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實驗幼兒園:該怎麼用「遊戲力」來迎接孩子情緒的暴風雨?

2020-12-13 瀟湘晨報

今天很多父母,在對待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態度很嚴肅、很認真,也很努力。但有些父母,他們同孩子在一起時,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缺了點什麼呢?

缺的其實是一種「遊戲力」。為人父母,需要一種活力,一種自信,一種情趣,一種幽默。與孩子一起遊戲,用遊戲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可以讓孩子在歡樂與笑聲中,感受到我們的愛。

遊戲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尤其在跟孩子發生爭執和矛盾的時候,遊戲經常能夠很好地改變氣氛和化解對峙,讓父母和孩子重新融洽起來,甚至孩子身上的小問題也能在遊戲中迎刃而解。

那麼,我們該怎麼用遊戲力來迎接孩子情緒的暴風雨呢?

文|勞倫斯·科恩

臨床心理學家

01/

應對「發脾氣」:

父母要用理解的態度陪伴孩子

有對夫婦來向我諮詢,他們家的孩子在最近兩年經常會發很大的脾氣,而且情況越來越糟。每次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情況,我都會問父母幾個問題。

你認為孩子發脾氣氣時,實際是想表達些什麼?

發完脾氣後,孩子會比較快樂和輕鬆嗎?是否感到更多的自信和聯結?能否有更多的合作和參與?

發脾氣是孩子表達及釋放情緒的方式。一旦發洩完,孩子就會繼續前進。

有時候,孩子在做手工、寫作業、玩電腦遊戲的過程中遇到挫折,自然就會發脾氣。而發完脾氣後隨之而來的,很可能是孩子忽然間更加理解了眼前的任務,從而發揮出更多創造力,並取得更多成就。

孩子發脾氣時確實像是暴風雨來臨,但是,這場暴風雨卻衝開了無力感的大門。如果他們不能表達受挫的喪情緒,或者因為發脾氣而受到處罰,那麼挫折感就會繼續幹擾他們的快樂,以及合作和取得成就的能力。

專家表示:「孩子發脾氣,如果父母能夠用理解的態度陪伴孩子,為他提供情感的支持,那麼即使是要堅決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孩子也仍然會知道:在心靈經歷黑暗的時刻,自己是不會孤單一人的。」

在上述的家庭中,小男孩發脾氣時不是被哥哥們忽視,就是被嘲笑。這對他來說實在太痛苦了,他只是希望哥哥們能夠視自己為他們中的一員,能夠稍稍等一等他,讓他能夠趕上他們一點兒。可是,哥哥們卻不太能安慰和支持這個愛發脾氣的小弟弟。

對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議。除了讓孩子玩他想玩的任何遊戲之外,還可以在遊戲中專門安排針對挫折感的遊戲。

例如,「誰來領路」這個遊戲可以使他有機會成為領路人,也可以讓他在跟隨別人時放心地感到不會被領路者丟棄(因為哥哥們經常會丟棄他)。另外,安排某一個哥哥跟他單獨遊戲,因為一對一的時候,哥哥會比大夥在一起時更照顧弟弟。

由於孩子大部分發脾氣的情況都發生在全家外出時,因此我建議他們出門前問問孩子:「你今天希望怎麼進行?」「我們要回家的時候,你覺得我怎麼做比較好?」「哥哥們想要做你不能做的事情時,你希望我們怎麼幫忙?」

語氣要隨意輕鬆,而不要帶有諷刺。孩子可能無法回答所有的問題,但至少他可以從中知道,你在考慮他的處境並且在努力讓他一起來解決問題。

我自己經常用這樣的方法來防止孩子發脾氣——

在情況即將失控時,我就興致勃勃地說:「看來現在必須要有人尖叫才行。是我來,還是你來?」

或者:「大家都有點不開心了,我們來開個『哈哈大會』吧!」(「哈哈大會」是大家先假裝笑,後來就會真的笑出來。)

或者:「你敢跟我來一場『拇指決鬥』嗎?」類似這些傻乎乎的話可以幫助大家恢復心情。

02/

應對「恐懼」和「焦慮」:

