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王品、鼎泰豐等集體「賣酒」,餐+酒是一門好生意嗎?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周一一

溫飽強調「餐」,玩樂強調「飲」。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之下,近幾年,不少餐企開啟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吃和喝」的組合模式在越來越多的餐廳裡結伴出現。

從以往的「餐+茶」到現在的「餐+酒」,仿佛在一夜之間,各大餐飲品牌開始集體盯上了 「賣酒」這門生意。

只是,「餐+酒」,真的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01星巴克、喜茶、奈雪、鼎泰豐等集體「賣酒」

9月份,鼎泰豐在北京太古裡開了一家新的概念店,與以往門店不同的是,店內增加了一條長達8米的專業調酒吧檯。據了解,這是鼎泰豐中華地區首家引入「侍酒師」駐店,融入「餐+飲」概念的餐廳,除了包子外,還加入了雞尾酒、茶飲、咖啡、烘焙甜點等產品。

小籠包配酒,確實讓很多人看到了「餐+酒」的更多可能。而在鼎泰豐之前,很多餐飲品牌也在「+酒」這方面做了不少探索。紅餐網(ID:hongcan18)記者調查發現,「+酒」模式的新嘗試,最先出現在咖啡和茶飲兩大業態,之後逐漸蔓延到休閒餐和正餐領域。

「+酒」品牌盤點

2016年下半年,星巴克開始在美國部分門店售賣含酒精飲料,隨後將這類產品引進中國。2019年4月開出中國首家星巴克臻選咖啡酒坊Bar Mixato;

2017年,gaga鮮語在其2.0版新店裡,加入了lounge bar(休閒吧)業態;

2018年5月,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也推出一系列雞尾酒咖啡飲品;

2018年,茶極客飲品嘗試推出「茶+酒」的組合,並在北京、成都、青島、重慶等6座城市相繼推出「茶極客實驗室」特調酒飲;

2018年11月,九毛九推出新品牌「慫」,開賣「串串+酒」;

2018年12月,王品在上海陸家嘴打造了全新川式居酒屋「就是川」;

2019年1月,奈雪的茶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帶專供酒飲的門店BlaBlaBar,外界親切地稱之為「奈雪的小酒館」;

2019年7月,深圳的茶飲品牌「有茶」推出YO!ALCOTEA系列,開賣酒精類飲品;

2019年10月12日,做酸菜魚的漁語魚在One Avenue卓悅中心店加入了遇見成都雞尾茶酒、茉莉雞尾茶酒等酒飲產品,以提高產品的豐富度。

……

事實上,餐飲行業靠「吃吃+喝喝」賺錢的模式早已存在,去年7月,紅餐網就已對當時大火的「小酒館」模式進行了深度報導。延伸閱讀:《小酒館模式火了,餐飲靠「吃吃+喝喝」怎麼賺錢?》

除此之外,酒企也開始跨界餐飲市場。北京有一個叫「熊貓精釀」的精釀酒品牌,如今已在全國10座城市開了15家「餐飲+酒吧」的直營門店。

不少業內人士紛紛預測,「開酒館」或將是未來兩年餐企發展的一大新趨勢。

02「餐+酒」的潛力有多大?

CBNData《報告》顯示,近兩年,天貓酒水消費金額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85、90、95後人群佔線上酒水消費金額比重有顯著上升,果酒、洋酒的銷售額增速更是超過了50%,其中進口的果酒和洋酒尤其受到90後和95後酒友的歡迎。

此外,還有公開數據顯示,僅低度酒(酒精含量在20度以下的酒)的整體規模就已經達到數千億,且保持著較高的增速,2014-2018年果酒銷售額年增長率保持在15%。

正所謂餐飲不分家,千億的酒飲市場已經形成,「 +酒」對於餐廳的經營,有哪些助攻作用?「餐+酒」的潛力,究竟有多大?

