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犯罪行為類型分析

2020-12-25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計算機技術已經應用到各個領域,承擔著信息數據共享、交換、存儲、統計等重要功能。因此,計算機系統的安全不僅關係到國民生產生活的穩定,甚至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建立起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防護措施成為技術人員的重要任務。實務中,除利用計算機系統作為犯罪工具而從事特定犯罪外,還有專門利用計算機系統從事針對計算機系統功能或數據本身的違法行為,從而構成計算機犯罪類型的範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越權存取數據。在最高檢發布的案例中,被告利用職務便利,超出授權範圍使用公司帳號、密碼、Token令牌等登錄該公司管理開發系統,並下載其儲存的數據,該行為被認定為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將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中的「侵入」,認定為是指違背被害人意願、非法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其表現形式既包括採用技術手段破壞系統防護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也包括未取得被害人授權擅自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還包括超出被害人授權範圍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

因此,通過非法獲取帳號、密碼登錄或者利用其他手段侵入計算機系統而獲取數據的,均屬於擅自侵入計算機系統,其行為被認定為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第二,嵌入計算機病毒。《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中的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認定為:

(一)能夠通過網絡、存儲介質、文件等媒介,將自身的部分、全部或者變種進行複製、傳播,並破壞計算機系統功能、數據或者應用程式的;

(二)能夠在預先設定條件下自動觸發,並破壞計算機系統功能、數據或者應用程式的;

(三)其他專門設計用於破壞計算機系統功能、數據或者應用程式的程序。

因此,對於利用破壞性程序造成計算機系統功能障礙、數據丟失或者損毀的,或者嵌入特定觸發軟體而導致系統崩潰的,其行為將會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第三,破壞計算機系統系統數據。最高檢發布的案例中,行為人通過修改被害人手機的登錄密碼,遠程鎖定被害人的智慧型手機設備,使之成為無法開機的「殭屍機」,屬於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修改、幹擾的行為,同時,造成10臺以上智慧型手機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對於該行為,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是指具備自動處理數據功能的系統,包括計算機、網絡設備、通信設備、自動化控制設備等。計算機信息系統包括計算機、網絡設備、通信設備、自動化控制設備等。

而智慧型手機和計算機一樣,具備獨立的作業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體等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實現無線網絡接入,應當認定為刑法上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最終,被告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修改、幹擾並且造成後果的行為,被認定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第四,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在實務中,有為行為人侵入計算機系統提供協助的,例如為侵入計算機系統而開發檢測軟體、撞密軟體、支付寶找回方式軟體等違法軟體,利用這些軟體,行為人可以批量登陸被害人的郵箱帳號、密碼數據碰撞出正確的淘寶、支付寶帳號及密碼等,從而造成大量用戶信息洩露及財產損失。因此,對於違法編寫惡意軟體程序或者軟體,為行為人犯罪提供便利的,該行為將被認定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