把他們從情緒中釋放出來

我們不希望孩子害怕,所以會說:「沒什麼好怕的,別那麼膽小!」或者:「如果你害怕,那就別遊泳了!」恐懼很正常,它是人類的基本情緒,甚至是生存本能的需要。

很多孩子都帶著很多的恐懼,但卻沒有機會來表達。恐懼積累所導致的,要麼是魯莽,要麼是害羞、拘謹,要麼是焦慮。

魯莽的孩子需要有人和他們一起爬樹,向他們示範如何安全地進行冒險,並用平靜的情緒感染他們。

當孩子害羞、拘謹時,我們需要通過遊戲把他們從小世界裡拉出來。他們需要我們陪著從滑梯上滑下來,多試幾次後他們才能自如地加入其他孩子。把害羞的孩子扔進水裡是無法逼他們學會遊泳的,但是讓他們永遠留在家裡也不是辦法。

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孩子半隱半現的恐懼,也就是焦慮,徹底地釋放出來。遊戲,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都是幫助孩子釋放情緒的好方法。

有些孩子通過談話就可以消除焦慮,但更多孩子是用遊戲釋放焦慮的。他們可能幻想某個角色不斷地遇到麻煩,然後再被拯救。他們花幾小時設計和建造無敵的宇宙飛船,象徵性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幾年前「解憂娃娃」風靡一時,小孩子可以對著「解憂娃娃」訴說自己的煩憂。同娃娃說話是一種很好的過渡,孩子以往是用單純的遊戲方式來面對恐懼,而這時正是在逐漸練習用語言表達情緒。

藝術形式也是釋放焦慮或恐懼的最佳方式之一,無論是唱歌、跳舞,還是畫、寫作、陶藝製作,都能發揮作用。

「哇,你在喉嚨上畫了個很緊的蝴蝶結,如果它會說話,它會說什麼呢?」

「如果你肚子裡的這些蝴蝶會跳舞,它們會怎麼跳?」

「噢,你夢見可怕的怪物了,你可以把它畫出來嗎?」

很多孩子不需要引導,就會把恐懼和焦慮帶到他們的遊戲之中。而另一些孩子則需要一些提示,如咱們假裝去看牙醫」,或者「昨天晚上好可怕啊,咱們假裝再演一遍吧?

03/

應對「哭泣」:

請不要讓他自己哭

眼淚,是最好的朋友,當我們用哭泣來釋放難過、失落和悲傷的情緒後,我們會感到舒服很多,能夠更理智地思考,並最終復原。而假如此時,有一個關心你並理解你的人在身邊,復原的效果將尤其明顯。

但我卻一度是個想方設法來讓孩子「不哭」的父親,我身邊有很多父母也做著同樣的事情。似乎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哭是孩子主動要求關注和主動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

我們似乎認為,如果你能讓孩子「不哭」,那麼你就消除了他的痛苦。事實恰恰相反:你阻止了的,是孩子天然的療傷本能,而傷痛也正在他們的內心逐漸積壓起來。

關於如何應對孩子哭泣的問題,如果只讓我給出一條建議,那就是:請不要讓他自己哭。眼淚,是加強兩人關係的絕佳機會,特別是親子之間。

想一想,安撫一個哭泣的孩子,直到他在你懷裡睡著,沒什麼能比這個情景更令人滿足了。

假如你總是想切斷眼淚,或者孩子一哭你就慌忙把他甩給別人,那麼你將無法擁有這種幸福並滿意自己的體驗。

有一個現象,說明眼淚與聯結密切相關。這是一個「偷看」的小動作——孩子哭了一陣子後,往往會「偷看」你,而目光相觸時,如果他看到的是一個充滿關愛同時又鎮靜放鬆的大人,那麼他就會回去繼續哭。因為他確認了「自己很安全,可以再繼續哭。

但不要把「偷看」和孩子的假哭混為一談,孩子假哭時偷偷往外看,是為了看大人對假哭的反應:這可以幫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嗎?

