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子雞
提到辣子雞,幾乎所有人腦補出來的都是川渝的做法,在辣椒堆兒裡挑雞肉的快感,那可不是其他地域想有就能有的。但偏偏有人要來叫板,隔壁的山東人就很不服氣,還揚言,「我們的辣子雞一點兒都不輸川渝!」
敢叫板,實力就得過硬。最近,我們打聽到青年路附近,有一家主打山東特色的辣子雞小店,不假思索,立刻殺過去準備嘗鮮。
剛一進門,濃濃的香味兒就直衝鼻腔,勾著人一直往裡走。可再低頭看看食客們的餐桌,原本火熱的好奇心瞬間就涼了一半。說什麼辣子雞,這明明是大盤雞的既視感好嘛。
聽常來的食客說,這看似大盤雞的辣子雞,其實是山東棗莊的特色做法。山東派的辣子雞一改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固有形象,用鮮椒代替幹辣椒,溼炒代替油炸,一大份連汁兒帶肉端上桌,別的不說,光瞅這醬色就能吸引不少吃貨。
體驗這天,礙於我們只去了兩個人,所以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我們只點了一份小份的辣子雞。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份辣子雞裡我們竟然發現了雞腰,這說明山東辣子雞用的是公雞。別看公雞母雞同樣都是雞肉,但公雞與生俱來的「陽剛」之氣會讓肉的口感更加Q彈。
Q彈的口感不只和性別有關,聽老闆說,做辣子雞用到的雞肉全都是他們老家的「飛雞」,晚上在樹上睡覺,白天在地裡散步,充足的運動量才能保證肉質緊實、鮮嫩又有嚼勁。再加上是每天現宰,口感的優勢就被凸顯出來啦。
雞肉有講究,配菜也是大有來頭。來自滕州的土豆片爽脆入味,是奧運會的特供品種;辣椒皮薄鮮香,必須用山東特產的螺絲椒才能做出最正宗的棗莊味道。
除了辣子雞,在這家我們還發現了另外一道必點菜,名字就叫特色湯,想來也是很有特色吧。酸辣的老母雞湯裡融進魚丸、海參、魷魚等八九種地地道道的山東特色食材,每一種都彰顯了山東優越的地理位置。據說這道菜只有在當地人的大席上才有的吃。
本是抱著嘗鮮的心態才找的這家小店,沒想到卻被山東菜的講究圈了粉。畢竟菜品的味道正不正宗,和原材料的品質有著很大的關聯。如果你對這山東特色的辣子雞有那麼一丁點兒的興趣的話,下次路過的時候不妨進去嘗嘗吧。
來源: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