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不住大便,或是疾病暗示,3個警報,別不以為然

2020-12-20 快速問醫生

人類想要維持機體正常運轉,最離不開的就是「一日三餐」,機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各種胺基酸,都可從飲食中獲取。

但吃進去的食物並不會完全被消化和吸收,剩餘的食物殘渣堆積在直腸內,最後會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當糞便堆積足夠多時便意就會來襲。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大便在1-2次左右,一周只要維持3次以上的大便就屬於正常情況。而且,每個人都可養成自己的大便習慣,比如晨起大便就是排便習慣,也是腸道運轉健康的體現。

若近期大便習慣不僅改變了,而且自己經常感覺憋不住大便,便意來的波濤洶湧,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警惕:

腸易激症候群。這是一種青中年人群高發的常見疾病,特別是20~50歲之間的人尤為多見,且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該疾病的最大表現是持續或間歇性發作,以腹痛、腹脹、大便裡急後重、大便形狀改變等多個症狀為主,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反應。

年輕人出現腸易激,往往和精神因素有直接關係,長期保持焦慮、緊張或抑鬱的精神狀態,對腸道蠕動以及神經調節等方面造成影響,從而誘發腸易激反應。除此外腸動力異常、腦腸調控失調以及炎症等,都可造成腸易激病發。

直腸息肉。它是腸道疾病中高發的一種,指的就是凸起於腸道黏膜表面的贅生物。臨床上的腸道息肉一般為炎症和腺瘤性兩種,發病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特別是男性朋友出現腸道息肉在臨床上尤為多見。

發生在直腸內的息肉,以大便形狀改變、腹痛、腹瀉或便血等為最常見表現。隨著病情發展這類症狀也會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直腸較大的腺瘤,患者不僅會有憋不住大便的感覺,同時還會伴隨肛門下墜感,甚至是肛門脫垂等症狀出現。

一般情況下,炎性息肉經過治療後可自行消失,但腺瘤性息肉則不相同,其不僅不會消失反而還存在惡變傾向。

直腸癌。長期憋不住大便,還可能是重大疾病的信號,比如直腸癌就是其中一種。

直腸本身就是儲存糞便的場所,隨著癌腫發展就可不斷侵佔腸腔空間,導致糞便儲存處越來越狹窄,且癌腫還會不斷刺激腸黏膜痙攣和收縮,所以患者早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大便異常,包括憋不住大便、裡急後重、大便性狀變化等。

而且,隨著直腸癌的發展,走到浸潤階段後還可破壞括約肌,導致肛門肌肉失調甚至是喪失功能,憋不住大便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嚴重。

以上三種疾病,都會導致患者憋不住大便,不僅大便次數明顯增多了,同時還會伴隨大便形狀改變、甚至是便血等表現,特別是需要警惕息肉和腸癌的出現。如若症狀持續兩周以上仍然沒有緩解,及時進行腸鏡篩查很有必要。

