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威武!細數從這個古村走出來的梁氏將軍,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30多人!

2021-02-09 世界梁氏宗親

點上面「世界梁氏宗親」加入梁氏大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梁」,先點上面藍字世界梁氏宗親,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

識別關注加入梁氏大家族

湖南三甲有著悠久的革命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四個時期,藍田地區黨組織的成員,絕大多數是三甲籍人。2012年年底市委黨史辦與鄉黨委政府在三甲村籌建了中共藍田特別支部陳列室,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人展現了這段光輝的歷史。

然而三甲還有很多在原國民黨軍隊和抗日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愛國將領,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不為人所知。在三甲民間曾有「一家屋場出了48根勒皮帶子」的傳說,反映一個家族出了很多軍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敏慎堂,在民國時期有梁競魂、梁經枚、梁志中、梁國凱等4位少將,黃埔軍校第十四期的梁燦中(上校團長)、第十七期的梁綸輝也是三甲敏慎堂人。

據初步整理,現今有依據是三甲人的黃埔畢業生有30餘人。另有其他軍校畢業的將軍多人,如:

愛國抗日將領原國民黨第73軍15師師長,曾率部參加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後任湖南省司令部中將參議的梁祗六將軍;

國民革命軍第51軍中將參謀長梁達海

湘軍總指揮部少將參議梁礪予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少將秘書長梁國凱

湖南湘軍總司令部永州區少將招撫司令,徐州第八路軍指揮部第2旅少將旅長梁世復

河南開封憲兵司令部少將秘書長梁經枚

宋希濂的少將機要秘書梁志中

第一集團軍第三軍團總指揮部(方鼎英部)軍法處少將處長梁競魂等等。

梁祗六將軍

黃埔軍校畢業三甲籍學員情況錄之如下:

梁峰,1901-?,黃埔軍校第三期歷任黃埔軍校第二十四師排、連、營長,上校參謀處長,上校團長等職。

梁仲奇,1900-1962,黃埔軍校第三期號經虞,歷任排、連、營長及中校大隊長等職。(黃埔軍校同學錄中為梁仲蘇)

陳留,黃埔軍校第五期25歲(入學年齡),藍田正總福生發轉墨溪廟門前陳徐慶堂(簡歷不詳)。

梁濟民,1903-1946,黃埔軍校第六期,別號特丞,歷任排、連、營、團長及少將師長(國民黨陸軍二十五軍七十四師)等職,1946年卒於山東。

三甲古民居

陳海泉,1906-1942,黃埔軍校第六期,1930年,黃埔六期畢業被分配在國民革命軍十九師工兵營四連任連長,並代理營長。歷任陸軍新編二十九師八十六團中校團副、幹訓班主任、副團長。1942年3月上旬中國遠徵軍開入緬甸抗日。4月27日,任二十九師八十七團上校團長的陳海泉奉命入緬,戰死沙場。

梁修身,1904-1937,黃埔軍校第六期,字健剛。畢業後,任黃埔軍校第八十八師黃埔軍校第五二八團黃埔軍校第四連排長。1937年春,參加淞滬抗戰。2月22日,與日軍激戰於談家宅。指揮士兵英勇奮戰,不幸為敵槍彈射中,壯烈犧牲(尖山嶺愛林園人)。

梁化中,1906~1985,黃埔軍校第七期。字馭群,名益懷,歷任陸軍黃埔軍校第十五師王東原部排長、連長、營長等職,1936年12月任沅陵黃埔軍校第13補訓處補充團少校團長,陸軍黃埔軍校第7預備師參謀處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第七分校(西安)上校大隊長。1939年,任陸軍王牌師200師參謀長,黃埔名將杜聿明時任師長。1942年3月,晉升為重慶中央訓練團少將教育長。1943年冬,調任陸軍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暫編五師師長。1946年11月,任國防部保密局副局長,當年冬,改任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軍長兼長沙警備司令。不久,任南京經理學校(軍需學校)校長,隨後又調任上海特勤學校校長。1948年秋回湖南安化,當選為「國大代表」。1949年3月去臺灣。

三甲古民居

劉炳炎,1905-1940,黃埔軍校第七期。別號由之,歷任排、連、營長等職,1938年任黃埔七分校上校教官。1940年在陝西西安王曲鎮被日軍飛機轟炸黃埔七分校校本部時,慘死於居住窯洞坪前。(安化藍田市恆源慶鹽號)。

