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特殊教育老師什麼樣

2020-09-10 光明日報

19歲從四川省樂山師範學校特殊教育專業畢業、進入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後,是肖敏一直在找尋的答案。24年特殊教育教師生涯,她見證了一批批「特殊的世界」孩子們的成長,收穫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榮譽,也尋到了做一名特殊教育老師的真諦:用愛去溫暖,用專業去培育,用堅守去等待最美的花開。

用愛去溫暖

初為人師,迎接肖敏的是全校最高年級的聾生班:12個聾生,打架、偷東西、半夜翻牆去玩遊戲,甚至高高地舉起椅子與她對峙。最嚴重的是一言不合就離校出走,讓整個學校雞飛狗跳。

肖敏回想起24年前的情景:「我當時只有19歲,可班裡最大的孩子都有十四五歲了。面對這群『小調皮』,我幾乎崩潰,何以談愛?於是,我越想管,他們就越不服管,我就越生氣,孩子們還以為我嫌棄他們。師生關係一度很緊張。」

直到有一天,男孩「大耳朵」讓肖敏找到了解題的「鑰匙」。男孩「大耳朵」不會說話,不識字,不會握筷子,被惹急了就用頭撞門、撞牆、撞碎玻璃窗。可有一天在菜園拔蘿蔔時,這個小傢伙竟偷偷藏起了兩個小蘿蔔,送到了平時對他關心最多的生活老師辦公桌上。

活在懵懂世界中的「大耳朵」,愛卻那麼清晰、濃烈!從那一天起,肖敏開始重新問自己:「你能心無芥蒂地接納學生的一切嗎?你發自內心地愛他們嗎?」

「陽光只在意每一棵小草最細微的部分,是否得到了溫暖的觸摸。相信終會遇見易於感知的心靈,會抬起頭對著陽光微笑。」她寫下一段話勉勵自己,也開始了更多努力:與學生們一桌吃飯、一同讀書、一起遊戲,帶他們走出校園,去校外實踐……

半個學期之後,肖敏驚奇地發現,孩子們變了。課堂上,有了更多注視她的眼神;當肖敏走到學生身邊時,孩子們會抬起頭朝她微笑;有時她走過過道,會有孩子輕輕地把課桌往後拉一拉,生怕碰到她;甚至還有學生拍著胸脯說:「等你老了,我們照顧你!」……

「只是一些細微的事情,但我感到無比幸福!」肖敏說,從那時起,她明白如何做一名好的特殊教育老師:「只有心無芥蒂的悅納,才有真心真意的教育;只有真心真意的教育,才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用專業去培育

從2003年開始,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生源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原來以聾生為主,變為聾生、盲生和智力障礙學生兼招,其中,又以智力障礙學生為主。

這給當時已是科研主任的肖敏帶來了新的、巨大的挑戰:「其中,有很多自閉症、情緒障礙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就會發現,原來的聾生教育相對是比較簡單的,只要過了溝通這一關,後續的教育問題就會少很多。但智力障礙的孩子不一樣,課堂參與度是極低的。」

「做特校老師,僅僅有愛是不夠的。每個特殊的孩子都不一樣,讀懂他們的行為,把握他們的需求,實施科學的教育幹預,這需要足夠的專業。從這個意義上說,愛是心領神會的懂得和專業支持下的懂得,是更高層次的愛。」認識到這一點後,肖敏和同事們開始在更專業、更個性化的教育上下功夫。

針對課堂教學,她們開始嘗試著開發「好吃又有營養」的特殊教育課程,歷經數年,開設了《聾生就業心理指導》《殘疾學生校園遊戲》《重度多重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等系列課程。針對師資提升,她們啟動了學校的教師專項培養計劃,提出不僅能夠勝任課堂的教學,還要教有所長,成為崗位上的專家。

用堅守去等待最美的花開

走過24年的特殊教育生涯,肖敏慢慢發現,在愛和專業之餘,面對這些「特殊的世界」的孩子們,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堅守,用最大的耐心等待最美的花開。

「特殊教育服務的學生是弱勢群體,特殊教育是社會的民生工程,也是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程。我們每一個特教教師都要主動擔責,有所作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殘障學生培養成熱愛祖國、熱愛生活、勤勞善良、腳踏實地的勞動者。」如今,肖敏離開了行政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她熱愛的教學、教研事業中。

為了更多孩子享有教育的權利,她開發實施送教上門課程,建設課程資源,編寫使用《送教上門家長指南》,給重度多重殘障兒童和家庭送去了課堂。如今,越來越多的普通學校老師加入了送教的隊伍中,肖敏和同事們又變身為專業指導老師,持續地為孩子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如今,面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這份榮譽,她珍視、卻又直言「受之有愧」:「與很多前輩相比,我做得還很不夠。」24年過去,她的理想仍然是做一名好的特校教師:「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時代,但相比普通教育來說,特殊教育仍是短板,特殊教育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將繼續奮戰在教學、教研一線,做一名一天比一天更好一點的特校教師。」

