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影評:鄉村,逃離容易歸來難

2020-12-19 齊魯網

作者:黑白先生

隨著近幾年賈樟柯的《山河故人》、畢贛的《路邊野餐》、楊超的《長江圖》、張楊的《岡仁波齊》等藝術電影獲得廣泛關注,越多越多的藝術電影開始在院線上映,並為觀眾所熱議,對於中國電影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現象。這個4月,繼王學博執導的《清水裡的刀子》和王超執導的《尋找羅麥》之後,而今,曾經擔任蔡明亮助理導演的鵬飛推出他繼2015年的《地下香》之後的第二部藝術電影《米花之味》,將鏡頭從城市陰暗的角落轉移至國境西南的鄉村。

《米花之味》雖然講述的是一個留守兒童喃杭和她從城中返鄉的母親葉喃從發生摩擦到釀成矛盾,再到彼此和解的故事,但這些只是表象,影片深刻反映的,還是在城市影響下的當代中國農村之變遷。儘管故事裡的孩子成長在偏遠鄉村,但與其他農村孩子並沒有什麼兩樣。

他們的父母遠赴外鄉打工,他們由爺爺奶奶照看,卻不被傳統所束縛,蹭WiFi,偷錢上網……也在外人看來,這些留守兒童是可憐的,是悲苦的,但他們並不自知,只是一如既往地野蠻瘋長。他們嚮往城市,卻又覺得農村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他們對外界充滿好奇,卻對鄉土生活自得其樂。

作為已經習慣城市生活的農村人,葉喃突然開車回到家鄉,也許是為了留住和女兒之間的情感,也許是因為懷念故鄉,也許是在城市裡碰到什麼過不去的坎兒。但是,當車行走在鄉村之路上,遮天蔽日的灰塵揚起時,便已經預示著葉喃和故鄉的格格不入。懷念故鄉是一回事兒,回到故鄉又是一回事兒,那個故鄉依然故我,信仰宗教,求神拜佛,封閉落後,自私自利。

而葉喃卻不是當年那個葉喃,因此,到最後,她和女兒雖然和解,卻也不得不再度逃離。詭譎的是,鄉村還是那個鄉村,在小女孩喃湘露生病時,村民為她籌錢看病,而在她去世後,村民便聚在一起商量看病剩餘的錢該如何分配。也許,這正是我國農村的普遍現狀,並不醜惡,也不怎麼高尚。

在現代文明不斷侵襲之下的農村,雖然過於緩慢,事實上還是開始改變,從手機、WiFi、網絡等這些資訊時代標誌物的進入,到人們的言行,直至腳下的土地。正如被神靈附體的老神婆所說:「你們在土地裡放了什麼,就連米花也變了味道。」在溶洞之中,葉喃和女兒翩翩起舞,心心相印,暫時放下心中塊壘,不去管城市與農村,也不去管那些已經改變的和未曾改變的。

只可惜,這只是電影的藝術手法,此後母女二人又何去何從呢?也許,一切又重新回到原點,葉喃還是要將女兒留在故鄉,自己孤身前往城市打拼,準備為女兒創造更好的生活;女兒喃杭開始長大,從懵懂無知到漸曉世事,多年之後,會成為另一個葉喃,從故鄉逃離,到城市尋找理想的「桃花源」。