總之,無論是通過侵入網絡對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修改,如刪除、增加文件或指令,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還是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攻擊計算機系統及通信網絡,致使計算機系統及通信網絡遭受損害,其最終目的是造成聯網計算機不能正常運行,從而使得依附與計算機的網絡不能正常使用,或者擅自侵入計算機系統獲取信息的,其行為都會被認定為相應的計算機犯罪範疇。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十八)收購、轉賣非法獲取的遊戲原始碼行為的刑事風險分析
    本文從遊戲原始碼的「流轉」環節入手分析「收購」、「轉賣」他人遊戲原始碼行為的刑事風險,對於為私服遊戲平臺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的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建議參考本律師撰寫《》,此處不再詳述。在收購、轉賣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行為模式中,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源頭往往是他人非法獲取的數據。那麼能否直接認定為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的共同犯罪呢?答:不可以。因為在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活動中,製作非法獲取數據的程序、傳播用於非法獲取數據的程序、非法獲取數據、獲取數據後銷贓獲利、使用數據等行為通常由不同人員實施。
  • 以犯罪行為模式的分析為視角區分盜竊與詐騙罪
    筆者的觀點及理由:  筆者認為,某甲的行為構成詐騙罪,理由如下:  案件事實中,行為人往往有一系列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常常為界定該行為是此罪還是彼罪或者是否數罪而頗感困惑。出現這種困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能在案件事實與分則條文規定的具體犯罪行為之間來回穿梭,而僅僅依據某個行為的通常語義審查案件事實中的行為,這往往會陷入混亂之中。
  • 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十六)為「私服」遊戲平臺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行為的刑事風險分析
    作者:車衝律師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十六)為「私服」遊戲平臺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行為的本律師認為也是符合的,該罪名本質上是「幫助」行為的的犯罪化,私服遊戲本身是屬於他人在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活動,而資金支付結算方,在明知的情形下為其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顯然是完全符合該條文的規定的。
  • 案例分析,沒有實施犯罪行為,卻被認定構成犯罪
    最近筆者遇到一個案件,犯罪嫌疑人沒有實施犯罪行為,卻被認定構成犯罪,可能有些朋友覺得奇怪,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下面介紹一下這個案件,並為大家分析一下。案情介紹目前案件還沒有審判,公安機關只是將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當事人名字筆者使用甲、乙、丙代替。
  • 案例分析 |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是犯罪!
    、隱瞞的行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屬於選擇性罪名,刑法理論上一般將本罪簡稱為「贓物犯罪」。在具體案件中,會根據具體犯罪行為及其指向的對象,確定適用的罪名。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4、掩飾、隱瞞行為致使上遊犯罪無法及時查處,並造成公私財物損失無法挽回的;5、實施其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行為,妨害司法機關對上遊犯罪進行追究的;6、明知是非法狩獵的野生動物而收購,數量達到五十隻以上的;7、明知是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犯罪所獲取的額數據
  • 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
    有時候也會在新聞上聽到國家要大力打擊職務犯罪的講話,那什麼是職務犯罪呢,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職務犯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犯罪,相對於大家熟悉的人身犯罪、財產犯罪,職務犯罪是由特殊身份的人才能構成的犯罪,比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其行為方式是濫用自身權力,利用自身職務上的便利實施損害國家公信力的犯罪,是嚴重的腐敗形式。
  • 時方:我國經濟犯罪超個人法益屬性辨析、類型劃分及評述
    【中文摘要】傳統經濟刑法觀認為,經濟犯罪侵害的主要法益是抽象的經濟秩序,即一種超個人的法益,因此將我國刑法規制經濟犯罪的主要目的理解為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護。通過對經濟犯罪「超個人法益」屬性的分析,可以明確我國經濟刑法對超個人法益犯罪規制的具體內容,即超個人法益犯罪應該是能夠還原為個人法益的犯罪。
  • 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十九)在遊戲中使用外掛的行為是否構成刑事犯罪及相關罪名的區分
    作者:車衝律師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十九)在遊戲中使用外掛的行為是否構成刑事犯罪及相關罪名的區分與外掛的「使用者」相關的罪名主要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外掛的「使用者」涉嫌刑事犯罪的理由在於,我國《刑法》中禁止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數據罪的行為。
  • 「網絡傳銷」、「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數字資產犯罪有法可依
    從公安部門此前對PlusToken案件披露來看,此案犯罪嫌疑人的行為與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構成要件相符;而「數字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成為傳銷中的犯罪工具被嫌疑人所利用。最終案件審理結果還有待公安部門進一步通報。定性難,數字資產如何受到法律保護?
