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山農場到吉林省承租耕地20萬畝

2020-12-22 搜狐網

  本報訊2月5日,大年初八,大多數人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慶氣氛中,而四方山農場洮南項目區的經理劉廣慶卻告別了家人,與其他10個人一道跨越數百公裡,趕到了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洮南市,為今年的農業生產又忙活了起來。

  2005年底,四方山農場與駐洮南市某部隊農場籤訂了承租20萬畝耕地的合同,租期為20年,每畝地年租金30元,實現了掌控外部資源,拓寬發展空間的目標。

  四方山農場原為部隊農場,2001年劃歸農墾哈爾濱分局後,由於耕地面積不足9萬畝,發展的空間十分有限。去年,這個農場順應墾區「快發展、大發展」的潮流,創新發展思路,藉助過去部隊農場的老關係,到洮南市試著租種了1萬畝耕地,主栽作物為高粱、葵花和綠豆,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嘗到了甜頭的他們趁熱打鐵,索性在當地一下子租了20萬畝耕地,準備打一場「持久戰」。這些地與哈爾濱分局的耕地總量相當。

  為了管理好、經營好這些耕地,四方山農場成立了洮南項目區,派過去11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據劉廣慶介紹,春節前,項目區已經完成了土地測量工作,運過去30多臺(套)農業機械。今年,他們計劃拿出10萬畝地退耕還林,另10萬畝地發包出去一部分,剩下的主要種葵花和高粱,目前土地規劃及各項備耕工作已全面展開。

  據了解,洮南市隸屬於白城市,是國家確定的商品糧基地縣、糧棉大縣和中國綠豆之鄉,建有全國最大的雜糧雜豆批發市場和吉林省最大的西瓜批發市場。(黑龍江日報)