可是,城市真的有桃花源嗎?農村的前途和命運又在何方呢?《米花之味》沒有給觀眾答案,也不可能給觀眾答案。真正的答案,也許在每個觀眾心中都有所不同。不管如何,最值得細細品咂的還是「米花」,它甜甜的,圓圓的,其中有喜慶的味道,更有團圓的味道。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立場,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米花之味》:超豪華團隊打造的一部清新鄉村之作
    《米花之味》海報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導 很難相信《米花之味》將現實主義題材處理得如此輕盈。你或隱或現地能看到大師們潛移默化的浸潤,《米花之味》也在審美上有與眾不同的清新氣質。留守兒童的故事,可能會充滿傷感,但《米花之味》的格調卻很明朗,它不放大悲情、不強化衝突、用幽默消解隔閡。不放大悲情留守兒童喃杭《米花之味》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在上海打工的媽媽葉喃返回雲南傣族鄉間,看望在鄉下留守的女兒喃杭。但影片設計得很巧妙。
  • 《米花之味》:故鄉沒有面目全非,卻已物是人非
    作者:龔金平 亮相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米花之味》,故事發生在中緬邊境一個四季如春的傣族寨子裡。這裡天高地遠,蒼翠遼闊,陽光有一種通透又熱烈的明豔,一切都顯得靜謐安然。
  • 從《暴裂無聲》到《米花之味》:想像的他者
    整個四月的院線市場除了幾部好萊塢大片之外,諸如《暴裂無聲》《清水裡的刀子》《米花之味》這樣的中小成本華語片接二連三的上映,這似乎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給我們相對單一的院線營造一種另類的感覺。《清水裡的刀子》劇照《清水裡的刀子》《米花之味》:外部視角的「異域」想像《清水裡的刀子》和《米花之味》的商業元素似乎都不強,走的是更加小眾的「藝術電影」路線。
  • 《米花之味》:以日常生活之幽默反映留守兒童的現實
    電影《米花之味》:以日常生活之幽默反映留守兒童的現實  胡蝶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電影《米花之味》海報  將於4月20日在全國上映的電影《米花之味》4月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首場校園路演。影片放映後,導演鵬飛、女主角英澤與觀眾進行了1個多小時的現場交流。
  • 文藝片《米花之味》團隊被爆抄襲推廣文案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文藝片《米花之味》團隊被爆抄襲)4月26日晚,電影眾籌放映平臺大象點映的創始人吳飛躍,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題為《致〈米花之味〉團隊:請不要打著文藝的幌子,幹盜竊的勾當》的文章,直指正在上映的電影《米花之味》
  • ---《歸來》影評
    原標題: -----《歸來》影評   關於張藝謀的《歸來》,我寫寫刪刪,一個晚上中的前兩個小時,一個字都沒有寫出來。我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敘述這部影片,每打出一句話,都像是斷簡殘片,找不到主題。
  • 《歸來》影評:吐得一口好槽
    畢竟名導新作,《歸來》上映後,照例吸引來很多評論,包括很多掛著「影評」字樣的文章。但看下來,不少充其量也只能說是吐得一口好槽。收穫倒也有,雖然這些所謂「影評」沒能示範影評該怎麼寫,但起碼讓我體會到影評不能怎麼寫。
  • 【1+1】《歸來》影評:喚起對愛的渴望
    原標題:【1+1】《歸來》影評:喚起對愛的渴望   編者按:張藝謀導演的文藝大作《歸來》於5月16日在全國上映,一個周末票房突破八千萬,創下了華語文藝片的記錄。鞏俐與陳道明在戲中的「教科書」式表演獲得了觀眾稱讚,也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 《米花之味》米花再甜,也不是小時候的味道了
    《米花之味》不同於傳統的現實主義影片,該片的基調陽光,給人以無窮希望。影片是青年導演鵬飛的作品,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俄羅斯電影節中都獲得了獎項,並引起了好評與關注。影片以務工回鄉的媽媽與女兒喃杭之間由疏遠到親密的故事為線索,展示了雲南少數民族的基本生活,體現了人性的堅韌與光明。影片在樸素的攝影中表現美,用驚人的洞悉力和豐富的細節表達了人性的本質。
  • 電影《米花之味》:以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瞬間聚焦留守兒童
    中青在線訊(胡蝶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將於4月20日在全國上映的電影《米花之味》4月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首場校園路演。    據導演鵬飛介紹,影片《米花之味》主要講述了外出務工的母親葉喃返回家鄉雲南省滄源縣的一個邊境小寨後,與處於叛逆期的女兒喃杭之間由陌生、疏離到互相理解、和解的故事,期間產生了一系列城市與鄉村、傳統與現代觀念的衝突和碰撞。影片結尾,母女二人在溶洞共舞的超現實表達方式,更是引發了觀影者對於「什麼是人類最本真的追求」的思考與探討。