但對於更多的孩子來說,假哭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密感來釋放真正的眼淚,他們用假哭來測試:如果真的哭了,自己是否會被接納。

對待假哭的最佳遊戲反應是:「嘿,我猜你是在假哭,你害得我好難過,嗚嗚嗚!」或者「我知道你在假哭,不過我願意跟你一起玩遊戲。」

如果孩子在內心確實隱藏著真實的眼淚,那麼快樂的遊戲時光和更多的親密感,可以幫助他在將來把眼淚最終傾瀉出來。

如今,每個人都在談論情商、情感素質、情緒競爭力。從某種角度看,遊戲力的目的就是培養情商,因為遊戲是孩子用來表達自己和釋放情緒的方式。

戲治療大師蘭德斯與赫梅爾在書中寫道,「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唯有孩子自發的遊戲,才能充分表達這些情感,遊戲的過程為孩子治癒了傷痛,釋放了情緒,緩解了緊張。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安全地表達感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遊戲。」

情緒競爭力,指的是我們應該有一個情緒的強弱調節器,而不是一個非開即關的按鈕。

情緒競爭力有幾個發展階段:最初的直接行為反應、通過遊戲表達情緒、能夠用語言表達情緒。

在孩子學會用語言談論情緒之前,他們需要先學習如何把情緒在遊戲中玩出來。這是至關重要的中間步驟,然而它的重要性被低估了。為了幫助孩子完成這重要的中間步驟,我們可以請他把感受畫出來、編故事講出來或跳舞跳出來。

遊戲治療師經常會這樣建議:「來,用這兩個娃娃來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在中間的感受是什麼?」

用遊戲來發展情緒競爭力的另一種方法,是假裝你有某種情緒,而這種情緒正是孩子難以表達的:「氣死我了!我要打枕頭!」

你還可以用誇張的方式來表達他們自己否認的情緒:「天哪,我快嚇暈了!」「我氣得要吐出來了!」

無論孩子是剛出生不久,還是已經進入青春期,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能從遊戲中獲益,只要你能放下焦灼急躁,換一種心態,嘗試一下和孩子遊戲。