1毛利比茶飲還高,可以提高餐廳的客單價

近幾年,餐飲企業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原料成本、人工、租金的快速上漲,一定程度上縮減了餐廳的毛利,而推出一些低成本、高毛利的產品(如茶飲),成為餐廳用以提高客單價以及整體利潤的重要方式。

有數據顯示,茶飲的毛利可以是50%~70%,而酒的毛利比茶飲的毛利還要高。譬如精釀啤酒的毛利去到了40%~60%,而雞尾酒的毛利更是高達80%,顯然酒飲能給餐廳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以奈雪的茶為例,奈雪的客單價在25~35元之間,即便加上歐包,一般客單價也只是在40~50元之間,但在奈雪酒屋,客單價則有了顯著提升。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奈雪酒屋的客單價超過了80元,整體客單價比奈雪茶飲店上漲了將近50%,提升相當顯著。

大眾點評上的數據顯示,在普通的星巴克門店,客單價一般在35~45元之間,星巴克臻選咖啡 酒坊Bar Mixato的人均去到了94元。

由此可看,藉助酒水,有利於幫助餐廳提升客單價和毛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餐廳的整體利潤。

2增加門店功能,開拓新的消費場景

在消費升級之下,國內的年輕一代,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快節奏的工作之後,許多人都在尋找「慢」生活。在安靜的餐廳或者小酒館裡「小酌一杯」,這樣的消費場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他們對「慢」生活的消費追求。

比如奈雪BlaBlaBar,雖說是酒吧,但卻不是以喝酒為樂,與其說是酒吧,還不如說是為都市的年輕女性量身打造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來源:杭州城市號公眾號

在空間設計上,BlaBlaBar採用了女性化的粉色霓虹燈和溫暖燈光;在產品搭配上,除了提供常規的酒類飲品外,BlaBlaBar主打的大都是低度數的雞尾酒,口味偏甜,傾向於女性群體。

可以想像,白天BlaBlaBar可能還是一個喝著茶、吃著包的休閒小憩場所,但到了晚上,BlaBlaBar就會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人聚會小酌的小天地。

而星巴克Bar Mixato也一樣,據了解,星巴克酒坊引入的是Aperitivo生活方式,Aperitivo意為「開胃酒」,這是義大利人的一種生活習慣,義大利人常常在工作結束後小酌一杯,以緩解工作的疲累。

星巴克Bar Mixato上海益豐·外灘源店

消費升級在加速,品牌要想抓住年輕人這一主力消費人群,唯有不斷拓展自身優勢與流行的生活方式相結合,才能長久保持其吸引力,而在產品迭代的過程中,像星巴克、奈雪等餐飲品牌「+酒」的嘗試,事實上也是主動向年輕群體靠近的一種方式。

03餐廳 「賣酒」的時機真的到了嗎?

如今,大大小小的餐飲品牌都在瞄向酒飲這塊蛋糕,餐廳 「賣酒」的好時機到了嗎?紅餐網(ID:hongcan18)認為,「+酒」模式要在餐飲行業立足還需要面對以下問題:

1安全問題

開車不飲酒,飲酒不開車。所有含酒型飲品都有著同一個問題——「安全」。

據公開數據顯示,一罐330ml的啤酒就能讓一名體重80kg的男子達到酒駕標準,按照人體的代謝標準,喝一杯啤酒就需要等10個小時候以後才能開車。

而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含酒型茶飲,酒精度數都接近甚至超過了啤酒,即便是一些主打微醺系列的小酒館,大多數飲品都在10度以上,一杯下肚就有酒駕風險。

還有,喜茶推出的「醉醉葡萄啤」、「醉醉桃桃」等系列酒精類飲品,即便沒有顯示酒精度數,但在產品描述裡,也明確標註著——未成年、孕婦、駕駛者不宜飲用。

因此,酒飲本身自帶的安全風險問題,將會直接導致含酒型飲品面向的消費群體單一,大規模普及受限。

2消費時段受限

上文提及,餐廳加入酒飲可以拓寬消費場景,增加整體的營收。但同時也存在用餐時間延長,影響翻臺率的問題。

首先,酒運用場景的局限。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偏向在下班後、宵夜時間或者周末朋友聚會的時間小酌一杯,而不會在中午吃飯或者上班時間點一杯帶有酒精的飲料當做下午茶;

其次,增加用餐時間。客人去餐廳喝酒,更講究的是細品慢酌的就餐體驗,它不像咖啡和茶飲,消費者在用餐之後可以拿起即走,所以,一旦客人在吃飯時點了酒,必定會延長了用餐時間,這就直接影響餐廳的整體翻臺率。

所以,除非是像gaga鮮語、奈雪酒屋、星巴克這種本身就是做休閒餐飲,或者小酒館這種自身有「宵夜屬性」的餐廳,抑或是設置包廂的商務、家庭宴請的正餐品牌,其他追求翻臺率的餐廳並不適宜。

