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歸難僑「洗腳上岸」當市民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歸難僑「洗腳上岸」當市民

  中新社南寧12月2日電 (記者 楊強 周利朔)2004年,隨著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改設為華僑投資區,在農場種了大半輩子地的歸難僑和僑眷們,如今過上了現代化的都市生活,農場變成了城市、場民「洗腳上岸」當上了市民。

  廣西來賓華僑農場始建於1960年,主要安置來自印尼、越南、緬甸、柬埔寨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歸難僑和僑眷。過去50多年來,數千名歸難僑和僑眷在這片總面積約5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2004年4月,來賓市政官方決定將這個落後的華僑農場改設為華僑投資區,包括來賓、鳳凰2個華僑農場,總人口5萬人。

  2009年,來賓華僑投資區改革進入「深水區」,當局對原農場國有土地進行整體回收,並實施全員安置計劃,農場在職職工由政府財政負責,按月領取生活補助費,每人給予40平方米的住房安置;養老、醫療保險等社保由政府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解決。

  來賓華僑投資區副主任熊健說,按照前述方案測算,來賓市政府財政需要投入約60億元人民幣。「財政拿出如此大筆資金,大刀闊斧地對一個華僑農林場進行改革,這在廣西乃至全國都是少見的。」他說。

  根據規劃,新的僑場內將建設6000畝商貿中心區、10000畝教育園區、10000畝高新產業園區及5300畝金龜島綜合開發區等「四大功能區」,推進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使「四大功能區」連成一體,形成了產在城中、城在產中、產城相互促進的良好發展格局。

  熊健說,萬畝高新技術產業園已經建成了七棟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目前已有光纖項目等一批高新產業項目落戶園區,投資總額42億元。園區還啟動了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建設,華人華僑科技創業園規劃亦已經專家評審通過,一個「百億高新產業園」呼之欲出。

  這場改革,使僑區實現由封閉到開放的轉變,成為中外客商投資熱土。近三年來,來自美國、波蘭、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100餘批逾千人次客商慕名前來考察。2010年至今,這些客商累計斥資114億元在來賓華僑投資區建設了143個項目。僑場實現由農場到城市、場民「洗腳上岸」當市民的轉變。

  11月下旬,中新社記者在來賓華僑投資區看到,投資區內道路四通八達,高樓林立,功能日臻完善,一座現代化新城區儼然成型。

  當地官員表示,未來5到10年內,來賓華僑投資區將建設成為人口規模達到10萬人、經濟總量超百億元、集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功能和行政區功能於一體的宜業宜居生態新城,成為面向東南亞、西江經濟帶上的一顆明珠。(完)

