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素食養生料理第一人:成都飲食文化深深打動我

2020-12-20 華龍網

圖為:臺灣素食養生懷石料理第一人陳健志分享與成都的結緣。劉彥君攝

中新網成都5月27日電(劉彥君)「大陸的北上廣地區有很多老闆找過我,但唯獨成都讓我放開執念,其海納百川的飲食文化深深打動了我,能深刻感受到成都的熱情與開放,所以想要把新的素食文化理念帶到這裡。」27日,臺灣素食養生懷石料理第一人陳健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次陳健志來成都是為他合作的位於鐵像寺的大陸第一家店「華道·鈺善閣」揭幕,與他同行的還有臺灣著名水墨彩畫家丘璦珍以及臺灣最年輕的住持、藝術家「本藏法師」。

陳健志出生在臺灣高雄旗山,父親務農,從小耳濡目染,養成處事踏實的態度。他從2004年在臺灣開創至今憑著推廣素食料理的熱情和堅持,已經把素食提升到一個乾淨純粹、充滿美學文化和意境的新層次。

「懷石料理」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第70章中「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一句。是指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樸的內在,並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本質的美。

「懷石料理的特點就在於突出食物原材料的美。」陳健志認為,大多數人對於素食的概念,都停留在宗教、齋飯、仿葷素食之類,其實「新派素食」已經從仿葷漸漸回歸健康的素食理念。「這幾年,素食者逐漸增多,素食人群年輕化是這波生活潮流最顯著的時代印記。」

談到與素食結緣,陳健志回憶說,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天父親上山砍竹子,結果在道路上翻車,竹子插到腹部,送醫急救。醫生一度認為情況危急,不願意收,最後在奶奶的跪求下,才為傷口麻醉消炎,但也無法縫合。

「當時有人告訴奶奶,發願吃素可以抵業障,結果奶奶就照著做,或許正因為這份虔誠,感動上天,父親的傷口逐漸癒合,就此,我們全家都改吃素。」陳健志說。

高中畢業後,陳健志到素食餐廳做學徒,從早忙到晚,但他不放棄機會,別人不願做的雜事,他都撿起來做,這份努力讓當時的大廚發現,決定傾囊相授,陳健志一路從廚房做到外場服務,也累積紮實的技術與人脈。

以深耕文化、營造店內氛圍、發現素食材原味為特點,經過十多年的沉澱,陳健志的鈺善閣「懷石料理」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素食中的「愛馬仕」,現在如果去他臺北的店不點餐還需要付觀光費。

在當今的臺灣,作為現代健康飲食理念的一部分,素食文化蔚然成風,吃素的人口數量也在逐漸增長。「臺灣約有4000多家素食餐館,素食產業的整體規模接近500億元新臺幣。」陳健志分享道,近兩三年,受減碳觀念的影響,臺灣地區素食人口逐步上升,從200萬人上升到近300萬人。

談到和成都的緣分,陳健志表示,「最初我並沒有想推廣到大陸,但有很多北上廣的老闆來找我,就連成都店的老闆朱清幾次造訪也都被我拒之門外,一次偶然的機緣,我同意到成都看一看,到了才發現,成都是一個非常適合生活休閒的城市,有一種慢生活的情調,這和我做的素食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加上鐵像寺的古風水韻深深的打動了我,成都的美食愛好者很多,國際化元素十足,臺灣的素食既然能風靡全球,在這裡肯定能找到一席之地,這也是海峽兩岸文化的一種連接和融合。」

「成都是美食之都,口味有自己的特點。素食大多清雅,成都人平日飲食比較『重口味』,因此,我們的大廚將川味中經典的魚香味融入了部分菜品,既保證每道菜的品質,也保證不會串味,希望我們推行的素食文化在成都有一個很好的本地化發展。」陳健志表示。(完)

