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70歲要飯大爺做飯一點也不將就,看他今天做的啥?滿滿一大鍋

2020-12-23 農民玲玲

農村70歲大爺要飯50多年,如今在家安享晚年生活。大爺雖然如今孤身一人,但是在吃的方面一點也不將就。大爺說人生在世吃為大事,所以吃好吃飽是必須的。

今天大爺做了滿滿一鍋的蒸臘菜,這些臘菜是大叔以前醃好的,他給這些醃好的臘菜拌上麵粉放到鍋裡蒸熟就能吃了。反正我是從來沒聽說過醃好的臘菜還可以當蒸菜吃的,也不知道做好了之後味道如何。

大爺的鍋臺很簡單,是他用磚頭自己壘的,大爺說這樣露天式的鍋臺做飯的時候不會嗆,而且冬天在這能烤火,夏天在這也涼爽。

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大爺的蒸菜就已經蒸好了。

大爺趕緊夾了一筷頭嘗嘗:嗯好吃好吃, 軟和和的就跟剛出鍋的饃一樣。大爺還說這些臘菜是醃好的,所以這些蒸菜根本就不用調料,這個味兒剛好。

大爺喝著啤酒吃著蒸臘菜,晚年的生活好不愜意。

相關焦點

  • 河南76歲大爺不吃肉,吃麵食3缽5碗飯量大,看活成啥樣
    今天我們看看他的生活是啥樣。初冬季節的一個周六下午2點多鐘,攝影師一行人在蔡大爺家的地坑院子裡見到了他,因為是老熟人的緣故,彼此相當熟悉,大約有3個多月的時間沒有見面,蔡大爺一見到我們就很熱情的邀請我們今天在他家吃飯,大爺一邊在土窯洞的案板上熟練地擀麵,一邊和我們聊天。
  • 河南一山村做大鍋燴菜,一鍋放五十斤五花肉,六百人露天免費吃
    初冬時節,在河南鶴壁市太行山區的張家溝村,今年70歲的鄉村廚師康水海正掄著一根用木頭做成的鍋鏟,在一口大鐵鍋裡翻菜。 據正在做飯的廚師介紹,周日是他們做大鍋菜的第二天,昨天準備了五百多人的飯菜,特別受歡迎,今天看樣子人比昨天還多,所以直接按六百多人的菜量來準備。
  • 7旬農村大爺3千元僱「保姆」,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看長啥樣子
    在山西農村採風時,遇到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村裡人說,這個大皂角樹前面的院子裡有個70多歲的老人家,去年花3000元賣了個「保姆」,這個「保姆」可是厲害,每天能讓老人擠出2斤鮮奶。幾個人問這個「保姆」長啥樣子,村裡人笑而不答讓我們自己去看看。
  • 河南8旬老夫妻下雪天在地坑院裡做午飯,大爺連吃三大碗,吃的啥
    幾個人站在雪地裡和蔡大爺拉了會家常,院子裡的小狗聽見我們說話跑了出來,蔡大爺說這大雪天的你們也不戴個帽子,這天老冷啊,你看我家的狗都出來迎接你們了,你們先下去到屋裡暖和暖和,我把這條道清理出來就下去,大娘正在家燒火做飯,一會飯熟了都吃點。
  • 農村做飯燒大鍋!將全面被取消?看看老農怎麼說!
    現在,農村地區雖然有很多人做飯時,都已經不再燒大鍋,但是,一些老人還是習慣使用大鍋做飯, 大家都知道,使用土灶做飯是需要樹葉、樹枝、玉米杆等等做燃料的,而這些物品在燃燒的時候會產生煙霧和大量的漂浮顆粒,影響空氣品質。
  • 俗語:「大鍋臭,小鍋香,雞子的屁股,白菜幫」說的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農坐在一塊聊天,不知不覺聊到了吃飯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叫做「大鍋臭,小鍋香,雞子的屁股,白菜幫」,從這句俗語裡就知道啥好吃
  • 9旬大爺耳不聾眼不花走路像小夥,抽菸喝酒70年,養生秘訣有意思
    說起這事,大爺撲哧地笑了出來,就這個話題我們聊了起來,大爺姓餘,今年90歲,他的老家不是這裡,7歲那年隨著父親逃荒到了這,遇到了這裡的好心人,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把家按在了這個地方。父親給人做短工,他給人放羊放牛為生,一家人總算是有了一個可以長期落腳的地方。在他18歲那會,由於自己表現好,被村集體推薦到了部隊上當了6年兵,這吃旱菸還有喝酒都是在部隊上學會的。
  • 76歲大爺住老屋70年,房前屋後栽成樹林,看他現在忙啥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喜好亦不一樣,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書法,生活在皖西南山區的一位大爺也有自己的愛好,不過,他的愛好與眾不同,那就是栽花種樹,老人在老屋裡住了70年,30年前,他開始在房前屋後栽種樹木,一年復一年,銀杏、櫻桃、梨樹等十來種樹木成了「樹林」,如今,老人已經搬出老屋
  • 70歲做吃播,600萬人看他做飯,他去世讓無數網友心碎
    這位來自印度的農民爺爺,就因烹飪成為了youtube上的一股清流,網友們都親切的說,他就像自己的親爺爺一樣慈祥和善良。 他在地上搭建了一個土灶,居然就靠簡單的柴火和大鍋烹飪出了不少美食,而且每次的菜量都巨大,這也成了他視頻的看點之一。
  • 山西農村78歲老人生吃「土鱉蟲」26年,看他如今生活成啥樣
    圖片上這位老人叫孫軍玲,今年78歲,他是山西省廟上鄉的一位農民。老人家現在紅光滿面,身體健康,還能幹農活,他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吃「土鱉蟲」,已經堅持了26年時間了,今天我們看看他的故事。孫大爺說自己52歲那年由於幹體力活過重,突發腿疼的毛病,一時間都不能走路,躺倒在炕上,看了幾天醫生也沒有效果,後來媽媽給他說了偏方,就是抓「土鱉蟲」吃,每天3個,分3次食用,他堅持吃了2年徹底治好了自己腿疼的毛病。老人所說的「土鱉蟲」學名叫做「土元」當地農民把它叫做「土簸箕」,攝影師問了一下度娘,釋文說土元有續筋接骨,能活血消腫止痛。圖為孫大爺中午在地裡幹農活。
