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世界梁氏宗親」加入梁氏大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梁」,先點上面藍字世界梁氏宗親,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
識別關注加入梁氏大家族
湖南三甲有著悠久的革命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四個時期,藍田地區黨組織的成員,絕大多數是三甲籍人。2012年年底市委黨史辦與鄉黨委政府在三甲村籌建了中共藍田特別支部陳列室,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人展現了這段光輝的歷史。
然而三甲還有很多在原國民黨軍隊和抗日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愛國將領,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不為人所知。在三甲民間曾有「一家屋場出了48根勒皮帶子」的傳說,反映一個家族出了很多軍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敏慎堂,在民國時期有梁競魂、梁經枚、梁志中、梁國凱等4位少將,黃埔軍校第十四期的梁燦中(上校團長)、第十七期的梁綸輝也是三甲敏慎堂人。
據初步整理,現今有依據是三甲人的黃埔畢業生有30餘人。另有其他軍校畢業的將軍多人,如:
愛國抗日將領原國民黨第73軍15師師長,曾率部參加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後任湖南省司令部中將參議的梁祗六將軍;
國民革命軍第51軍中將參謀長梁達海;
湘軍總指揮部少將參議梁礪予;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少將秘書長梁國凱;
湖南湘軍總司令部永州區少將招撫司令,徐州第八路軍指揮部第2旅少將旅長梁世復;
河南開封憲兵司令部少將秘書長梁經枚;
宋希濂的少將機要秘書梁志中;
第一集團軍第三軍團總指揮部(方鼎英部)軍法處少將處長梁競魂等等。
梁祗六將軍
現將黃埔軍校畢業的三甲籍學員情況錄之如下:
梁峰,1901-?,黃埔軍校第三期歷任黃埔軍校第二十四師排、連、營長,上校參謀處長,上校團長等職。
梁仲奇,1900-1962,黃埔軍校第三期號經虞,歷任排、連、營長及中校大隊長等職。(黃埔軍校同學錄中為梁仲蘇)
陳留,黃埔軍校第五期25歲(入學年齡),藍田正總福生發轉墨溪廟門前陳徐慶堂(簡歷不詳)。
梁濟民,1903-1946,黃埔軍校第六期,別號特丞,歷任排、連、營、團長及少將師長(國民黨陸軍二十五軍七十四師)等職,1946年卒於山東。
三甲古民居
陳海泉,1906-1942,黃埔軍校第六期,1930年,黃埔六期畢業被分配在國民革命軍十九師工兵營四連任連長,並代理營長。歷任陸軍新編二十九師八十六團中校團副、幹訓班主任、副團長。1942年3月上旬中國遠徵軍開入緬甸抗日。4月27日,任二十九師八十七團上校團長的陳海泉奉命入緬,戰死沙場。
梁修身,1904-1937,黃埔軍校第六期,字健剛。畢業後,任黃埔軍校第八十八師黃埔軍校第五二八團黃埔軍校第四連排長。1937年春,參加淞滬抗戰。2月22日,與日軍激戰於談家宅。指揮士兵英勇奮戰,不幸為敵槍彈射中,壯烈犧牲(尖山嶺愛林園人)。
梁化中,1906~1985,黃埔軍校第七期。字馭群,名益懷,歷任陸軍黃埔軍校第十五師王東原部排長、連長、營長等職,1936年12月任沅陵黃埔軍校第13補訓處補充團少校團長,陸軍黃埔軍校第7預備師參謀處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第七分校(西安)上校大隊長。1939年,任陸軍王牌師200師參謀長,黃埔名將杜聿明時任師長。1942年3月,晉升為重慶中央訓練團少將教育長。1943年冬,調任陸軍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暫編五師師長。1946年11月,任國防部保密局副局長,當年冬,改任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軍長兼長沙警備司令。不久,任南京經理學校(軍需學校)校長,隨後又調任上海特勤學校校長。1948年秋回湖南安化,當選為「國大代表」。1949年3月去臺灣。
三甲古民居
劉炳炎,1905-1940,黃埔軍校第七期。別號由之,歷任排、連、營長等職,1938年任黃埔七分校上校教官。1940年在陝西西安王曲鎮被日軍飛機轟炸黃埔七分校校本部時,慘死於居住窯洞坪前。(安化藍田市恆源慶鹽號)。
梁文波,1905-1940,黃埔軍校第八期。歷任排、連、營長、教導隊中校隊長,黃埔軍校黃埔軍校第七分校上校教官。1940年在陝西西安王曲鎮被日軍飛機轟炸黃埔七分校校本部時,慘死於居住窯洞坪前。
梁世傑,1904-?黃埔軍校第八期。別號鵬飛,安化縣藍田市三甲村獎嘉山莊交(簡歷不詳)。
梁器文,1910-?黃埔軍校第十一期。別號緯儀, 通訊地址安化藍田三甲德懋福交(簡歷不詳)。
梁海屏,1914-?黃埔軍校第十一期。安化藍田二甲總同慶詳號轉(簡歷不詳)。
三甲古民居
梁綸銑,字秉德,號尚德,生於1916年8月,黃埔軍校十二期畢業,美國通校八年抗日戰爭派駐葡萄牙武官署及駐美陸軍副武官,返臺後任臺灣國防部科處長及通信指揮官等職。
梁應勳,1914-?黃埔軍校第十三期。三甲懷古住人(簡歷不詳)。
