設託育點並通過驗收的,不需變更土地和房屋性質。
  • 成都嬰兒早教:託育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早教+託育並行
    原標題:2019年中國託育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早教+託育並行搶佔更廣闊市場規模  託育服務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早教託育行業主要針對0-6歲嬰幼兒提供家庭教育、早期教育、託育服務等相關產業,產業鏈主要為上遊產品內容提供商、母嬰社區平臺商、企業管理系統技術提供商等,中遊早教中心、託育中心等服務型機構,下遊為家長與嬰幼兒消費者。
  • 法國公共託育服務發展經驗及其啟示
    通過總結分析法國在公共託育服務中的經驗和做法,對我國託育服務的發展具有啟示作用。首先,家庭政策是託育服務發展的有效支撐,應進一步明確公共託育服務政策的發展方向。2019 年,我國出臺了多項託育服務發展有關政策,均對兒童早期照顧中的託育服務問題進行重點闡述。
  • 靜安又添一所社區普惠性託育點:曹家渡街道小福熊託育園開園
    昨天,靜安區又增添一所社區普惠性託育點——曹家渡街道小福熊託育園。這是由曹家渡街道和靜安寺街道共同指導,社會組織幸福益站出資開辦的普惠型託育點,代表著靜安區0-3歲嬰幼兒照護體系完善更進一步。圖說:曹家渡街道小福熊託育園開園 靜安區供圖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放開,家庭幼兒照護問題更為凸顯,0-3歲嬰幼兒託育問題已經不單純是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問題。
  • 琅琊區:建設託育服務中心,滿足家庭託育需求
    為加快推進琅琊區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加強社區託育服務能力建設,今年以來,琅琊區共建設3個社區託育服務中心,這3處分別位於該區琅琊街道鳳凰社區、遵陽街道鼓樓社區以及豐山街道豐樂社區。  該區託育服務中心建設進展如何?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
    在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統籌推進養老託育服務設施建設,鼓勵地方探索將老舊小區中的國企房屋和設施以適當方式轉交政府集中改造利用。支持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開闢空間用於「一老一小」服務,探索允許空置公租房免費提供給社會力量供其在社區為老年人開展助餐助行、日間照料、康復護理、老年教育等服務。支持將各類房屋和設施用於發展養老託育,鼓勵適當放寬最長租賃期限。
  • 從幼兒園下沉0-3託育,融臺灣託育體系,提供科學服務為行業賦能
    結合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袁亮將託育事業定位於「向外界輸出專業化服務」的方向。於是,他飛赴臺灣與「中華嬰幼兒託育總會」的侯美妗女士洽談合作事宜,恰巧對方也在尋找內地落腳點,雙方一拍即合,莫瑞迪應運而生。4創立莫瑞迪向行業輸出專業化服務與臺灣的中華嬰幼兒託育總會達成合作之後,袁亮便將其完整的託育照護體系引入園所,開始打造自己的第一家旗艦店,專業服務於0-3歲的嬰幼兒。
  • 代代兔0-3歲社區託育,給合肥寶媽最安心的守護
    近年來,母嬰市場進入飛躍式發展階段,託育行業作為新的育嬰模式日漸興起,一直以來受到行業市場的關注和認可,在最近兩年得到充分發展。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託育機構魚龍混雜,缺少資質、服務質量水平不一等問題依然存在,很多家長對託育機構的服務水平不清楚,難以選擇最適合寶寶的託育機構,這些問題在合肥同樣存在。面對這樣的問題,資質齊全、服務水平堪稱行業標準的代代兔0-3歲託育機構就成為很多寶媽的選擇。
  • 他能樂學尖山湖社區託育中心啟動儀式
    為積極落實「全面二孩」政策和「幼有所育」目標,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迫切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15號)精神,高新區尖山湖社區引進他能樂學教育集團及相關公益服務類專業社會機構先行先試,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
  • 上海公共託育服務調查研究(下)
    本文通過調查研究了解上海託育服務的發展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從提高政府參與託育服務的深度、精準全市層面託育資源布局、重構系統的友好型家庭政策、探索與託育服務銜接的假期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上海公共託育服務的建議。
  • 六區普惠託育試點機構陸續開園|託育|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昨日,廈門市普惠託育服務試點機構的陸續開業,可為 3 歲以下嬰幼兒無人照護的家庭解燃眉之急。記者從廈門市衛健委了解到,全市六區大力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建設,今年均建立起普惠託育服務試點機構,為 3 歲以下嬰幼兒提供日間照護、結合社區親子活動給予家庭託育指導、承擔嬰幼兒照護服務培訓等,同時提供普惠託育服務價格,真正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