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構建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

2020-12-14 瀟湘晨報

12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省民政廳在南昌聯合舉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將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將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從目前的縣(市、區)一級下放至鄉鎮(街道),讓救助程序更加便民。

我省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第一項重要舉措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迅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要求,根據今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於11月13日印發《實施意見》,著力破解社會救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救助需求。《實施意見》的出臺,也是我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第一項重要舉措。

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將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著力構建城鄉統籌、資源融合、分類施策的綜合救助體系。計劃到2022年,全省困難群眾基本保障更加堅實,相對貧困對象納入制度化保障軌道,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穩定成熟,社會救助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總體適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救助範圍擴大,程序更加便民

按照《實施意見》,我省將根據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致貧原因和困難程度,將救助對象分為三個層次:針對絕對貧困人口,通過低保或者特困供養保障基本生活,並給予相應的專項救助;針對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貧困家庭等相對貧困人口,根據實際需要給予基本生活救助或相應的專項救助;針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陷入困境的其他困難群眾,給予急難社會救助,對遭遇自然災害的給予受災人員救助。

此外,救助範圍將適度擴大,救助程序將更加便民。《實施意見》要求,對低收入、支出型貧困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中的重殘、重病患者等特殊對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並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逐步擴大至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將符合條件的進城居住農業人口納入居住證所在地社會救助範圍,推進社會救助事項申請辦理向移動端延伸,放寬臨時救助戶籍地申請限制。同時,在做好常規救助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黨建+社會救助」,積極發展服務型救助、實物救助和防貧救助,統籌做好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以及重殘對象康復救助等。

【來源:江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西構建分層分類救助體系:低收入家庭中重殘重病者參照「單人戶...
    「十四五」工作:著力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應對老齡化劉金接介紹,「十四五」時期,全省民政系統將圍繞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著力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鞏固提升農村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和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成果,健全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
  • 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社會救助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的時代特徵和發展路徑。作為兜底性、基礎性制度,社會救助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調整資源配置、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改革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重大制度安排。
  • 健全分層分類救助體系 構建綜合救助格局 30條硬核措施改革完善...
    12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我省印發《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通過30條措施構建綜合救助的大格局。為進一步編密織牢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實施意見》結合江蘇實際,在完善救助制度體系、夯實基本生活救助、健全專項社會救助等八個方面進行細化和拓展。
  • 中國改革低保等現行社會救助制度 打造多層次分類救助體系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王祖敏)記者3日從中國民政部獲悉,中國將改革低保等現行社會救助制度,構建綜合救助格局,打造多層次分類救助體系,用2年左右時間,健全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
  • 民生智庫 |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民生智庫 |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2020-12-1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力構建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制度
    近日,我市印發《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用2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以信息化為支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逐步實現我市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 如何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民政部答每經問:劃出三個救助圈層...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發布會上表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佔67%。《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 江西省民政工作成就暨《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一是圍繞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著力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鞏固提升農村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和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成果,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專項救助和服務類救助為拓展,急難救助為輔助,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梯度救助制度體系,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兜底保障長效機制。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
  • 江西低保審核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
    12月10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民政廳在南昌聯合舉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
  • 高校分類體系構建的依據、框架與應用
    上海高校分類體系構建的基本依據  分類依據的科學性決定著分類框架的優劣。從國際經驗來看,英國高等教育「雙重製」主要依據高等院校的自治權進行縱向分層,具有學術自治權的大學處於上層,沒有學術自治權的多科技術學院、教育學院等處於下層。
  • 江蘇出臺《實施意見》織密社會救助安全網
    省民政廳副廳長戚錫生介紹說,《實施意見》分列為八個部分,主要包括: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完善救助制度體系,夯實基本生活救助,健全專項社會救助,完善急難社會救助,促進社會力量參與,深化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強化保障措施。共有30項具體內容,並附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 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
    為加快改革完善我區社會救助制度,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綜合救助格局,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 每日一詞∣社會救助制度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建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底線制度安排,是脫貧攻堅的最後一道防線。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確保最困難的群體一戶不漏、一人不落地脫貧,是各級民政部門服務支持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大局、推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治責任。
  • 江西城鎮貧困群眾減少到36.2萬人
    新華社南昌12月10日電(記者袁慧晶)記者從10日召開的江西省民政工作成就暨《關於改革改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城鎮貧困群眾從2018年的88.61萬人減少到當前的36.2萬人。
  • 江西城鎮貧困人數減至36.2萬 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展望"十四五"】  實施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打造江西特色康養高地  劉金接介紹,"十四五"時期,全省民政系統將圍繞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著力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鞏固提升農村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和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成果,健全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
  • 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有關工作的通知
    為進一步改革完善我市社會救助制度,更好發揮社會救助在基本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用2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為補充,以信息化為支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到2035年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根據中央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就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有關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 找準構建新型軍事訓練體系的著力點
    貫徹落實好習主席的重要指示,有效破解軍事訓練領域現實矛盾問題,應當以轉變訓練思維理念、創新訓練管理機制、改革內容構建模式、優化訓練方法體系、完善配套訓練條件為著力點,加快構建與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相適應的新型軍事訓練體系。
  • 城事|天津擬出新規,事關低保、救助、補貼……
    《意見》中,重點任務包括↓↓↓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1 構建綜合救助格局以增強社會救助及時性、有效性、精準性為目標,加快構建政府主導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完善體制機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資源統籌、救助效率和精準度提升,實現精準救助、高效救助、溫暖救助、智慧救助。
  • 陝西社會救助的實招與新招
    、每周推進落實、每天分析調度」的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出臺《關於構建綜合性兜底保障體系築牢脫貧攻堅「最後一道防線」的實施方案》《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明確3大類37項重點任務,建立省、市、縣民政部門三級聯動、一體作戰、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 西海岸新區採取三項措施全面完善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和救助制度體系
    一是將愛滋病、結核病、麻風等部分傳染病救治納入民生工程,劃定病種、救治對象和救助標準,對個人自付醫療費用部分實施救助。23處鎮街依託綜治中心已建成鎮級心理服務中心,240處社區(村)建成心理諮詢室;全區3家精神衛生專科醫院、6家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全部開設心理門診,28家鎮街衛生院已全部設立心理諮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