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相長║朱鮮峰:「中國教育名著選讀」教學札記

2021-02-14 杏壇新史

教育名著選讀課程在教育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筆者所在的湖南師範大學教科院對此尤為重視,在本科階段分別開設了「中國教育名著選讀」「外國教育名著選讀」兩門課程,各48學時。其中「中國教育名著選讀」在大二上學期開課,與大一下學期的「中國教育史」相銜接。筆者承擔該課的教學任務,目前已講過兩輪,頗有感觸,在此略陳己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篇目選擇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為孟憲承選編、孫培青注釋的《中國古代教育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i]。孟先生的這部書篇幅適中,價格低廉,選文前的「解題」尤見功力,仍不失為一本較為合適的教材。當然,對於本科教學而言,這本書也有一定的不足,如注釋較簡略,缺少白話譯文,不能涵蓋本課程所涉及的全部時段等。好在如今是網絡時代,可以電子材料及列印材料作為補充。

       「中國教育名著選讀」課程共16次課,每次3課時,筆者最近一次課程的教學篇目如下:

第1講 《論語》選讀

第2講 《墨子·公孟》

 《孟子》選讀上

第3講 《孟子》選讀下(性善論)

 《荀子·性惡》

第4講 《荀子·勸學》

《老子》選讀

《莊子·逍遙遊》

第5講 《學記》

第6講 《大學》

 《中庸》

第7講 《韓非子·顯學》

《對賢良策》第二策(董仲舒)

 《論衡·超奇》(王充)

第8講 《顏氏家訓·勉學》(顏之推)

 《進學解》(韓愈)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柳宗元)

第9講 《近思錄》選讀(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

第10講 《大學章句序》《語錄》《白鹿洞書院揭示》(朱熹)

第11講 《語錄》(陸九淵)

《傳習錄》選讀,《訓蒙大意》《教約》(王陽明)

第12講 《東林學案序》《學校》(黃宗羲)

《與友人論學書》,《日知錄》選讀(顧炎武)

《總論諸儒講學》《性理評》(顏元)

第13講 《與是仲明論學書》(戴震)

《與諸弟書》(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曾文正公嘉言鈔》選讀(曾國藩)

 《勸學篇·循序》《勸學篇·遊學》(張之洞)

第14講 《為學與做人》(梁啓超)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以美育代宗教說》(蔡元培)

《朝話》選讀(梁漱溟)

第15講 《試驗鄉村師範學校答客問》(陶行知)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胡適)

《師範教育與抗戰建國》(廖世承)

第16講  學生讀書報告(《論語》讀後感)

上述教學篇目大體從《中國古代教育文選》中選取,同時也參考了時賢的相關論著,以下幾點需要略加說明:

其一,關於道家、佛家教育的文本。教材未選道家、佛家經典,課程選取了《老子》《莊子》的部分篇章。近年來,學界對於道家教育思想日益重視,強調其在突破儒家藩籬、塑造古代士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本課程的教學也呼應了這一趨勢。另一方面,佛家教育的文本在上述篇目中仍付之闕如。鑑於佛家對中國教育產生的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筆者目前也在考慮增加一兩種佛家的代表性文本(如《心經》《壇經》等)。

       其二,關於《近思錄》。在《中國古代教育文選》及其他相關教材中,《近思錄》似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視。筆者以為,欲了解理學教育思想,《近思錄》是一個極佳的文本。該書由朱熹、呂祖謙編撰,選取了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四位理學家的文章及語錄,極具代表性。就結構而言,《近思錄》以《大學》「三綱領八條目」為編排線索,勾勒出宋儒的教育理想,有助於我們把握古人的教育思路。其內容也頗便初學,很適合作為「中國教育名著選讀」的教學文本。

       其三,關於近現代部分的選文。上述教學篇目以古代為主,近現代所佔的比重較低,主要是考慮到近現代的著述相對易讀,故未多選。在這一時期的教育家當中,選取了曾國藩、胡適、廖世承,未選晏陽初、黃炎培、陳鶴琴,主要是想與前一學期的「中國教育史」有所區別。曾國藩、胡適在近代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廖世承則是國立師範學院的首任院長,對於湖南師大學子有特別的意義。所選篇目也儘量考慮可讀性,如梁啓超《為學與做人》、梁漱溟《朝話》、胡適《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等,均涉及學習、生活中的困惑與問題,較易為學生所接受。當然,這樣的安排是否得當,筆者也在進一步反思。篇目的「可讀性」與「代表性」之間往往存在矛盾,如何平衡、取捨,對於教學者確是一大考驗。另外,在重新思考教學篇目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遺漏了一篇重要文獻,即梅貽琦的《大學一解》,梅貽琦此文對於今日中國大學教育仍極富啟發意義,理應選入。

