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發脾氣,大多數的媽媽第一句話就回應錯了,可別不重視

2020-09-19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小孩子一發脾氣,有些家長就更加生氣了,「吃我的,穿我的,當你是大爺一樣伺候著,你還想怎麼樣啊?」這就是媽媽們的潛臺詞。

於是,這些媽媽在不覺間,跟孩子一樣發起了暴脾氣。

媽媽們並沒意識到,自己解讀不了孩子的情緒,無法正確地回應孩子的脾氣,只會讓自己變成孩子眼裡的「潑婦」。

孩子發脾氣時,絕大多數的媽媽第一句話就回應錯了

①攻擊孩子的人格

例子:一位媽媽帶著3歲萌娃,走在大馬路上。萌娃突然一用力,就把媽媽的胳膊當鞦韆蕩了。這時候,媽媽看見車輛很多,就告訴孩子「別鬧。」

哪知道,孩子立馬就發火,生氣了!他甩開了媽媽的手,自己在馬路上跑。

媽媽越著急,越口不擇言:「你這個不懂事的破孩子,跟你爹一樣啥也不是,自私鬼,不管別人死活。」

瞧,孩子任性發脾氣,甩開媽媽的手。媽媽明明是愛孩子,擔心孩子出事,卻張嘴就是對孩子的人格攻擊。

這樣的親子關係,很難和諧。孩子也很容易認為,媽媽太潑婦,不優雅。

②說抱怨的話

要說累,要比較誰辛苦,當然是媽媽比孩子更累更辛苦。當媽的都沒發火,孩子有什麼發脾氣的資格呢?

可是,媽媽有理又如何,小孩子偏偏不講道理,孩子就是想發脾氣時,就發脾氣了,哪管什麼時間地點和場合。

於是,不少媽媽對孩子充滿了抱怨,厲聲厲色,一張嘴就是滿腹牢騷:「媽媽一天這麼忙,哪裡有時間管你啊?你能不能懂事點,少讓我操心。」

媽媽的這種回應,卻讓孩子覺得太委屈了,媽媽像個潑婦。

③說傷感情的話

有的媽媽明知道孩子發脾氣,只是一時情急,渴望陪伴。但是,媽媽還會故意說些傷害孩子感情的話。

比如,「怎麼生了你這樣的粘豆包,真後悔要了你。」

惡語傷人六月寒,孩子聽了這些話,心裡多難受!媽媽就算再不開心,也不該如此「潑婦式」的回應孩子。

孩子發脾氣,媽媽的回應也可以「很優雅」,分三步走

如果媽媽不想跟孩子之間,爆發一場親子大戰。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可以控制好情緒,十分優雅地回應孩子。

(1)描述事實

媽媽發現孩子生氣了,比如,甩開了玩具、砸東西、破壞屋裡的物件,這時候媽媽可以來到孩子的面前,蹲下身來,溫柔的把孩子摟在懷裡,撫摸孩子的頭髮,注視著孩子的眼睛。

媽媽要用描述事實的方式,陳述式地問孩子:「剛剛看見你把東西摔爛了,臉上也沒了微笑的表情,媽媽感覺你好像是生氣了。」

這時候,孩子的怒氣可能會消失一半,感受到了來自媽媽的關心,內心充滿了安全感。

(2)說安撫的話

在媽媽描述事實後,如果孩子仍舊耍小性子,可能是餘氣未消。此刻,媽媽可以說些安撫孩子情緒的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在乎,讓孩子心裡愉快些,爭取早些忘記不開心的事情。

比如,媽媽可以安慰孩子說:「你每天都在進步中,今天小積木沒有擺好,媽媽覺得這只是小意外,不值得為此毀掉好心情。媽媽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

孩子聽了安撫的話,內心會有溫暖感,會忘記失敗,擺脫挫敗感。孩子會有動力做好眼前的事情,爭取下次做得更棒。

(3)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當孩子不發火了,情緒表現得較為平靜時,媽媽可以引導孩子,主動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媽媽可以這樣說:「媽媽感覺你很不開心,你覺得你剛才是怎麼回事呢?」

