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滿一歲的時候,寶寶可以像大人一樣吃一些主食了,在設計寶寶的菜單時,應保證包括穀類、蔬菜、水果、肉類、禽蛋等等種類。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加強,要注意控制寶寶的進餐時間和進餐習慣,以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如進餐時間以20-30分為限,讓寶寶坐在兒童餐椅上,和大人異同吃飯等。同時要記住脂肪對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這個時期應合理攝入,而不是限制。
在輔食的實際製作中,爸媽可以為寶寶製作一些爛飯、饅頭、餅乾機肉末、碎菜和水果等食物,豐富食物種類。還可以適當增加寶寶的食量,每日餵食2-3次輔食,代替1-2次母乳,以補充寶寶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元素。不過口味不要太重,並且要避開刺激性較強的調味料,以免寶寶對其他食品產生厭惡感。今天給大家推薦下面兩道食譜。
1、板慄雞絲粥。食材:大米100克、板慄100克、雞胸肉80克、鹽5克、油10毫升。做法:大米洗淨後加少許油拌勻,醃製30分鐘,板慄去殼。雞胸肉洗淨放入清水鍋中煮熟,撈出放涼後順著雞肉的紋理撕成細絲,用少許油和鹽醃製片刻。板慄切碎。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放入醃製好的大米,放入板慄,再次煮滾後轉小火煲煮30分鐘。待米粥軟爛時將雞絲放入鍋裡,用勺子攪拌均勻,繼續用小火再煮5分鐘,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這款粥具有易消化、易吸收的特點,而板慄又具有健脾養胃、補腎強筋的功效,板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可以說是一份營養價值很高的粥了。
2、繽紛紅薯粥。食材:白米30克、紅薯半個。做法:大米淘洗乾淨後加入足量的清水,煮成白米粥。紅薯洗淨後削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入蒸鍋中蒸至熟透。將蒸好的紅薯取出,用勺子碾壓成泥狀。紅薯泥放入白米粥中,攪拌均勻即可。
紅薯粥能潤腸通便,紅薯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而大米則是一種能清熱潤腸的特色食材,它們一起煮出的紅薯粥能加快腸胃蠕動,促進大便生成,也能加快大便排出,對人類的腸燥和便秘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對於寶寶來說很適合,而且這款粥還有提高孩子免疫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