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依賴,長大很糟糕,家長這樣做,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

2020-08-22 仙人掌教育筆記

在寶寶小時候,父母總想著讓孩子時時刻刻都陪在自己身邊,替寶寶做任何事情。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家長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誤的育兒方法,因為寶寶對自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離開家長寸步難行的地步。意識到後果的家長極為懊悔。那麼,該如何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呢?

1.家長不包辦 ,讓孩子試一試

孩子學吃飯時由於手眼配合不好,飯會撒出來很多,有些家長看著著急,就直接餵孩子,孩子失去了探索學習的機會,也打擊了孩子自己學習的興趣,時間久了容易形成依賴,一旦孩子形成依賴以後很難糾正。

1~3歲的孩子特別善於模仿,看到掃地想自己試試,看到疊被子也要試試,大人怕孩子弄的一團糟,最後還要自己收拾,通常不讓孩子參與。遇到孩子有好奇心,想參與,大人在旁邊保護孩子,儘量讓孩子試試,這個時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時期。

2.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要從小培養寶寶的自律能力,讓寶寶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會因為達不到某種要求而哭鬧。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長也要為寶寶做好自律的榜樣。此外,還要培養孩子時間上的自律意識,比如,什麼時間該睡覺,什麼時間該學習,什麼時間該玩耍,在約定的時間內可以讓孩子盡情的玩耍,而一旦超過約定時間以外,要提醒孩子,讓孩子自覺的停止。

3.尊重好奇心,激發探索興趣

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提的問題過於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隨著家教觀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現代家教觀、教子有方的家長,注意創造機會,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科學家、發明家成長的故事,以激勵孩子從小立志,培養孩子對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的興趣。

4.從興趣上培養

讓孩子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簡單的命令,防止他們對勞動產生對立情緒或厭噁心理。幼兒對遊戲活動有強烈的興趣,讓幼兒做些象徵性的勞動時,要儘量遊戲化,這樣他們就會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參加,如果能經常地堅持訓練,他們就會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獨立性和勤勞、不畏艱苦是密不可分的,不愛勞動,害怕艱苦,怎麼能夠堅持獨立性和自主性呢?

正確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可以讓孩子具有懂事、有條理、有自主能力等優點。孩子的成功不僅取決於天賦,後天的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家長應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防止孩子對自己產生過度依賴的心理,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發展是非常不好的。

