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小孩子一發脾氣,有些家長就更加生氣了,「吃我的,穿我的,當你是大爺一樣伺候著,你還想怎麼樣啊?」這就是媽媽們的潛臺詞。
於是,這些媽媽在不覺間,跟孩子一樣發起了暴脾氣。
媽媽們並沒意識到,自己解讀不了孩子的情緒,無法正確地回應孩子的脾氣,只會讓自己變成孩子眼裡的「潑婦」。
孩子發脾氣時,絕大多數的媽媽第一句話就回應錯了
①攻擊孩子的人格
例子:一位媽媽帶著3歲萌娃,走在大馬路上。萌娃突然一用力,就把媽媽的胳膊當鞦韆蕩了。這時候,媽媽看見車輛很多,就告訴孩子「別鬧。」
哪知道,孩子立馬就發火,生氣了!他甩開了媽媽的手,自己在馬路上跑。
媽媽越著急,越口不擇言:「你這個不懂事的破孩子,跟你爹一樣啥也不是,自私鬼,不管別人死活。」
瞧,孩子任性發脾氣,甩開媽媽的手。媽媽明明是愛孩子,擔心孩子出事,卻張嘴就是對孩子的人格攻擊。
這樣的親子關係,很難和諧。孩子也很容易認為,媽媽太潑婦,不優雅。
②說抱怨的話
要說累,要比較誰辛苦,當然是媽媽比孩子更累更辛苦。當媽的都沒發火,孩子有什麼發脾氣的資格呢?
可是,媽媽有理又如何,小孩子偏偏不講道理,孩子就是想發脾氣時,就發脾氣了,哪管什麼時間地點和場合。
於是,不少媽媽對孩子充滿了抱怨,厲聲厲色,一張嘴就是滿腹牢騷:「媽媽一天這麼忙,哪裡有時間管你啊?你能不能懂事點,少讓我操心。」
媽媽的這種回應,卻讓孩子覺得太委屈了,媽媽像個潑婦。
③說傷感情的話
有的媽媽明知道孩子發脾氣,只是一時情急,渴望陪伴。但是,媽媽還會故意說些傷害孩子感情的話。
比如,「怎麼生了你這樣的粘豆包,真後悔要了你。」
惡語傷人六月寒,孩子聽了這些話,心裡多難受!媽媽就算再不開心,也不該如此「潑婦式」的回應孩子。
孩子發脾氣,媽媽的回應也可以「很優雅」,分三步走
如果媽媽不想跟孩子之間,爆發一場親子大戰。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可以控制好情緒,十分優雅地回應孩子。
(1)描述事實
媽媽發現孩子生氣了,比如,甩開了玩具、砸東西、破壞屋裡的物件,這時候媽媽可以來到孩子的面前,蹲下身來,溫柔的把孩子摟在懷裡,撫摸孩子的頭髮,注視著孩子的眼睛。
媽媽要用描述事實的方式,陳述式地問孩子:「剛剛看見你把東西摔爛了,臉上也沒了微笑的表情,媽媽感覺你好像是生氣了。」
這時候,孩子的怒氣可能會消失一半,感受到了來自媽媽的關心,內心充滿了安全感。
(2)說安撫的話
在媽媽描述事實後,如果孩子仍舊耍小性子,可能是餘氣未消。此刻,媽媽可以說些安撫孩子情緒的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在乎,讓孩子心裡愉快些,爭取早些忘記不開心的事情。
比如,媽媽可以安慰孩子說:「你每天都在進步中,今天小積木沒有擺好,媽媽覺得這只是小意外,不值得為此毀掉好心情。媽媽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
孩子聽了安撫的話,內心會有溫暖感,會忘記失敗,擺脫挫敗感。孩子會有動力做好眼前的事情,爭取下次做得更棒。
(3)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當孩子不發火了,情緒表現得較為平靜時,媽媽可以引導孩子,主動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媽媽可以這樣說:「媽媽感覺你很不開心,你覺得你剛才是怎麼回事呢?」
只要媽媽耐心溫柔,孩子會很樂意跟媽媽分享,講清楚情緒波動的理由。
比如,孩子可能會說,「我做的很用心了,但卻還是失敗了。」
「我覺得媽媽沒有陪伴我,媽媽不愛我了。」
然後,媽媽再根據孩子不同的情緒,進行溝通開解,就能夠從根源處解決孩子的不開心,引導孩子更合理的表達情緒。
雖然,這些方法很簡單,但讓媽媽們做起來,確實有點困難。因為,有些媽媽的脾氣,可能跟孩子一樣急,稍不留意就會脫口而出,講出一些傷人的話。
另外,有的小孩子,確實也挺愛發脾氣的,媽媽帶娃久了,就會焦躁煩悶,偶爾失掉理性,成了孩子眼裡的「潑婦」。
所以,互相鼓勵,一起加油吧!願我們為了孩子,都能變得更優雅的媽媽!如果您焦慮、不知所措,身邊又沒有可以傾訴的人,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西紅柿媽媽。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