二、內容解讀

在研讀教育史論著的過程中,筆者時常產生某種困惑,即我們對古人教育思想的解讀是否準確?假如起古人於地下,他是否會贊同我們的觀點?以孔子為例,在談及孔子的教育思想時,我們通常會提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等內容,這些教育觀點與教學方法,似乎當下的不少中小學名師也能做到,那麼,孔子教育思想的獨到之處又何在呢?僅僅是因為他先於我們提出這些觀點嗎?

筆者以為,答案恐怕並非如此。站在今人的立場,我們似已習慣於從現代教育學的角度解讀古人思想[ii],而未能充分把握古人自身的話語體系。就孔子的教育思想而言,有一個概念似未得到充分的重視,那就是「為己之學」。事實上,這也並非筆者的一己之見,部分前輩學者已有論及,如李弘祺教授即以《學以為己》作為其中國教育史論著的標題,意在突出這一傳統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也試圖在這一方面做出嘗試。

仍以孔子為例,《中國古代教育文選》將《論語》選文分為十個小節,分別是:「性、習」「禮、仁」「有教無類」「詩、書、禮、樂」「因材施教」「學、思」「啟發、誘導」「力行」「改過」「學不厭、教不倦」,這也是目前較為通行的對孔子教育思想的解讀視角。筆者則將《論語》選文分為六個小節:「為己之學」「德性」「君子」「詩書禮樂」「教學方法」「孔門弟子」。其中「為己之學」這一小節主要包括以下各章: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裡仁》)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

       《論語》以「學」開篇,足見其在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性,通過對上述各章的解讀,無疑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學」在《論語》中的含義,從而對儒家提倡的「為己之學」有較為深入的體認。

       此外,如何超越教育思想的層面,使學生領略教育家的人格魅力,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古人向來強調「聖賢氣象」,如二程對孔子、顏回、孟子的人格即有精彩的描繪:「仲尼,天地也;顏子,和風慶雲也;孟子,泰山巖巖之氣象也。」(《二程遺書》)筆者在教學中也儘量引導學生對此多加體會,不過這一方面並非本文論述的重點,故不贅述。

三、教學反思

       在「中國教育名著選讀」的教學過程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進教學效果,筆者做了一些嘗試,但畢竟是新手上路,很多方式方法仍在摸索之中。

就教學方式而言,目前主要還是採用講授法。考慮到教學對象是大二學生,筆者有意識地選擇相對簡短、易讀的篇目(如選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而舍王夫之《書院》)。若篇目較長,則選擇重要段落講解,點到為止,意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目前來看,所選篇目似乎還是偏多,且疏通文義仍佔據了課堂教學的大量時間。筆者也曾考慮指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書籍,解決疑難字句的問題,但具體應如何操作,目前還未能想到合適的方案。

       為激發學生的思考,筆者引入了一些新材料,並儘量引導學生對教育家觀點的異同進行比較。如本課第3講集中探討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筆者以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決賽關於人性的辯論作為引導,由於孟子與荀子的相關論點及立論基礎在辯論中均有涉及,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相對容易接受,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在講授陸九淵的語錄時,引入「鵝湖之會」上朱、陸的爭辯,使學生對理學、心學的分歧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為切實達到閱讀名著的效果,筆者一方面要求學生背誦部分經典段落,並在期末考試中以填空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另一方面,則是選擇《論語》作為通讀的文本,選用的版本為錢穆《論語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iii]。該書對《論語》各章的內容多有精彩的闡發,有助於學生進一步領會孔子的教育思想,但注釋較為繁複,閱讀有一定的難度。為減輕學生的負擔,筆者提醒學生重點閱讀原文與譯文,注釋與解讀的內容選讀即可。在第一輪教學中,筆者僅把任務布置下去,最後通過學生的上臺發言檢查閱讀成效,感覺效果不夠理想。因此,在第二輪教學中加強了過程考核,要求學生每周閱讀一篇(指「學而篇」「為政篇」……等),至少寫半頁的讀書筆記,每次上課前抽查讀書筆記,最後一次課輪流上臺發言。一個學期執行下來,感覺不少學生確有進步。