4【來源:市實驗幼兒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國孩子從小被培養'情緒競爭力':我們該怎麼迎接孩子情緒暴風雨?
    但有些父母,他們同孩子在一起時,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缺了點什麼呢?缺的其實是一種「遊戲力」。為人父母,需要一種活力,一種自信,一種情趣,一種幽默。與孩子一起遊戲,用遊戲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可以讓孩子在歡樂與笑聲中,感受到我們的愛。
  • 樂山市實驗幼兒園 開展音樂歌唱活動專題探討
    本報訊(許瑩瑩)為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音樂才能,近日,市實驗幼兒園圍繞音樂歌唱活動開展專題探討,在音樂活動中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發展與創造性。該園骨幹教師還現場展示了一堂觀摩歌唱活動《鄉下老鼠》,以遊戲的方式來激發幼兒願意唱、想唱、主動唱的興趣。該園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豐富拓展音樂教學方法,提高對音樂的實踐研究能力,為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提供學習與展示的平臺。同時,讓研究成果能夠實實在在地落實到幼兒的成長上,激發幼兒對音樂藝術的熱愛,陶冶其藝術情操。
  • 樂山市實驗幼兒園:哇,老師肚子裡有個小精靈
    10月14日,樂山市實驗幼兒園中四班的小朋友們都在談論著一個"秘密"。——你們知道嗎?茜茜老師拯救了一隻受傷的小精靈,小精靈為了躲避大怪獸,藏到了茜茜老師的肚子裡,小精靈最怕大家吵鬧和碰撞,所以我們以後在教室裡面要輕聲說話,不要奔跑哦!藉助孩子們對老師孕肚格外的興趣,中四班藉機開展了「生命的由來」系列活動,幫助孩子們了解自己是怎麼來的,感受生命的神奇,體會做媽媽的不易。
  • 樂山市中區茅橋幼兒園順利通過市級鄉鎮示範幼兒園評估
    中國網1月8日訊(張英)為切實規範幼兒園辦園行為,全面提高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1月6日,由樂山市教育局王宇、樂山市教科所戈文麗、沙灣實驗幼兒園園長彭賢蓉和夾江幼教教研員周群慧組成的評估專家組走進樂山市市中區茅橋鎮中心幼兒園,對該園創建樂山市市級鄉鎮示範幼兒園進行了現場評估驗收,市中區教育局教育股股長魏敏洪一行6人陪同檢查。
  • 遊戲力=遊戲?父母需要了解一下「遊戲力」,才能和孩子「玩起來」
    前段時間在一個寶媽群裡也都看到了來自各位寶媽的紛紛吐槽,寶媽阿香說:"真心懷念孩子之前孩子上幼兒園的日子,自從隔離以來,娃是每天都會在家各種折騰,玩具鋪一地到處都是,亂的心煩還罵不得說不得實在是回天乏力。"然後真真隨後跟道:"我家孩子也是,不知道怎麼突然就對冰箱感起了興趣,一直開關不斷,不讓弄就哭。"
  • 「做文明小衛士」樂山市中區實驗幼兒園總園樹立幼兒環保意識
    為持續推進創衛工作深入開展,使創衛精神深植幼兒內心,近日,樂山市市中區實驗幼兒園總園開展了垃圾分類創衛活動。期間,孩子們以小組討論結合班級分享等方式,探討了垃圾分類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同時,在「垃圾分類小能手」的遊戲中鞏固了垃圾分類的小知識,進一步知分類、懂分類、願分類。「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不僅樹立了垃圾分類的意識,還在與同伴交往、遊戲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了垃圾分類的方法,更讓創衛工作與孩子們的生活緊密結合。」
  • 臨沂市沂南縣第二實驗幼兒園自主遊戲助力幼兒蛻變
    魯網8月17日訊滾筒、梯子、積木、滑索、木箱、樹屋、平衡車等等,各種豐富、活變的遊戲材料,都成為孩子自主遊戲的玩具。這裡是沂南縣第二實驗幼兒園,一個因自主遊戲項目讓孩子放飛自我,實現自我蛻變的童年樂園。
  • 用「遊戲力」來療愈兒童焦慮
    遊戲力遊戲力就是父母以遊戲的方式來處理孩童的焦慮、情緒、自主性等問題,遊戲具有療愈價值,讓他們從這些困頓狀態恢復過來,走出去(Play it Out)。遊戲力概念出自《遊戲力》這本書,美國心理學家科恩作品,原版英文名《Playful Parenting》,也即父母要具備遊戲精神,但不必掌握更為專業的遊戲治療技術(Play Therapy), 父母肯放下大人的架子,肯去和孩子共情、和他們聯結,和他們玩遊戲。
  • 增強協作力 提升執行力丨遼陽市實驗幼兒園(主園)系列培訓之體驗式心理行為訓練活動
    (原創 遼陽市實驗幼兒園) 為打造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幼兒園團隊,進一步彰顯青春、活力、協作的團隊文化,緩解教師的壓力,放鬆心情,共創溫馨、包容、理解的團隊人文氛圍,從而增進團隊凝聚力。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大,工作繁瑣,通過正面減壓讓教師們放鬆心情,放飛夢想,幫助教師們學會解壓,保持愉悅的心情,用微笑迎接孩子
  • 如何借「遊戲」之力,激發孩子的抗逆力?
