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年打造千億房企,如今無負債不上市!低調到沒多少人知道

2021-01-07 中小微研究院

要做500年企業,不做500強企業!這句話出自星河集團創始人黃楚龍之口。雖然跟恆大、碧桂園一樣,都是房地產企業,做房地產業務,但星河集團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及他們,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黃楚龍的3項個人原則,控制不了不做、支付不了不做、變現不了不做。

正是一直以來都堅持奉行這三點不做,才有了如今不上市、不負債的星河集體。作為一個房企,能在國內這種複雜的大環境下,極力降低負債率都已經很不容易了,而像星河這種負債近乎於為零的,幾乎沒有,可想而知黃楚龍的行事作風,同時也能間接證明,這樣的星河能走得更遠更久。

星河集團創立於1989年,在那之前的黃楚龍還只是個普通的包工頭,白手起家打拼十年後,才決定自行創業,於是便成立了深圳怡和企業公司,而這也就是星河集團的前身,為了之後的發展,黃楚龍開始跟房地產打交道,致力於深度了解和學習房地產市場的規則,為之後的開發項目做準備。

如今的星河集團旗下業務涵蓋廣泛,但僅僅只局限在地產圈裡,並沒有像恆大、碧桂園一樣涉及其他領域,黃楚龍從未想過能把企業做得多大多富多強,他追求的只不過是精、長、遠。

所以正是因為如此,星河完成的每一個項目,都足以稱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就像2006年成交109套的星河丹堤,讓星河入帳9個億的同時,徹底打出了名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2019年黃楚龍靠著300億身家,成功擠進胡潤百富榜單中,位居第100名,但鮮為人知的是,由於集團未上市,高達千億元的資產其實都被黃楚龍一人握在手裡,也就是說,他的資產財富遠遠超過榜單上的數字!