3價格優勢不明顯

餐廳加入酒飲,目的是提高客單價。但是與市場的酒類飲品相比,餐廳的酒在價格上並不佔優勢。

市面上除了那些中高端酒之外,一般像果子酒、米酒、啤酒、調製雞尾酒等的價格都比較親民,比如國內一線的幾個調製雞尾酒品牌,每瓶酒的定價大都在10~15元之間,超市裡面的紅酒價格也是一百多到幾百塊不等,定價更偏向大眾化的消費水平。

但是,像鼎泰豐主推的酒類飲品,一杯的價格大都在50~75之間;星巴克酒坊推出的6款臻選特調飲品裡,價格最低的要78元一杯;而奈雪酒屋的酒飲,也大都在70元左右一杯。

記者在點評網上翻看關於奈雪酒屋的消費者評論,發現吐槽「價格不便宜」、「 價格偏貴」等與價格貴相關的的評論不在少數。

由此可以預測,由於餐廳酒飲價格優勢不明顯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對價格敏感的年輕消費者只產生打卡、嘗鮮的欲望,而餐廳的復購卻會因此受阻。

4消費頻次較低

有調查發現,我國消費者對酒類的消費場景一般都是聚餐、酒吧或者家中小酌,場景相對固定,相對於西方國家,國人對酒的消費習慣仍然不是主流。

即便當下的年輕白領有小酌一杯釋放壓力的需求,但是這樣的需求還沒有形成剛需,相較當下大熱的茶飲,酒飲的消費頻次確實沒有那麼高。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品牌鼎泰豐,即便其在倫敦、韓國等海外試行的「餐+酒」模式反饋不錯,也給了其在國內轉型的信心,但是在媒體問及這種模式會否複製到其它門店,還是僅推出這一家時,鼎泰豐總監楊春表示,目前暫時沒有相應計劃。

還有前幾年從川渝地區走出來的小酒館,如今也正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這也證明了「餐+酒」的市場仍未成熟。

所以,酒飲是在享受茶飲帶來的紅利,要想形成顧客的消費習慣,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教育市場。

結 語

事實上,自古以來,餐和飲就是不分家的。《孟子·梁惠王上》就曾記載,古代百姓用「簞食壺漿」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其中「簞食」指的是飯食,而「壺漿」則代表茶水、酒水。

在以往,雖然現代很多餐飲企業都是重餐輕飲,但已經有不少品牌瞄準了飲品市場。只是,餐飲大牌的高調入場,酒飲品牌跨界開店,並不意味著「餐+酒」的模式和市場已經成熟。

誠然,如今酒飲市場風湧雲起,低度數的酒飲將會受到越累越多的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只是每一個新興品類的出現,市場的教育成本必不可少。