    龍應臺說過: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傷口,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我們沒有學過。
  •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失控! 情緒會傳染,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轉移注意力對於哭鬧的孩子老師會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帶領他們探索新的環境轉移孩子焦慮的情緒對於不哭的孩子老師會準備好玩的玩具讓他們將注意力放在玩具上-3-給予安全感>準時接回家長按照和孩子的約定準時接孩子回家孩子才會更有安全感也能夠減少孩子入園的恐懼慢慢接受上幼兒園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和孩子做出難以完成的約定例如:第一個來接你我們可以說下班馬上就來接你回家
  • 樂山市實驗小學:構建快樂課堂,展示音樂魅力
    四川新聞網消息為了進一步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促進音樂教師交流學習,近日,樂山市實驗小學音樂組展開了精彩的賽課活動。 彭老師結合了疫情宅家期間網課學習中大量的聲勢拍擊遊戲,引導孩子們總結理解課題《打花巴掌》是一種邊拍邊念、節奏感很強的遊戲。
  • 《遊戲力》:通過遊戲,解鎖養育新模式,讓孩子獲得自信與力量
    當孩子需要釋放憤怒情緒以及攻擊力時,「無聊」的枕頭大戰,會成為最有意義的遊戲;當你與孩子缺乏溝通與聯結時,「簡單」的逛商場,也能成為最有愛的遊戲;當孩子受到挫折、低聲抽泣時,你運用遊戲力的小技巧去安慰他——這裡並沒有遊戲的「形式」,卻展示了遊戲最強的「內涵」……當你們一起修理自行車、
  • 學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用「遊戲力」,孩子情緒迅速好轉
    妹妹一下子就被哥哥的「遊戲力」感染了,不但情緒迅速好傳,還和哥哥玩起了「假裝摔跤」遊戲。讀懂孩子發脾氣時所要表達的信息,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結,幫助孩子釋放情緒。遊戲力是安撫孩子情緒的「良藥」。什麼是遊戲力?
  • 儀式感滿滿樂山幼兒園開學了
    孩子們打掃衛生樂山市實驗幼兒園供圖秋高氣爽,樂山市各幼兒園迎來開學,孩子們開心地踏進久違的校園,開始新學期的學習生活。為了讓孩子們在這個新學期能夠安全健康地學習、成長,各幼兒園通過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等方式迎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儀式感滿滿9月2日,樂山市實驗幼兒園全體師生在操場上舉行了「書香浸童年,禮儀潤心田」開學典禮,通過升旗儀式、園長致辭、授新班牌、行拜師禮等環節,幫助孩子們了解升班的意義,儘快適應新學期的生活。
  • 樂山市實驗幼兒園:快來,一起玩轉羽毛球
    樂孜:這是我們運動會女孩子用的。熙熙:怎麼放在這裡呢?可以拿到樓頂上去玩嗎?原來孩子們發現了運動會結束後閒置的器械——羽毛球拍,作為裝飾作用的羽毛球都還固定在球拍上沒取下來,孩子們想要把球拍帶到樓頂去玩,那首先要使「球、拍分離」。
  • 我的新年我做主,市實驗幼兒園開展迎新年主題活動
    快樂的「迎新年」遊園遊戲  2016年即將到來,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節日的喜悅氣氛,體驗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和小夥伴一起迎接新年的喜悅之情,在2015年的最後一天,市實驗幼兒園舉行了「我的新年我做主」迎新年主題活動
  • 你懂得如何與孩子做遊戲嗎?運用好遊戲力養育孩子,將事半功倍
    上次我們分享的《遊戲力》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親子遊戲有哪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遊戲中,父母應該把自己擺在什麼位置?以及如何讓孩子「主導」,還能一起玩得更開心!一、父母主導遊戲還是孩子主導?我們來想想怎麼才能安全地進行。如果不行的話就只好算了!」
  • 踐行「遊戲力」,讓遊戲幫助你的孩子重獲自信
    想跟小朋友玩,卻被拒絕了;積木怎麼都搭不好; 學輪滑總是摔跤;跑步經常是最後一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經歷一些挫折,在這個時候,無力感就會悄悄潛入。作為家長怎麼有效的幫助孩子重獲自信呢?D)在其《遊戲力》一書中說過「 重建聯結,重獲自信,遊戲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 上合示範區實驗幼兒園:用自然理念守護孩子唯一童年
    青報教育在線訊「前期摸底只摸出了20個左右的孩子,還不到一個班。到了正式報名時,報了90多個孩子!」上合示範區實驗幼兒園園長欒德青告訴青報教育在線,目前園內已招入2個小班和1個中班。高品質、公辦園……今秋正式啟用的上合示範區實驗幼兒園吸引了眾多家長的青睞。據了解,上合示範區實驗幼兒園是膠州市教育和體育局直屬的第五所公辦園、上合示範區內第一所公辦園,計劃規模15個教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