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被罵1個月竟然被罵死,語言暴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構造

2020-12-20 豌豆媽媽育兒

6月27日,7歲的河南小朋友餘寶寶在武漢香港路地鐵站獨自衝進車廂和母親失散,在很多熱心朋友的幫下,小姑娘終於找到了媽媽。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新聞上只有工作人員安慰小姑娘的瞬間,卻不見孩子媽媽和小女兒同框。

原來媽媽找到孩子的那一瞬間,劈頭蓋臉對孩子一頓痛斥!本應該是母女團圓的畫面,結果成了女兒一人傷心哭泣。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母親從來不是個例。

很多父母習慣吼孩子,吼叫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對孩子造成語言暴力。

阿聯宜家用一個實驗來為我們揭開語言暴力的影響。

宜家找到了兩株相似的綠植,兩株植物生長條件完全一樣,都被裝上了保護套,不會受到任何觸碰,左邊的植物上寫著:這株植物被霸凌。右邊寫著:這株植物被褒獎。

工作人員錄下孩子們對植物說的話,左邊的植物會聽到:「你看起來很糟糕」「沒有人喜歡你」「你還活著嗎?」

右邊的植物會聽到「你真漂亮」「我喜歡你」「你正在改變世界」等。

循環播放30天後,被語言霸凌的植物,葉子枯黃,形態萎靡。被讚美的植物生機勃勃,朝氣十足。

植物都可以感受到語言暴力,那麼對於孩子來說,語言暴力的危害可能遠遠被家長低估了!

什麼是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藐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

在家庭教育中,語言暴力被頻繁使用,有數據統計,有61.7%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使用到了語言暴力。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常用到的語言暴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意進行人身攻擊。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以後,會習慣的對孩子做出人身攻擊。比如:你是豬腦子嗎?那麼簡單的題都不會!沒見過你這麼笨的孩子。

把嘲諷當做鼓勵。最明顯的嘲諷,比如媽媽會說,你看那誰誰誰,你怎麼就這麼差呢?孩子做錯了事,媽媽卻說到「我從來不知道我兒子竟然這樣厲害」

恐嚇孩子。父母最常說的話就是「再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再不睡覺,大灰狼就要來了」。「別哭了,再哭我不理你了」

語言暴力帶給了孩子什麼影響?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

父母的語言暴力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影響孩子的一生。

心理學家博恩海姆認為,人的活動受到環境的影響很大,一切環境刺激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者個體。 心理學家庫利有一個關於自我的定義:「對每個人來說,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個人通過社會交往了解到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在孩子的成長期,接觸的人主要是父母。父母對孩子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自我感知。因為認識的局限性,他幾乎無法判斷父母語言的對錯。尤其是當父母不斷重複語言時,孩子更覺得自己就是父母口中的自己。

所以說,心理暗示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而父母的語言暴力投射到孩子內心的為消極的心理暗示。這樣的消極暗示,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比如總是罵孩子「你好笨」,那麼孩子可能心裡會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比較笨。語言暴力會影響孩子大腦理性思維的發展。

我們可以把人類的大腦分為上腦和下腦。下腦主要負責人類最基礎的神經和精神活動,也就是說人類在面對任何突發狀況的時候,下腦會做出原始的本能反應。

相反,上腦也被叫做大腦皮質,上腦負責的是思考,情緒,交際,想像等功能。

一旦我們衝孩子大吼大叫,因為上腦還不夠成熟,下腦會做出原始本能的反應,下腦會本能的回應尖叫,哭鬧,無休無止。

如果父母可以心平氣和教育孩子,先和孩子建立情感連結,調動上腦,對於孩子來說不斷的練習上腦,面對更複雜的情況,就會開始約學會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發脾氣。

父母的語言暴力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走向極端。

經常被罵的孩子性格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過分的自卑,懦弱,因為在父母的吼叫、訓斥聲中長大,孩子為了討好父母,會變的小心翼翼,過早的會看臉色行事,而忘記了自己本身的性格,這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討好型人格。

還有一種極端性格就是叛逆,和父母反著來。你罵我不聽話,我就不聽話。你說不是學習的料,我就不學了。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很多存在強烈逆反心理的青春期孩子,往往在小的時候被父母打擊否定,讓他們失去了學習方面的信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力量增強了,可沒有人引導他們用對地方,最後產生了仇視社會的心理。

為什麼父母們容易使用語言暴力

原生家庭在影響著你的教育方式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過:「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面對管教孩子的行為,為什麼我們總是容易被觸怒。因為你選擇了潛意識裡最常見的管教方式。那就是我們的父母是怎樣來管教我們的,我們會用同樣的方式來管教自己的孩子。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我們做父母的經驗大來自我們自己的成長環境。知乎上有個父母說,看到大女兒對弟弟的吼叫,在她的腦海中瞬間就看到了自己平時教育孩子的影子。

在《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中,主人公卡羅琳在教育自己女兒的時候,就是完全在模仿自己的母親,她的心理醫生指出,很多時候,母子或者母女的管教方式其實是我們原生家庭的延伸。