相關焦點

  • 包工頭出身,坐擁千億不上市!公司幾乎0負債
    不過,大家應該都知道房地產行業中的「致命缺點」,就是每家地產公司幾乎都有著負債,並且負債金額還不少! 不過,在中國房企中,就有這麼一家資產千億但是負債率卻極低的企業,並且這家公司還有一個令人稱讚的地方,就是「公司堅持不上市」。可以說,光是不上市這一點,就值得很多企業學習了!
  • 近兩年最快上市房企,祥生控股究竟是在控制負債,還是飲鴆止渴?
    而在今年眾多赴港上市的房企中,地道浙系房企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的上市之路最為順暢。從遞交招股書到通過聆訊,祥生只用了142天,是兩年以來登陸港交所最快的一家內資房企。而且身為TOP30裡,千億銷售規模俱樂部裡最後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內地房企,祥生控股也是年內最大IPO內房股。
  • 低調的潮汕富豪:坐擁千億資產不上市,原因竟是「不差錢」
    低調的潮汕富豪:坐擁千億資產不上市,原因竟是「不差錢」推薦語:自古潮汕出富豪,這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潮汕人這麼會做生意呢?難道真的是傳說中的「基因」在作祟?那麼說到我國那些低調且神秘的潮汕富豪,大家會想到誰呢?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來認識一位低調的潮汕地產大亨,此人坐擁千億資產卻不上市,他就是黃楚龍。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黃楚龍是深圳星河集團的老闆,集團主要資產以地產和投資為主。
  •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 70%房企「踩線」眾房企主動「降檔」
    項目轉讓、引入戰投、分拆上市,以及「借新還舊」調整長短債,關注資金安全成為「過冬」的關鍵,如何「去槓桿、降負債」,眾房企也採取了不同的應對之道。70%房企「踩線」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即將於2021年起在全行業全面實施。按照設置標準,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胡潤忽略深圳最大隱形富商,坐擁千億卻不願上市,低調移民加拿大
    他曾是建築工地不起眼的農民工,卻把握小漁村蛻變大都市的機遇晉升千億富商;他為人低調數年慈善捐獻數十億,卻無人知曉此人是深圳地標級購物中心掌舵者;他是知名地產集團幕後大佬財富本可更上一層樓,卻以不差錢不願融資為由婉拒上市邀請;他是胡潤榜排95名富商,卻被各方質疑身家被遠遠低估甚至其中全資持有規模較小子公司都遠超榜單數據
  • 禹洲集團隱憂:晉升千億房企,利息吞噬利潤!禹洲泉州項目遭維權!
    實際上,行業發展至今,千億房企已不稀缺,但能夠平衡規模、利潤和負債的千億房企卻不多見,禹洲算得上一個。與眾多中小房企為了衝擊千億而犧牲利潤、造成負債高企不同,禹洲的千億建立在63.7%的淨負債率基礎上。 規模、利潤、風險「三駕馬車」平衡發展,是禹洲為千億房企提供的一種新樣本。
  • 年內規模最大房企IPO,祥生控股上市首日股價「波瀾不驚」
    相比於金輝控股、上坤地產開盤首日破發的狀況,祥生控股似乎「稍好那麼一點點」,但是作為千億房企中最後一家上市的企業,其股價表現並不亮眼。此外,截至今年4月底,祥生控股負債率不降反升,全部踩中「三道紅線」,這也為其發展帶來挑戰。
  • 又一個千億房企破產!負債超700億!
    最大房地產企業資不抵債倒閉,負債700億如今,一家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又倒閉了。這就是福晟集團。熟悉房地產行業的人都知道,福晟集團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但是,很多樓盤銷售不太好,導致資金回籠出現了問題。而老闆潘偉明現在已經不見蹤影,福晟的一些未完工項目缺乏接盤者,意味著很多業主將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拿到房子。旗下多項目遭投訴。其實福晟集團的危機從去年就已經有跡可循了,2015年債務超過200億元,2018年超過600億元,直到去年年底福晟集團負債達到706.64億。
  • 領地集團赴港IPO「補血」 負債高企「千億夢」難圓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logo 領地集團赴港IPO「補血」 負債高企「千億夢」難圓 疫情籠罩之下,國內房企赴港上市數量並未明顯減少,即使面對認購不足、股價下滑、無法過審等不利因素,依然無法阻擋房企們的上市熱情。
  • 千億房企中國奧園遭惡意做空 「明股實債」無實錘站不住腳?
    股價3年漲6倍。近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奧園」)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注意到,3月3日某媒體平臺刊登了一份由匿名人士發表的做空報告。董事會認為,該報告中的指控「乃屬失實」,故而做出澄清。
  • 50家房企手持現金超2.5萬億 但負債……
    50家房企手持現金超2.5萬億!但負債……) 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不穩定因素?手有餘糧的開發商,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愈發頻繁
    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6家,佔比15%;黃色檔(一條踩線)房企17家,佔比42.5%;橙色檔(兩條踩線)房企10家,佔比25%;紅色檔(三條踩線)房企7家,佔比17.5%。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紅色檔的26家房企中,不乏頭部房企和千億規模房企的身影。
  • 逆市中的2020,有多少房企千億夢破碎?
    行業由高速增長到「高位盤整」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那些過去無往不利的傳統做法,一時間失效了。茫然,焦慮幾乎是寫在每家房企臉上的情緒。千億新貴又有新看點了:前11個月銷售額超千億房企32家,較去年同期增加5家,而即將衝擊千億門檻的房企也有8家左右。我們可以從房企前11月銷售榜單中一窺今年哪些房企有衝擊千億的底氣。
  • 「朱老農」喜憂交加,愛女掌舵,合生創展邁過200億卻負債千億
    恆大許家印已為地產首富,與甘於「落寞」多年的合生創展剛突破200億關口相比,楊國強的碧桂園2019年全口徑銷售額已逾7000億元,富力也已保持多年千億銷售額了。合生創展創辦人朱孟依訪上海玉佛寺各人有各人的盤算及布局。朱孟依這些年做事,和他那個「朱老農」也算是名副其實。種田人春播秋藏,講究按時令來,總是不急不躁的。過去,很多人質疑合生創展是不是衰落了。
  • 碧桂園之後,又一房企「樓塌了」,高管被捕,「千億計劃」背鍋?
    因為在那個時候,房價只會上漲,不管誰買了房子,賺了多少錢,一旦賣掉房子,他們就能賺很多錢。因此,房地產業成為當時最暴利的產業,通過房地產發家致富的富人不在少數。 2018年7月,碧桂園多棟建築倒塌,造成人員傷亡。針對此類事件,網友開玩笑說:"這不是五星級的家,最多不過是5周的家。"當時此事件一出,碧桂園的建築安全問題一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而就在碧桂園倒閉的陰雲尚未散去的時候,千億房企一樓的倒塌就發生在前後腳!
  • 房企「找錢難」 地產圈現高管「離職潮」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房企的高管變動也愈加頻繁。Wind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僅A股上市房企的離職高管就多達101位。到了2019年,這項數據繼續攀升,5月還未過完時,離職的上市房企高管已達75位。
  • 京基系帝國從地產到養豬,負債400億
    近幾年,創始人陳華低調退隱幕後,將富二代兒子32歲陳家榮、28歲陳家俊兄弟推上前臺,父子三人各分擔要職,合力打造京基系。父子聯手,京基在地產開發、科技智能、金融投資、商業運營、文化教育、現代農業等領域頻頻出手,先後控制了康達爾、酷派集團、英裘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兩家上市公司的歲末更名為標誌,「京基系」資本帝國隱然成形。
  • 曾經的首富又回來了,8千億負債都沒能擊垮他,2020年再賺200億
    因此很多人不禁感慨,以前那個身價兩千億的王健林哪去了? 雖然萬達這幾年的負債達到8千億,但是王健林卻一直努力減少負債,目前公司的負債已經減少到2100億元。表面上看王健林的身價一直在減少,但是他卻一直在全國各地繼續擴建萬達廣場,也就是說他的資產實際上在增加。
  • 領地集團、大唐地產問題纏身 劉玉輝、黃晞的千億夢價值幾何?
    然這個千億夢,同樣不乏挑戰。中指院數據顯示,領地集團在2019年實現銷售金額為399.1億元,銷售面積442.8萬平方米,距離千億尚有不小距離。更尷尬的是,同為川企領軍房企,領地集團一直想趕超的藍光發展,已順利跨入千億行列。
  • 不懼「三道紅線」 小房企港龍上市後屢搶高價地
    港龍中國董事會主席呂永懷叫「港龍」的企業很多,常常讓人分不清楚,然而它們卻同名不同命。近期港龍中國披露其2020年1-10月份連同合營公司、聯營公司的合約銷售額共計為223億元,卻並未披露權益銷售額。大規模的戰略合作拉低了港龍銷售額的含金量。根據克而瑞的房企銷售額榜單,1-10月港龍中國合約銷售額排名全國房企第89位,權益銷售額卻不入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