相關焦點

  • 墾區農場企業化改革實現新突破 四方山農場成第一戶辦理工商執照的...
    四方山農場成第一戶辦理工商執照的試點農場 時間: 2018-05-07 13:38:07 來源: 黑龍江日報   4月27日,經黑龍江省墾區工商局哈爾濱分局核准設立登記
  • 全國家庭農場達87.7萬個 平均經營規模超過200畝
    各地家庭農場初具規模  截至2012年底,全國30個省、區、市共有符合本次統計調查條件的家庭農場87.7萬個,經營耕地面積達到1.76億畝,佔全國承包耕地面積的13.4%。平均每個家庭農場有勞動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員4.33人,長期僱工1.68人。
  • 碧桂園: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首次「練兵」
    11日,碧桂園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在七星農場舉辦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 現場共有44臺/件農機設備集中亮相,向人們展示了水稻收割、接運糧環節的無人化農機協同作業,無人化水田築埂、攪漿、插秧、旱直播、飛防、秋翻地、旋地以及無人化旱田滅茬、翻、耙、起壟、播種、噴藥等 20多項農機作業,過程涵蓋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從春到秋的全周期作業。
  • 寶安大片基本農田被撂荒 「不務正業」改建開心農場?
    報料市民文先生介紹,這一千多畝基本農田分為四塊,最大一塊的紅線面積有700多畝、淨耕地要求500多畝;最小一塊也有248畝、淨耕地200畝,全部位於寶安區航城街道黃麻布社區。2015年,由當時的寶安區經濟促進局統一對外公開招標,「鑫榮懋」「諾普信」「湖爾美」「福蔭」四家具備農業龍頭資質的企業中標,租下上述一千多畝的基本農田開展農業生產。
  • 家庭農場的主要類型和案例解讀
    種植類農場生產規模基本在50畝到500畝之間,佔90%以上,平均每個農場3名僱工,基本涵蓋了糧食、蔬菜、瓜果、畜禽等主導產業,從事種植業生產的有456家,佔66.4%。 家庭農場主綜合素質較好,管理水平較高。
  • 江西打造首個萬畝智慧農場
    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發布活動11月14日在南昌縣蔣巷鎮舉行,通過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讓農民更「慧」種地。
  • 200畝,500畝,1000畝,甚至上萬畝,農場多大地才適合?
    家庭農場現狀 查詢各種相關文件發現,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適度規模」,但針對怎樣才算是「適度規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指標。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家庭農場約87.7萬個,經營耕地面積1.76億畝,平均經營規模200.2畝。
  • 看田園風光 耕開心農場 看看葉縣的這個小村能否吸引你
    大河網訊(記者 蔡長偉 通訊員 常向兵 張豔傑)「歡迎社會各界朋友到我們這裡走一走、看一看,體驗一下田園風光。」4月6日,春光明媚,葉縣鹽都街道草廠庾村第一書記高勝利開心地說。  草廠庾村位於葉縣縣城東1公裡處,耕地面積900畝,位置優越,環境優美。走進該村,一排排籬笆圍欄整整齊齊的羅列在道路一旁,幾位身穿紅馬甲的大姐時而彎腰站立、時而蹲下,有說有笑,一直忙個不停。
  • 廣西來賓鳳凰華僑農場加快改革 歸僑僑眷增收顯著
    來賓市外僑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鳳凰華僑農場安置越南歸難僑1412人,目前歸僑僑眷2736人,全場耕地總面積12000多畝。農場改革之前,以家庭為單位承包土地,種植甘蔗、水果、茶葉為主產業,由於投入少、技術低、規模小,經濟效益很低,每畝純收入不足千元,收入比不上附近農戶,發展無潛力,無後勁。  這一狀況從2012年開始推行農場改革後得到了改善。
  • 碧桂園農業「黑科技」: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去年10月,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與碧桂園農業宣布將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在黑龍江建三江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作為中國農業第一品牌,北大荒農墾集團下轄墾區土地總面積5.54萬平方公裡,組織化程度高、規模化特徵突出、產業體系健全,擁有適宜現代化大農業大型機械化作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被譽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 850農場簡介
    黑龍江省八五0農場位於虎林市境內,北依完達山南麓、南傍穆稜河畔,地處著名的三江平原。地理坐標為:132°15′—132°51′,北緯45°41′—45°54′。農場始建於一九五四年,是五十年代王震將軍(後任國家副主席)在北大荒創建的第一個鐵道兵軍墾農場,六十年代曾是農墾部實驗農場,現在已建設成為種、養、加、銷多元經濟結構的農工商聯合企業。
  • 碧桂園打造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展現中國科技速度與力量
    科技發展到今天,無人駕駛技術開始成熟,智慧農業和無人農場的發展條件已經具備。全世界能開墾還未開墾的荒地比中國的耕地還多,而每天都還有人遭受飢餓。我們期待,無人農場在全世界大規模推廣應用,最先進的自動化農機具在一望無際的田地中不停運作,打造機械播收、加工一體化的無人運作體系,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達到綜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貢獻。
  • 小小茶飲暖人心 四方山農場免費發放中藥茶飲助力抗擊疫情
    為保障廣大居民群眾生命和健康安全,連日來,四方山農場積極組織社區、管理區、作業站的黨員幹部及青年志願者,深入居民家中,為他們免費發放農場醫院配置的保健中藥茶飲,用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安徽耕地面積8828.9萬畝 連續2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郜紅建在發布會上介紹稱,依據最新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全省耕地面積8828.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7393萬畝,實現規劃任務「雙達標」,連續2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 一個人打理一萬畝地!摟著網際網路的小腰,中國農民要逆天了!
    他家的有20垧地(在東北地區一垧約合十五畝)交給「牛人」。「牛人」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農業專家。通過他們的科學種植,今年一垧地增產5000斤左右。李繼光算了一筆帳,扣掉託管費,每垧淨賺5000元,20垧地賺了10萬出頭。不僅如此,騰出身的李繼光,乾脆到城裡打工,每個月還能掙個幾千塊錢。
  • 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發布 26個人就可以耕種萬畝農田
    11月14日,在南昌縣蔣巷鎮大田農社智慧農場,記者找到了答案。 當天,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發布暨智能農業裝備全程機械化無人作業演示活動在這裡舉辦。來自全國20多家主要廠家生產的近50臺水稻收穫、秸稈打捆、旋耕、機插秧、水稻條播、散播、植保等水稻全程機械化設備及無人作業機具登場演示。
  • 重磅:《2016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全文發布 全國耕地面積為20.24億畝
    全國土地利用數據預報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耕地面積為13495.66萬公頃(20.24億畝),2015年全國因建設佔用、災毀、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減少耕地面積33.65萬公頃。 全國土地利用數據預報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耕地面積為13495.66萬公頃(20.24億畝),2015年全國因建設佔用、災毀、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減少耕地面積33.65萬公頃。
  • 平壩農場萬畝櫻花已經盛開
    平壩農場坐落於高原明珠紅楓湖畔,佔地24000餘畝,場區地跨貴陽、安順平壩農場是貴州省最大的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主要品種有桂花、紅楓、香樟、雪松、玉蘭、含笑等十餘種風景綠化樹木,可供遊客觀賞。場內還有2000餘畝茶葉、6000餘畝櫻花、3000餘畝桃花。
  • 平原農場主張洪春的帳單——種千畝地年收入20萬元
    9月11日,10.26萬元的獎金到了帳,平原縣桃園街道辦事處張麻村的張洪春在心裡撥起了算盤。58歲的張洪春是魯望農業平原項目9號農場的農場主,管理著947畝地,今年麥季畝產550公斤,獲分紅10.26萬元。
  • 護好「飯碗田」做優「可持續」——吉林省加強黑土地保護推進...
    全省黑土區耕地面積0.69億畝,佔全國黑土區耕地總面積的24.82%。近年來,我省開展建設佔用耕地耕作,層表土剝離量近3000萬立方米,劃定永久基本農田7386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300餘萬畝,有效保護黑土地資源。增投入,推農技,提高耕地質量。「十三五」期間,全省投入耕地質量保護資金超過10億元。推廣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1000餘萬畝,增施有機肥2300餘萬畝、玉米大豆輪作200萬畝、深松深耕28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