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多早算早?」——與石靜遐老師商榷

2021-02-19 自如老師

最近,我一直關注的石靜遐老師,在微博發表了一些關於英語啟蒙的言論,大概的意思是反對英語過早啟蒙,原文引述如下

 

英語在中國,絕不應當作為幼小時期就佔大量啟蒙時間的語言。你的第一語言是母語,是中文。請那些四歲之前,還沒有把中文說利索,就把時間大量往英語上傾斜、幾年時間達到自主閱讀的家長啊,聽我一句勸,把狂熱的心留一留。不少孩子因為英文的流利,會在中文和數學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停滯和落後。一個孩子,只有那麼多時間。

石靜遐老師的初衷是反對英語啟蒙給家長帶來的焦慮,但是「停滯」和「落後」字眼一出,又給正在英語啟蒙的家長帶來了焦慮。

 

眾所周知,我是研究英語啟蒙的,有自己的理念、課程和產品。

我一貫的觀點是英語啟蒙應該早一點開始,然後在學前就徹底把它解決。

 

你看,這不就衝突了嘛。

 

不過和我觀點衝突的太多了,我選擇安靜的吃瓜奈何石靜遐老師粉絲多、影響力大,字裡行間能看出是很真誠的人,讓人有信任感。我的學員裡也有不少是她的粉絲,於是不停有同學慌慌張張來問我。

 

這瓜瞬間就不甜了呀

 

對於我的學員,我有義務把這個問題說明白。

 

學術與實踐:你不能不看文獻,又不能只看文獻。

 

不看文獻容易讓人視野狹隘,犯盲人摸象的錯誤。因為無論是語言習得,語言教學,還是雙語Bilingualism,國外都是專門的研究領域,有很紮實的研究結論。

比如從小雙語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影響母語發展?會不會影響智商?會不會影響數學能力?這都是有長年、多項、反覆研究定論的,絕對經得起檢驗。如果只是從自身經驗或個案就下相反的結論,這是非常不嚴謹的。

 

但只看文獻容易讓人脫離實際,犯教條主義的錯誤。因為所有的研究,都有自己的前提和約束條件,如果不參與實踐,就容易紙上談兵,看不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比如現實中,很多個案就是有問題,還是共性的問題,這也需要解釋。而想得出靠譜的解釋,不能只看文獻,細節是魔鬼,必須在實踐中尋求答案。

 

那我們現在就嘗試解釋一下:有很多孩子就是啟蒙早,然後母語似乎受到了影響,這是什麼原因?

 

這其實是我早年就研究過的問題,我發現情況是這樣的:

 

國外的雙語Bilingualism,和國內通常意義的英語啟蒙,其實並不是一回事。國外的雙語往往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需求——夫妻雙方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都想和孩子說自己的母語,傳遞自己的文化。

 

天下父母心,老外父母也關注同樣的問題:我們這樣真的OK麼?會不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需求催生研究,更何況這種需求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尤其強烈,美國的專家學者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長期、深入、廣泛的研究。

 

結論是什麼?

 

n年前的研究結論是:雙語孩子智商低。

 

哈哈,先別拍桌子,這個研究有很大缺陷,那時的學者們用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單語孩子,和剛來美國不久還在學英語的移民孩子做對比研究,而研究方式主要是答題——答英語題。這些移民孩子連題面都看不明白,自然答得一塌糊塗——讓愛因斯坦答小學中文試卷,愛因斯坦也要掛啊!

 

後來的研究嚴格控制了無關條件,得出的結論是雙語孩子對比單語孩子,在認知上沒有發現弱勢,反而有認知優勢——不用懷疑,這是得到廣泛檢驗的結論。

 

事實上,雙語在世界上是很普遍的情況,很多精英都是從小雙語甚至多語,比如索羅斯的兩個女兒,比如美國前總統老特的孫女,都是從小接受漢語;很多國內大亨則是僱英語母語者做保姆,讓二代從小接受英語。

 

所以哪怕從常識上來看,如果雙語真的會造成孩子母語和數學的「停滯」和「落後」,那麼很多雙語傳統的地區會成為很明顯的「智障區」,早就被發現千八百遍啦,可是現實中並沒有對不對?

 

像在中國的吉林省延邊市,雙語(漢語/朝鮮語)是很普遍的事情,那裡的人不但沒有落後,還出現了很多精英,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羅永浩和李笑來。

 

在李笑來的書中,有這麼一段很有趣,大意是:

在李笑來老師的家鄉,每個人說的都是雙語,即朝鮮族和漢語。普通人,正常人如此,就連智障的人說的也是雙語種。由此,李笑來老師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學英語根本不是智商的問題,學英語根本就不需要智商。

就連他家鄉的狗都是雙語種的,不管是用漢語還是用朝鮮語,叫狗,狗都會搖著尾巴跑過來。狗這麼低智商的動物都能夠聽懂兩種語言,更何況智商這麼高,這麼聰明的人呢?

