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2020-08-28 母親大學1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做個「乖孩子」,那什麼是「乖」?聽大人的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乖」嗎


懂事聽話的孩子一律被稱為「乖孩子」,他們基本都會有以下特徵:


以父母的指示為最高指示、學習牛逼、懂得節約用錢、永遠老實、給父母長面子、戀愛結婚以父母想法為天……


其實,這樣的孩子從小就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長大後,有些甚至存在感情淡漠、自私、潛在暴力、患得患失的焦慮情緒。


從這個角度來看,越乖的孩子,長大就越讓人操心。



01 太乖的孩子容易忽視真實的自己


「乖孩子」這個稱號,在大多數大人的眼裡,可謂是最高的讚譽,而一些敏感的孩子,為了努力做出乖模樣來討大人喜歡,竟甘願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壓抑到一邊。


因此,多數乖孩子長大以後,便成了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


有心理學家說: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普遍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舊唐書》裡有一句話說:「父有諍子不敗家。」諍,敢言直諫也。一個敢於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孩子,是可貴的;而一個合格的父母,也是不會以「乖」來命名和要求孩子的。



02 太乖的孩子獨立能力會差


有句話說:「你剪斷了他的翅膀,卻想讓他飛翔。」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會犯下一種錯誤:兒女是他們人生的附屬品,並有權對他們的人生進行幹預,甚至主導。


小時候大人害怕孩子摔倒受傷,因此會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引導和幫助;到了青春叛逆期,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行為意識有了衝突,若父母仍以「過來人」的心態來管教子女,則往往會收到反效果。


久而久之,這些被訓乖的孩子,慢慢成了一個從不提問的「乖」學生、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媽媽包辦的「媽寶男」……


從這個角度講,那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往往都不乖。



03 太乖的孩子容易落後於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萬象更新,很多長輩的視野漸漸不如年輕一代,甚至需要向年輕人學習。但仍有不少父母依舊持著考公務員等鐵飯碗的觀點不放,體制等於保障……


可是對比起來,那些當初做了公務員、或是去了石油燃氣等大型國企的孩子,不知有多少人在忍受著低效的官僚體制,或是經歷著油氣的蕭條與裁員。


相反,那些曾經「不乖」的孩子,來到了中關村、深圳等地擺地攤、做商務,搶佔了市場先機。他們從父母眼裡的「壞小孩」,一躍成了當代的潮流領導者。

在這個更新飛快的時代,「乖孩子」也就不再是個褒義詞了。

  • 對「乖」的引導要有度,長期被「乖」的概念嚴加管教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中國父母育兒存在一大問題,那就是幹預太多、問詢太多、包辦代替太多,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太少。 這樣長大的孩子,即使生理上長成為大人,但他時刻都需要一根可以時刻攙扶依靠的「拐杖」。

父母的引導,應該是溫和的,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讓孩子沉溺在他人的期待裡,不攀比不勢利……這樣的成長,才算真正地把靈魂賦予進了孩子的生命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有一位叫「毛豆媽」的孩子母親,分享了自己對於「乖」孩子的心得感悟:「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 白茶清歡: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怎麼樣,家長們互相碰面了解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為什麼孩子越乖,長大越痛苦?看看愛頂嘴的孩子,就知道了
    導讀:為什麼孩子越乖,長大越痛苦?看看愛頂嘴的孩子,就知道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越乖,長大越痛苦?看看愛頂嘴的孩子,就知道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越讓人操心?
    原來,小姑娘以前被教導,「一定要聽話,爸媽最愛聽話的乖寶寶,讓你幹什麼就要幹什麼」,慢慢地,她總是為了得到外人的一句「真聽話」,看到愛吃的零食也不敢要,想跟其它小朋友玩,卻怕被說「不乖」……「聽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味著無條件服從、不發出不同的聲音、不能有不合「規矩」的行為。「聽話」就是一副精神枷鎖,牢牢地套住了孩子!
  •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孩子小時候越聽話,長大了卻越痛苦,這是為什麼呢?
    越乖的小孩,長大了卻越痛苦,為什麼呢?3:乖意味著不真實長得好看的孩子很可能戴著面具,成為一個不想成為的孩子,因為父母總是說你看著別人,所以要表現得很乖。許多好孩子在大人面前都是好面孔,只有當他們獨自一人或與朋友在一起時,他們才能釋放自己的真實自我。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大學後都不知道孩子的真實性格,孩子與朋友一起玩耍時可以笑得很燦爛,但在他們面前,像個木偶,行為舉止高尚,但沒有活力。
  •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越讓人操心?
    教育的目標有千萬種,也許最差的一種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乖」孩子了……一、「乖」會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越乖越懂事,長大後得心理疾病的概率越大?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但近年來許多專家發現,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反而就越多。
  • 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何會這樣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常常發現,身邊那些被定義為「乖孩子」「聽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變得問題多多,甚至像《傷仲永》裡一樣「泯然眾人矣」。,是沒有自我和獨立,是不為人知的痛苦在《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心理問題越多呢?
    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題主說不論家長還是社會都以孩子是否聽話來衡量好壞,而且很多心理專家都認為: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 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越容易出現這些問題,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乖孩子」,她的性格卻是沉悶、黑暗的,活得也很掙扎很痛苦。我身邊的朋友看完這個劇都深有感觸,從小很乖的孩子,是大人理想中的孩子,不折騰、不鬧心,說什麼話都聽,讓做什麼事都做。但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反而容易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 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心理問題更多?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 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反而越不幸福?背後三大現實原因
    但是,許多心理學家和治療師得出的結論是:孩子越「聽話」和「懂事」,他們長大後就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問題。「乖」的意思是取悅成年人而壓抑真實自我。心理學家指出:許多小時候乖巧的孩子,長大以後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問題。原因是他們把獲得別人的願望和認可作為行為準則,並壓制自己的需求。為了得到看護者的愛,並壓制他的真實本性,這個變相的「乖」的孩子有啥用?
  • 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心理問題更多?
    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 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大
    路過路邊的賣糖葫蘆的,外婆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外婆滿意了,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很想吃那酸甜可口的糖葫蘆。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我從心裡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會讓大人高興,於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總會有意無意地用「乖」「懂事」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你要懂事」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可是,懂事、乖的孩子,真的快樂嗎?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乖」「懂事」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你要懂事」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可是,懂事、乖的孩子,真的快樂嗎?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你要懂事」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  可是,懂事、乖的孩子,真的快樂嗎?  懂事太苦,苦在心裡  有位媽媽,在留言裡說: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不需要懂事。  因為懂事太苦,苦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