相關焦點

  • 實在憋不住了?女子公交上當眾脫褲大便,司機傻眼怒吼!
    難道在路上憋不住了要就地解決嗎?可能提到這就能想到高速路上堵車的情況,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堵車人又下不去,那解決就成了問題!事情是發生在12月7號,地點是在臺灣臺北!一位女子在公交車上不顧周圍的乘客直接蹲下大便!
  • 憋不住的代價!外賣員樓梯內大便,不僅要賠償而且「永久拉黑」?
    憋不住的代價!外賣員樓梯內大便,不僅要賠償而且「永久拉黑」?導語:說起這個話題雖然有些汙穢,但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經歷,那就是要排洩身體廢物。憋不住了怎麼辦?憋不住了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據悉近日在廣東深圳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市民彭女士投訴飯後散步時,在小區的樓道裡發現了一灘排洩物,這也讓她感覺什麼叫噁心和不適。為了揪出真正的幕後黑手,彭女士當即調出了樓道內的監控,發現當天是一名外賣員在樓梯的拐角處解褲子大便。
  • 孩子總要把大便憋回家,家長應該怎樣做?
    最近,一個問題引起了歪歪兔會員交流群炸鍋了——媽媽1號:我家男寶三歲七個月,在幼兒園不敢蹲坑解大便,有便意了就憋著憋不住就拉褲了,請教如何幫助孩子呢?是有意讓他多練習蹲坑還是不必強化,儘量養成在家大便的習慣呢?
  • 「憋不住了!」女子在大巴車上大便,被司機強制給大巴車下跪!
    「憋不住了我才把塑料口袋這樣弄,脫了褲子拉的。憋不住了啊,我是憋得住的話,我又不是瘋子,不會這樣做嘛,這樣丟人的事情。這個說老實話,哪個成年人都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嘛。」6月3日返回重慶後,王女士和丈夫立即向旅遊部門進行了投訴。記者對此採訪了當事司機,「我當時就說的如果說是大人是男的,或者是個小孩在車上大便。都沒得關係,你把它給我弄乾淨了,我們走,不影響。
  •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家長還講道理?真實原因需重視
    但是,小易有一點非常不好,那就是在幼兒園總是"憋大便"。每天要麼憋回家再上廁所,要麼實在憋不住,拉在褲子上。"憋大便",家長還在講道理?曾經有一項關於幼兒的成長報告,統計了一組數據,大約80%的孩子,其實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很多時候都是憋回家,或者憋不住,拉一身。然後家長就非常焦慮,開始各種講道理、甚至恐嚇。換來的,是孩子聽話照做,在幼兒園上廁所嗎?並不是,換來的是孩子更不敢在幼兒園大便了。
  • 重慶一男子在公交車上大便 稱實在憋不住(圖)
    視覺震撼目擊者想拍現場照都HOLD不住了「車子出了隧道就下了高速,我下車他也跟著下了,他下車就跑了。本來想拍證據的,結果看到一灘稀的在車的地板上,還有擦了屁屁的紙,我HOLD不住了,出於聲討發了這個微博。發了微博後,有個和我同車的人看到我的微博,也說看到了這一幕,大家都以為是小孩拉的。」
  • 《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很有趣的繪本
    看來憋不住來不及給信號了我找到之前買的關於小雞雞的繪本和尿尿噓噓的繪本,教他認識和了解身體的秘密。其中一本名叫《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很有趣。我來分享一下英男慌裡慌張地衝進百貨大樓,問服務臺小姐:「啊,請問…尿尿,在哪裡啊?」服務臺小姐沒聽清,說:「啊,鳥鳥啊。請稍等一下,我來查查看。嗯…鳥鳥,鳥鳥,對不起,小朋友,我們這裡不賣鳥鳥。」「…不是鳥鳥,是尿尿!」
  • 從大便看健康:大便的不同顏色,或暗示了不同的問題,別忽視
    雖然大便這個話題有點「重口」,但是從大便上面也是能反映身體的健康程度的。你可知道,平時多留心觀察大便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或許就能夠規避掉一些風險的,別不相信,看完你就清楚了!一般情況下,正常的大便是呈黃褐色或棕褐色的,不軟也不硬,排便是比較順暢的。
  • 多留個心眼:大便若出現4個異常,或是在暗示直腸癌已「侵襲」
    直腸癌發病率高,跟許多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係,如果在發現疾病苗頭之後,沒有第一時間處理,直腸癌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健康受影響,治療難度也會增大。對於晚期的直腸癌來說,可能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會明顯降低。那麼,直腸癌發病過程中,大便會有哪些特殊的變化呢?1、排便習慣改變在排洩糞便時,排便習慣異常改變,這是疾病會有的警告,特別是出現在直腸部位的惡性腫瘤,發展過程中直腸功能受損,局部的腫瘤生長出來之後,對腸道造成刺激,原本規律的排便條件反射無法建立,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
