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改讀音!這三首小時候學的古詩詞別再讀錯了

2020-12-12 新咖醉文化

現在的人都說「詩歌」,而「詩」作為一種文學的體裁,跟「歌」這種有聲調的曲子是迥然不同,屬於完全不一樣的兩個學科的,所以可能大家會產生一種疑問:為什麼「詩」和「歌」要並稱呢。那小編就要跟大家解釋一下了,其實在上古時期,「詩」和「歌」是屬於同一種類別的,人們在勞作的時候,因為體力不支需要打氣,就會唱這種類似於口號的歌。這種歌其實就是後來人們整理出的民間「歌詩」,最早的叫《詩經》。

現在我們再去閱讀這些上古的「歌詩」,就會發現其中的很多其實是讀不通的,裡面很多的字其實也很生僻,難以辨認,而且念起來感覺怪怪的,好像並不是很通順。其實這些是緣於漢語本身的特性,咱們漢語在流傳的過程中經歷了很複雜的階段,在讀音和意義方面其實都已經有所改變了。而如果嚴格按照原來的讀音來讀,這些古詩其實都是符合聲調和音韻的規律的,而且通常情況下它們其實還是會有固定的音調,如果有所保留的話,實際上都是可以唱出來的。

不光是上古時期的這種歌詩,即便是後來一直改變體裁和形式的近體詩,也基本上是符合這種音韻上的規律的。這其實就是所謂的「律詩」,這種詩歌一般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在字數方面要求一致,在用詞方面講究對仗,即便是在音律方面也有平仄上的嚴格要求。因為這些嚴格又瑣碎的要求,使得這種律詩在寫出來的時候本身就帶有音律。如果按照當時的「雅言」,也就是普通話來讀,其實也是抑揚頓挫很有氣勢的。

但是因為漢字的演變,流傳到今天的那些字不管是在形體上還是在讀音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的象形性其實已經基本上不存在了,而在讀音上的變化也使得它們不再符合音韻上的規律,失去了抑揚頓挫的那種感覺。就比如小學的時候咱們學的幾首詩,如果按照現在的讀音來念,那就不符合音韻上的規律,會顯得有點突兀。

比如說鄉音無改鬢毛衰吧,如果這個衰按照現在的規矩讀shuai,雖然在韻尾上看不出什麼大毛病,但是在氣勢上就弱了很多,遠不如讀cui時候那麼明顯了。而遠上寒山石徑斜也是這個道理,斜字如果讀xie就沒有那種韻味,會顯得很是突兀,而如果讀xiá,在整體上的感覺就會好的多。類似的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jì,如果讀成qi就總會覺得有點彆扭,沒有ji那麼朗朗上口了。

按理說這種規律咱們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老師也針對讀音給咱們糾正了無數遍了。但是現在,古詩改讀音的新規定又出來了!這三首小時候學的古詩詞別再讀錯了。怎麼改呢,按照新規定,之前提到的鄉音無改鬢毛衰,其中的衰cuī改為了shuāi,而遠上寒山石徑斜,這斜xiá也改為了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騎jì也是改為了qí。

這下就有點傷人了,小時候好不容易記住的讀音,突然之間全都改了回來。不過據說這種新規定其實也是為了避免小學生對漢字的讀音產生誤解。畢竟這種讀音也是只有在古詩中才會出現。但是按照小編個人的看法,在古詩詞中採用原聲其實是對咱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的一種尊重,古詩讀古調也更加符合聲韻上的規律,讀起來會更加朗朗上口一點,這其實也能夠幫助小學生了解咱們的古文化,所以總體來說其實也是利大於弊的。

