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目的,不是為了抗爭,而是為了快樂!」
但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都是為了生活而抗爭,將快樂隱藏在角落。
最近發現身邊大多數的朋友都在吐槽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如果不是為了生活,早就辭職不幹了。
特別是30歲以後的小夥伴,有了家庭和孩子,不得不承擔起照顧家庭和養育孩子的責任。
二十幾歲的時候,孑然一身,一個人可以行走天涯,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工作不爽了二話不說就「想去看看世界」,工作不開心了可以任性地辭職在家休息幾個月,不喜歡工作的城市了買張車票背上背包就去自己想去的城市......
可是,三十歲以後的大多數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更是有了責任和義務,即便是上班如上墳,工作不開心,也會為了生活咬牙繼續堅持。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有時候工作就如味同嚼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人說,快樂比金錢重要,面對不喜歡的工作,果斷辭職就是一種自救。
有人說,責任比快樂重要,即便是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沒有收入來源,辭職就是一個坑。
三十歲以後,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面對家庭的重擔,到底是否應該選擇辭職呢?
一、如遇這6種情況,請趕緊辭職
01、如活多錢少還沒有時間
亦舒在《喜寶》裡說:「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這話不僅在說愛情,說的也是我們現實的生活世界。
三十歲以後,我們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有了錢才能談夢想,有了錢才能支付每個月的車貸和房貸,有了錢才能報孩子喜歡的興趣班,有了錢在進醫院時才不會發愁.......
如果一定要說三十歲以後工作的目的是什麼,那最重要最首先的因素一定就是:錢!
如果你現在的這份工作的薪資不足以支付你現在的生活水平,家庭的生活開支,而且工作量還特別大,佔用你過多的私人時間,那請立刻辭職。
三十歲以後,面對現實生活的長槍短炮,唯有錢才能抵禦。
所以,如果這份工作活多錢少,還沒有時間陪伴家人,那麼,請勇敢地辭職吧。
錢和時間,總有一個需要得到滿足。
02、沒有成就感和歸屬感
職場上,大部分人工作的狀態都是上班如上墳,每天如同行屍走肉,機械式地完成所有的工作,沒有任何成就感和歸屬感。
如果不是為了討生活,誰又願意冷風呼呼的冬天大早上爬起來,誰又願意被老闆頤指氣使,誰又願意被客戶挑三揀四呢?
工作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很少能從從事的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歸屬感。
剛畢業那會兒,會因為完成老闆交代的一件事而高興一整天,也會因為領導的一句表揚而興奮一星期,心裡充滿了滿滿的鬥志。
哪怕只是完成工作中極小的事情,也極具成就感。
而多了三十歲以後,曾經的新人變老人,曾經努力的學習的工作現在信手拈來,再也找不到當初的成就感。
物質和精神,總有一個需要得到滿足。
如果物質得不到滿足,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歸屬感也同樣缺乏,那辭職吧,遠離這個沒有任何營養的工作。
03、沒有升職和加薪空間
每一個當初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渴望有一天能夠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變成高富帥,迎娶白富美,可是現實的職場是和理想往往背道而馳。職場就是一座金字塔,大部分的人都站在塔下或在爬上塔頂的時候就「陣亡」,而真正能到達塔頂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三十歲以後,在公司裡沒有升職或加薪的空間,那請儘快換個戰場,找到能給你發展空間的公司或領域。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在職場中,一個人的薪資水平一定是與他職位的高低掛鈎,職位越高獲得的財富也就越多。除了升職空間以外,有的公司也是幾年才加薪一次,這樣的公司早點離開為好。當個人的發展空間受限時,又不能獲得薪資報酬時,請勇敢地走出去了,選擇那些能給你帶來升職和加薪的工作。
04、崗位與職業目標不同
職場中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自己的職業目標是什麼,所以到了30歲以後會遭遇職業迷茫和困惑。如果你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也明明白自己的職業目標是什麼,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如果現在從事的崗位工作與個人職業目標不同,也就是現在從事的崗位工作並不是通往職業目標的路上,那就需要儘快調整方向,選擇正確的路徑通往目標。我們工作中做的任何工作,一定是為走向最終目的地而積累經驗、續藏能量。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具有成長性的,不管是工作能力、人脈資源等,雖然現在賺的錢不多,但是未來有很大的賺錢空間,只要通往職業目標的路徑對,就是正確的路徑。因為現在的一點,可以去撬動未來的兩點。
05、職位的可替代性太強
這個世界,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這個世界更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停止轉動。
在資本市場下更是如此,每家公司每個月都會有離開,但是這些員工的離開並不會對公司的運轉造成任何影響。
相反,有的員工走了之後,公司新招了一些比你還差勁的人才,公司業務反而發展得更好、更快。
這就說明,你職位的可替代性太強。
當然,大部分情況下,很多職位的替代性都非常強。
如果在公司裡無法做到核心員工,成為很難被替代的那一個,而是一個隨意就能輕易被替代的工作,那註定早晚會被淘汰。
這樣的工作,請儘早離開,要麼就在當前職位上把自己變成一個很難替代的人。
06、公司遠遠落後於行業
網際網路時代發展迅猛,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誰慢一步就會被社會淘汰。
不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的網際網路行業,都要緊緊地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新的技術、新的知識,才不會被市場所拋棄。
很多公司一直呆在原地,甚至走下坡路,這樣的公司儘早離開為好。
如果一家公司都已經處於行業的尾部,按這家公司的人在行業領域內也會處於末位,所謂末位淘汰,不想被淘汰,就別耗在在那,趁早離開吧。
那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落後於行業呢?告訴你幾個判斷的方法。
你們公司的銷售團隊或市場團隊規模怎麼樣?你們公司的員工狀態如何?你們公司去年的年終獎是如何發的?你們公司對員工是否有培養計劃?
