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來賓10月10日電 (張祖良)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大膽創新改革,讓農場土地「三權分置」,在堅持土地國有權、穩定土地承包權的前提下,大膽放活經營權,實現土地流轉率超過80%,規模、高效、特色農業不斷發展壯大,讓華僑農場廣大歸僑僑眷收入明顯增加,預計今年全場農業總產值達到6500萬元,是2012年的3倍,人均純收入達到13368元,是2012年的兩倍,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生活越來越舒坦。
來賓市外僑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鳳凰華僑農場安置越南歸難僑1412人,目前歸僑僑眷2736人,全場耕地總面積12000多畝。農場改革之前,以家庭為單位承包土地,種植甘蔗、水果、茶葉為主產業,由於投入少、技術低、規模小,經濟效益很低,每畝純收入不足千元,收入比不上附近農戶,發展無潛力,無後勁。
這一狀況從2012年開始推行農場改革後得到了改善。2012年,按照國務院對農林場改革「三融入」總體要求,廣西各級政府加大對華僑農場的扶持,不斷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指導華僑農場改革發展。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按照依法、有償、自願的原則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一是通過與農產品經銷商籤訂合同,發展訂單農業。通過培訓群眾,引導農場群眾訂單種植紅蘿蔔約700畝,年均畝產達1.3萬斤,畝產值達0.65萬元。紅蘿蔔收成後又種植冬瓜,畝產2萬斤左右,畝產值達1.6萬元,收入比改革前大幅度提升。二是農場群眾內部流轉土地,讓種植能手規模經營,進一步減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引進龍頭企業承包土地發展特色農業,目前農場引進企業承租土地8000多畝,佔農場可用耕地約67%,年租金1300元/畝,農場土地出租戶每年收取租金2萬元以上。承租土地主要用於種植柑橘、百香果、葡萄等特色種植。
鳳凰華僑農場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特色農業等方式,為農場群眾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月收入達3000元。同時,來賓市政府為擴寬農場群眾就業渠道,舉辦了焊工、月嫂、駕駛、廚師等技術培訓班,提高農場群眾技能,使農場群眾收入不斷增加,錢包越來越鼓,發展空間越來越寬,幸福感越來越強烈。
五年的改革,鳳凰華僑農場歷史問題得到了解決,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廣大歸僑僑眷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目前,鳳凰農場已建成3500畝生態蔬菜園,600畝生態葡萄園,200畝雪花肉牛生產基地,600畝百香果生產休閒基地,以及海升集團柑橘產業園3000畝柑橘現代規模種植,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2016年被評為自治區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是來賓市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核心基地、標誌窗口,在2017年成為繼橫縣入選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後的廣西第二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目前,來賓華僑農場正在依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規劃打造生態農業旅遊名鎮,加快產業轉型步伐,增強自身軟實力,促進歸僑僑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