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了情緒總罵孩子?醫學博士:語言暴力影響大腦發育

2021-01-13 十安媽媽愛讀書

下班回家上樓經過鄰居門口,又聽見李大姐在教育自家兒子:"你聽見沒?你是死人啊?和你說八百遍了,怎麼就是記不住,我不知道上輩子作了什麼孽,生了你這麼個廢物。"

李大姐是個急脾氣,直來直往的性格雖然給我們大家的印象都不是很差,可是有一點我卻不太贊同她,那就是教育孩子的方式。

每次去李大姐家串門,總是能碰到她嚴厲訓斥自己調皮兒子的景象,雖然李大姐沒有動手打孩子,但她和孩子說話的方式尖酸刻薄,有時讓待在一旁的我也尷尬不已,

在看李大姐的兒子,不但沒有乖巧聽話,反而更加叛逆,面對媽媽的教訓他甚至沒有任何表情,嚴重的情況下直接就會摔門出去。

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會像李大姐一樣,他們嘴上說著愛孩子,可滿目猙獰的樣子,真的無法讓人和愛聯繫到一起。

01語言暴力充斥著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而且美國愛荷華大學也曾做過一項研究,上面顯示大部分的父母每天和孩子交談的話語中只有20%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剩下的基本上全是負面的情緒。

例如:你怎麼那麼笨呢?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弱智。別哭了聽見沒,再哭就不要你了。啥事情都做不好,你到底能幹點什麼?諸如此類的話語,每天充斥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但這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純粹是語言暴力。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少年說》,裡面有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在臺上大聲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她說:"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為什麼你總拿我和別的孩子比較。?"

可臺下的媽媽卻嚴肅又冷漠地回答她說:"我一直都在不斷的打擊你,因為我覺得以你的性格,如果我不這樣做,你可能就會有點飄。"

小女孩接著反駁媽媽說:"我說了我不適合激將法,你們老是在這裡打擊我,我才覺得自己很差。"但媽媽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對女兒說:"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當你覺得自己很弱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推你一把"。

小女孩沒有說服自己的媽媽哭著走下了臺。或許在孩子的心裡已經說了無數遍:"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求你聽聽我的心聲。"

02語言暴力會改變人體的大腦結構

從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出,父母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語言上面的嘲諷和訓斥能夠激勵孩子成長,但恰恰相反,這種語言暴力往往傷害孩子最深,而且傷害的指數還特別驚人。

對此,哈佛醫學博士也曾做過一項深入的研究最後得出結論:語言暴力會改變人體的大腦結構。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在不斷的發育中,如果總是生活在訓斥,責罵,苛責的環境中,大腦就會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而改變發育的結構,最後形成懦弱,自卑,自我否定的人格。

所以教育孩子父母要用正確的方法,尤其是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不要使用貶低嘲諷,訓斥責罵的方式,更不要惡言惡語,因為父母的肆意批判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3丟掉語言暴力,別讓他成為一把兇器

1、 先觀察,不輕易下定義

成長過程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弱,犯錯在所難免,所以在發現孩子有錯誤時,父母不要著急下定義,而是應該先觀察孩子的行為。

了解究竟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把客觀的疑問擺在桌面上,之後孩子就能說出內心的感受也能講出為什麼犯錯,接下來父母再進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導。

2、 感同身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問題

父母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想孩子的問題,因為孩子和成年人沒有可比性,所以處理事項應該感同身受,先照顧他們的情緒,再來解決根本的事情。

當然面對孩子嚴重錯誤,父母的態度可以適當地強一點,可是不能亂填標籤,更不能胡亂指責,了解孩子內心感受才能讓他們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這樣也才能起到教育的根本。

3、 找到原因,清楚地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犯錯時只是把憤怒的情緒發洩出來,然後用語言暴力的方式來和孩子進行交流,但收到的結果卻使孩子更加的叛逆,而且也嚴重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因此,聰明的父母應該找到孩子犯錯的原因,接下來再清楚的告訴孩子究竟該怎麼做,例如:孩子磨蹭拖拉,不要總是囉嗦埋怨,而是應該告知孩子立馬行動,或者幾分鐘後就要出門等等。