  • 網絡傳銷、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數字資產犯罪有法可依
    從公安部門此前對PlusToken案件披露來看,此案犯罪嫌疑人的行為與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構成要件相符;而「數字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成為傳銷中的犯罪工具被嫌疑人所利用。最終案件審理結果還有待公安部門進一步通報。
  • 計算機取證方法介紹
    計算機取證(Computer Forensics、計算機取證技術、計算機鑑識、計算機法醫學)是指運用計算機辨析技術,對計算機犯罪行為進行分析以確認罪犯及計算機證據
  • 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律視微言
    一說到犯罪,很多人可能比較熟知的是財產犯罪、黑社會性質犯罪等,有時候也會在新聞上聽到國家要大力打擊職務犯罪的講話,那什麼是職務犯罪呢,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職務犯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犯罪,相對於大家熟悉的人身犯罪、財產犯罪,職務犯罪是由特殊身份的人才能構成的犯罪,比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 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十四)非法獲取遊戲幣售賣的行為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而非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情形
    作者:車衝律師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十四)非法獲取遊戲幣售賣的行為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而非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憑空」生成、「盜刷」的方式具體構成的犯罪還是要結合具體的案件證據和事實來進行判斷,本文只是根據一般情形下的構成犯罪情形進行闡釋,不代表在證據和事實有所變動的情形下,仍然按照以下方式認定具體案件涉嫌的罪名。生活中,某款網路遊戲的「火爆」,意味著遊戲中的遊戲幣、道具、裝備等在一定範圍內變得「有利可圖」。
  • 計算機犯罪研究系列(二十一)與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相關的兩個辯護思路
    但是只是參照三種類型行為理解該條文規定會有諸多疑惑。例如:條文中出現的「違法犯罪活動」、「違法犯罪」「詐騙等」該如何理解?按照《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文稱「《解釋》」)第七條的規定:「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規定的「違法犯罪」,包括犯罪行為和屬於刑法分則規定的行為類型但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從該條文可以看出,符合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構罪範圍的不僅僅是「犯罪」行為,還包括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
  • 《犯罪心理分析:邪惡的二十個模樣》:青少年犯罪觸目驚心
    本書第一部分精選十五個刑事司法領域的案例,第二部分探討了在犯罪心理學領域我們都會關心的犯罪問題,兩部分共呈現了二十個不同的犯罪類型,每一個類型都從不同的角度折射了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與變化特點。作者從犯罪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對犯罪人的犯罪行為進行解析,力求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讓讀者對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有一個專業性的了解,同時對犯罪心理學這個學科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 犯罪時間序列預測分析方法研究 — 以 CrimeStat 軟體為例
    2. 2 季節性 犯罪行為分為很多種,因此具有複雜性和多樣 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犯罪沒有規律可循。將同一 地區不同時間發生的某一類型犯罪按照時間趨勢排 列,則會發現犯罪行為具有一定的規律,這種時間上 的特殊規律即稱為「季節性」。比如,臨近春節的偷 盜類案件比平時更多,這是人們能直觀感受到的 「季節性」表現。
  •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法律適用分析
    在網絡空間中,一方面出現了如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這類以信息網絡作為必要構成要件要素的犯罪類型,即純粹網絡犯罪;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傳統犯罪網絡化的趨勢,即網絡因素極大地影響了包括詐騙、傳播淫穢物品、開設賭場、侵犯個人信息、傳銷、侮辱誹謗在內的傳統犯罪形式。
  • 淺析單位犯罪中單位行為的認定
    單位犯罪是相對於自然人犯罪而言的,正確區分單位行為與個人行為是認定單位犯罪案件性質的前提,它不僅關係到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法律界限,而且影響到刑罰後果的輕重。在司法實踐中,行為人為了規避法律,往往以單位之名掩蓋其個人的犯罪行為,由於缺乏統一的認定標準,影響到對案件性質的準確認定,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題。本文試對單位犯罪中單位行為的認定作一分析與探討。
  • 刑滿釋放人員重新犯罪數據分析調查報告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重新犯罪的犯罪類型以盜竊類、涉毒類為主。刑釋人員出監後有一次重新犯罪的,盜竊類犯罪佔38.3%,涉毒類犯罪佔17.95%。有二次重新犯罪的,盜竊類犯罪佔59.16%,涉毒類犯罪佔10.31%。  在重新犯罪的犯罪類型中,盜竊類罪犯的首次犯罪類型與重新犯罪類型一致比達到66.89%,涉毒類罪犯的首次犯罪類型與重新犯罪類型一致比達到72.52%。
  • 涉人工智慧犯罪的類型及刑法應對策略
    我們可以將涉人工智慧犯罪劃分為現行刑法規定能夠規制的、現行刑法規定規制不足的以及現行刑法規定無法規制的涉人工智慧犯罪三種類型。針對三種犯罪類型,我們應當分別採取不同的刑法應對策略:完善相關司法解釋,將財產犯罪中的「當場性」解釋為行為人的行為及其延伸與被害人在同一時空;調整相關犯罪的構成要件,在交通肇事罪等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中增加智慧機器人的設計者或生產者這一主體;完善刑法規定,增設濫用人工智慧產品罪和人工智慧產品事故罪等新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