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周,大家討論得比較多的綜藝應該就是《中餐廳3》吧,本季請來了黃曉明,秦海璐、王俊凱、楊紫和林述巍。從嘉賓上來看,成員陣容還是十分豪華的,而且,楊紫最近因為有電視劇在熱播,人氣也是暴漲,這也給節目帶來了不少看點。
《中餐廳》本來是一檔宣傳我國美食的節目,畢竟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八大菜系更是各有風採,這檔節目主旨就是能把中國美食推廣到全世界也是非常不錯的,讓外國人嘗嘗令人驕傲的中國美食。雖然節目在前兩季是十分不錯的,第一季就吸引了很多粉絲的關注,但第二季因為曝出很多顧客是節目組請來的託,這讓不少觀眾直接粉轉黑。
從第三季一開播,節目組也是絞盡腦汁能吸引大眾的注意力,為了節目熱度也是招數盡出,單說效果的話,確實是做到了。在上周的收視率排行榜中,《中餐廳》穩佔前三,不能否認節目組的這些手段確實有不小的作用。
但口碑卻和收視率成反比,先是從不給經費,讓嘉賓想辦法弄錢,這個設定給嘉賓們確實增加了很多難度,沒經費就意味著食材等等都無法採購,甚至在第一期節目裡,連嘉賓的日常三餐都無法供應。這時就有網友吐槽,這到底是宣傳中國美食的節目還是一檔異國求生節目。當然,雖然不給錢但節目還是要錄製,餐廳也要正常營業,於是,嘉賓們選擇以物換物,但就是這個以物換物成為了最被詬病的一點。
嘉賓們帶著大包小包和一大堆攝像師,到處找人換取食材和經費,口號就是:我們沒錢,只能用東西交換。這時,哪怕是商家並不願意,但面對長槍短炮的攝像機也很難拒絕,畢竟還是要注意形象,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也無異於是一種「綁架」,很多網友吐槽這種行為真是太丟人了。
雖然不能說這個行為給我們中國形象抹黑,但做生意本來就是利益至上,這種強行換物的行為破壞了你情我願的交易原則,儘管是節目,也不能綁架他人的善良,而且節目組並不缺錢,為了效果而故意設置這種橋段就很過分了。
而且節目也不再把重點放在外國人對菜品的評價,和初次嘗到中華美食的感謝,而是把重點全放在嘉賓們的衝突上,剛播出的兩期節目裡,因為經費問題,成員們出現了意見不合。在尷尬僵硬的以物換物後,餐廳獲取了兩百塊經費。
但卻產生了新矛盾,精打細算的秦海璐堅持不能浪費,只買必需品,還要求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品質和數量。但國宴級大廚林述巍卻堅持要把最好的中國美食宣揚出去,在小編看來兩方都沒錯,但因為經費問題只能兼顧一方,而黃店長卻使得一手和稀泥的好功夫,兩邊都不得罪。
在採購時,秦海璐也全程不爽,一旦出現採購過多就開始來脾氣,完全不管自己正在上節目,還有一旁的外國人,這也讓觀眾看得有點不舒服。且先不說誰對誰錯,節目組這種為了炒話題而不顧一切的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打著宣傳中國飲食文化的招牌,卻做著只顧利益的事情。
而且節目裡的廣告植入未免也太多了,甚至影響到了節目的正常播出,從一開始的純甄酸奶居然成為了中國外交的禮物,可能純甄的負責人笑開了花吧,(畢竟這波廣告費是給得太值了)。節目對於做菜和待客的畫面也只有半個小時左右,可以說節目已經背離了初衷,商業味太濃了,小夥伴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