分析孩子具體犯錯的原因,並提出具體的要求,不去過多的指責批判會讓父母和孩子真正的成為朋友,也才能避免語言暴力成為一把兇器。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你還在「辱罵孩子」?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父母都想把孩子送到重點學校,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卻往往忽視了家庭教育。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優秀,有的家長開始抱怨甚至言語辱罵孩子,卻沒考慮到自己教育方式的錯誤。許多對自家娃恨鐵不成鋼的家長,隔三差五就要罵孩子一頓。作業寫錯了,罵;成績退步了,罵;其他方面表現不夠好,罵。以為這樣能激勵孩子奮發圖強,卻沒想到孩子越來越糟糕。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對孩子影響巨大
    讓孩子過早接受語言暴力、承受壓力,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會讓孩子變得過于謹慎、膽怯……而且,這樣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是終身不可逆的。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的大腦區域是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信息的區域),海馬回(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
  • 哈佛醫學博士研究: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別讓「打擊式教育」摧毀孩子!
    還是在大多數父母眼裡,孩子只是自己的所有物?想說就說,想罵就罵,想控制就控制?「說說又沒事,小孩子有什麼關係?」「孩子不罵不成器,我這是為他們好!」「從小受不了批評,長大以後該怎麼辦?」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有些話會傷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緒要發洩。只是想當然地認為,不能對孩子說太多好話。要是說幾句就承受不住,以後出來社會還怎麼生活?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辱罵孩子有著3大影響
    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還對孩子產生著深遠持久的負面影響。哈佛的醫學博士通過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父母辱罵孩子不僅會對孩子現階段的成長不利,還存在著潛在、深遠的消極影響,甚至能夠改變孩子的大腦構造。比如說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謾罵孩子、貶低孩子,這就是在對孩子施加暴力,雖不見傷不見血,但孩子所受到的傷害遠超過打罵所造成的疼痛與創傷。孩子在父母的語言暴力下成長,會讓家庭關係產生問題,還會讓孩子的性格受到消極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
  • 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導讀: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
    讓孩子過早接受語言暴力、承受壓力,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會讓孩子變得過于謹慎、膽怯……而且,這樣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是終身不可逆的。1.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迴路是相同的 根據密西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也就是說,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 「家長別罵孩子了」,哈佛博士: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比打還嚴重
    哈佛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暴力的不可取,很少對孩子進行身體上的懲罰。然而另外一種暴力卻正在悄然席捲我們的生活,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時,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語言暴力對孩子進行打擊。
  • 綠植被罵1個月竟然被罵死,語言暴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構造
    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在家庭教育中,語言暴力被頻繁使用,有數據統計,有61.7%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使用到了語言暴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常用到的語言暴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隨意進行人身攻擊。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不止會傷害感情,也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很多父母自認為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正確的,沒有用任何暴力的方式去對待孩子。但語言暴力往往被家長忽視了:你幾句一時過激的批評與辱罵,可能孩子一生的陰影都揮之不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請你記得像語言暴力這種打壓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 語言暴力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做好這4件事,才能對孩子零傷害!
    我們總是說「不要大聲批評孩子、不要指責孩子」,可看著孩子整天迷迷糊糊、磨磨蹭蹭、不聽勸說的樣子,父母的心裡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打?捨不得!罵?自己心裡也難受!努力壓制心裡的怒火,但終究有爆發的時候。要求每個家長都能做到一直心平氣和,簡直太不現實。我們該如何是好?
  •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你的肆意批判,可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絕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優秀、成才。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付出了無數的心力。市面上的教育方法也層出不窮:各種理論、套路、課程……但不論父母們學到了什麼,想要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點,是一定需要注意的:打壓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 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
    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其實這個節目播出以後,很多人在這個叫「凱凱」的小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他的媽媽更是讓人窒息,一個小學生就已經開始想到他的高考了。每天孩子都活在一個高壓的教育下,並且她還認為:「我不能誇讚他,我一誇他他一定就會飄」,這句話一說完更是直接讓網友表示:「這都什麼邏輯」?之前有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並給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哈佛醫學研究表明:「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
    :「語言暴力」能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娃影響大其實這個節目播出以後,很多人在這個叫「凱凱」的小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他的媽媽更是讓人窒息,一個小學生就已經開始想到他的高考了。大腦結構,並給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對孩子的語言暴力,雖不攻身,但誅心
    上面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規用語。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這些話會傷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緒要發洩。只是想當然地認為,不能對孩子說太多好話,要是說幾句就承受不住,以後出來社會還怎麼生活?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布過這樣一則海報。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其造成不可逆傷害
    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鮮少會注意到自身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一些話不經意間從口中說出時,很有可能會予以孩子一生難以改變的影響。這類家長冠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為由,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暴力、承受不該承受的壓力,使得孩子們脆弱的心理建設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來自父母的重擊,漸漸地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愈發謹慎、膽怯、甚至是自卑,這對於孩子來說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家長的語言暴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和傷害?
    被家長罵得一頭霧水,可能孩子還不自知,因為TA並不知道自己真正錯在哪裡,或者自己真的錯了嗎.....那麼家長的語言暴力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傷害呢?是越罵越成才嗎?可能家長罵完之後,看起來有的孩子沒有任何反應,表面很平靜,但是無論TA作何反應,如果這個孩子被長時間的語言暴力的話,有極大可能TA將成為一個自卑到骨子裡的人。將來TA的社交有可能會出現障礙,那麼TA與人交往時(尤其是大眾場合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與害怕,以致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當遇到問題時,TA總認為自己不行,缺乏處理事情的勇氣和信心。
  •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0-12歲孩子大腦發育期,父母別忽略8件事
    Siegel),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專長在家庭互動研究和青少年心理治療,他對兒童大腦的運作模式做出總結,給出8個關於兒童大腦發育的建議。這8件事,父母可別忽略。比如,在給孩子讀繪本之後,父母可以讓孩子複述方才聽過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動用自己的大腦進行回憶、組織語言,思維和語言能力都得到發展。此外,孩子受到挫折或者被小朋友欺負的時候,往往會陷入難過的情緒中,大腦也變得混亂。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做父母的必須知道!
    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規用語。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這些話會傷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緒要發洩。只是想當然地認為,不能對孩子說太多好話,要是說幾句就承受不住,以後出來社會還怎麼生活?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布過這樣一則海報。
  • 語言暴力影響孩子?8歲小學生爆「粗口」罵老師
    鄭州市農科路小學班主任 王靜:孩子這種情緒,是完全不受控制有時候,而且這種情況是逐年在增加。   但無論如何,老師都會耐心教育,打罵孩子這樣的事情只是個例。   鄭州市農科路小學班主任 王靜:網路遊戲中的語言暴力、語言行為,都會對孩子造成一些極其惡劣的影響。   這種說法也得到了法律專家的認可。
  •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0-12歲孩子大腦發育期,父母別忽略這8件事
    Siegel),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專長在家庭互動研究和青少年心理治療,他對兒童大腦的運作模式做出總結,給出8個關於兒童大腦發育的建議。這8件事,父母可別忽略。 ; 而到了幼兒時期,尤其是3歲以下,孩子雖然能夠用語言表達了,但大腦還是容易被情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