相關焦點

  • 依賴讓孩子難以長大,培養自主獨立性,家長要放手,適度是最好的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是出自本能和天性的,很多時候父母往往是為孩子考慮得太多,希望他們能夠不受到任何負面事件的幹擾,快快樂樂地長大。但其實對於每個人成長來說,必須要經歷痛苦和挫折才能夠算是完整,孩子也不外乎如此。家長想要永遠地保護孩子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讓孩子永遠都什麼都依賴著父母長大。
  • 避免成為直升機式父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要怎麼做?
    小柒媽媽為了照顧小柒專門辭去工作,因為小柒小時候被奶奶照顧燙傷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害的小柒媽媽現在不離開小柒半步,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但是現在等孩子漸漸長大了,到了上小學的孩子沒有生活能力,而且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小小年紀就變得懶惰,還不是直升機式的爸爸媽媽親手毀掉了孩子對生活的探索欲。
  • 孩子對父母依賴成習慣,處理好「適度依賴」,讓孩子走向獨立自主
    >1.適當給孩子放手其實稍加觀察你就會發現,您的孩子之所以會過度依賴,其實在某一個程度上是因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您對她的關愛過剩,甚至限制到了他的自由和思考,於是在他稍加長大後,他的這種依賴程度仍然是沒有減少。
  • 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太依賴別人
    家長總喜歡對孩子進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教育,無論大事小事都讓孩子嘗試自己處理,家長從來不會插手,也不會幫孩子的忙。或者這樣的方式會漸漸地培養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平時孩子的起居飲食都是自己來,閨蜜是從來不會幫忙的,這樣也形成了孩子獨立的性格,反正一個人出門在外絕對沒有問題,自己照顧自己完全可以。獨立性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俗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確實如此。很多家長都注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其實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忍住,別插手!
    子女教育一直是困擾家長的一個大難題,如何才能讓孩子既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又不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給予的壓力,這仿佛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孩子有相當強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後自覺地完成學業以及各種功課,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篇文章主要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以及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著手培養?以下內容均以文字的形式講解,希望讀者可以花一些時間讀完,相信對您會有一定的幫助。如果能夠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前就做好習慣培養,那麼將對我們的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並且一旦這些習慣轉化成孩子的能力,那麼我們也就不需要過分操心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呢?下面我們從兩大方面展開介紹。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讓他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呢?
    結果,導致了孩子長大乃至成人後,無論是在行為上和心理上都離不開父母這根「拐杖」。 事實上,一些依賴拐杖而生存的孩子,正是家長培養出來的。因此,家長們不應一味的責怪孩子的脆弱。 老人、殘疾人拄杖而行,是因為他們離不開拐杖的支撐。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在其人生的道路上,卻不能依靠「拐杖」前行。
  •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先糾正孩子的依賴心理,家長做好這些很重要
    一、生活上的依賴。這樣的孩子往往生活能力比較差,比如,不會自己整理衣物,不知道打掃房間,對生活的基本常識比較缺失,孩子往往不能夠自理。二、學習上的依賴。在孩子的那些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有父母幫著去解決,做任何事情不計後果,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即使做錯事情也習慣性的藏在父母的身後,這些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長時間的習慣性依賴會使孩子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在生活中也會缺乏責任感,造成人格缺陷,所以,父母想要孩子學會獨立,不如培養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
  • 孩子做事太依賴父母?聰明的家長這樣教孩子學會自立
    然而,有些家長卻認為,吃飯、穿衣、洗衣等生活技能是不需要訓練的,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學業重,怕累著孩子,耽誤學習,不讓孩子做。還有些家長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做太麻煩,費時費力,於是不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孩子的自主性受到限制,慢慢變得什麼都要依賴家長。
  • 獨立自主意識強的孩子思想也很獨立難能可貴,家長應該如何培養?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相信很多家長都很重視。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因為擔心孩子受傷或覺得他們做不好,而選擇越俎代庖。看來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情。今天和家長們聊一聊,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力的培養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那麼看重自主能力的培養。因為大了他們自然都會做,尤其對於老年人,這種想法更為明顯。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自立自強好少年,家庭教育第一要務
    父母可以陪孩子走一程,卻無法伴孩子度一生。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做一個自立自強好少年,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務。有時,太多的關愛(幫助),反而成了傷害(失去)。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
  • 離開父母的孩子成巨嬰,缺乏自理能力,六個方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家長害怕孩子受一點委屈,生怕孩子難過不開心。孩子處於這種家庭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對父母的依賴,從而缺乏應有的鍛鍊。2.沒有給孩子一個鍛鍊的機會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時,認為孩子太小,沒有能力去處理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們就把孩子的事情當作自己的責任,任何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不給孩子一個選擇和嘗試的機會,孩子從而缺乏鍛鍊,以至於生活無法自理。
  • 孩子過於依賴父母,長大很難有出息,不要犯這三種錯誤
    孩子一開始沒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便由父母寸步不離的照顧,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深。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父母對孩子的看顧也不用太多。此時如果發現孩子過度的依賴父母,便要開始重視。許多的父母不能完全適應孩子的長大,對待孩子還認為他們是需要自己時刻看顧的,孩子也習慣於依賴父母。
  • 從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求助長輩,孩子才能獨立自主
    第一個方法:孩子生活上的問題要自己動手想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就要從孩子的日常生活開始做起。孩子日常的衣食住行家長不要幫忙給孩子做,教會孩子如何收拾房間,怎樣刷洗碗筷、如何洗衣服,這樣平時的小事,家長教會就要孩子自己做了。
  •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要掌握這幾點,擁有獨立自主能力很重要
    所以,在孩子陪伴父母身邊的時候,父母所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能夠更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的社會。也許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終究是孩子,永遠長不大,父母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情,以至於很多孩子成長的非常慢,而到社會上吃了很多虧。孩子第一次要離開父母身邊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是36個月,孩子要步入幼兒園的時候。
  • 孩子依賴性太強,什麼都要家長幫忙,關鍵在於教會孩子獨立
    孩子依賴性太強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有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無論幹什麼都非常依賴家長,甚至是簡單地穿衣吃飯都解決不了,這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那麼,如何幫助孩子走向獨立呢?事實上,一個不夠獨立的人往往沒有能力應對陌生環境和困難的情況。當他們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做出獨立的判斷並且解決。因此,他只能尋求家人的幫助。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掌心裡的寶,有些父母生怕孩受一點苦或委屈,事事為孩子操辦,久而久之,孩子喪失了獨自生活的能力,以至於有些些孩子上了高中、大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而有些父母則從小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後普遍有很強的獨立自主能力,不僅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能把他人照 顧得很好。
  • 孩子依賴性太強,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
    作業怎麼做,大到選擇專業,選擇學校,都是父母說了算,因為從小到大,都是父母準備好孩子每天要穿的衣服鞋子,安排好各類補習班,結果孩子事事依賴,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更不用說自主決定的能力了。二、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們缺乏獨立性: 1、家長們過度的保護。
  • 父母掌握這3招,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寶寶將來更優秀
    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攀登人生的高峰,家長一定要學會去鍛鍊孩子,去培養孩子,讓孩子能夠真真正正地做到獨立自主地生活。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獨立意識的缺失,在家裡依賴父母,在學校依賴老師同學,這些都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 森碟「整容式」長大: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從這3方面培養孩子
    同樣為人父母在培養孩子方面,怎麼樣做一個一個有遠見的父母,像田亮夫婦一樣培養出森碟那樣優秀的孩子呢?孩子如同一棵小樹,如果從小就在大樹的庇佑下長大,一旦失去了大樹的庇護,大風一吹很容易就會被吹斷。如果孩子從小就是在父母的包辦下長大,那麼孩子長大後獨立自主的能力可想而知,不能說為零,最起碼不容樂觀。一個孩子從小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以後的人生路可能會走得更為順暢、久遠。毛主席曾說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