如果評估下來都沒有,那麼請儘快離開這個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好處的公司。
三十歲以前,我們在學習、在成長;三十歲以後,我們要發展、要收穫。
三歲以後,面對不喜歡的工作,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抉擇呢?
二、30歲以後,我們應該如何規劃職業?
01、想清楚個人職業目標
「有目標的人在奔跑,沒目標的人在流浪。」
職場中,大部分人之所以不喜歡現在這份工作,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不懂自己的職業目標是什麼。
如果清楚個人職業目標,即便是工作中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在通往自己目標的路上克服種種困難。
為自己設定一個職業目標,並且為這個目標規劃好成長和學習路徑。
有時候,當我們從事一份工作,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不清楚自己真正到底想的是什麼。
所以,找到個人目標,如果你的職業目標和當前崗位工作不同,那不喜歡也就找到了原因。
同時,職場給我們學習和成長的時間非常有限。
二十幾歲剛畢業的時候,公司會把你當新人,給你足夠的時間去成長、去學習;但到了三十幾歲,公司需要的是能夠產出價值的員工。
找到個人職業目標,藉助公司平臺一起發展、成長。
那如何找到個人職業目標呢?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是誰?我要去哪裡?我要怎麼去?
當你弄清楚這三個問題以後,也就自然找到了職業發展的目標。
當面對不喜歡的工作的時候,不要著急盲目做出辭職的決定,先找到個人職業目標,不然辭職不知一種自救,反而是讓自己陷入另外一個泥潭中。
02、調整心態,平常心面對工作
當我們確定好個人職業目標以後,接下來我們需要調整個人心態。如果這家公司能夠能你帶來成長,為你未來發展積蓄能量,那麼面對工作的不如意時,調整心態,平常心去面對。工作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煩惱之處,沒有一份工作是十全十美的。有時候可能是老闆的壞脾氣,有時候可能是同事的不配合,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玻璃心等等。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在哪一家公司,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自然也會有不開心的地方。所以,如果不是特別大的事情,或與自己職業目標相悖,我們都需要調整心態,平常心對待。畢竟,衝動辭職不是一個成年人應該做的事情。以目標為導向,調整心態,用心做好當下的工作。
03、更換賽道,提前做好儲備
如果當前崗位工作和個人職業目標不匹配,那麼請及時更換賽道,為個人職業發展目標提前做好準備。
這種時候,辭職就是一種自救。
儘早遠離那些對你沒有任何幫助和成長的工作,因為那只會浪費你的時間。
趁早換到正確的賽道上,換到能通往個人職業目標的道路上。
早一點上路,就能早一點到達終點。
無論是積累工作能力,還是積累人脈和資源,都是日後能成為我們撬動某個行業領域的支點。
最後,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請認真思考自己這份工作能否給你帶來價值,而不是衝動裸辭。
如果這份工作你既不喜歡又沒有任何價值,那就可以毫不猶豫地辭職,它就是一種「自救」。
雖然你不喜歡,但是它卻能給你帶來價值,是通往你職業目標的道路,那辭職請慎重,否則它就會變成一種「自殘」。
世界上沒有一份完美十分稱心如意的工作,學會調整心態,坦然面對。
【今日話題】:面對不喜歡的工作,你是怎麼做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作者:王丹豔,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平臺籤約作者。
歡迎關注:職場女性後花園,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