相關焦點

  • 難題:給古詩改讀音未通過審議,那麼中小學課本已改讀音的字咋辦
    近日,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拼音登上了熱搜,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現在卻被「官方」認證,變成了現行的規範讀法,比如「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
  • 審音表尚未公布 古詩也沒改讀音
    「誰動了古詩詞裡字的讀音?」近日《注意!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
  • 古詩被改讀音,教育部:應以原音為準!
    近日,網上熱議「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不讀「xiá」,改讀「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由「jì」改為「qí」,網友紛紛質疑讀音改變破壞傳統文化。2月19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目前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古漢語生僻音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 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未過審議,眾人呼籲把原讀音傳給下一代
    如下圖所示,三年級語文課本上的《山行》一詩,「斜」的讀音已經堂而皇之地改變了原有的讀音:小徐老師從一開始發現這種現象就極力,難道就因為讀錯的人多,寫錯的人多就讓本來對的東西改成錯的嗎?難道不知道,詩詞中的字和音都是和字的意思和韻律有密切聯繫嗎?難道知識的傳播不應該尊重原創嗎?難道知識的教授不該尊重嚴謹學習的態度嗎?
  • 為迎合大眾,古詩改讀音?
    古詩改讀音原因是不久前微博一則熱搜引發了熱議。不少網友翻閱字典時發現,以前學過的古詩詞讀音竟然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衰」由「cui」變成「shuai」;……這可真是驚住了一眾網友。為了迎合大眾?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據稱是因為關於古詩的讀音讀錯的人太多了,於是「將錯就錯」改掉讀音。
  • 鬧得沸沸揚揚的「古詩改讀音」,你怎麼看?
    學生王同學認為,為何要迎合大部分人的錯誤而不糾正呢,「如果說都改成讀錯的拼音,可能會覺得說方便了,但是也缺少了感覺,像古詩詞之類的,改了讀音其實就改了字意,在理解古詩詞方面會有些不同,而且考試的時候真的腦子裡亂啊,搞不清到底是哪個讀音。」
  • 古詩改讀音?教育部:還未通過審議
    垃圾要分類 生活要品位在古詩詞當中,有不少字的讀音常會會被人們念錯,比如「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 (cui),會被念作shua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xia),會被念作xie 。最近有消息稱,這些字原本的錯誤讀音最近卻轉正了,以後大夥再也不用為糾正它們的讀音而煩惱了,那麼這個消息是真的嗎? 近日,網上熱傳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6版,一些字詞注釋的漢語拼音已經發生了變化。
  • 古詩改讀音引熱議專家:不應「一刀切」
    古詩改讀音引熱議專家:不應「一刀切」  「刷屏」網文列舉常見字讀音變化,部分出現在教材和工具書中;專家表示對待讀音不應「一刀切」  國家規範標準尚在修訂  專家稱教材改動或為方便理解  「目前在語音方面有三個標準」,王暉介紹,其中《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是國家的規範標準,但國家的審音標準涵蓋面有限,生活中很多讀音超出範疇;其次是《現代漢語詞典》,這是權威的學術規範;另外就是教材,是使用領域的規範。「當三個標準中的一些規範發生變化時,公眾反應就很明顯。」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1/古詩裡的聲音要變調?漢語言是種活的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字詞的含義、甚至讀音都在改變,這是規律。但是,最近卻有人發現,新版教材中的古詩的原有讀音也被改動了。
  • 古詩改讀音引熱議 專家:不應「一刀切」
    國家規範標準尚在修訂 專家稱教材改動或為方便理解 「目前在語音方面有三個標準」,王暉介紹,其中《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是國家的規範標準,但國家的審音標準涵蓋面有限,生活中很多讀音超出範疇;其次是《現代漢語詞典》,這是權威的學術規範;另外就是教材,是使用領域的規範。「當三個標準中的一些規範發生變化時,公眾反應就很明顯。」
  • 古詩讀音遷就今人?須審慎「糾偏」
    作者:鄧海建  近日,一篇《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背了多年的古詩詞讀音變了,此事引起廣泛關注。2月19日,主管漢字讀音審定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就此回應稱,讀音改變主要是考慮便於推廣應用,也考慮了多數人的意見,但目前改編後審音表尚未經過審音委、標準委的審議,對於古漢語生僻音,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古人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語言文字因時因地的變化,其實早是無須敏感的常事。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看」字到底該怎麼讀?(南郭居士)