相關焦點

  • 素食中的「愛馬仕」 中國臺灣「華道生活館」成都盛大啟幕
    據悉,華道生活館中的——華道•鈺善閣是引進於中國臺灣的頂級素食養生「懷石」料理,從2004年在臺灣開創至今憑著推廣素食料理的熱情和堅持,已經把素食提升到一個乾淨純粹、充滿美學文化和意境的新層次,這是首次被引進到成都,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幸福的靈性料理。
  • 「華道生活館」落戶成都 首次引入臺灣頂級素食
    5月18日,位於成都鐵像寺水街的「華道生活館」正式開業。華道生活館中的——華道·鈺善閣是引進於臺灣的頂級素食養生「懷石」料理,此次是首次被引進大陸來到成都。    據悉,鈺善閣被業內稱為素食中的「愛馬仕」,從頂級餐飲所講求的料理、設備、格局與服務等各方面讓用餐者在不知不覺中享受著美、感受著品牌文化,進而體驗全新的生活理念。
  • 臺灣素食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十大素食餐廳排名
    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臺灣的素食文化已逐漸跳離出宗教色彩,成為新時代講求自然、健康、養生及環保的飲食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這種飲食文化的健康性,新一代臺灣人改吃素食的人數大為增加,一股新素食主義風潮開始熾熱發展開來。素食成為民眾珍愛生命的一種新選擇。  據2010年的臺灣食品消費調查顯示,臺灣常年吃素的人口數約佔臺灣人口總數的10%。
  • 素食文化:論壇臺北閉幕 展現臺灣素食文化_佛教_鳳凰網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閉幕式在臺北舉行,臺灣各佛教教團與逾五百間寺廟共襄盛舉,展現教內高度的團結與重視。世界佛教論壇臺灣地區執行長覺培法師表示,這是佛教界一大盛事,各方面準備已經進入倒數階段。為了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主辦方在飲食方面研究出一套具臺灣特色的菜譜,藉此展現臺灣素食文化「軟實力」。
  • 素食文化: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
    而2012年,擁有深厚素食文化底蘊的臺灣素食更是愈加繁榮,長期深受全球素食者的嚮往;無數遊客與美食家紛至沓來,嘗遍素食美味的同時更是對東方素食文化的意蘊與美麗大加讚賞,而作為一個以吃聞名的地區,臺灣素食文化的發揚與繁榮同樣是臺灣飲食經濟甚至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 大陸第一家臺灣頂級素食館:「樸素」理念彰顯匠人精神
    原標題:大陸第一家臺灣頂級素食館:「樸素」理念彰顯匠人精神央廣網 成都 6月24日 消息(記者 林舒意)近日,在成都市高新區鐵像寺水街的華道生活館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吳先生夫婦把寶寶的百日宴設在華道·鈺善閣,邀請親朋好友將近140人共進素餐。華道生活館中的華道·鈺善閣引進臺灣頂級的素食養生懷石料理,這是首次被引進大陸來到成都。
  • 成都市華道·鈺善閣:大陸第一家臺灣頂級素食館
    你好臺灣網6月24日消息(記者 林舒意)近日,在成都市高新區鐵像寺水街的華道生活館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吳先生夫婦把寶寶的百日宴設在華道·鈺善閣,邀請親朋好友將近140人共進素餐。吳先生夫婦在華道·鈺善閣為寶寶舉辦百日宴(你好臺灣網 圖 林舒意 攝)  華道生活館中的華道·鈺善閣引進臺灣頂級的素食養生懷石料理
  • 夏日養生|這幾家頂級素食餐廳,記得收好~
    盛夏早至,高高的豔陽曬一曬,容易讓人食慾大減;便是這空調的冷風吹多了,也總覺得提不起勁來。這時候,一頓素食來清清腸胃,可謂是夏日最佳的養生之道。雖然提到素食,很多人還是會不自覺認為「吃素者苦」,但其實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代,「素食」早已不再是無趣且味淡,相反,現代的素食,不僅看起來賞心悅目,而且吃起來還別有趣致。
  • 大陸第一家臺灣頂級素食館:「樸素」理念彰顯精神
    近日,在成都市高新區鐵像寺水街的華道生活館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吳先生夫婦把寶寶的百日宴設在華道·鈺善閣,邀請親朋好友將近140人共進素餐。    華道生活館中的華道·鈺善閣引進臺灣頂級的素食養生懷石料理,這是首次被引進大陸來到成都。
  • 廣西首家素食料理天同府登陸南寧
    12月15日,天同府素食料理第一家店於南寧青秀區龍光商業廣場盛大開幕。據了解,天同府素食料理立項於2017年8月,通過三年多時間的打磨和籌備,第一家店於南寧青秀區龍光商業廣場盛大開幕。天同府本著願天下人都健康的使命,以素食、養生、輕奢、靜雅的東方人文生活美學為健康理念、產品、設計、空間、服務,致力於讓消費者有身心靈、輕鬆快樂的極致體驗。公司管理團隊、核心人才,均來自北上廣深、香港、臺灣。產品以素食料理、小火鍋、茶品為主。原材料嚴選廣西、國內、國際:果、蔬、豆、菌、穀類等。
  • 創意 素食也美味——臺灣十大人氣素食餐廳
    近年來吃素已經成了世界性風潮,每年的11月25日被定為「世界無肉日」,也稱「國際素食日」。其實,對於愛好美食的人來說,偶爾吃素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來增加纖維質增進體內環保,二來均衡飲食,吸收不同的維生素,還能照顧到吃素的朋友,何樂而不為呢。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吃素的行列,多種口味的蔬食料理店紛紛開張,多元料理手法讓蔬食越來越有趣,越來越好吃。
