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評|疫情前後,洗手液成為了市場「黑馬」,來看看數據如何。
來源| 聚美麗
作者| 婭菲
如果說近段時間什麼產品最走俏,那理所當然的是口罩。不過現階段,口罩實在緊缺,與此相關的消殺產品卻相對庫存較多,其中,超市貨架和電商平臺上的洗手液愈發緊俏。
那麼對於部分化妝品企業來說,入局洗手液品類是個好選擇嗎?現在進入還來及嗎?此文也許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洗手液品類熱度暴增
天眼查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的企業多達3647家,如富士康新增從事醫用口罩的生產,比亞迪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中石化宣布開始生產口罩等。洗手液也同樣如此。
從淘寶生意參謀近段時間洗手液的搜索人氣看來,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增長。
免洗洗手液、殺菌消毒洗手液、免洗洗手液便攜等關鍵字搜索率節節攀升。
其中,搜索「洗手液」跳出的關聯品牌詞中,滴露、威露士、舒膚佳、藍月亮等品牌毫無疑問上榜。
此外,潔芙柔免洗消毒洗手液、小米自動洗手機、3M乾洗潔膚液、花朵型洗手液等相關品牌及關鍵字也上榜。
從藥監局最新備案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工廠的洗手液備案在增加。
此前2月7日天貓超市可以看到,威露士消毒液的月銷售額破25萬件,產品主頁註明了「24:0前付款,預計2月12日送達,因政策和交通影響或有延遲」;滴露消毒液兩瓶套裝銷量顯示13.5萬件,愛特福84消毒液則破2.5萬件。2月12日,在天貓超市搜索威露士消毒液、滴露消毒液、愛特福84消毒液以上產品均顯示已售空。
連寶潔官方旗艦店在京東直播時,彈幕上的消費者都在問,有免洗洗手液嗎?
盲目生產洗手液存在風險
不過,儘管看上去洗手液市場前景可觀,但對於生產洗手液這件事兒,化妝品行業部分企業卻持謹慎態度。
一位工程師就向記者透露,在他看來,疫情過了會再持續個2-3個月,就跟以前一樣了。同時,疫情下,生產洗手液人員自身的防控問題也是關鍵。
的確,現階段生產依然存在不少難題。正如此前聚美麗總結的化妝品生產工廠五要素:人機料法環一樣,如果此前沒有生產洗手液的相關材料、不符合相關法規、沒有相關設備,以及沒有合適的工人操作,那麼如何合規生產的是個問題。關於人機料法環的介紹,詳見《供應鏈復工之路漫漫 | 新冠疫情下的化妝品行業(番外)》
此外,如果沒有很好的估算市場,那麼盲目生產恐怕有所虧損。
這些都存在前車之鑑。此前非典時期,索芙特、丁家宜等企業看到洗手液、消毒水等產品市場需求,也馬上開發相關產品。然而,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對聚美麗記者表示,「等他們三家企業把產品開發出來的時候,非典疫情就結束了,市場需求沒有那麼多,反而導致了庫存積壓。」
當時同樣產生庫存積壓問題的企業還有白貓、相宜本草副總裁王愛華於2003年在白貓任職,他告訴聚美麗,非典時期白貓的消毒類產品被搶空,疫情過後,認為消費者對消毒衛生的需求會有升級,加上當時供應鏈不夠先進,快速生產相關產品卻陷入了滯銷。
「衛消證字」洗手液才屬於消毒產品
此外,對於化妝品企業而言,生產消字號洗手液門檻提高了許多,畢竟普通「衛妝準字」的洗手液屬於化妝品範圍。「衛妝準字」是衛生部門針對國產化妝品頒發的批准文號,此類洗手液一般不具備殺菌、抑菌功效,其功能只能達到清潔、去汙目的。
與此對比的是帶有「衛消證字」產品批號的洗手液才屬於消毒產品。此類洗手液能夠殺滅或抑制常見致病菌,如化膿性球菌、腸道致病菌、致病性真菌等。這類洗手液需要將產品送檢,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安全性和消毒效果檢驗,取得衛生許可證和「衛消證字」許可批件後,才允許生產和銷售。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發通知,為解決部分地區消毒劑供應緊張問題,保障全國消毒劑的有效供給,實行部分消毒劑「緊急上市」的辦法。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正常流程,持有消毒產品生產衛生許可證的企業在生產產品後,需要按照WS 628進行衛生安全評價,評價結果合格才可以上市銷售,檢驗周期根據不同產品至少需要1個半月-4個半月不等。「國家準許部分消毒產品進行有效成分等必要項目檢驗後先上市,再補充衛生安全評價和備案,大大節省了時間。」
美妝品牌迅速抓住商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化妝品行業也有不少品牌搶先在市場上推出了關於洗手液的新產品。
某些品牌表示,在疫情發生早期,就自己開發了消毒液,並且和相關公司合作推出產品。
此前,戴可思創始人張曉軍向聚美麗記者表示,洗手液產品需求急劇上升,下了80萬訂單。半畝花田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品類上我們做手部護理,能殺菌,清潔作用比較,因此最近數據增長和這些都有關係。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事實上,洗手液會在疫情期間增長有過先例。
前上海家化董事長、上海銘耀資本創始合伙人葛文耀談到上海家化在非典時期的經歷,他說道:「非典的影響不是很大,傳染範圍沒這次廣。當時3月下旬知道非典,正好家化有一些中草藥方面的儲備,我們就用艾葉開發了空氣清新劑,還有洗手液和香皂,我記得4月份大概賣了幾千萬,家化的家居護理品牌家安就是那時候創立的。」
△前上海家化董事長、上海銘耀資本創始合伙人葛文耀參加聚美麗活動
在抗擊非典中,上海家化推出的「家安」系列產品,搶佔了上億元的市場。
此外,佔據洗手液大量市場份額的藍月亮和威露士的崛起也同樣與上次疫情有關。
此前,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聚美麗記者,藍月亮和威露士此前規模並不大,非典來襲時,因為兩家企業的主要產品是洗手液,屬於消殺類產品,跟市場需求非常契合。他們都入駐了商超和大賣場——當年絕對的主流銷售渠道,市場份額增長很快,並且買下大量的包材原料,極力地擴大生產。非典時期,藍月亮和威露士佔據了該領域80%以上的市場份額,此後成為領軍企業,2004年兩家企業的體量都突破了10億。詳見《從非典到新冠,疫情正在深刻改變化妝品行業》
從過去這些案例我們能看到,疫情期間消殺品類的確會十分火爆。抓住這個機遇可以讓企業迅速增長,甚至搶佔大量市場份額。
不過另一方面,消殺類產品的增長比較短期,如何在短時間內搶佔有限的市場先機,如何估算市場,如何合規生產等方面都需要好好思考,在沒有想清楚這些問題之前,不盲目生產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