梁文波,1905-1940,黃埔軍校第八期。歷任排、連、營長、教導隊中校隊長,黃埔軍校黃埔軍校第七分校上校教官。1940年在陝西西安王曲鎮被日軍飛機轟炸黃埔七分校校本部時,慘死於居住窯洞坪前。

梁世傑,1904-?黃埔軍校第八期。別號鵬飛,安化縣藍田市三甲村獎嘉山莊交(簡歷不詳)。

梁器文,1910-?黃埔軍校第十一期。別號緯儀, 通訊地址安化藍田三甲德懋福交(簡歷不詳)。

梁海屏,1914-?黃埔軍校第十一期。安化藍田二甲總同慶詳號轉(簡歷不詳)。

三甲古民居

梁綸銑,字秉德,號尚德,生於1916年8月,黃埔軍校十二期畢業,美國通校八年抗日戰爭派駐葡萄牙武官署及駐美陸軍副武官,返臺後任臺灣國防部科處長及通信指揮官等職。

梁應勳,1914-?黃埔軍校第十三期。三甲懷古住人(簡歷不詳)。

梁竹青,1913-1980,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別號雲龍,黃埔軍校第十三期步三隊 ,歷任排、連、營長,國軍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中校參謀、上校支隊長等職。

梁幹,1914-?黃埔軍校第十三期。歷任排、連、營長,國軍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藍田留守處中校主任,黃埔軍校第七十三軍七十七師上校團長等職(光迪堂人)。

粱綸芝,1915-?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別號冷之,黃埔軍校第十三期步四隊,安化藍田三甲懷古住(簡歷不詳)。

粱迪傅,1916-?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別號夢良,安化藍田市三甲村宜園(簡歷不詳)。

三甲古民居

梁燦中,1914-?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字達善,敏慎堂人,任71軍工兵營副營長,118軍298師參四科科長,298師894團上校團長,參加二九八師師長傅碧人等率部12000多人,於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省郫縣通電起義。後赴臺居住。

梁思文,1914-1994,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別號曙光,歷任排、連、營長及中校參謀、代團長等職。

陳大中,1914-2004,黃埔軍校第十五期步兵科畢業。1948年春,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上校參謀;1949年8月,隨湖南省長程潛、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蕭作霖參加和平起義,任湖南起義軍邵陽黃埔軍校第六聯防指揮部少將指揮官,率部與國民黨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所屬新八軍軍長尹立言部和龍山名匪黃天佑部進行過多次戰鬥,取得決定性勝利。1950年6月去香港, 1951年1月被長沙市公安局逮捕,經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1975年12月經特赦得以獲釋,並安排在原勞改單位工作。1990年10月,漣源市委統戰部安排陳大中擔任漣源市黃埔同學會名譽會長。

梁正光,1916-1998,黃埔軍校第十五期。歷任排、連、營長及中校參謀副團長等職。1949年隨軍去臺灣,任上校團長,後任退役軍官大隊大隊長。1998年卒於臺灣臺南縣。

梁志鵬,黃埔軍校第十五期。別號和之,21歲,湖南湘鄉藍田郵局轉嵩嶽園(簡歷不詳)。

三甲古民居

梁佩文,1917-1972,黃埔軍校第十五期。別號璋,高中肄業,1937年考入黃埔軍校十五期,畢業分配到陸軍黃埔軍校第一軍黃第八師司令部參謀處任少尉見習參謀,1939年10月調升中尉參謀,1942年調升上尉參謀,1943年5月由師送至陸軍大學參謀班深造,1944年6月畢業回原部黃埔軍校第八師調升少校參謀,1948年調升參謀處中校參謀主任。1949年隨部去臺,同年10月送家屬返回故裡,返臺時受阻於香港,就在香港謀職安居。

梁裕校,1916-1945,黃埔軍校第十六期。歷任排、連長及少校營長,1945年在遠徵軍抗日戰役中犧牲。

梁吉芳,1917-?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先後任國軍黃埔軍校第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部少、中尉排長,上尉連長,少校參謀等職。抗日勝利後,隨軍奉令接收臺灣,編到臺北警備司令部任少、中校參謀。1946年臺灣「二二八軍變」後在臺北任中校團長。1949年請假送母親回長沙,在湖南礦山機械廠工作至退休。

謝本磐,1916-?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別號龍岡,湖南安化藍田三甲村於時處梁攻璧轉(簡歷不詳)。