相關焦點

  • 廣西來賓鳳凰華僑農場加快改革 歸僑僑眷增收顯著
    廣西來賓鳳凰華僑農場加快改革 歸僑僑眷增收顯著
  • 來賓華僑農場「黨僑服務中心」揭牌運行
    來賓華僑農場「黨僑服務中心」揭牌運行 2020-09-03 2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遠市擬對華僑農場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
    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使廣大歸難僑危房戶住上安居房,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達到建設和諧僑區的目的。1.4萬多歸難僑。現在的歸難僑有的還住著五六十年代政府為了安置他們回來的磚瓦房,由於年久失修,大部分都成了危房,嚴重危及到歸難僑的生命財產安全。
  • 中新社通訊:越南歸難僑雲南華僑農場的幸福生活
    中新社昆明五月二十一日電 題:越南歸難僑雲南華僑農場的幸福生活      中新社記者 陳靜  越南歸僑聶志傑是平遠華僑農場的副場長。不久,他將成為雲南省僑界代表之一參加全國僑聯第七屆僑代會。  一九七八年,初中畢業的聶志傑跟隨父母變賣了家產,泅水入關回到祖國。
  • 香港慈善家捐助恩平華僑農場歸難僑危房改造工程
    香港慈善家捐助恩平華僑農場歸難僑危房改造工程 >   華聲報江門消息:香港熱心人士、著名慈善家黃球先生伉儷一向熱心公益、關心家鄉和華僑農場建設。
  • 耕耘希望田野 華僑農場成歸難僑永續生活的鄉園
    太和、彩鳳、賓居三個華僑農場分布在縣城四周,幾千名歸難僑來自印尼、印度、越南、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七國。   賓居華僑農場建成於1956年,現有約2000名歸難僑及眷屬,分成9個生產隊。場內有學校、醫院、警務站、信用社、郵政電信等駐場單位,設施齊全。僑場主產的柑橘,通過了國家無公害食品論證,成功註冊了「賓僑牌」商標,農場還自辦有製冷公司。
  • 清遠市今年計劃3年內改造4個華僑農場的3172戶歸難僑危房
    記者日前從清遠市外事僑務局了解到,清遠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對清遠市4個華僑農場的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使廣大歸難僑危房戶住上安居房,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達到建設和諧僑區的目的。  據了解,清遠市共有4個貧困華僑農場約1.4萬多歸難僑。
  •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打造高效無公害農業基地
    廣西來賓市鳳凰華僑農場打造高效無公害農業基地
  • 中國華僑農場簡介
    全國現有華僑農場84個,其中廣東23個、廣西22個、福建17個、雲南13個、海南5個、江西3個、吉林1個。84個華僑農場中,有41個系五六十年代為安置馬來西亞、印尼、緬甸、印度等國8萬多歸難僑而設立的,有43個系七十年代末為安置越南難僑而設立(越南難僑共約26.3萬人,其中華僑農場安置16萬人,農墾、林場安置7萬人,其餘為社會分散安置)。
  • 廣西柳城華僑農場日新月異 歸僑僑眷生活甜起來
    廣西柳城華僑農場日新月異 歸僑僑眷生活甜起來 2016年02月22日 09: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 華僑農場
    農場國有土地是廣大歸難僑職工賴以生存的重要生產資料,是華僑農場發展的資源保障。近年來,通過全面開展土地確權登記工作,華僑農場及歸難僑職工土地權益得...外張隊的華麗變身,是廣西—東協經開區(武鳴華僑農場)開展「美麗廣西」生態鄉村建設活動的成果。 廣西-東協經開區鄉村辦副主任潘巍介紹,近年來東協經開區按照「五化」提升的標準要求,現累計投入資金1375...
  • 廣東僑鄉梅州300多戶歸難僑喜遷新居
    中新社梅州2月5日電 題:僑鄉梅州300多戶歸難僑喜遷新居  作者 唐林珍 李天生 李虹洪  即將到來的蛇年春節,對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華僑農場的379戶歸難僑來說,將是幸福的。  春節前夕,中新社記者來到了蕉嶺華僑農場歸難僑安置小區華僑新村,見到許多歸難僑都趕在春節前喜遷新居,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  剛搬進華僑新村的53歲緬甸歸難僑鍾運興正在張貼對聯,對聯上寫著:「昔日歸僑居陋室,今朝僑民遷新房」。  鍾運興的新房是一套三房兩廳的居室,面積120平方米,布局合理、寬敞明亮。
  • 廣西副主席李金早一月內二度慰問林場越南歸難僑
    廣西副主席李金早一月內二度慰問林場越南歸難僑
  • 華僑農場——中國外交史上一條幾乎被遺忘的支流
    印尼撤僑美上美號華僑農場,一個誕生於上世紀的名詞。已經成為封存在歷史裡的記憶。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命運卻十分相似。從上世紀50年代末印尼第一批華僑歸國至今,全國現有華僑農場84個,其中廣東23個、廣西22個、福建17個、雲南13個、海南5個、江西3個、吉林1個。
  • 廣西首次嘗試以公司制促進華僑農場改革
    廣西首次嘗試以公司制促進華僑農場改革 2014-11-29 23:17:46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南寧11月29日電 (林浩 潘錦昌)11月29日晚間,廣西鳳凰華僑農場與廣西世紀康城投資公司籤約
  • 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中新社發 洪堅鵬 攝)   中新社南寧2月1日電 題: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林浩  馬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中新社記者走進越南歸僑鄭鞏的家,他家相機櫃裡存放著三部相機。今天看來顯得老掉牙的相機,述說著這位歸僑35年的生活變遷。
  • 土地講堂:華僑農場深度認識及全國分布名單(NO.10)
    華僑回國後開的農場?專門華僑人士住的農場?還是只是一個名稱而已?下面就由小編給您介紹:  華僑農場,是上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為安置回國定居的歸難僑設立的國有農業企業。中國目前共有84個華僑農場,分布在廣東、廣西(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福建(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 廣西越南華僑安置點「變身」瑤族鄉 成基層政權
    中新社防城港12月26日電(潘錦昌)安置數千名越南歸難僑的廣西國營十萬山華僑林場,26日正式改設為十萬山瑤族鄉,成基層政權。  中共防城港市防城區委副書記覃先榮表示,擁有逾萬民人口的十萬山瑤族鄉是廣西首個華僑農林場改革發展過程中,以成立鄉鎮  據悉,廣西是中國重點僑鄉,有700多萬海外桂籍僑胞和數百萬歸僑僑眷。當地擁有22個華僑農林場,總面積136萬畝。近年來,為提高歸難僑生活水平,廣西對華僑農林場進行全面改革。
  • 揭陽市歸難僑危房改造成效明顯 獲粵督導組肯定
    8月25日至26日,由廣東省僑辦副主任朱爾武率領的省督導組一行蒞臨揭陽市,就揭陽市的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省督導組充分肯定近年來揭陽市的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認為揭陽市的歸難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舉行華僑農場美食文化節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舉行華僑農場美食文化節 2009年05月05日 11:31  來源:中國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