至於在未來,「餐+酒」會不會像「餐+茶」那樣,成為餐廳產品組合的又一新標配,我們暫且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星巴克、鼎泰豐等紛紛入局「餐+酒」
    新跑道「餐+酒」已開跑,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鼎泰豐紛紛入局。   熱鬧的賽道競跑背後,看你能否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尋找增量,更看你能否抓住更多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2019年9月,鼎泰豐北京太古裡店開業,餐廳設置了長達8米多的專業調酒吧檯,侍酒師駐店,單一餐飲形態變為「餐+飲」。拾久在北京的新店同樣設有吧檯和調酒師,酒類也越來越有設計感,與餐廳格調相搭配,不定期推出定製的精釀啤酒。   對餐廳而言,酒的加入可以提升客單價,較高毛利率能帶來更多的利潤。
  • 毛利高達80%,「餐+酒」新賽道上已站滿了星巴克、鼎泰豐等巨頭……
    文|餐飲老闆內參 蔡大柒新跑道「餐+酒」已開跑,星巴克、鼎泰豐紛紛入局。熱鬧的賽道競跑背後,看你能否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尋找增量,更看你能否抓住更多消費者的真實需求。2019年9月,鼎泰豐北京太古裡店開業,餐廳設置了長達8米多的專業調酒吧檯,侍酒師駐店,單一餐飲形態變為「餐+飲」。拾久在北京的新店同樣設有吧檯和調酒師,酒類也越來越有設計感,與餐廳格調相搭配,不定期推出定製的精釀啤酒。對餐廳而言,酒的加入可以提升客單價,較高毛利率能帶來更多的利潤。
  • 鼎泰豐首家「餐+酒」概念店來了!
    鼎泰豐自1958年建立,今年已經61歲了。從2004年首次進入內地開店到現在,這還是鼎泰豐第一次推出「餐+酒」的概念店。相對於內地早已百花齊放的「餐+酒」市場,鼎泰豐新概念店可以說是姍姍來遲,是什麼原因讓「年過花甲」的老牌茶樓也換上了新衣呢?
  • 北京門店試水「包子就酒」 鼎泰豐跨界求變能否走得通
    北京商報記者在門店內看到,這家門店含有單獨的酒水單,品類較為豐富,包含啤酒、米酒、威士忌、雞尾酒、茶飲、咖啡等產品,菜單上並有相關餐食的搭配信息。其中,茶飲、咖啡可選擇含酒精或非含酒精。從價格上看,飲品產品的價格並不算低。一杯雞尾酒的價格在70元左右,一杯不含酒精的茶飲價格也要50元左右。新的場景豐富門店功能。
  • 小籠包配酒,「潮版」鼎泰豐的新玩法
    悄悄變潮的鼎泰豐鼎泰豐於1958年創立於臺灣,1972年,創立人楊秉彝將其從油行轉為小籠包小吃店,現在的經營者是他的兒子楊紀華。以精緻和標準化著稱的鼎泰豐小籠包有著嚴格的品質要求:5g的皮、16g的餡、每個小籠包的誤差不得超過5mg,皮一掂,餡一抹,行雲流水地一捏便是均勻的黃金18摺。
  • 王品趙廣豐:從多品牌戰略看餐飲進化
    我們一開始做西餐,西餐的牛排絕對不會比水煮牛肉好吃。牛排煎得再好吃絕對沒有水煮牛肉好吃,魚排煎得再香也不會比水煮魚好吃。消費者來吃牛排不是為了吃牛排而來。消費者要的東西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個東西——菜品。其實麥當勞、星巴克、王品,我們都聊過了一件事情,消費者為何而來?為何愛上?就是眼睛看到之外的東西,就是唯心的東西,就是他要的價值。
  • 星巴克、奈雪、桂滿隴集體開酒吧,他們都看中了什麼?
    但是,業態多元真的有利於品牌的發展嗎?在營銷業界,星巴克的動作可謂精彩紛呈。近日,星巴克又在門店上動腦筋,將臻選咖啡店和酒吧融合在了一起。實際上,不止星巴克,桂滿隴、奈雪の茶等連鎖餐飲品牌,也都集體瞄中了酒飲行業。星巴克開酒坊,背後是什麼邏輯?8月2號,位於北京嘉裡中心的星巴克「咖啡禮讚」概念店重裝開業。
  • 學王品、海底撈多品牌發展,到底該怎麼學?
    瑞幸咖啡子品牌「小鹿茶」飲品9月28日,奈雪的茶新品「石庫門黃酒奶茶」在上海、浙江等門店出售。前一天,不賣奶茶只賣酒的「BlaBlaBar」奈雪酒屋在廈門正式開業。此前,奈雪的茶已於深圳、北京、上海、南通、重慶等城市開設7家酒屋。
  • 鼎泰豐小籠包背後的「真功夫」
    38年前,正是從這裡,鼎泰豐開始經營小籠包與面點生意,在毫無宣傳之下,憑著真材實料積累下美味口碑,逐步展店海外、享譽全球。鼎泰豐早在1993年就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十大最具特色的餐廳之一,也是唯一入選的華人餐廳。2010年和2011年其香港店更兩度獲得米其林一顆星的評價。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
  • 王品前副董開的咖啡館,靠加餐一年多賺1500萬
    文|咖門 國君編輯|孫超今天講個「降維打擊」的案例,看看高手是如何賣咖啡的。王國雄曾是王品集團的高層,2015年他在中國臺灣地區創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目前年營業額做到3000萬。在這個咖啡品牌,餐和飲佔比1:1,他是如何設計咖啡館產品的呢?