  • 對話素食:素食與分子料理的新世界
    智素在線:隨著飲食文明進步,純素食菜亦成為大眾比較歡迎的消費,這其中也需要烹飪技巧的提高,就分子料理如何嫁接素食食材,打造出與葷食不一樣的素食美食,能不能分享一些看法和具體做法! 郭紅曉:因為我以前是做葷食烹飪的,還是做創意美食的,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在素食烹飪中的話國內除了寺廟的齋菜和這種仿葷素食,包括蛋奶素的素食,其實我想有沒有一種素食的表達,運用更多技法的國際化素食,做的更有味道、更有質感,或者把素食怎麼能通過分子料理和先鋒技術的方法讓口感和質感變得更美味,所以說我結合了很多傳統的素食和中式果蔬的烹飪方法
  • 嶺南養生谷養老院首屆素食文化藝術節完美收官
    11月25日,國際素食日,由廣州嶺南養生谷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中西合璧,玩轉素食!」嶺南養生谷首屆素食文化藝術節(以下簡稱「素食文化藝術節」)完美收官。首屆素食文化藝術節活動一經啟動,便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熱切關注,到場參觀交流的觀眾逾3000人。眾多養老健康優質企業紛紛報名參加活動,前來進行經驗分享和技術交流。文化藝術節同期舉辦了廣東省素食產業促進會成立大會、嶺南養生谷11月長者生日會、素食烹飪體驗課等主題活動。邀請了南方衛視等各大媒體廣泛參與報導。
  • 臺灣素食蔚然成風 素食餐館、校園午餐替代說教
    曾幾何時,素食只是宗教人士的「最愛」,而今逐漸演變為尋常百姓的一種時尚健康的飲食方式。眼下,寶島興起了一股素食風潮,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加入到素食行列。  每10人裡有1人素食  來自臺北的白領遊小姐是位素食愛好者。
  • 飲食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文化表現 從飲食文化看臺灣!
    飲食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文化表現。臺灣特殊的歷史背景、突出的海島特徵、獨特的文化習俗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飲食文化。臺灣飲食文化以福建閩南飲食文化為主,但又結合了中國大陸各地的飲食文化特點。本文旨在通過對臺灣飲食文化的介紹,使人們對臺灣的飲食文化能有一個大概地了解。
  • 原來沒肉也很好 杭城素食餐廳盤點
    難怪肉蟹煲、潮汕牛肉火鍋、日式烤肉、蟹宴、海鮮大餐、以及日料刺身等等關鍵詞稱霸了這兩年的杭城飲食圈,我們對肉的喜愛,還真是被寫到了基因裡啊。然而,在這一大潮之下,還是有一些人,或是出於健康飲食的觀念、或是因為宗教信仰、或是單純想體驗不同的生活經驗,他們拒絕肉食,對蔬菜鮮果卻有非一般的熱愛。那麼在杭城,有哪些地方可以吃到素食大餐呢?
  • 「天同府」南寧首發 素食與美學結合助力全民健康飲食
    主辦方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0日訊(記者 覃雄)素食與美學相結合,會形成怎樣的美妙場景?記者在天同府全球健康素食品牌發布會上,得以一探究竟。據悉,天同府素食料理立項於2017年8月,分別在香港、 北京、 廈門、廣州、深圳、南寧6個城市進行了長達2年的深度調研,前後經三年多時間的打磨和籌備,第一家店於12月15日在南寧青秀區龍光商業廣場開幕。天同府以素食、養生、輕奢、靜雅的東方人文生活美學為理念,產品以素食料理、小火鍋、茶品為主。
  • 日本飲食文化——日本料理
    日本飲食,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用餐,美食擺上桌,拿起筷子準備用餐之前,都會看到他們虔誠的眼神,雙手合十,對著滿桌的美食表達感謝和敬意,並真誠的說道「我要開動了」。 這項舉動並不僅僅是「禮儀規範」而裝裝樣子,而是發自內心的虔誠與感謝。
  • 「天同府」南寧首發 素食與美學結合助力全民健康飲食 (6/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0日訊(記者 覃雄)素食與美學相結合,會形成怎樣的美妙場景?記者在天同府全球健康素食品牌發布會上,得以一探究竟。據悉,天同府素食料理立項於2017年8月,分別在香港、 北京、 廈門、廣州、深圳、南寧6個城市進行了長達2年的深度調研,前後經三年多時間的打磨和籌備,第一家店於12月15日在南寧青秀區龍光商業廣場開幕。天同府以素食、養生、輕奢、靜雅的東方人文生活美學為理念,產品以素食料理、小火鍋、茶品為主。原材料嚴選世界各地果、蔬、豆、菌、穀類等,精心烹飪成養生佳品。
  • 「天同府」南寧首發 素食與美學結合助力全民健康飲食 (2/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0日訊(記者 覃雄)素食與美學相結合,會形成怎樣的美妙場景?記者在天同府全球健康素食品牌發布會上,得以一探究竟。據悉,天同府素食料理立項於2017年8月,分別在香港、 北京、 廈門、廣州、深圳、南寧6個城市進行了長達2年的深度調研,前後經三年多時間的打磨和籌備,第一家店於12月15日在南寧青秀區龍光商業廣場開幕。天同府以素食、養生、輕奢、靜雅的東方人文生活美學為理念,產品以素食料理、小火鍋、茶品為主。原材料嚴選世界各地果、蔬、豆、菌、穀類等,精心烹飪成養生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