下腦比大腦更容易做出反饋

為什麼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更容易發怒,因為一旦面對突發狀況,我們的原始本能更容易佔據上風。

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看一張恐怖的圖片,看到圖片大腦中的杏仁核立馬活躍起來,杏仁核是負責快速處理並表達強烈感情,尤其是憤怒和恐懼。杏仁核的一個基本功能時保持警醒,並幫助我們時刻拉響警報,以使我們快速做出反應。

所以說,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的原始大腦最容易被激發,從而做出不理性的行為。

帶著情緒教育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吼孩子、罵孩子並非是孩子本身的錯激怒了我們,而是我們的情緒中添加了太多的其它的情緒,而孩子的行為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比如,工作了一天好累,回到家看到孩子不寫作業,不由自主的就吼了起來。做了一天家務,老公回來就打遊戲,孩子這個時候還不收拾玩具,對老公的火氣瞬間就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怎樣避免語言暴力

學會用上腦思考

在上面的案例中,只要看到恐怖的圖片,我們大腦中的杏仁核就會開始活躍。但是科學家發現,當觀看圖片者被要求標註出這事那種情緒的時候,杏仁核的活躍度馬上下降。

這是因為上腦的某個叫作腹外側前額葉皮質的區域是負責指認、標註以及處理情緒。它會讓富於思考和理性分析的那部分大腦來接替並平復已經被激怒的下腦。

所以當我們被孩子即將激怒的時候,可以先平復一下,在心裡想想自己此刻是怎樣的心情,和孩子溝通進行坦白講出自己的心情,這個過程就可以調出理性的上腦,而不是原始的下腦

想要做到去情緒化管教

第一步,做到傾聽,學會問為什麼。

面對孩子的任何問題,我們可以先別下結論,先聽聽孩子怎麼說,多為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來讓孩子和家長平靜下來。

第二步,要敘述,不要說教。

過多的說教會讓孩子厭煩,父母需要做的是簡明扼要的敘述自己看到的情況,並且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引導孩子思考下一步要怎樣來做。

第三步,讓孩子參與到實際的解決問題中。

我們管教孩子是為了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不管是對大孩子還是小孩子,可以邀請孩子參與到事情的解決中,比如孩子不想收拾玩具,可以問她是需要父母來幫忙,還是需要時間再晚一會。

畢淑敏在《家問》中有一段文字說到:在紛亂和醜惡的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他們在家中最先看到並習慣的待人處世經驗,是破碎流離和粗暴殘酷。