我們從嚴肅的研究和常識中都能得出結論:自然的雙語沒有壞處,只有好處。

 

事實上,研究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然多語的天賦,而且目前沒有發現上限!

 

那麼國內出問題的啟蒙案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有讀者可能已經脫嘴而出:自然的雙語沒壞處,那麼問題就出在「不自然」上嘍?

 

這麼說很籠統,但離真相還真不遠。

 

大多數人對「英語啟蒙」這四個字的理解,普遍是錯誤的。

哪怕是一些著書立說的老師對啟蒙理解,也不夠客觀全面。

大家習慣性以自身經驗為界,為自己曾經的教育選擇辯護——

 

而你要是看這些互相衝突的觀點,看著看著就要吐血暈倒

 

這時,你需要一個宗師把因果和邏輯關係真正說清楚

 

為了避免各說各話,我們首先要說明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英語啟蒙」?

 

簡單來說,真正的英語啟蒙,是遵循自然雙語的邏輯,要讓孩子在一兩年內,實現從0到1質變,獲得接近母語的英語聽說能力。我把這個質變稱為「母語感」,把整個體系稱為「母語感啟蒙」。

 

啟蒙一定要獲得母語感,只有獲得母語感才是真啟蒙。

那種以單詞認知、歌謠唱跳式的「啟蒙」只能算是小打小鬧,根本不是真啟蒙,這種活動搞得再多,也實現不了質變,甚至還有危害。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石老師是正確的,這種碎片式、玩鬧式的英語活動,確實不能搞得太多太早,如果以這些活動為主,也確實可能會影響孩子母語發展,但這不是真正的英語啟蒙,只是傳統英語教育模式的變種遺毒。

 

有讀者會說:你這個母語感路線難道就不會花很多時間,就不會影響母語發展嘛!

 

嘿!母語感啟蒙可是非常高效的。一般來說,每天一小時,三五個月效果就會很明顯;堅持一年,就足夠孩子獲得「母語感」了。

 

當然,你可能懷疑:怎麼可能效率這麼高?

 

怎麼說呢,孩子都是語言天才,只要路子對,就是很高效啊!而且這我還打折了呢,有三個月就突飛猛進的,我都按特例來算了

母語感啟蒙,我已經研究十年了,創立了一套完善的體系。


對普通中國孩子來說,它是最正確、最高效、最適合的英語啟蒙路線。

 

感覺難以置信的讀者,可以看我之前的系列文章。我把自己對英語啟蒙的理解都知無不言的寫出來了;也歡迎關注微博「母語感啟蒙」超話。

 

母語感啟蒙的成功是普遍的,拿個別成功案例出來說事沒意思。我們會讓學員多發些視頻到超話,大家可以自行見證。

 

最後,我簡單說一下關於母語、認知和年齡的誤區。

 

母語和認知沒那麼脆弱,更不會輕易被阻礙。

 

為什麼母語不會受影響?

因為母語輸入是有嚴重「邊際遞減」的——幼兒習得母語非常的高效,接收的母語輸入通常遠超所需。比如我1歲2個月的兒子,教他「恭喜發財」同時做作揖的動作,只需要三四次,然後每天他會聽到這個輸入幾十次,邊際效應嚴重遞減!

 

把這幾十次裡勻出十次給「Happy Chinese New Year」做輸入,就會影響母語了?太小瞧baby啦!

 

孩子習得語言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它們可以選擇全都要!

 

為什麼認知不受影響?

因為語言只是認知的媒介,通過不同語言得到的認知,會進入同一個「概念庫」。舉例來說,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你學到的牛頓第一定律都是同一個,你懂了就是懂了,和通過什麼語言懂的無關。

 

至於年齡,多早算早?

這個問題我也寫過專門的文章,這裡簡單說一下。

 

從絕對的標準來說,只要用符合年齡的方式自然輸入,多早都不算早,絕對沒有危害。

 

從實踐來說,我認為最早一歲開始比較合適,因為孩子一歲左右「社會認知能力」才發育成熟,能夠開始真正習得語言。從這個時候開始是EASY模式,孩子可以完全沒有任何阻礙地接受雙語。

 

從一歲開始向上,難度逐漸遞增,比如兩三歲的孩子會比較逆反,可能會不接受你說英語,算NORMAL模式;進入幼兒園後漢語可能會強勢,孩子完全感覺不到接受英語的必要,算HARD模式;進入小學後,開始受應試英語的荼毒,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全面超越家長,進入地獄模式。

 

3,4歲開始,孩子確實認知會更好一點,更能接受「教學」,這從老師的角度更具可操作性。但是大家一定要認識到,任何刻意教學,都會帶來一個必然的後果:淘汰

只有那些聽話,願意配合的孩子才能成功,所以大家看到成功的案例,女孩居多;而那些比較調皮,不太「聽話」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分母,這是讓人非常遺憾的!