  • 王品牛排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今天大佬然帶我來到王品吃生日餐
    「王品牛排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今天大佬然帶我來到王品吃生日餐,生日還送蛋糕,貼心!—— ———— ——西式偏復古裝修,夜晚燈光昏暗,而點亮餐廳的,依舊是我的美麗。—— ——餐前麵包—— ——喜歡蒜香乳烙醬,又香又綿,拌著新鮮出爐的香脆麵包,簡直絕了。—— ——沙拉—— ——喜歡牛肉刺身,薄薄的,吃起來是酸酸甜甜鮮鮮的,很開胃!
  • 蘇州新光天地6.25開業 王品牛排、鼎泰豐等品牌入駐
    商家包含:王品臺塑牛排、瓦城泰國料理、一爐一會爐端燒、鼎泰豐(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新梅花、花隱、顧小亭茶餐廳等等。說實話,小編都沒吃過啊,看來又要去排隊趕場了,錢包啊錢包。。。。。。   6月,對園區湖東,是個好日子。
  • 一頭牛僅供六客,全熟牛排,王品
    目前王品旗下的三個高端品牌 王品臺塑牛排、花隱日式懷石料理、慕法式鐵板燒大家熟知的西提屬於他旗下中高端品牌>單人套餐的形式讓人欣喜對於喜歡拍照的來說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吃著也自在「蜜桃甜酒」 餐前酒讓人驚喜
  • 帝都最老字號牛排屋,一頭牛隻做6塊牛排的王品臺塑,你吃過嗎?
    說到「老字號」的牛排店,「王品」必須擁有姓名!在我印象中,十多年前剛到北京時,囊中尚還羞澀,總是望著寫字樓上「王品臺塑牛排」的招牌咽口水;如今,終於可以實現牛排自由了,店裡的390套餐完全值回票價!高檔優雅的用餐環境,貼心周到的服務品質,精心烹飪的上好食材,絕對是商務宴請和情侶約會的最靠譜選擇!390套餐包括餐前麵包、前菜、湯、主餐、甜點,還有餐前酒和主餐前用來清口的酸梅汁冰沙,內容真的是非常豐富,我和小丫頭兩個人吃一份套餐都吃得飽飽的!
  • 用小籠包徵服米其林 探索鼎泰豐生意火爆背後的秘密
    瑞士以一代代專業的「工匠」精神,打造了舉世聞名的鐘表;臺灣的鼎泰豐(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以細緻的「手藝」精神,打造了小籠包世界。   曾經不知道有多少餐飲業老闆,排隊去鼎泰豐吃飯,又派底下骨幹去吃,甚至別家小籠包店乾脆去臥底當師傅或外場人員。然而,不管怎麼被偷學,終究還是沒有把鼎泰豐的精髓學會。
  • 北京Mall與店|「侍酒師駐店」鼎泰豐、ESPRIT全球首家新概念店
    、Numen Code中國首家官方體驗店進駐朝陽合生匯…鼎泰豐「伺飲師駐店」概念大中華區首店「包子就酒,越吃越有?」鼎泰豐北京太古裡店於近期開業,其最大的亮點是長達8米多的專業調酒吧檯,這也是鼎泰豐大中華地區首家引入「侍酒師」駐店、融入「餐+飲」概念的餐廳。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更多新的嘗試,餐+飲+酒的搭配已成趨勢。星巴克、奈雪的茶相繼開出了酒館,越來越多酒類品牌也開始與食品、零食跨界合作。
  • 鼎泰豐年薪50萬起留人,還這樣寵員工,連頂尖大廚都怕做員工餐
    然而,鼎泰豐卻給出了迥異的答案:人,能不能成為人才,還要看公司給予員工多少。董事長楊紀華認為,把錢給到位,讓心不委屈,就能培育出好人才!1.比下屬更在意他們的薪資與職涯,讓員工心不委屈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認為:沒有快樂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顧客。因此,他絕不苛扣員工的薪資。甚至常常提醒主管們:那個誰誰誰可以升了吧?誰誰可以漲工資了吧?
  • 好企業就是好大學!王品牛排店長:3萬顧客零投訴笑著離開的秘訣
    王品的「幫派文化」為業內人士推崇,但也引起不了解內情的人們,聽到「幫派」二字,立即產生牴觸甚至反感情緒的社會爭議。 好企業就是好大學,好企業也是一本好的教科書。本文對王品的企業文化、員工關懷、教育培訓、薪酬體系以及顧客服務、質量控制、社會環境責任等,而是通過一位「傑出店長」的小故事,探討王品持續成功背後的「秘訣」。
  • 王品的進階之道:吃的生意,人的管理
    王品的進階之道:吃的生意,人的管理 中國老話說「民以食為天」。 食材是否新鮮,口味是否合適,顧客體驗好不好,這些都是餐飲業重要的評價指標,但這些關鍵指標背後更重要的元素,其實是人。
  • 一窺鼎泰豐
    記者高智洋/攝影     1956年的鼎泰豐老闆楊紀華,由創辦人楊秉彝手中接下鼎泰豐後,便一改原本小吃店的經營模式,運用企業經營與高科技管理,逐步將觸角伸往海外,包含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地,都有鼎泰豐的招牌,更創下全球每年30億元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