願孩子的美好人生從父母好好說話開始。

相關焦點

  • 「才罵了30天,怎麼就死了?」被語言暴力毀掉的孩子有多痛
    左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霸凌」。右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褒獎」。學生通過現場錄音的形式,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參與實驗,這些話每天在綠植「耳邊」被循環播放。調查顯示:平均每20個人就有1個人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個人中就有1個人因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和自殺行為。語言暴力在家庭中也並不罕見,只是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孩子進行的所謂批評、糾正、管教,其實已經構成「語言暴力」了。
  • 罵了三十天,植物被罵死: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很多孩子選擇了自殘、自殺。 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爸媽在我12歲時離婚了,我媽每天罵我,經常讓我去死。我爸媽天天說我沒用,說我是個廢物。 從來都沒誇過我,罵我最多的就是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 控制不了情緒總罵孩子?醫學博士:語言暴力影響大腦發育
    諸如此類的話語,每天充斥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但這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純粹是語言暴力。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少年說》,裡面有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在臺上大聲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她說:"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為什麼你總拿我和別的孩子比較。?"
  • 一棵被人類「罵死」的樹——生活裡無處不在的語言暴力
    人們罵起那棵悲劇樹,也是夠狠的——「你就是廢物,你一無是處!」「你長得一點都不綠!」而那棵悲劇樹,樹葉枯黃,奄奄一息,對,它被人類罵死了。。。罵死了。。。足以可見,語言的力量是多麼強大,被視為沒有思想和情感的植物尚且如此,那麼被視為有高級情商的人類更會時刻被語言的力量所影響。有時候,擊垮一個人很簡單,一句話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被欺凌30天終於被「罵」死了——揭示語言能量對孩子的驚人秘密
    植物怎麼個欺凌法?難不成還要打它一頓? 別想多了啊,可沒這麼暴力,電視常說「君子動嘴不動手",就是對它進行「語言攻擊」。 找學生提前錄好音,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然後把音頻在植物「耳邊」循環播放。 至於這罵人的話麼,也是夠狠的。
  •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你的肆意批判,可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絕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優秀、成才。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付出了無數的心力。市面上的教育方法也層出不窮:各種理論、套路、課程……但不論父母們學到了什麼,想要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點,是一定需要注意的:打壓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 植物被罵30天死亡!看完還敢罵孩子嗎?
    語言是有力量的。所以,面對孩子,請小心說出來的話! 作者:瑞敏來源:瑞敏兒童教育資源那盆被霸凌30天的植物,終於被「罵」死了:▼左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霸凌」▼而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學生可以透過現場錄音的形式
  • 語言暴力影響孩子?8歲小學生爆「粗口」罵老師
    鄭州市農科路小學班主任 王靜:孩子這種情緒,是完全不受控制有時候,而且這種情況是逐年在增加。   但無論如何,老師都會耐心教育,打罵孩子這樣的事情只是個例。   鄭州市農科路小學班主任 王靜:網路遊戲中的語言暴力、語言行為,都會對孩子造成一些極其惡劣的影響。   這種說法也得到了法律專家的認可。
  • 連續罵了30天,「它」居然就死了?
    吃個飯弄得到處都是,你知不知道有多難打掃?」說歸說,鄰居的手指還一直指著孩子數落,孩子全程都低著頭看著手裡的碗。死了。左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霸凌」。一位參與試驗的小女孩說:如果植物都能被影響,那麼我想人一定也會。
  • 已被證實:語言暴力很傷孩子大腦,幾個心理創傷可能伴隨一輩子
    看到這裡,幸孕姐的心咯噔跳了一下,語言暴力在中國家庭裡隨處可見,可是諸多父母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孩子不聽話,只是罵一下又如何,何必小題大做?印象裡有一部比較深刻的電影《新警察故事》,吳彥祖扮演的阿祖,從小被父親非打即罵——「你這個廢w」「你為什麼要活著,不如死了算了……」正是因為童年遭受的語言暴力,讓他變成一個具有嚴重暴力傾向、性格扭曲的「壞人」。
  • 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導讀: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0天3D辱罵,活生生把植物給「罵死」!你還對孩子惡言惡語嗎?
    左邊綠植被貼上標籤:「這株植物被霸凌」。而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學生可以透過現場錄音的形式,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參與實驗,這些話每天在綠植「耳邊」被循環播放。「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你還活著嗎?」「你就是廢物,你一無是處!」「沒人喜歡你!」左邊綠植每天「聽著」惡狠狠的辱罵「一見你我就特開心。」「你真的很美!」「你正在改變世界。」「我喜歡你做自己的樣子。」
  • 「不想活就去死!」12歲男孩被爸爸罵而自殺,家長請停止語言暴力
    有一天,爸爸看到坐在櫃檯上的兒子,面無表情無心看鋪,就忍不住罵了兒子。情緒過於激烈的時刻,還直接拿出槍放在了櫃檯上,然後對孩子說:「不想活了就去死」。沒有人可以預料到,因為父親的一句氣話,在父親轉身的瞬間,兒子真的拿著手槍對自己開槍。聽到槍聲的父親,以為孩子只是在欺騙自己,還打了一下兒子的腦袋。當兒子順勢滑倒時,父親才發現兒子真的自殺了,此時後悔莫及。
  • 婚姻裡的「語言暴力」,是一把間接謀殺的刀
    講述人 趙女士丨關鍵詞 語言暴力《故事來源粉絲分享,已授權》▼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迴路是相同的 ,根據密西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 那盆被霸凌30天的植物,終於被「罵」死了——揭示語言能量的驚人秘密
    一個名為《語言暴力能造成多大的傷害》的教育短片,讓人看得心驚。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我爸媽在我12歲時離婚了,我媽每天罵我,經常讓我去死。我爸媽天天說我沒用,說我是個廢物。從來都沒誇過我,罵我最多的就是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他們總是說我就知道吃、丟人、是人都比我強;他們總是對我說:「你怎麼不去死!」最後,他們把這些語言變成了犯罪的武器:槍,斧子,水果刀……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犯罪的重要原因。
  • 你還在「辱罵孩子」?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父母都想把孩子送到重點學校,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卻往往忽視了家庭教育。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優秀,有的家長開始抱怨甚至言語辱罵孩子,卻沒考慮到自己教育方式的錯誤。許多對自家娃恨鐵不成鋼的家長,隔三差五就要罵孩子一頓。作業寫錯了,罵;成績退步了,罵;其他方面表現不夠好,罵。以為這樣能激勵孩子奮發圖強,卻沒想到孩子越來越糟糕。
  • 植物被罵30天後死亡?語言暴力,正在奪走孩子的「心理能量」
    導讀:植物被罵30天後死亡?語言暴力,正在奪走孩子的「心理能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植物被罵30天後死亡?語言暴力,正在奪走孩子的「心理能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0天能把植物罵死,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阿聯宜家為了讓本地居民意識到「語言暴力」的危害性,把兩盆長勢喜人的盆栽花搬到了當地學校做了個實驗,實驗結果令人匪夷所思卻又意味深長。你長得一點都不綠!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你還活著嗎!?你實在太醜了!
  •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
    讓孩子過早接受語言暴力、承受壓力,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會讓孩子變得過于謹慎、膽怯……而且,這樣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是終身不可逆的。1.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迴路是相同的 根據密西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也就是說,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 「才罵了30天,它居然死了?」逼死孩子的不是拳頭,是舌頭
    在其中,有一位參與了實驗的女孩說:如果植物都能被影響,那麼我想人一定也會。語言暴力真的能逼死人,尤其是本就心靈脆弱的孩子!據調查顯示:平均每20個人就有1個人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個人中就有1個人因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和自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