(本報記者 鄧暉)

相關焦點

  • 好的特殊教育老師什麼樣 用堅守等待花開
    原標題:好的特殊教育老師什麼樣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此時此刻,最大的幸福與感動……」9月10日,又一個教師節,肖敏在朋友圈曬出了幾張照片。「肖老師,辛苦了!感謝有您!」「謝謝您教我們認真看課文,學到知識!」……那是一張張學生親手製作的祝福卡片。
  • 用愛用心當好特教老師——記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
    一周的時間內,肖敏工作室團隊在西昌市特殊教育學校、鹽源縣特殊教育學校、越西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隨堂聽課與教學診斷、聾教智障教育課堂教學研討、康復教育個案教學示範、特教課程建設主題沙龍、殘障兒童送教上門服務等專題講座。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肖敏說,特殊教育是一條艱難且漫長的路,但是只要所有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攜手向前,共勉共進,終會為殘疾兒童的明天踏出一條光明大道的。
  • 特殊教育老師:中國特殊教育缺補貼和專門學校
    特殊教育老師:中國特殊教育缺補貼和專門學校 不少家長開辦特教機構目前在佛山,特殊兒童教育機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專業。其實現在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趙功說。聲音外來工的自閉症孩子沒錢上課「我發現許多外來務工人員家的自閉症孩子都沒法來連續地上課,借到錢就讀一個月,借不到就只能不來。」
  • 致敬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 誓言無聲愛而無悔
    在唱遊課上,特校老師與培智學生互動。茂名網訊  沒有放歌、沒有喊拍,在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律動課上,特教老師周思彤靠手語和表情,教聽障孩子們跳舞。看到老師笑得很美,孩子們不禁也笑得很甜。此時此刻,老師溫柔的眼神裡充滿愛,孩子們認真的眼睛在發光。這是周思彤來到市特殊教育學校教舞蹈的第3年,她總是渴望自己有超能力,讓孩子們聽到這個世界發出的聲音。「教孩子們學舞蹈的時候,一個動作我們往往需要重複上百遍地練。可在過程裡,你能感受到孩子們有多想學好,並被他們的誠懇和認真所打動。
  • 孫夢麟:自閉症特殊教育老師嚴重缺乏
    在談到中國自閉症特殊教育老師嚴重缺乏的問題時,五彩鹿創辦人孫夢麟為大家做現場分享。      自閉症特殊教育老師嚴重缺乏     「數據顯示,自閉症的發病率已經達到1%,在我國可能有超過1000萬的患者。
  • 2020高考志願填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怎麼樣?
    能掌握什麼樣的技能?畢業後能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就業前景如何?還要考慮自身條件是否適合學這個專業,而不能簡單的判斷一個專業是好與不好。下面對特殊教育專業做一個詳細分析:一、特殊教育的定義在現實生活中,特殊教育專業因有「特殊」兩個字,容易讓人望文生義。
  • 寶山這位援滇老師奔走在特殊教育路上
    「我想給那些「特殊」孩子一個機會,成為更有尊嚴的人,託好西部地區義務教育均衡化的底!」這是上海市特殊教育專家——寶山區培智學校副校長、寶山區特教指導中心副主任朱劍平援滇一年來的心聲。他口中的「特殊」孩子就是羅平縣患有聽力障礙、智力障礙、腦癱、自閉症和言語發育遲緩等疾病的殘疾兒童。
  • 愛諾特殊教育學校玫瑰送給敬愛的老師
    9月10日上午,市愛諾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袁淑青,收到家長和學生精心製作的手工花後,不禁溼潤了眼眶。當天,孩子們雙手捧著親手製作的玫瑰花束,送給他們的老師(上圖)。據了解,一個星期前,家長們就悄悄組織起來,希望能與孩子在教師節共同送給老師們一個小禮物,表達他們的敬意。據了解,目前市愛諾特殊教育學校在冊學生有130餘名。家長李女士說:「孩子現在做事更有耐心了,自理能力明顯提高,這些都是老師愛心呵護的成果。」
  • 24年用心用行回答何為特教好老師——記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
    她聆聽無聲中的精彩,展望黑暗中的燦爛,感悟簡單中的快樂,誓為特教好老師;她篤信教育,積極探索,永不懈怠。她追求優質特教課堂,探索品質特教課程,書寫情味特教人生,甘當杏園追夢人。——題記1996年,肖敏從樂山師範學校聾教育專業畢業,成了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教師。
  • 蘇州特殊教育老師千裡支教 仁愛學校幫扶松桃苗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
    本報訊(記者 陶贇婷)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與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是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工作中的籤約結對幫扶學校。日前,蘇州仁愛學校汪辰、馬澤陽兩位老師來到千裡之外的貴州省,開展了為期4天的支教交流活動。在此次松桃之行中,仁愛學校發揮了自身特殊教育支援輻射作用。
  • 淺談如何緩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心理壓力?
    不要說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有心理壓力,就連普通正常學校的老師,也同樣有壓力。不管我們是哪個學校,也不管我們是在哪個工作崗位上,我們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特殊教育學校老師面臨的壓力來源一、教育對象情況特殊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因為各個方面的問題,生理、心理都存在著障礙,溝通不那麼容易,尤其是剛剛開始入學的孩子,要引導好非常的困難。