  • 《米花之味》:平淡的故事裡講出生活的味道
    《米花之味》海報畢贛的《路邊野餐》曾打破這種窠臼,將中國農村拍出了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和輕盈的詩意。而鵬飛的《米花之味》則是將其拍出了難得一見的幽默感和溫暖氣質。故事很簡單,在外務工多年的母親回到村子,與正開始進入叛逆期的女兒鬥智鬥勇,而與此同時,曾經傳統的村落裡新舊觀念衝突。這一切都讓母親有些不知所措。
  • 《米花之味》團隊被爆抄襲:很多文案沒改一個字
    》團隊被爆抄襲  本報訊(記者 袁雲兒)4月26日晚,電影眾籌放映平臺大象點映的創始人吳飛躍,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題為《致〈米花之味〉團隊:請不要打著文藝的幌子,幹盜竊的勾當》的文章,直指正在上映的電影《米花之味》借著合作的名義,拿走大象點映的商業計劃書,全盤抄襲了他們的產品和模式,「很多文案甚至連一個字都沒改動」。
  • 《米花之味》:現代性視域中少數民族地區女性隱喻的文化表達
    在我們所認知的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電影中,尤其是雲南地區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中,青年群體特別是女性群體都是能歌善舞、追求浪漫愛情的形象,《米花之味》中老中少三種女性形象的塑造無疑是對這些浪漫的「他者」想像的突破。
  • 《敦刻爾克》《蜘蛛俠:英雄歸來》先導影評
    諾蘭史詩大作《敦刻爾克》內地定檔9月1日,《蜘蛛俠:英雄歸來》定檔9月8日,現在才8月不到,但還要等上一個月實在太殘忍了,所以香港成為了大陸居民的近水樓臺。《蜘蛛俠:英雄歸來》就是比較典型的漫威超級英雄片,沒有太多意料之外,但也有不少驚喜,漫威對於這位超高人氣英雄,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 《米花之味》:務工返鄉母親和留守女兒,感情彌合需要從容的心態
    《米花之味》是一部反映雲南傣族村寨留守兒童問題的電影,獲得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日競賽單元「特別提及獎」,以及平遙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在平遙國際影展上獲獎的頒獎詞中有這麼一段:「明亮豔麗的畫面,鏡頭後蘊含的是人文主義關懷,讓我們看見了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
  • 「味」來之門,待你們凱旋歸來
    未來這扇大門已經為你們敞開……中國小菜味聚特為高考加油,祝考生金榜題名,凱旋歸來!「味」來之門,待你們凱旋歸來!一節一小菜·學生榨菜 推 薦:味聚特學生榨菜一包味聚特學生榨菜,酸爽開胃,激發靈感,讓你超常發揮!
  • 《歸來》影評毀譽參半 張藝謀:了卻一樁心願
    央廣網北京5月24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電影《歸來》是本周熱議的話題之一,上映5天,國內票房已經過億;與此同時,坎城電影節的展映環節,張藝謀和幾位主創更是在影片播放之後收穫了長達10分鐘的如潮掌聲。在接受《楊瀾訪談錄》時張藝謀坦言,《歸來》是他拍給自己的影片,終於了了自己多年的心願。
  • 獨家網友影評:《暮光之城》
    影評(一)  電影《暮光之城》是依據女作家史蒂芬·梅爾常銷青少年小說《暮光之城》系列改編的電影,由凱薩琳·哈德維克執導,主演涵蓋被以為很有潛在力量的好萊塢新星克裡斯汀·斯圖爾特以及以前在《哈利波特與火苗杯》中扮演賽德裡克的羅伯特·帕丁森,都是私人十分喜歡的導演和很有潛質的演員。
  • 《米花之味》讓這個世界需要關愛,它也許今年最溫暖的華語片
    《米味之花》經歷了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節以及北京電影節等大大小小的影展,豆瓣評分7.6分,是一部口碑頗佳的佳作。人物變了,子女變了,米花之未也已改變。我們意識到了「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究竟是什麼。這句話是《米花之味》的宣傳語,還是其在平遙國際電影節獲獎時的頒獎詞。以「米花之味」這個意象,輕盈地道出了母女二人之間心靈的對話,並由此點出城鄉差異與交融。
  • 《大聖歸來》獲日本影評網站網友點讚 孫悟空再次徵服了日本觀眾
    昨天,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以下簡稱《大聖歸來》)官方微博轉發了網友「攻玉十五」的一則微博,那是摘自日本影評網站「映畫.com」和「Filmmaks」上、日本觀眾對《大聖歸來》的好評。這部2015年在國內公映並引起極大反響的國產動畫,於2018年1月13日在日本正式公映,反響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