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機遇謀發展 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實現華麗蛻變

2020-12-22 廣西新聞網

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東協經開區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0日訊(通訊員 潘志安 常麗瑩)11月19日,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成立60周年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廣西-東協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發言人、管委會副主任雷明虎在會上介紹了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成立60周年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十三五」期間在農場綜合改革和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作為發展工業的主陣地,廣西-東協經開區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的要求,全力抓好工業的轉型升級。

廣西-東協經開區現貌。(廣西-東協經開區供圖)

據了解,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始建於1960年,2013年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暨廣西-東協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已入駐工業企業400多家。2016-2019年,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6.4%;財政收入年均增速10.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1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7.2%。

產業集聚,八方客商紛至沓來。

1960年,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工業企業主要有芳香廠、造紙廠、澱粉廠等10家企業,工業產值僅14餘萬元。2013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後,這裡猶如插上騰飛的翅膀,緊緊抓住創新驅動之機,不斷提升營商環境,精心謀劃,精準招商,「十三五」期間轄區重點發展食品加工、環保家居、生物製藥、大健康產業,大力發展以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為主導的新興產業,累計引進項目260個,總投資199億元。2019年成立了廣西食品加工產業聯盟,帶動食品加工上下遊企業抱團發展,吸納相關企業60餘家,當年開發區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達26家,正全力打造廣西最大的食品加工生產基地。

以人為本,民生福祉顯著提升。

通過實施農場綜合改革房屋搬遷工作,引導分散在各偏遠分場居住的職工群眾搬到配套設施完善的中心區集中居住,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批搬遷,涉及農場生產隊63個共2423戶,其中歸僑僑眷1069戶,歸僑僑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更多的農場職工和歸僑、僑眷在改革發展中實現「安居夢」。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截至2019年,轄區各類學校共有30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4月,南寧教育園區(西片區)落戶僑區,截至目前已有10所院校完成入園協議籤約,已有8所學校開工建設。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全面發展,轄區有二級醫院2家,一級醫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及學校醫務室、社會福利院醫務室、個體診等所共計25家醫療機構。

生態優先,場容村貌煥然一新。

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啟動後,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開展「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幸福鄉村」四個階段的美麗鄉村建設,這裡已有3個自治區級三星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3個開發區級鄉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示範項目。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2億多元,推進農場村隊路、水、電、氣、房建設,農場文化科技活動室、圖書室、小喇叭、村史室為一體的村級服務中心完成建成,96%的場隊完成改造和升級,實現了村屯公共空間的硬化、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如今基層農場各隊,一條條村道乾淨整潔,一棟棟農家小院錯落有致,門前花草芬芳撲鼻,河渠水塘清澈見底,展現出一幅優美宜居的鄉村畫卷。

統籌推進,城市建設提質升級 。

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經過多年發展,產城融合步伐加快。大帽山公園、大帽山城市廣場、小帽山美食廣場、東協商業廣場等一批城市綜合體相繼建成。轄區內道路交錯縱橫,廠房整齊劃一,高樓鱗次櫛比,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據統計,2016年以來基礎設施,累計投入約29.792億元,建設市政道路約56.4公裡,較「十二五」道路量增24%,道路裡程共達110.4公裡。實施了「白改黑」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12.36公裡,城市配套逐步升級,交通網絡日益完善,城市的顏值與品質進一步提升。水、電、氣、熱是城市基礎設施的核心,關係到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現中心區已建成3所變電站。自來水供應由中心區向轄區居民點延伸普及,2019年總供水能力提高達到8萬立方米/日。建設完成中壓燃氣管道約35公裡,高壓燃氣管道約4.3公裡,供熱網管道24公裡,建成汙水處理廠一座。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四大通信運營商已入駐開發區,網絡實現全覆蓋。「十三五」期間,新建通信基站24個,總投資約543.36萬元,新建通信管溝2.53公裡,移動4G網絡已實現全覆蓋。

