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僑辦副主任朱爾武慰問楊僑鎮越南歸難僑
廣東僑辦副主任朱爾武慰問楊僑鎮越南歸難僑 中新網惠州1月18日電(方瓊玟 李健)17日,廣東省僑辦副主任朱爾武率團開展「歸僑僑眷關愛工程——送溫暖慰問活動」,一行十幾人深入惠州楊僑鎮楊村,慰問越南歸僑困難戶徐旺嬌、劉八妹、李日生等人,並送上慰問金和新春的祝福。
-
廣西越南華僑安置點「變身」瑤族鄉 成基層政權
中新社防城港12月26日電(潘錦昌)安置數千名越南歸難僑的廣西國營十萬山華僑林場,26日正式改設為十萬山瑤族鄉,成基層政權。 中共防城港市防城區委副書記覃先榮表示,擁有逾萬民人口的十萬山瑤族鄉是廣西首個華僑農林場改革發展過程中,以成立鄉鎮 據悉,廣西是中國重點僑鄉,有700多萬海外桂籍僑胞和數百萬歸僑僑眷。當地擁有22個華僑農林場,總面積136萬畝。近年來,為提高歸難僑生活水平,廣西對華僑農林場進行全面改革。
-
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歸難僑「洗腳上岸」當市民
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歸難僑「洗腳上岸」當市民 中新社南寧12月2日電 (記者 楊強 周利朔)2004年,隨著廣西來賓華僑農場改設為華僑投資區,在農場種了大半輩子地的歸難僑和僑眷們,如今過上了現代化的都市生活,農場變成了城市、場民「洗腳上岸」當上了市民。
-
中新社通訊:越南歸難僑雲南華僑農場的幸福生活
中新社昆明五月二十一日電 題:越南歸難僑雲南華僑農場的幸福生活 中新社記者 陳靜 越南歸僑聶志傑是平遠華僑農場的副場長。不久,他將成為雲南省僑界代表之一參加全國僑聯第七屆僑代會。 一九七八年,初中畢業的聶志傑跟隨父母變賣了家產,泅水入關回到祖國。
-
廣東僑鄉梅州300多戶歸難僑喜遷新居
中新社梅州2月5日電 題:僑鄉梅州300多戶歸難僑喜遷新居 作者 唐林珍 李天生 李虹洪 即將到來的蛇年春節,對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華僑農場的379戶歸難僑來說,將是幸福的。 春節前夕,中新社記者來到了蕉嶺華僑農場歸難僑安置小區華僑新村,見到許多歸難僑都趕在春節前喜遷新居,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 剛搬進華僑新村的53歲緬甸歸難僑鍾運興正在張貼對聯,對聯上寫著:「昔日歸僑居陋室,今朝僑民遷新房」。 鍾運興的新房是一套三房兩廳的居室,面積120平方米,布局合理、寬敞明亮。
-
耕耘希望田野 華僑農場成歸難僑永續生活的鄉園
7月19日,國務院僑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僑辦2008「僑愛工程」醫療義診暨僑法宣傳進「僑場」活動啟動儀式在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渠黎華僑林場舉行。國務院僑辦、廣西自治區僑辦等官員出席儀式,隨即來自南寧的「送溫暖」義診隊為歸僑僑眷展開展義診活動。
-
揭陽市歸難僑危房改造成效明顯 獲粵督導組肯定
8月25日至26日,由廣東省僑辦副主任朱爾武率領的省督導組一行蒞臨揭陽市,就揭陽市的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省督導組充分肯定近年來揭陽市的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認為揭陽市的歸難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李金早深夜落馬,前一天還在海南督查扶貧,被查當天參觀博物館
李金早不僅出席活動,還接受了媒體專訪。李金早今年62歲,湖北仙桃人。早年他在財政部、國家計委工作,後空降廣西桂林,官至市委副書記、市長等職。2001年10月其仕途迎來飛躍,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成為副部級官員。同年又兼任桂林市市委書記、市長。
-
馬飈16日會見越南安圓集團公司顧問、董事長一行
8月16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飈在南寧會見了越南安圓集團公司顧問範文知、安圓集團董事長範日雨一行,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友誼和合作進行了友好交談。 馬飈說,廣西最近提出了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跨越發展,打造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中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的戰略目標,作出了產業優先發展、交通優先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優先發展的工作部署。
-
廣西30年越南小吃店見證歸僑生活漸紅火