 

而母語感啟蒙追求的自然雙語一般的「無感」,在孩子那邊是輕鬆愉悅,無需刻意學習,所以哪怕是調皮搗蛋的孩子,也可以成功!

當然,家長會比較辛苦,大概要一兩年,所以並不適合每個家庭。

 

最後,涉及到英語啟蒙,只有四個字:以我為準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晚的孩子比早啟蒙的孩子居然差這麼多
    英語啟蒙晚,一是容易有心理障礙,出現所謂的「語言自尊」現象,怕說錯寫錯。按照母語發展規律,孩子2-3歲時就開始顯現出中文強勢地位,而母語一旦呈現強勢,就形成了「母語語言習慣」,會在一定程度上幹擾、影響英語的學習,使得從接觸到接納一門新語言的適應過程比1歲前接觸英語的孩子更漫長。
  • 英語啟蒙早效果怎麼樣?
    第一種是認為英語啟蒙太早無用論,從來不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另一種就是認同越早啟蒙越好,但是給孩子進行填鴨式灌輸的啟蒙方式。其實這兩種觀點都不可取。我的觀點是正確的英語啟蒙早絕對有用,會讓孩子收益終生。為什麼英語啟蒙早有用呢?看看下面的解釋相信你就明白了。
  • 英語啟蒙早效果怎麼樣?
    第一種是認為英語啟蒙太早無用論,從來不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另一種就是認同越早啟蒙越好,但是給孩子進行填鴨式灌輸的啟蒙方式。其實這兩種觀點都不可取。我的觀點是正確的英語啟蒙早絕對有用,會讓孩子收益終生。為什麼英語啟蒙早有用呢?看看下面的解釋相信你就明白了。一語言發展存在「敏感期」腦科學的研究表明大腦發展中存在著「敏感期」。
  • 【英語微課堂】昨晚,孫老師《父母是最好的英語啟蒙老師》講座分享
    昨晚在英語啟蒙公益社群《父母是最好的英語啟蒙老師》分享正式開始了,微信群裡一天的時間聚集了200多位關注英語啟蒙的朋友,親愛的英語啟蒙的20多位大咖群主們辛苦了,幫著微信秩序,邀請朋友,解答疑惑,有你們真好。
  • 章子怡曝帶娃細節:英語啟蒙,多早都不算早
    現在的小孩子英語有多厲害?作為家長,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非常重視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英語啟蒙玩起來。「玩」「促」學》,Cassie老師在直播中像各位家長分享了經驗。APP6、生活中多運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都能成為學習英語的機會
  • 資深英語啟蒙老師怎麼看「學而思小猴英語」和「勵步啟蒙英語」
    順理成章,他們出的AI英語啟蒙,目標就是不一樣的:學而思L1更側重啟蒙孩子的口語日常對話和詞彙量;勵步L1更側重啟蒙孩子的拼讀拼寫等語音分析的基礎能力,在此基礎上拓展生活場景的詞彙。想要讓孩子銜接美標課程或者教材的家長,就不用考慮小猴英語了。
  • 趙曉華:父母是最好的啟蒙老師,包括英語!
    在趙曉華看來,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外語啟蒙老師,即使父母英語詞彙量不夠大,發音不夠準確,但只要耐心堅持,都將是孩子未來人生的重要一課。嘉賓趙曉華,知名自媒體人,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文主播,輕鬆調頻China Drive Roundtable主持人,擁有高水平的同傳能力。與女兒共同開辦了節目《幼兒英語故事屋》在網絡電臺收穫500萬次的收聽。
  • 兒童英語啟蒙花樣多,細水長流很重要
    這年頭,沒有做過英語啟蒙的孩子,那基本是找不到了,但凡有點培養之心的父母,都會在英語這塊板子上花點心血,家庭沒有條件的,父母不重視學習的,除外。君不見王詩齡用英語解數學題,黃多多翻譯作品,徒有羨慕到東海?
  • 如何給孩子英語啟蒙,溫斯頓英語老師這樣說
    (溫斯頓英語小學員Angel)Angel從1歲多的時候開始接受英語啟蒙,至今已經3年了。以前上幼兒園比較累,所以睡的早,課後學習時間安排的少。但是疫情期間,課後學習的時間反而安排的會長一些。(溫斯頓英語Angel學習照)Angel媽媽總在想,我們不到3歲就英語啟蒙的娃,到底後續要怎樣才能把這個英語的優勢給保持住?這個問題媽媽自己想過,也問了Serica老師,她給出的答案都是堅持閱讀。
  • 0歲英語啟蒙早不早?嘰裡呱啦價格、課程、服務等7維度全測評
    英語啟蒙從0歲開始早不早?基於現代社會新知媽媽們而言,絕對不早,胎教時期有的媽媽早就安排上了。  《蒙臺梭利兒童敏感手冊》這本書中也明確指出,0-2歲是孩子視聽覺敏感期。這一階段是嬰幼兒大腦開始接收外界語言信息,然後再轉化成口語表達的關鍵期。
  • 英語早啟蒙——為什麼好的英語力是從小「聽」出來的
