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諾菲(Sanofi)近日宣布,該公司一款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的在研口服藥物——Rilzabrutinib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有望成為治療ITP的首個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
ITP的特徵是免疫介導的血小板破壞和血小板生成受損,從而導致下遊血小板減少、易出血以及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的ITP治療方式分為一、二線治療。一線治療通常使用糖皮質激素、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以及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雖然短期內有效,但副作用多。而二線治療方案並不完善,也各有風險。因此,在ITP中,仍存在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以使那些皮質類固醇治療後復發或抵抗的患者獲得快速、持久的緩解。
BTK屬於非受體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作為B細胞受體(BCR)信號通路中的關鍵激酶,在B細胞的分化發育中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研究表明,BTK大量表達可以使BCR信號通路異常激活,使B細胞功能失調、免疫耐受狀態改變,並轉化為自身反應性B細胞,分泌大量自身抗體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Rilzabrutinib是正處於臨床研究中的一種可口服、可逆、共價的BTK抑制劑,用於治療免疫介導的疾病。數據表明,Rilzabrutinib能阻斷炎症性免疫細胞,消除自身抗體破壞性信號,並在不消耗B細胞的情況下防止產生新的自身抗體。此外,Rilzabrutinib具有靶向潛在疾病發病機制的潛能,尚未顯示可改變血小板聚集。這些機制的臨床意義目前正在研究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任何監管機構的審查。
在ITP治療藥物方面,Nplate(romiplostim)是FDA批准的首個用於治療ITP的藥物,該藥是一種血小板生成素模擬肽體,通過升高和維持血小板濃度發揮作用,開創了長期治療此種慢性疾病的新途徑。除了在美國獲批外,Nplate也被歐盟獲批用於ITP成人患者,以及用於ITP持續至少6個月並且對皮質類固醇、免疫球蛋白或脾切除術應答不足的1歲及以上兒科患者。截至目前,Nplate已獲全球100多個國家批准。
另一款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ITP的藥物是葛蘭素史克(GSK)研發的Promacta(eltrombopag),該藥是一款非肽類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能與TPO受體的跨膜結構域選擇性相互作用,增加血小板的生成,使得ITP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快速升高至安全水平。其用於治療經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免疫球蛋白治療無效或脾切除術後慢性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減少。2018年,該藥在中國上市。
隨著ITP治療藥物的不斷增多,勢必會給ITP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並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體驗。
參考資料:
[1]https://www.pharmaceutical-business-review.com/news/rilzabrutinib-granted-fda-fast-track-designation-for-treatment-of-immune-thrombocytop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