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馮唐的文章快10年了,起初開始關注是因為馮唐曾經是麥肯錫的合伙人,做事嘛,總得學習一點方法論,總得學習一點道的東西。終於,最新出的一本書,他開始講述到了細節,講到了具體,真好,轉載希望廣為流傳。
第二,有所專
有所專,有兩方面。
1、專心,該酒時酒,該花時花。
我發現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不專心。曾經有一個禪宗故事,小和尚問大師怎麼修佛,大師就說,餓的時候吃飯,困的時候睡覺。然後小和尚說:「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幹嗎?」師父說:「不,多數人是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不好好睡覺。」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特別忙,那時候也的確是忙。我會發現,同樣的茶葉、同樣的水、同樣的茶具、同樣的步驟,我泡出來的茶就是不好喝。我就問茶泡得好喝的人,出了什麼問題。那人笑著說,馮老師,您泡的茶是一股不專心的味道。所以我後來逼自己,「逐鹿中原」的時候,就全力以赴、馳騁沙場;用文字打敗時間的時候,就心無旁騖、伏案弄墨,一段時間幹一件事。
所以,我看似「斜槓」,能管理,又能寫作,又能翻譯……能夠「斜槓」,恰恰因為我夠專心。該做這件事的時候,就做這件事,天塌了,跟我沒關係。而且在我居住的地方沒電視、沒音樂,每進一個酒店,做的第一件事是關掉電視。
所謂「臨事靜對猛虎,事了閒看落花」就是這個意思。遇上事的時候,要好像面前有一隻猛虎,事完了就該看花看花,該賞月賞月。
現在很多人有兩個誤區。一個誤區是所謂的佛系誤區,覺得一切都是落花了,一切都是流水了。其實這不是真的佛,這樣也幹不好事。還有一種誤區,是臨事閒看落花,事了靜對猛虎。這就是「loser」,該正經、該集中心力,該放鬆的時候反而放鬆不了,這是成事的大忌。
為了自己不瘋,應該逼著自己換換頻道,去做跟工作不一樣的事。去看看世界,談談戀愛,喝喝茶,焚焚香,看看書,等等。
2、專業,培養一個愛好,把這個愛好做到專業,至少半專業。
沉下去,不要人云亦云,做得相對專業一點。越沉下去,你越有樂趣。
比如我經常說自己是業餘寫作,但寫作不業餘,寫出來的東西不業餘。這背後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包括讀過近一百部英文長篇小說。
又比如,我喜歡高古玉,就是商代以前的玉器。我至少看過價值二十萬元錢的書,而不是說花過二十萬元錢在書上面。有人就問我,如何學習古玉?如何學習古董?我說你先看價值二十萬元錢的書,再看二十個博物館,我再跟你聊下一步是什麼。別只是「我想這樣那樣」,先把自己變成半專業,才可以硬氣地說,這個領域我知道。
哪怕是日常的瑣事,比如紅酒、咖啡、茶,都有大學問。產地、製作、銷售、品牌、器皿等,都不可小看。比如紅酒有WEST考試,中國只有一兩個紅酒大師,也是過去兩年才出現的,全世界只有二百多個紅酒大師。
有所逼,有所專,就是你要保持健康,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需要專心、專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