  • 做特教老師,今生無悔的選擇——記白城特殊教育學校付春俠
    慢慢的,孩子們都愛上了付春俠的課,覺得她是值得信賴的老師,是他們親密的好朋友。在付春俠的精心培育下,孩子們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2.專業成長付春俠深知在特殊教育戰線上,想把特殊孩子教育好,就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做支撐,成為這方面的行家裡手。
  • 被「歧視」的「冷門」專業—特殊教育
    本次主題是告訴大家特教是什麼,它的前景是什麼,以及它的劣勢,我不會單純安利的,因為我在這個專業,我知道這個專業究竟是什麼樣子。 國家政策支持 國家政策提出:凡是超出30萬人口的地區,必須有一所大型的特殊教育學校。並且給予特殊教育教師優厚的福利待遇,大力支持中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並且在近年來自閉症發生率增加的現狀下,中國更加需要特殊教育教師。
  • 看特殊教育新發展、新思路、新成就,還要以溫州特殊教育學校為例
    當時,老師們從溫州市到永嘉縣,雖然與市區僅一江之隔,但心理難免有落差。學校多方面做工作儘可能滿足老師們的合理要求,儘量為老師們解決生活、家庭、工作中的後顧之憂。最終四所學校的老師絕大部分都留了下來。「我們是一家人」逐漸成為了全校共識。
  • 與蒙曼面對面探討特殊教育!
    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方式是什麼樣的?社會需求和就業前景如何?能取得什麼樣的社會成果?這些問題可能很多高考考生並不清楚。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我的專業不太冷》節目,在眾多專業中選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專業,每一個專業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作為專業課代表,為全國考生和觀眾講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故事,展示本專業的工作內容和特點。
  • 中英特殊教育老師:中國缺教育補貼和專門學校
    中英特殊教育老師:中國缺教育補貼和專門學校 從8月9日開始,在為期10天的夏令營中,英國著名特殊教育家、慈善家和藝術家海梅和來自佛山的肢障兒童、自閉症兒童、聽障兒童、視障兒童以及來自廣州的腦癱兒童一起,用藝術表達自己。同時,海梅也與中國的特教專家、老師共同交流經驗。  別以老師的姿態進行教育  海梅有一句話,叫「藝術拯救生命」。
  • 丁勇:新時代特殊教育教師隊伍該如何建設?
    教師是發展教育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隨著高質量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對於融合教育老師的要求更高。「讓每一個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讓每一個殘疾人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已經成為了中國特殊教育的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新時代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如何建設,我們的教師又面臨怎樣的挑戰呢?丁勇書記在出席湖南省特殊教師「國培會議」時,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 特殊教育學系全體教師熱議《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日下午1點,特殊教育學系全體教師在田家炳教育書院708教室召開《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研討會。馬老師首先回顧了《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出臺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意義,並結合自身經驗,重點闡述了本次出臺的課程標準想要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包 括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定位培養目標、構建新的課程體系等。
  • 湖南省三八紅旗集體 常德市桃源特殊教育學校
    學校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一所成熟的綜合性的特殊教育學校,使我縣特殊教育事業不斷壯大,蓬勃發展。2013年9月學校被湖南省教育委員會評為「湖湘名校」;學校自2012年以來,每年都被湖南省特教學會評為「湖南省特殊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在德育方面精耕細作,堅持以德育為首,活化德育工作。
  • 清新區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開學,怎麼報名?學費多少?
    清新區特殊教育學校是2016年「清新區十件民生實事」之一,也是省專項補助900萬元的建設項目。最近從清新區特殊教育學校獲悉,該學校將於9月1日正式開學。該學校規模如何?報讀需要什麼樣條件呢?清新區特殊教育學校位於三坑鎮安慶村委會,是由原來撤併閒置的安慶小學改建而成的。可以看到,現在學校教學樓已封頂,內外裝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校長黃國輝說,外圍排柵將於7月1日前拆除,並開始進行招生。清新區特殊教育學校規劃建設有教學區和生活區,籃球場、足球場、桌球場等,一應俱全。另外,學校還聘請了13名任教老師,而每個宿舍將配備生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