梁綸輝,1917-?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別號獨予,23歲,湖南安化藍田三甲敏慎堂(簡歷不詳)。

梁玖軒,黃埔軍校第十九期。別號定中,20歲,安化藍田三甲村一草廬(簡歷不詳)。

梁奎,1929-?黃埔軍校第二十二期。安化藍田三甲村三恕堂(簡歷不詳)。

梁鉅清,1932-,黃埔軍校第二十五期。1948年考陸軍軍官學校訓練班,1949年去臺灣授少尉銜,陸軍軍官學校在臺灣復校招生,他又重新報考入校(黃埔25期,即臺灣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以中尉銜分到裝甲兵某師當隊官,梁由此認識裝甲兵長官蔣緯國,並被蔣賞識。蔣送他到韓國留學,學習美式裝甲技術,回臺後不久即擔任蔣的侍從官。後以上校銜退役,領取終身俸。現居臺灣。

梁姓人頂起!

我姓梁,我驕傲!

為梁氏點讚!梁家人轉起!

讚賞

657人已讚賞

相關焦點

  • 黃埔軍校走出來的中共將領排行榜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 ( 1924 年至 1927 年 ) ,黃埔共招生六期,加上武漢分校的學生,有近萬人之多。這些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日後成了共產黨軍隊中的骨幹將領。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南徵北戰光耀史冊,被國民黨方面稱為 " 赤黃埔系 "。NO1.
  • 他是國民黨陸軍中將,15歲從黃埔軍校畢業,20歲升任將軍
    在中國近代史上影響力最大的軍校還屬黃埔軍校。許多國共著名將領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而今天要說的這位將軍,也是黃埔軍校畢業生。畢業後的他在短短幾年內就直接升為將軍,一生低調。但他的孫女卻是家喻戶曉的女歌星劉若英。
  • 黃埔軍校出過那麼多軍事人才,在世界軍校中排第幾?說出來別不信
    對中國人來說,最有名的軍校莫過於黃埔軍校,很多中國的高級將領和領導人都在黃埔軍校進修過。但是在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四大軍校中並沒有黃埔軍校,在黃埔軍校中出過那麼多的軍事人才,世界軍校中排名第幾?說了別不相信。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黃埔軍校歷任校長都是誰
    第七任-艾靉將軍(1961年12月-1965年3月),籍貫湖北武昌,為該校第四期畢業。艾校長出身黃埔軍校四期、陸軍大學九期,軍銜中將。這個職位編制是上將銜,湯恩伯、胡宗南任過這個職務,但艾氏雖受到蔣介石的偏愛,也升不上上將銜,佔上將缺不能升實,主要那時上將太多了,艾在校長任內大興土木,大購器材,把學校振作起來,別人只幹三年,蔣介石留他任四年。第八任-張立夫將軍(1965年3月-1970年4月),張立夫恢復黃埔革命傳精神之目標,以鐵的紀律、愛的教育,以期德智體兼備,文武雙全術德兼修。
  • 除了黃埔,民國還有3間知名軍校,這一間培養了1600多名將軍
    01 為強國而辦學這三所軍校和黃埔軍校一樣,辦學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強國強軍。清朝末年,清軍在和列強的戰鬥中,基本上次次都是慘敗,鮮有勝績。花費巨資打造的北洋水師和淮軍在和日本的戰鬥中一敗塗地。清廷終於認識到光有新式武器裝備是無法打贏戰爭,武器是人用的,戰爭是人指揮的,必須要有一整套跟得上時代的軍事人才培養體系。
  • 世界十大著名軍校:中國黃埔軍校比美國西點軍校要強
    二十幾位上將;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三個國家軍隊的總司令出自這裡,有韓國首任總理兼國防部長李範奭、越南臨時革命政府主席武海秋(講武堂韶關分校畢業)、朝鮮人民軍總司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崔庸健元帥。從這裡先後走出300多位將軍,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有數十人,數以千計的校官和尉官,他們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佔有極其重要位置。
  • 黃埔軍校中,誰混的最差,這個黃埔一期的混的最差?
    黃埔軍校裡,誰混得最差?1924年4月,黃埔軍校第一期正式對外招生。當時黃埔軍校不太有名,所以黃埔軍校第一期只招收350名學生。
  • 世界四大著名軍校的「黃埔軍校」無憑無據
    這個四大世界最著名軍事院校的定義,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的標準說法,並已成世界軍界的最大公約數。美國西點軍校。這是美國內第一所軍事院校,號稱「美國將軍的搖籃」,在其200餘年曆程中,其陸軍有40%以上的將領出自西點軍校,同時還為美國培養和造就了巴頓、艾森豪等眾多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學家。
  • 黃埔軍校走出的十大開國將帥名單一覽
    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優秀的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第十位:張宗遜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同期同學還有羅瑞卿大將。而且兩人都做過毛澤東的貼身侍衛,相當於劉備之與趙雲,可見身份的重要性,一生戎馬倥傯,1955年授銜,稱為僅次於蕭克、李達的第三上將。第九位:周士第上將。