梁竹青,1913-1980,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別號雲龍,黃埔軍校第十三期步三隊 ,歷任排、連、營長,國軍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中校參謀、上校支隊長等職。
梁幹,1914-?黃埔軍校第十三期。歷任排、連、營長,國軍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藍田留守處中校主任,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七十七師上校團長等職(光迪堂人)。
粱綸芝,1915-?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別號冷之,黃埔軍校第十三期步四隊,安化藍田三甲懷古住(簡歷不詳)。
粱迪傅,1916-?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別號夢良,安化藍田市三甲村宜園(簡歷不詳)。
三甲古民居
梁燦中,1914-?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字達善,敏慎堂人,任71軍工兵營副營長,118軍298師參四科科長,298師894團上校團長,參加二九八師師長傅碧人等率部12000多人,於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省郫縣通電起義。後赴臺居住。
梁思文,1914-1994,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別號曙光,歷任排、連、營長及中校參謀、代團長等職。
陳大中,1914-2004,黃埔軍校第十五期步兵科畢業。1948年春,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上校參謀;1949年8月,隨湖南省長程潛、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蕭作霖參加和平起義,任湖南起義軍邵陽黃埔軍校第六聯防指揮部少將指揮官,率部與國民黨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所屬新八軍軍長尹立言部和龍山名匪黃天佑部進行過多次戰鬥,取得決定性勝利。1950年6月去香港, 1951年1月被長沙市公安局逮捕,經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1975年12月經特赦得以獲釋,並安排在原勞改單位工作。1990年10月,漣源市委統戰部安排陳大中擔任漣源市黃埔同學會名譽會長。
梁正光,1916-1998,黃埔軍校第十五期。歷任排、連、營長及中校參謀副團長等職。1949年隨軍去臺灣,任上校團長,後任退役軍官大隊大隊長。1998年卒於臺灣臺南縣。
梁志鵬,黃埔軍校第十五期。別號和之,21歲,湖南湘鄉藍田郵局轉嵩嶽園(簡歷不詳)。
三甲古民居
梁佩文,1917-1972,黃埔軍校第十五期。別號璋,高中肄業,1937年考入黃埔軍校十五期,畢業分配到陸軍黃埔軍校第一軍黃第八師司令部參謀處任少尉見習參謀,1939年10月調升中尉參謀,1942年調升上尉參謀,1943年5月由師送至陸軍大學參謀班深造,1944年6月畢業回原部黃埔軍校第八師調升少校參謀,1948年調升參謀處中校參謀主任。1949年隨部去臺,同年10月送家屬返回故裡,返臺時受阻於香港,就在香港謀職安居。
梁裕校,1916-1945,黃埔軍校第十六期。歷任排、連長及少校營長,1945年在遠徵軍抗日戰役中犧牲。
梁吉芳,1917-?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先後任國軍黃埔軍校第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部少、中尉排長,上尉連長,少校參謀等職。抗日勝利後,隨軍奉令接收臺灣,編到臺北警備司令部任少、中校參謀。1946年臺灣「二二八軍變」後在臺北任中校團長。1949年請假送母親回長沙,在湖南礦山機械廠工作至退休。
謝本磐,1916-?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別號龍岡,湖南安化藍田三甲村於時處梁攻璧轉(簡歷不詳)。
梁綸輝,1917-?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別號獨予,23歲,湖南安化藍田三甲敏慎堂(簡歷不詳)。
梁玖軒,黃埔軍校第十九期。別號定中,20歲,安化藍田三甲村一草廬(簡歷不詳)。
梁奎,1929-?黃埔軍校第二十二期。安化藍田三甲村三恕堂(簡歷不詳)。
梁鉅清,1932-,黃埔軍校第二十五期。1948年考陸軍軍官學校訓練班,1949年去臺灣授少尉銜,陸軍軍官學校在臺灣復校招生,他又重新報考入校(黃埔25期,即臺灣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以中尉銜分到裝甲兵某師當隊官,梁由此認識裝甲兵長官蔣緯國,並被蔣賞識。蔣送他到韓國留學,學習美式裝甲技術,回臺後不久即擔任蔣的侍從官。後以上校銜退役,領取終身俸。現居臺灣。
梁姓人頂起!
我姓梁,我驕傲!
為梁氏點讚!梁家人轉起!
讚賞
657人已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