中新社柳州6月10日電 題:廣西30年越南小吃店見證歸僑生活漸紅火作者 林馨時下,中國民眾通過一部手機,就能付款、購物、預定外賣。這些改變,是越南歸僑龐國琴做夢也想不到的,他將這些「新花樣」也融入自己經營了30年的越南卷粉店裡。今年65歲的龐國琴和妻子黃春梅,在廣西柳州市柳北區勝利小區開設一家越南卷粉店。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家老店也「觸電」網際網路。如今,店裡已開通時下最流行的行動支付功能,並在網際網路外賣平臺上線,使得食客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手機預訂這一風味小吃。
-
安徽省僑聯專職副主席走訪慰問僑界困難群眾
中國僑網10月10日電 據安徽省僑聯網站消息,日前,安徽省僑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楊冰赴蕪湖市看望慰問僑界困難群眾和基層僑聯工作者。無為市泥汊鎮保安行政村今年遭受洪災,楊冰在慰問村民、義大利僑眷周光燦、義大利僑眷於景朋時,詳細了解了受災情況和生活狀況,為每戶送上慰問金,並向其海外親人致以節日問候和良好祝願。叮囑基層僑聯和鄉鎮、村負責同志,要從講政治,講大局高度重視僑界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動員各方面力量給予幫扶和支持,確保僑界群眾在大疫大災面前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
廣西柳城華僑農場日新月異 歸僑僑眷生活甜起來
近日,本報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走進僑鄉」慰問代表團走進位於廣西柳州柳城縣的柳城華僑農場,來到茶廠職工歸僑僑眷陳仙梅家中,她熱情地請大家品嘗柳城蜜橘、綠茶和她親手製作的印尼年糕,她說:「在這裡,家家戶戶都喜歡用印尼糕點、越南年糕這些東南亞美食招待客人」,他們的生活仍保有「南洋味」。
-
河內大轟炸九死一生 難僑歸國創業成「水果大王」
「我前半生漂泊在異國他鄉,數度逃脫鬼門關。中越交惡,我孑然一身回國,兩手空空。如今經過摸爬滾打,總算有車有房,有了自己的果園,人生如此,我已經很滿足了。」 當年手上厚厚的槍繭早已被常年勞作留下的老繭代替,今年61歲的黃志輝老人腰杆筆直,幹練的處事風格讓人肅然起敬。
-
探訪「中國最大的歸僑安置點」廣西北海僑港 - 人民周刊
憶往昔幾多坎坷 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風雲變幻,越南對華政策突變,掀起反華排華浪潮,大批華僑被迫從海上搖著小木船「逃難」,九死一生,回到祖國。當時國內的安置點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雲南4個省區,廣西是印支難民入境最多、接待安置最多的省份,而北海是難僑海路入關的最主要關口。
-
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越南歸僑用相機記錄歷史 鄭鞏的家位於廣西-東協經濟技術開發區華僑城小區。該開發區前身是廣西武鳴華僑農場,曾先後安置了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等9個國家的歸國華僑1.2萬多人。 鄭鞏告訴記者,1978年,他從雲南河口回國後幾經輾轉,最終定居在武鳴華僑農場。
-
清遠市今年計劃3年內改造4個華僑農場的3172戶歸難僑危房
記者日前從清遠市外事僑務局了解到,清遠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對清遠市4個華僑農場的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使廣大歸難僑危房戶住上安居房,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達到建設和諧僑區的目的。 據了解,清遠市共有4個貧困華僑農場約1.4萬多歸難僑。
-
清遠市擬對華僑農場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
> 清遠市擬對華僑農場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
-
香港慈善家捐助恩平華僑農場歸難僑危房改造工程
香港慈善家捐助恩平華僑農場歸難僑危房改造工程 近日,經江門市外事僑務局牽線搭橋,根據黃球先生太太黃梁曼麗女士的意願,繼去年捐資15萬元興辦鶴山市合成華僑農場鶴嶺自來水工程,黃球伉儷再一次慷慨解囊,捐出13萬元善款支持江門市華僑農場的歸難僑危房改造工作。 據悉,此舉將惠及江門恩平大槐華僑農場的26戶歸難僑。
-
探訪越南歸僑最大安置點:老營生成就歸僑紅火生活
(新春見聞)探訪越南歸僑最大安置點:「老營生」成就歸僑紅火生活 中新網北海2月12日電 題:探訪越南歸僑最大安置點:「老營生」成就歸僑紅火生活 作者 陳燕 選食材、擺桌子、煮甜品、下訂單……位於廣西北海市僑港風情街的「港灣糖水」店,工人們每天早晨以一氣呵成的麻利動作開啟一天的營生,接待一批又一批聞香而至的中外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