    用老師的話就是「語感」好,念一遍句子就知道該選什麼答案。所謂的語感,就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它的背後牽涉到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心理經驗、情感經驗,包含著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聯想能力等諸多因素。
  • 如何成為孩子的英語啟蒙好老師?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74篇原創文章。說起家庭教育,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在英語啟蒙教育上,也同樣適用。調查發現,76%的城市孩子在5歲之前開始了英語啟蒙。在這個競爭大環境下,如何成為孩子的英語啟蒙老師?有人會說,我不懂英語,如何輔導孩子?記得看過這樣一個報導,說是一個農村孩子,平時都是由不識字的爺爺看管,但是成績非常優秀。記者採訪發現,爺爺因為不識字,但是小孫子並不知道。
  • 我的英語啟蒙老師——蔣兆一先生
    我的英語啟蒙老師——蔣兆一先生 2020-09-23 17:05:59 來源: 1957年秋,我考入南通一中,分配在高一(3)班就讀。當年的初中生沒有外語課。只有高中生才學外語。那年高一新生共有4個班。
  •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老師 【第一篇】一句話說英語啟蒙
    感謝您的耐心等待,此時,此處,將呈現【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老師】的完整版,以」詳圖「的形式解析每個篇章。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成長群的朋友聊起英語繪本閱讀和兒童英語啟蒙,突然間就被下達了做作業的指令。為了不辜負朋友的期望,也為了對得起未來的聽眾,憶往事、搭構架、找資料、添內容、調排版……這一做,就是一個半月。
  • 英語啟蒙:小孩到底是如何學會口語的?早知道早受益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30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寫在前面如果將小孩學英語和學母語進行對比,我們就會發現,從聽說的角度來說,中文和英文有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啟蒙階段,都是由父母示範,然後孩子模仿,最後是在生活中應用。
  • 英語啟蒙:小孩到底是如何學會口語的?早知道早受益!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30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寫在前面如果將小孩學英語和學母語進行對比,我們就會發現,從聽說的角度來說,中文和英文有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啟蒙階段,都是由父母示範,然後孩子模仿,最後是在生活中應用。
  • UUabc steam英語課程:孩子的英語啟蒙老師。
    UUabc steam英語課程:孩子的英語啟蒙老師。       2018-09-18  大 中 小   那麼,孩子的英語啟蒙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如果你感興趣,請繼續看下去。
  • 我英語很爛,孩子的英語該如何啟蒙
    ➂「專家」型這部分家長要麼是英語教育的從業者,比如英語老師;要麼在工作中經常使用英文,比如外企。多數家長屬於第➀種和第➁種,最後一種家長的數量是最少的。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呢?尤其是在這個英語越來越受重視的時代。
  • 孩子英語啟蒙難題多 瓜瓜龍英語助力中國孩子高效啟蒙
    隨著中國孩子英語學習低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英語學習「從娃娃抓起」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共識,但孩子英語啟蒙也給年輕家長們帶來很多考驗, 「孩子排斥學英語,根本不聽老師講課」「剛開始聽不懂,坐不住」「孩子亂說一氣,發音不夠標準」…...這些難題讓家長頭疼不已。
  • 英語啟蒙到底怎麼做?多位專家和老師告訴你
    6月1日,由樂學集團主辦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直播訪談節目圓滿結束!著名主持人媛媛帶動多位專家老師針對廣大家長關心的少兒英語啟蒙問題開始了火熱的討論!分析了為什麼3-6歲是英語學習黃金期?3歲學英語會影響母語嗎?黃金時期的具體學習規劃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