  • 母子2人的晚餐,1葷1素1湯,不將就不浪費,幸福感滿滿
    姐妹們說家裡人少不好做飯,做多了浪費做少了又覺得沒吃好,還是人多好下廚,四五個菜上桌,看著就熱鬧,營養也到位,一個人吧感覺吃啥都不香,這話說的我有點不贊同,相反,我是真喜歡人少,做飯才有樂趣啊,一個人的話最好,想吃啥做啥,這才是最大的樂趣。
  • 70歲大爺做1種美食40年,堅持手工製作,看他為啥不厭其煩
    手工掛麵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美食,其製作方法較為複雜,包括和面、醒面、開條、盤條、上筷、扯麵、下筷等十餘道工序,隨著社會發展,各種機器應運而生,用機器代替某些手工工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讓手藝人輕鬆了很多,不過,現年70歲的劉大爺卻一直堅持用手工製作掛麵,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 教80歲農村大爺認化妝品?今天你看「土味」視頻了嗎
    10月28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6位農村老大爺,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第一條視頻。幾位老人或多或少有些侷促,臉上掛著羞澀的笑容。他們一起表演了一段相聲貫口,有說有笑,好不歡樂,獲得了百餘點讚。此後,幾位可愛的老人又發布了多個視頻,內容主要是表演小劇場、唱歌、介紹農村的風土人情等等,不一而足。
  • 70歲大爺研製混凝土攪拌機,農村建房非常實用,60元造一臺
    別丟呀,看這邊的汽油桶利用是不是驚豔到你了呢?這個是俄羅斯的小夥子改裝的廢舊汽油桶,就是汽油桶的堅固性和鋼板的耐磨性,沙子水泥在裡面翻滾,可不是誰都能禁得住折騰的。別小看這個汽油桶製造的混凝土攪拌機,雖然結構簡單,作用可是一點都不遜色真正的大型混凝土攪拌機。
  • 考古、看風水、要飯——地質郎三大「副業」
    啥時候帶我盜個墓吧!七大姑八大姨外加七舅姥爺:你會看風水嗎?帶上高端的儀器到我家山頭看看唄!第一百零八個相親對象:你是剛要飯回來嗎?看你那一身塵土飛揚!我:呵(幼)呵(稚)……我們就是考古看風水要飯的。
  • 農村老家疙瘩湯吃法,不用筷子攪,一次能做一大鍋,圓潤又好吃!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農村老家疙瘩湯吃法,不用筷子攪,一次能做一大鍋,圓潤又好吃!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道農村疙瘩湯的吃法。在以前小的時候,每次肚子餓來不及做飯時,家裡的姥姥就會為我做上這樣一道疙瘩湯。製作這道疙瘩湯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技巧,只需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就能出鍋進行食用。
  • 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如今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村的發展,針對農村推出了很多改革措施以及優惠政策。
  • 農村大爺用藏在穀子杆下的水果待客,下雪天吃像冰淇淋,啥樣子
    豫西的地坑院地處黃土垣上,海拔相對較高,如今很多農村還保留著成片的地坑院,在這裡我們遇到了出門除雪的蔡大爺夫妻倆,大雪天看見我們熱情的用藏在穀子杆裡的美食招待我們,一起看看是啥美食?早已和蔡大爺夫妻倆成了老熟人,不用過多的交流溝通,蔡大爺性格非常開朗,看見我們拍照他立馬笑著說:捏、捏,趕緊捏(豫西老年人把拍照稱之為捏像)。這可是有大半年沒看見你們了啊!這大雪天你們今天咋還過來了,怪冷啊,還沒吃飯吧?老規矩,一會回家煮雞蛋吃。
  • 在農村給老人過壽,為啥不過70歲大壽?這是啥原因呢?看完明白了
    一般農村做壽的時候,把七十歲稱之為為「大壽」,把八十歲稱之為為「上壽」,九十歲的為「老壽」、百歲老人為「期頤」,對於不同歲數的做壽都有不同的稱呼和說法。而且在農村對於歲數的多少,也有很多的講究。當到一個年齡階段的時候,就會被稱之為坎兒,這也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一種說法,年前的時候被叫做男不過三,女不過四,意思是男人不過三十歲的生日,女人不過四十歲的生日,隨著年歲的增長,到55被叫做:人活五十萬,閻王數一數,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還有大家比較熟知的七十三、八十四,這些都是被農村習慣的稱之為坎兒年,對於這樣扥年份,是有一定的說法和講究的
  • 70歲大爺街邊賣「糖心」小吃,1塊錢2個,農村最常見,食客搶著買
    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著每個地方的特色小吃,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大酒店裡面去吃那些山珍海味了,因為山珍海味不僅僅花錢,有些大酒店裡面所做出來的不好吃,也白浪費了那麼多錢,而現在更多的人願意去品嘗當地的一些特色小吃,或者說是在別處遊玩的時候,願意去品嘗一些別的地方的特色小吃,現在就是因為特色小吃比較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