    如此看來,這個「看」我們的確讀錯的太多了!當然這並不能怪我們,主要是因為古今讀音變化的原因。但這並不能為我們錯讀打圓場,這是因為古詩詞講求平仄押韻,如果讀錯,就不符合其規則了,同時會影響聲調變換的美感。當然也不要說規則是人定的,因為這規則早就由古人定好了,你變了就不是古詩了。
  • 傳統文化的腦容量裝不下幾個古詩讀音?
    鄧海建 近日,一篇《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背了多年的古詩詞讀音變了,此事引起廣泛關注。坦白說,《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爆文」,其實早就是個舊聞了。文中列舉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該文稱,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
  • 古詩漢字改讀音引網友熱議 專家:不應"一刀切"
    原標題:古詩改讀音引熱議專家:不應「一刀切」 「當三個標準中的一些規範發生變化時,公眾反應就很明顯。」   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家標準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簡稱《審音表》)2016年作出修訂,現處於徵求意見階段,最終稿尚未公布。   記者在《審音表》徵求意見稿中未發現對「衰」、「斜」讀音的規定,騎的讀音統讀為「qi」,但這一讀音早在 1985年的《審音表》中就做了統一。
  • 古詩改讀音 教師:教學需按照標準音 讀可用"舊音"
    國家規範標準尚在修訂專家稱教材改動或為方便理解「目前在語音方面有三個標準」,王暉介紹,其中《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是國家的規範標準,但國家的審音標準涵蓋面有限,生活中很多讀音超出範疇;其次是《現代漢語詞典》,這是權威的學術規範;另外就是教材,是使用領域的規範。「當三個標準中的一些規範發生變化時,公眾反應就很明顯。」
  • 讀音改不改,必得「字斟句酌」
    服變成了說(shuō)服 ,一騎(jì)紅塵變成了一騎(qí)紅塵,粳(jīng)米變成了粳(gěng)米,鄉音無改鬢毛衰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說,「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眾多媒體轉載後迅速引發熱議,網友炸鍋,紛紛吐槽自己原來「上了個假學」。  隨著事件發酵,這則「新聞」得以澄清,原來是翻的去年的「舊聞」又炒了一遍。
  • 為了遷就「文盲」改讀音,古詩「山行」,第一句就被兒子懟懵了
    為了遷就「文盲」改讀音,古詩第一句就被兒子懟懵逼了我兒子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給他講解杜牧的「山行」。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結果我還沒讀第二句,我兒子就說:爸,你讀錯別字了,這個是念「xié」不是念「xiá」。這一句話我就懵逼了,難道我的語文是跟英語老師學的,這個字不念「xiá」?
  • 「鄉音無改鬢毛衰」讀音考,到底誰讀錯了?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詩句用詞懇切,直抵人心,千百年來廣為傳頌,但是最近網友們為這首詩的讀音吵起來了。「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到底是讀「shuai」還是讀「cui」,官方的說法是,「衰」在這首詩中本來應該讀「cui」,在以前的教材中也一直讀「cui」,但現在讀錯的人太多了,所以統一改為「shuai」。
  • 誰給你們的膽量改古詩?因為背錯古詩,學生都懟我好幾次了!
    誰給你們的膽量改古詩?因為背錯古詩,學生都懟我好幾次了! 還是《山行》還是《山行》還是《山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給古詩改讀音的文章《為了遷就「文盲」改讀音,古詩「山行」,第一句就被兒子懟懵了》。引起了很多朋友的跟帖和回復,對於大家的回覆感到很欣慰,畢竟贊成我的觀點的朋友非常多,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所以今天就篡改古詩一事再寫一篇文章。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尚未正式公布 應以原讀音為準
    (原標題: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應以原讀音為準)北京時間記者報導「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斜」讀「xié」還是「xiá」,在很多上了年齡的人看來是讀「xiá」,然而近日有網友注意到,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是「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