只要媽媽耐心溫柔,孩子會很樂意跟媽媽分享,講清楚情緒波動的理由。

比如,孩子可能會說,「我做的很用心了,但卻還是失敗了。」

「我覺得媽媽沒有陪伴我,媽媽不愛我了。」

然後,媽媽再根據孩子不同的情緒,進行溝通開解,就能夠從根源處解決孩子的不開心,引導孩子更合理的表達情緒。

雖然,這些方法很簡單,但讓媽媽們做起來,確實有點困難。因為,有些媽媽的脾氣,可能跟孩子一樣急,稍不留意就會脫口而出,講出一些傷人的話。

另外,有的小孩子,確實也挺愛發脾氣的,媽媽帶娃久了,就會焦躁煩悶,偶爾失掉理性,成了孩子眼裡的「潑婦」。

所以,互相鼓勵,一起加油吧!願我們為了孩子,都能變得更優雅的媽媽!如果您焦慮、不知所措,身邊又沒有可以傾訴的人,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西紅柿媽媽。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孩子發脾氣時,90%的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
    ……」不少親戚都表示疫情居家這段時間,與孩子朝夕相處,發現自己家孩子各種小脾氣:其實「孩子發脾氣」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說女人的臉像天氣,說變就變,孩子又何嘗不是,上一秒還風和日麗,下一秒就狂風暴雨。2、孩子發脾氣,可能是訴求沒有得到滿足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後,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觀想法,這些想法可能和現實不是那麼相符合,或者和我們大人的想法不相符
  • 孩子發脾氣時,90%的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
    講道理,聽不進去;不搭理,哭得更傷心;妥協,又怕放縱了孩子。其實,孩子發脾氣是在向我們釋放信號。《兒童情緒心理學》一書表示:「孩子的情緒和大人不一樣,他們的情緒表達往往直接。」在《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閨蜜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小暖男嗯哼突然衝媽媽發脾氣、還放狠話,最後還要和媽媽絕交,甚至要離家出走。
  • 聰明的媽媽在孩子發脾氣時會這麼做,完勝粗暴壓制,孩子受益一生
    有一次帶著孩子去商場,有一個小朋友看到心愛的玩具,可能媽媽不慣著他亂要買東西的毛病,便置之不理。沒想到孩子脾氣上來,坐在地上大喊大叫引來很多人的圍觀,媽媽見到這種情景非常憤怒,也覺得難堪,馬上對孩子一通大罵暴力制止。
  • 孩子發脾氣(上):家長的錯誤回應方式
    ,一衝你發脾氣了,就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本來孩子的脾氣可以在當下自己慢慢緩和了,但立即妥協的這一做法卻是強化了孩子發脾氣的行為。 孩子可以適時的發脾氣釋放自己的情緒,但如果讓孩子認為,只要自己發了脾氣,家長就會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的話,那孩子將來就有可能會不斷的利用發脾氣這一行為來要求家長,那麼原本我們所談到的允許孩子發脾氣的好處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 孩子大喊「我討厭媽媽」,大多數人的回應都錯了
    我不喜歡你!」這句話,果果最近隨時掛在口中。叫她起床,她說:「我不喜歡你!」叫她吃飯,她半天不動,再叫,又來了:「我不喜歡你!別叫我了!」我早聽煩了。吼到:「你以為我喜歡你嗎!」她一聽,哭得更厲害了,尖叫一聲跑到過道上躺著,大喊:「我不喜歡媽媽!我討厭媽媽!」那一刻,我身心俱疲,感覺特別挫敗。
  • 孩子哭鬧發脾氣,家長要警惕,別讓「共情」成為另一種控制
    如今家長越來越重視自我提升,有了寶寶後,不僅要學習各種育兒知識、育兒理論,還得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識,硬生生把自己過成了"百科全書"。而在家庭教育這一塊"兵家必爭之地"中,有個觀點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可,就是在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家長要學會"共情",去理解、體會孩子的感受。
  • 孩子發脾氣愛摔東西,打罵不管用,聰明媽媽這麼做一招「治服」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媽媽說自己 兒子用手機玩手機的時候,因為一關總是打不過去,脾氣上來一把將手機狠狠地摔在地上,結果手機屏幕被摔得稀碎。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是家長會怎麼做呢?相信大部分家長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訓斥孩子,輕則教育一通,重則打一頓,以此懲罰孩子犯下的錯誤。
  • 寶寶一不滿足就發脾氣哭鬧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是這樣處理的
    各位爸爸媽媽,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你家寶寶有沒有這兩位媽媽的苦惱:媽媽一:我發現我家寶寶摔倒都不哭,但是一不滿足他意願時就又哭又鬧撒潑打滾的,而且他做什麼特別沒耐心,教他做什麼做不好就發脾氣,玩個拼圖,拼不好就整個都掀翻了......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怎麼辦?
    「作業題2分鐘解不出來就開始急了,一說就開始抹眼淚!」「只要約定的娛樂計劃稍一被打亂,立馬就發火鬧騰!」「一句話說不對,不是摔門出走就是把自己鎖起來,賭起氣來幾天都不跟我們說話!」愛發脾氣,提示心理需求未被滿足情緒本身並無對錯,而是內在需求滿足程度的信號燈。就像身體健康離不開均衡的營養一樣,心理健康也離不開需求的滿足與平衡。
  • 一哭二鬧三打滾,孩子愛發脾氣該咋辦?
