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是人生必備的五件事,其中吃喝撒睡是比較好解決的,每天吃吃喝喝,排尿也正常,睡覺也是必須做的,但排便不同,並不是每天都會拉,有一些人可能三四天才會拉一次,身體中沒有便意,也不想去排便,有些人是因為有便意的時候,沒有及時的排便,之後就不想排了,那這些憋回去的大便去哪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身體中憋回去的大便去哪裡了?
大便的出現,主要是平時吃進去的食物,進入胃裡面,經過蠕動消化,有用的營養物質會被人體所吸收,沒用的廢棄物就會被排出體外,經過腸道,和那些廢棄物混合形成糞便,達到一定量時,會向大腦發出指示信號,有便意了,此時需要將糞便排出,若是憋著不排,大便就會被身體重新吸收的。
糞便中的水分會被身體再次利用,只剩下乾結的糞便,等待下次有糞便,再混合達到排出量,那個時候再排便,你就會發現,排便有點困難,排出不暢,而且下次有便意的時間也會延長,就會造成三四天才會排便,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便秘。
當糞便被身體重新吸收的時候,對身體來說,自然是沒有好處的,糞便中是各種廢棄物,有毒素,被再次吸收之後,這些毒素會傷害到體內的器官,它也會重新找排出口,一般都是通過毛孔以及口腔出去,所以不少便秘的人,都會有口臭的情況。
而且皮膚的狀態也會變差,黑色素的沉澱,使得皮膚上的毛孔變大,有斑點以及痘痘的出現,年紀大的人,還會有皺紋,整個臉色都處於一個暗沉的狀態,而且大便在身體中長時間地待著,還會使得腸道出現問題,裡面的菌群受到影響,整個腸胃的運作失常,對身體損害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及時的排便,減少對身體的影響。
在有便意的時候,一定不能憋便,若是不得已憋便了,在空閒時候也要排出,可以增加自己的飲水量,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促進腸胃的蠕動,廢棄物排出的速度會加快,可以和憋著不排的糞便儘快混合,然後排出,減少損害。
同時也是提醒大家要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最好是每天一便,可以在晨起後,或者是晚上的時候,每天上廁所排便,就算沒有便意,也可以蹲幾分鐘,讓身體感受到排便的想法,時間長了,身體有了生物鐘,就會定期想要排便。這樣的習慣養成後,是可以減少便秘的出現,身體也會更好的運作。
憋回去的大便,不會因此而消失,只是裡面的水分被重新吸收了,糞便還在腸道中,需要儘快的處理,若是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容易出現便秘,還會引起痔瘡、肛裂的情況,對身體的損害比較大,因此要注意養成排便的好習慣,平時多喝點水,排便也會順暢一些,減少對身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