相關焦點

  • 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迎來60歲生日
    原標題: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迎來60歲生日   農場面貌日新月異,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生活環境整潔優美,基礎設施完善健全,職工群眾安居樂業……昨日上午,廣西-東協經濟技術
  • 2020年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招聘人員3人簡章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僑農場發布:2020年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招聘人員3人簡章,更多關於2020南寧事業單位招聘,南寧教師招聘,南寧醫療衛生招聘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廣西最大華僑農場成立60周年:荒原闢沃野 村落變新城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林浩 攝中新網南寧11月19日電 (記者 林浩)廣西-東協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發言人、管委會副主任雷明虎19日表示,作為廣西最大歸僑聚居地,廣西國營武鳴華僑農場(以下簡稱:武鳴華僑農場)成立60周年來,將農場經濟主體轉向「工業開發區模式
  • 一個華僑農場的華麗轉身
    原標題:一個華僑農場的華麗轉身  離開廣西南寧市武鳴華僑農場後,華叔的笑容一直在記者腦海中揮之不去。  華叔叫張明華。1960年,10歲的張明華隨家人從印尼歸國。長大後,他在農場的茶園工作。如今,他已退休。
  • 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中新社發 洪堅鵬 攝)   中新社南寧2月1日電 題: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林浩  馬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中新社記者走進越南歸僑鄭鞏的家,他家相機櫃裡存放著三部相機。今天看來顯得老掉牙的相機,述說著這位歸僑35年的生活變遷。
  • 廣西國營柳城華僑農場廣西建通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柳城華僑...
    廣西建通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受廣西國營柳城華僑農場的委託,就「廣西建通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柳城華僑農場供水系統建設項目工程設計服務(項目編號:LCG18-009)的中標公告」項目(項目編號:LCG18-009)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 裘援平考察廣西—東協經開區 「點讚」華僑農場成就
    裘援平考察廣西—東協經開區 「點讚」華僑農場改革發展成就中新社南寧9月13日電 (林浩 翟李強 鄧惠文)「廣西南寧市在短短六年時間中,探索出由華僑農場直接轉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改革發展模式,這在中國84個華僑農場中為數不多
  • > 華僑農場
    ,最新華僑農場信息,華僑農場的最近新聞資訊,華僑農場是什麼,華僑農場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農場改革發展若干意見》,很多網友都表示不認識啥叫「華僑農場」?農場改革和發展的意見》以及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等10部委《關於印發進一步推進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推動《廣東省推進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實施...
  • 廣西首次嘗試以公司制促進華僑農場改革
    廣西首次嘗試以公司制促進華僑農場改革 2014-11-29 23:17:46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南寧11月29日電 (林浩 潘錦昌)11月29日晚間,廣西鳳凰華僑農場與廣西世紀康城投資公司籤約
  • 廣西華僑農場負責人組團調研 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廣西華僑農場負責人組團調研 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 廣西柳城華僑農場日新月異 歸僑僑眷生活甜起來
    在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華僑農場在積極探索中謀得發展,農場面貌日新月異,歸僑僑眷的生活越過越甜。  近日,本報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走進僑鄉」慰問代表團走進位於廣西柳州柳城縣的柳城華僑農場,來到茶廠職工歸僑僑眷陳仙梅家中,她熱情地請大家品嘗柳城蜜橘、綠茶和她親手製作的印尼年糕,她說:「在這裡,家家戶戶都喜歡用印尼糕點、越南年糕這些東南亞美食招待客人」,他們的生活仍保有「南洋味」。
  • 三水「越南村」41年見證華僑農場蛻變
    三水「越南村」41年見證華僑農場蛻變金羊網  作者:張聞  2019-08-16 位於佛山三水區南山鎮的「越南村」正是華僑農場41年來變遷的縮影
  • 廣西天西華僑農場
    七、市場前景分析:安全、健康、豐富多彩而有意義的人生是越來越多人的追求,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項目建設前景良好。   九、承辦單位:廣西寧明縣天西華僑農場   十、項目負責入:韋永文 電話:0771—8680018     罐頭廠招商引資項目簡介
  • 中國華僑農場簡介
    全國現有華僑農場84個,其中廣東23個、廣西22個、福建17個、雲南13個、海南5個、江西3個、吉林1個。84個華僑農場中,有41個系五六十年代為安置馬來西亞、印尼、緬甸、印度等國8萬多歸難僑而設立的,有43個系七十年代末為安置越南難僑而設立(越南難僑共約26.3萬人,其中華僑農場安置16萬人,農墾、林場安置7萬人,其餘為社會分散安置)。
  • 廣西越南華僑安置點「變身」瑤族鄉 成基層政權
    中新社防城港12月26日電(潘錦昌)安置數千名越南歸難僑的廣西國營十萬山華僑林場,26日正式改設為十萬山瑤族鄉,成基層政權。  中共防城港市防城區委副書記覃先榮表示,擁有逾萬民人口的十萬山瑤族鄉是廣西首個華僑農林場改革發展過程中,以成立鄉鎮  據悉,廣西是中國重點僑鄉,有700多萬海外桂籍僑胞和數百萬歸僑僑眷。當地擁有22個華僑農林場,總面積136萬畝。近年來,為提高歸難僑生活水平,廣西對華僑農林場進行全面改革。
  • 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歸難僑「洗腳上岸」當市民
    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歸難僑「洗腳上岸」當市民   中新社南寧12月2日電 (記者 楊強 周利朔)2004年,隨著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改設為華僑投資區,在農場種了大半輩子地的歸難僑和僑眷們,如今過上了現代化的都市生活,農場變成了城市、場民「洗腳上岸」當上了市民。
  •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打造高效無公害農業基地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打造高效無公害農業基地
  •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產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產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中新網來賓1月21日電 (張祖良)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以發展現代農業、高科技農業、休閒農業為方向,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多措並舉取得顯著成效。
  • 廣西來賓鳳凰華僑農場加快改革 歸僑僑眷增收顯著
    中國僑網來賓10月10日電 (張祖良)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大膽創新改革,讓農場土地「三權分置」,在堅持土地國有權、穩定土地承包權的前提下,大膽放活經營權,實現土地流轉率超過80%,規模、高效、特色農業不斷發展壯大,讓華僑農場廣大歸僑僑眷收入明顯增加,預計今年全場農業總產值達到6500萬元,是2012年的3倍,人均純收入達到13368元,是2012年的兩倍,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 江西華僑農場學習考察組赴廣西、廣東「取經」
    江西華僑農場學習考察組赴廣西、廣東「取經」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江西外僑辦網站消息,2013年12月中旬,江西省華僑農場學習考察小組在省外僑辦巡視員吳健民帶領下,赴廣西和廣東省部分華僑農場實地學習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