  • 黃埔軍校與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區別與聯繫
    因此,日本陸士和保定軍校是通過層層遴選招收的學員,總體素質是不錯的。一個正規的保定軍校畢業生,也是需要經過七年半的時間才能畢業,雖比日本陸士略短,但仍然可視為軍官專科學校,畢業大多是少尉和中尉,到1923年停辦時培養軍官8000餘名,其中成為將軍者多達1600人。
  • 黃埔軍校首次招生有什麼標準,共招收了多少人,有沒有走後門的?
    ,這個軍校十分牛叉,這裡的師生,影響了中國近代幾十年,凡是近代的大事幾乎都有黃埔子弟的身影,尤其是抗戰和解放戰爭中,黃埔師生就是主力,特別是解放戰爭,就是黃埔師生雙方的較量。軍銜的戰術總教官是何應欽,辦公室主任是陳誠,他們兩個都是國民黨中的大佬。至於黃埔一期的學生那就更加出名了,一期比較出名的中共方面有徐向前元帥,陳賡大將,左權將軍等。
  • 黃埔軍校其實不是正式軍校,只是個短期培訓班?為什麼人才輩出?
    說起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名字,從這個名字中走出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中國絕大多數軍事統帥名將。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曾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家和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就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至於國民黨軍隊中的中上級將領更是無數。但是這樣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的黃埔軍校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的正規軍校,只是一個軍官速成班!
  • 他黃埔軍校畢業,碌碌無為最後開米店謀生,生了個女兒卻家喻戶曉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一所學校被人稱為軍事人才的搖籃,因為在極短的時間內,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當年,國共雙方許多高級將領都出自這所學校,尤其是國民黨軍中,黃埔軍校出身的將領更是蔣介石的嫡系,可以稱為名將輩出。
  • 遼寧王忠新:躋身四大著名軍校的「黃埔神話」必須戳破
    這個四大世界最著名軍事院校的定義,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的標準說法,並已成世界軍界的最大公約數。美國西點軍校。這是美國內第一所軍事院校,號稱「美國將軍的搖籃」,在其200餘年曆程中,其陸軍有40%以上的將領出自西點軍校,同時還為美國培養和造就了巴頓、艾森豪等眾多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學家。
  • 閱兵式上旗幟落地,黃埔軍校就地解散,誰是黃埔「末代校長」?
    這個「弄丟了」黃埔軍校的人叫張耀明,他是黃埔軍校的第三任校長,是個抗日不含糊,卻又「生不逢時」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張耀明將軍1924年,張耀明等一批人經于右任先生介紹,從陝西南下廣州,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這批人中還有大名鼎鼎的關麟徵、杜聿明等人。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是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等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為了應對中國的革命形勢,在蘇聯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 黃埔軍校的學歷在當時到底有多牛?
    黃埔大門兩邊寫的「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兩句話曾督促無數黃埔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這裡也的確走出了不少的名將,中共的林彪,陳賡,國民黨的胡宗南,杜聿明,胡璉等人,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基本上都是黃埔學生的「內戰」,有人就戲言「一部民國史,上部歸保定,下部歸黃埔」。
  • 世界公認4大軍校排名,很遺憾,黃埔軍校未上榜
    現在世界排名比較靠前的軍校,幾乎都來自於二戰後的戰勝國,但很遺憾的是,中國雖然作為戰勝國,同時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世界排名前四的軍校沒有中國的,中國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軍校排前四的常任理事國。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排名前四的軍校有哪些。
  • 黃埔軍校真正的學霸,連徐向前元帥都自嘆不如
    黃埔軍校真正的學霸,徐向前元帥都自愧不如 眾所周知,黃埔軍校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軍校之一,而且許多中國名將都來自這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