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仲煒、蔣錚、曾璇報導: 5754.44萬元財政資金,再次用於補貼廣州市8所機關幼兒園!今天提交給市人大代表審議的廣州市108個部門預算顯示,和去年相比,只有市財政局幼兒園獲得的補貼有所減少,而8所幼兒園獲得的補貼總額比去年增加了600多萬元。
記者了解到,2009年廣州市首次在網上曬出各部門的年度預算後,被發現9所機關幼兒園當年獲財政補貼6000萬元,一度飽受質疑。對此,市財政局表示這一現象是歷史遺留問題,不只是廣州有。隨著體制逐步理順,補貼將逐步取消。但兩年過去了,這些補貼不但沒有取消,反而在逐年增加。
根據近3年來的部門預算,記者發現2009年9所機關幼兒園共獲得補貼6001.32萬元,扣除因保密未對外公布的廣州市公安機關幼兒園的補貼,8所幼兒園的補貼為4802.02萬元。到了2010年,8所幼兒園獲得的財政補貼為5115.97萬元,較2009年增加了313.95萬元。
今年,在8所公布預算的機關幼兒園中,只有市財政局幼兒園的補貼較上年減少了46.6萬元,另外7所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增幅最大的市第一幼兒園,新增補貼超過300萬元,而8所幼兒園總計增加財政補貼638.47萬元。
記者就此採訪市財政局局長張杰明,他並不迴避:「這是個多年的老問題了,去年還有人大代表問過我,說怎麼8年了都解決不了。」至於為何用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僅招收機關子弟的幼兒園?張杰明也覺得很無奈:機關幼兒園是事業單位,按照國家規定應該享受政府撥款。「這確實是不公平的,如果要體現社會公平,(機關幼兒園)就應該對全社會開放。」
對於解決問題的辦法,張杰明認為,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一是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這樣,所有幼兒園都可以享受財政撥款;另一個方向就是所有幼兒園都走市場化道路,但市場化後又會產生一個矛盾:如果按公共資源低收費的標準,學位就不夠;通過高收費來養活自己,又不符合公共資源的物價政策。
趙仲煒、蔣錚、曾璇
(責任編輯:U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