    「只要不給買想要的玩具零食就生氣,當街哭鬧打滾!」「作業題2分鐘解不出來就開始急了,一說就開始抹眼淚!」「只要約定的娛樂計劃稍一被打亂,立馬就發火鬧騰!」「一句話說不對,不是摔門出走就是把自己鎖起來,賭起氣來幾天都不跟我們說話!」……家裡有個愛發脾氣的孩子,讓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大多數父母的回應都錯了
    「媽媽,我討厭你」,當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大多數父母的回應都錯了前一段時間,沒有緣由的,我家的親子關係突然變得糟糕起來。早上我去叫小寶起床,小寶不動,也不回答我,躺在床上,開始我以為他只是像平時一樣賴床,結果叫了他幾次,都沒有反應。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喜歡跟家長對著幹?錯不在孩子,在大人
    早上起床時間到了,讓孩子趕緊穿衣服,孩子一臉不情願,做事情拖拖拉拉,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養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說養育孩子不能大吼大叫,可是當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時,要怎麼教育、怎麼引導呢?託爾斯泰說:「養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利的方法。」
  • 在媽媽的吼聲中,孩子已經四分五裂了!媽媽們發脾氣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繪本連結:《發脾氣大叫的媽媽》繪本簡介:作者:(德國)Jutta Bauer故事梗概:企鵝媽媽發脾氣大叫,小企鵝的身體四分五裂,頭飛到了宇宙、肚子落入大海、嘴巴插在山上,尾巴在大街上,腳只能到處亂跑……不過好在最後,情緒平靜下來的企鵝媽媽又把小企鵝四分五裂的身體找到並縫合了起來。
  • 孩子愛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所以說,如果一個孩子的解釋風格是反抗型的,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可能就會用發脾氣,用這種叛逆的方式來應對。從以上的這三個原因來看,我們最終發現孩子愛發脾氣,是大多數人孩子都會有的行為。因為從腦科學角度來講,孩子的理智腦還並不成熟。
  • 孩子亂發脾氣不聽話,打罵可不是好方法,聰明家長這樣做
    前兩天看網上爸爸媽媽教孩子做作業的小視頻,真是好笑又心酸,因為大寶上幼兒園之後,小視頻裡的那些事情在我家每天都上演,當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時,一點都不覺得好笑好玩,真的是快要被氣死了。但是教大寶讀書認字,並不是最氣人的,最氣人的是大寶發脾氣的時候。記得在哪本育兒書上看到過,孩子這一輩子可不僅僅只有青春期時這一個叛逆期,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也有叛逆期。我現在就懷疑大寶正處於這個時期。
  •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該怎麼教孩子處理憤怒情緒?
    而我們的家長,怎麼能忍受自己被一個孩子攻擊呢?這成何體統,以後怎麼管教?所以孩子發脾氣,大多數媽媽都是這麼回應的:「這麼點事,就生氣了,真是小心眼。」「你發脾氣的樣子太醜了,我不喜歡這麼醜的你。」你看,在孩子一開始表達生氣的時候,大人們就急忙忙地把這些評價都貼到了孩子身上,嚇得孩子把怒氣都堵在了裡面。娃想發怒,又莫名地把憤怒藏起來。
  • 孩子愛發脾氣,一不順心就生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辦
    在寶寶愛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如果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那以後出社會怎麼辦,沒有人會無條件的包容你,除了家人。對待孩子愛發脾氣的行為,我們應該把關心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有批評。我們應該了解清楚為什麼孩子愛發脾氣,先了解清楚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再慢慢引導,對孩子多一點關心。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 孩子死不認錯還愛發脾氣,怎麼辦?聰明媽媽用這招降服「小倔驢」
    文|小花我是小花,關注我,小花每天都會分享教育孩子的那點事,期望這一期的案例能對您有所啟示。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孩子,孩子碰到一點事就發脾氣,你說他錯他還跟你急眼;你把錯誤跟他指出來,他還死犟的說他沒錯,說不過你還會動手,一點道理都不講。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1句話很重要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是無法接受孩子發脾氣的,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最見不得孩子發怒。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不懂事。可事實並不是這樣。發脾氣的孩子,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他的需求和情感沒有被認真對待。當孩子向父母發脾氣,其實是想讓你看到他,他在向你尋求幫助。
  • 孩子發脾氣的點到底在哪?搞不懂別想哄好娃
    在最開始呢,我想先問所有的爸爸媽媽一個問題:你知道孩子為啥總發脾氣嗎?有時候,面對美元小姐的無名火,我都想使用「家庭暴力」了,要不是怕擔上虐童的罪名,我早上手了。這場景,是不是覺得有些似曾相識呢,很多孩子突然發脾氣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