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看全文👇
1 引體向上,既考驗上肢力量,又考驗自重,想說愛你不容易!
2 彈力帶助力引體向上,從零開始做引體!
附:引體向上.入門訓練!
美好的一周,從填坑開始!
前兩周咱們說了說「你為什麼1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相關閱讀👉你,為什麼1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
據說很多童鞋都非常鍾情這個話題,美滋美滋地在坑底呆了許久=。= 坐等我什麼填好坑,將他們拉回岸上……
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我也不好拖坑太久……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談談:1個引體向上也做不起來的你,如何從零開始,輕鬆做引體?
溫故:引體向上,難在哪?先來重溫一下,為什麼你一個引體向上也做不起來?
上回咱們說了,引體向上是個既考驗上肢力量,又和你自身體重密切相關的訓練姿勢。
上肢力量弱的小夥伴、大體重基數童鞋,長胳膊長腿朋友,做起來都會相對有些難度……
那麼如何從零開始改善呢,上回也粗略給大家提供了三種方向:強化相關肌群 or 降低體重 or 從助力引體做起~
你,為什麼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
1 誰做不起來?
2 如何做起來?
強化你的相關肌群力量!
控制你的體重!
從助力引體做起:找器械、找朋友、找彈力帶
需要強調一下的是:這三個選項並不衝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三種一起來,效果會更好。
比如強化相關肌群+控制體重,肯定是幫你做起引體向上的關鍵環節;
而採用助力引體向上,掌握好正確的引體向上發力感覺,也能讓你更好的找到目標肌群的發力感覺,還能讓你一下從小白進化成「大牛」,分分鐘感受做起一個引體向上的自豪成就感!
輕鬆:彈力帶助力引體1.0助力引體向上,引體向上入門的第一步,器械助力&肌友人工助力都屬於大家比較熟悉的方式了。
不過有童鞋會說了:可是我既沒助力器械,也沒肌友相伴啊……
沒事兒,做引體向上,那引體向上架總得有吧~只要有引體向上架,不用好基友,照樣帶你輕鬆做引體!
>>> 腰帶+彈力帶,減輕自重做引體
彈力帶助力引體1.0:
將腰帶和彈力帶連起來,腰帶綁緊固定在腰上,然後將彈力帶纏繞固定在引體向上架上方,做上位助力引體向上。
簡單說,1.0版本的彈力帶引體,就是將自己吊起來……
這個方法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彈力帶提供向上的助力,從而在動作過程中,幫你分擔身體一部分的負重。
這樣相關肌群需要發力「拉」起來的重量更小,動作自然也就容易的多咯。
不過,這個動作雖然幫你「減輕自重」,降低了一部分的難度,從原本的10分題降低為5分題,但還是需要一定的訓練水平,並不是最簡單的引體姿勢……
很多胳膊,背部沒什麼力氣的姑娘,估計嘗試1.0版本後,還是吊在那一動不動……
既然說好了是讓所有人,都能從零開始做引體,那這種程度顯然是不夠的,往下看,更簡單的助力引體2.0,保你人人都能做!
更輕鬆:彈力帶助力引體2.0先上姿勢👇
彈力帶助力引體2.0:
STEP1:將一根彈力帶用鎖扣固定在引體向上支架,或者史密斯機的下端;
STEP2:雙手固定在橫杆上,半蹲站在彈力帶上,注意重心平衡;
STEP3:向上做引體。
看步驟是不是還是挺簡單的,2.0版助力的原理也很好理解:
由於人踩在彈力帶上往下壓,彈力帶肯定會有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助力啦,所以和助力1.0一樣,也分擔了身體很大一部分的負重。
不過有童鞋可能要說了,那1.0 和 2.0,只是怎麼分擔負重的方式不一樣嘛?感覺沒什麼亮點啊……
當然,沒那麼簡單!
PK:助力1.0 vs 助力2.0要對比1.0 vs 2.0,先來看這兩個動作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沒錯,就是一個固定點在腰上,一個固定點在腿上!不要小看這點差異,它直接決定了你動作的難易程度!
❶ 腰帶助力引體1.0
腰帶助力引體,和標準引體最大的區別是解決了你身體的部分負重問題,然而動作本身和標準引體變化不大,同樣需要相關肌群充分發力,來完成動作全程。
另外,由於腰帶可以大大減小腰背核心的壓力,動作負荷更多集中在背闊肌上,所以對背闊肌的刺激水平更好。
但是我們知道,引體向上過程的第一步,並不是背闊肌直接上來就使勁兒啊……
你需要先用胳膊和肩關節的活動,把自己拽成一定的傾斜角度,找到相對適合背闊肌發力的姿勢,然後再靠背闊肌收縮往上拉……
引體向上第一步:胳膊&肩先將身體拽成一定斜度
而如果你胳膊和肩部力量不夠,第一步找到合適角度就失敗了,即使減輕動作負擔,你可能也很難做起來……
助力引體1.0
特點:固定點在腰間;
優勢:減輕一定程度負重,對背闊肌刺激更強;
劣勢:胳膊&肩部薄弱的童鞋,動作同樣有難度!
❷ 底部助力引體2.0
再來看固定點在腳上的助力引體2.0,首先肯定還是全程助力更輕鬆拉!
更重要的是:底部助力引體,可以改變動作過程中重心的變化,減輕手臂和肩部負擔,幫你完成引體第一步!
可以看到,彈力帶在下面向上託起的助力引體,可以通過身體略微向後傾斜,改變身體的重心。
而身體重心偏移的角度,就相當於是替代了胳膊和肩部在引體過程中,開始拽的第一步,讓姿勢非常適合背闊肌發力,難度自然就大大減小很多。
再者,底部助力引體向上,動作過程中,可以參與協作、共同發力的肌群也更多,比如核心臀腿等,動作做起來也更不費勁咯。
助力引體2.0
特點:固定點在腳底;
優勢:減輕一定程度負重,改變動作重心,更多肌群參與,對胳膊和肩的要求更小!
所以簡單說,如果你是胳膊肩部哪哪都比較弱的純小白,那麼從底部助力引體2.0練起,改變重心+借力更多,更適合新手!
而如果你已經訓練了一段時間,是屬於有一定水平但做不起引體向上的訓練者,選擇更接近標準引體向上的腰帶助力引體1.0,就能更集中刺激背闊肌咯~
引體向上進階:
底部助力引體2.0 → 腰帶助力引體1.0 → 標準引體向上 → ……
最後,給大家一個「引體向上入門訓練"計劃,成為引體向上小達人,從此不再難!
最後的最後,去不了健身房練引體向上的童鞋,我們也有居家引體橫杆,隨時隨地都能練哦~👇
居家必備· 引體套裝!
1. 點擊文章最下方 「閱讀原文」 即可到達!
2. 點擊微信導航欄[健身硬貨-燃脂塑身套裝&居家引體橫杆],一鍵獲得裝備!
點擊 閱讀原文 配備居家必備「硬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