  • 早起排便,經常大便粘馬桶?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警報」,別忽視
    刷牙、洗臉、大便、小便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其中,規律地排便是很多人都會在晨起之後做的一件事,在這先恭喜大家,這說明身體很健康,大便是人健康的晴雨表。人體每天需要進行新陳代謝,會產生廢物,大便就是在將這些廢物排洩出體外,以保證身體的健康。如果大便出現粘馬桶的現象,注意,可能是身體異常發出的警報。大便粘馬桶是怎麼回事?
  • 大便不同顏色,可能暗示身體存在不同的疾病,自測一下自己有沒有
    雖然說起大便這個話題有些「重口」,也比較尷尬,但是你知道嗎,通過觀察大便是能了解我們的身體狀況的,所以平時上完廁所先別急著走,不妨回頭看一眼大便有沒有什麼異常,也有利於及時預防發生疾病,因為可能大便出現異常,或說明一些疾病找上門了。
  • 大便顏色異常需警惕 黑色大便或是腸道出血
    *每天都要排便,排便就是排毒的過程,不同的大便顏色能夠反映出身體的不同問題。*正常的大便,應該是為黃色、黃褐色或醬色,不幹不稀,成條狀。但是根據不同的飲食習慣,*排便的顏色也會受到影響。不過經常出現下面這些顏色的大便,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身體患上了某些疾病。
  • 男子在公交車上大便稱憋不住 司機不敢停車(圖)
    視覺震撼  目擊者想拍現場照都HOLD不住了  「車子出了隧道就下了高速,我下車他也跟著下了,他下車就跑了。本來想拍證據的,結果看到一灘稀的在車的地板上,還有擦了屁屁的紙,我HOLD不住了,出於聲討發了這個微博。
  • 家長別忽視「大便問題」 憋著憋著憋出毛病
    她家小寶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從24個月上託班到現在,從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但內褲上偶爾會有一丁點大便痕跡。「如今想想,應該是想拉又憋回去了吧!」這位媽媽猜想。為了讓娃排便正常老媽每天在家鬥智鬥勇網友Wilda給錢報記者留言:「這確實是個問題,女兒在學校裡從來不會去拉大便,每次都是憋著,有時憋回家就沒有便意了。現在經常好幾天才拉一次,最後因為不及時排便導致大便乾燥,便秘,肛門還會出血。為了讓她排便正常,我每天回家鬥智鬥勇。
  • 家長別忽視「大便問題」,憋著憋著憋出毛病
    網友「優木子」是一位二胎媽媽,參與「升學寶」的微信調查後,第一反應就是決定重視大寶和二寶的「大便問題」。 她家小寶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從24個月上託班到現在,從沒在幼兒園拉過大便,但內褲上偶爾會有一丁點大便痕跡。「如今想想,應該是想拉又憋回去了吧!」這位媽媽猜想。
  • 憋回去的大便,最後去哪裡了?醫生:3個危害不可忽視
    實際上,經常喜歡憋著大便不去上廁所,卻是會容易誘發便秘和痔瘡的發生。那麼 ,憋回去的大便,最後去哪裡了呢?其實,憋回去的大便,最後還是在腸道裡面,並不會憑空「消失」。而如果長期存在腸道內,糞便中的水分會逐漸消失殆盡,這樣就會造成便秘的情況。
  • 大便若出現3種跡象,暗示腸癌或已在發展中,及時做腸鏡排查
    如果近期大便突然有以下三個改變,當心就是腸癌來報導的信號:1、便便怎麼「減肥」了?腸道負責的工作就是吸收營養、排出殘渣和廢物。由於腸腔就是一個圓柱體管腔,所以排出大便的形狀也以圓柱形、垂直下降為主。如果出現了急性腸道疾病、飲食紊亂等問題,大便形狀也會短暫發生變化,比如稀水樣大便就是常見情況;但是,若近期大便形狀發生變化,不似之前一般「粗壯」,反而是出現了細條、扁條樣的糞便,又或者是大便的一側出現凹痕、血液等,這都可能是腸道內異常佔位的表現
  • 憋回去的便便都去哪了?3個危害,看完你可能就不敢憋了
    因此,經常有憋大便這種行為要及時糾正,感覺到想要排便及時上廁所將排洩廢物排乾淨,是維持健康的關鍵。那麼,憋回去的大便最後去到哪裡呢? 但是,經常憋大便身體會受到影響,因此要通過正確的方式來排便減輕腸道壓力。 憋大便有哪些危害?
  • 經常憋便危害大!憋回去的大便,又去了哪兒?告訴你真相
    大便,是正常的生理表現,基本上每個人每天都要排便,不要嫌棄大便,覺得大便是汙穢之物,就不多給點關注。大便,雖說有點噁心,卻不是完全沒有優點,大便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如果大便出現異常表現,很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 大便不成形、黏膩,總粘馬桶上,暗示什麼?醫生:考慮是3個原因
    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常會問一句;「最近這幾天,大便怎麼樣啊?正常嗎?」很多人都不理解,看病就看病,為啥要問大便,很尷尬。大便雖然是人體排洩物,但在一定程度上,大便也是身體健康的「信號燈」,能反映出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