中國教育名著所蘊含的思想博大精深,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和研讀中不斷反思、體會,上述札記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還請各位同道多加指正。


[i]除此之外,就筆者管見所及,相關著作主要有以下幾種:

田正平、肖朗主編:《中國教育經典解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即出)

張書豐編著:《中國古代教育精粹的現代解讀》,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洪宇主編:《教育經典導讀(中國卷)》,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

曲鐵華主編:《中國教育名著導讀》,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

杜學元編著:《中國歷代教育名著選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下面這一種雖出版較早,但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黎順清、曹鴻遠、李知華編:《中國古代教育名著選讀》,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ii]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教育史學界對於著重討論教學方法的《學記》極為重視,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對《大學》《中庸》的探討。

[iii]目前更為通行的是楊伯峻的《論語譯註》,該書注釋簡明,但缺少分析解讀,學生讀之恐不得要領。

 

作者簡介:朱鮮峰,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教育史,目前主要承擔「中國教育史」「中國教育名著選讀」等課程的教學。) 

 


相關焦點

  • 徵稿·新教材教學札記
    作為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什麼特別的感悟和教學心得?新教材的哪些變化讓您印象深刻?在課堂上又是怎麼把握教材、創造性應用教材的?針對某一課,您是如何進行教學設計的?圍繞新教材,課堂內外發生了什麼令人難忘的故事?課程周刊擬開設「新教材教學札記」欄目,歡迎來搞,講講你和新教材之間的故事。
  • 清代三大史學名著之《廿二史札記》
    《廿二史札記》又名《二十二史札記》,清代著名學者趙翼著,三十六卷,補遺一卷,總計條目約六百餘條,內容以研究歷代正史為主。與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並稱為清代三大史學名著。《廿二史札記》為作者讀史之筆記。
  • 【教學札記】陪伴孩子走過的成長歲月
    湖州帕丁頓開學半年來,老師們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和收穫寫進了教學札記。在新的一年,小編帶領大家走進歲月的長廊,去看看湖州帕丁頓園丁們的辛勤耕耘。    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湖州帕丁頓,每一位老師都從「只有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出發,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孩子的成長。
  • 「書香吉林講書堂」孫立權講《孫立權語文教育札記》
    《孫立權語文教育札記》2018年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該書以傳統的札記體形式寫成,分為泛論語文教育、閱讀與寫作、讀書心得、教育隨筆四章,共計635則,20多萬字。該書不是一時一地完成的,而是用了25年積累而成的,是孫立權老師從事語文教育25年的心血結晶,閃爍著語文教育與人生的智慧,歡迎收聽!
  • 教育名著推介
    對剛入職的青年教師來說,他們也想學習一些教育經典著作,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但苦於沒有良師引導,往往不得其法。筆者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以及平時的教育理論研究學習。特向青年教師推薦一些教育名著。以期望給這一些青年教育工作者以思想上的啟發,方法上的指導。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3:確立教學目標
    山人曾經在微信公眾帳號「武太白金星人」中寫過兩篇《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小文章,分別為「成功英語教師的五大特質」和「成功英語學科建設的若干要素」,
  • 東北師大教育學部心理學專業課程都有什麼課?
    一、培養目標與要求培養目標: 心理學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 夠在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從事心理學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工作的教師,以 及從事心理健康教育、
  • 人教社舉辦紀念蘇霍姆林斯基誕辰100周年教育名著研讀心得交流會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彭詩韻) 11月6日,紀念蘇霍姆林斯基誕辰100周年教育名著研讀心得交流會暨人教版教育名著展示基地玉泉小學揭幕儀式在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舉行。
  • 《英語人文經典選讀》| 大學英語通識教育探索
    為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適應大學通識教育改革的需要,充分發揮大學英語拓寬人文視野、傳遞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素養的職能,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大學英語閱讀教研室組織編寫了
  • 餘瀛鰲:醫籍選讀和讀法,學好中醫的必由之路
    導讀:秦伯未認為醫籍的選讀在校學生主要學習教材課本,大學規定課程學完後,則應讀反映醫學系統
  • 2019第三屆英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觀摩研討會在濟南外國語學校...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推動英文名著整本書閱讀,促進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近日,2019第三屆英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觀摩研討會在濟南外國語學校成功舉行,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專家組成員、英文名著導讀專家組組長魯子問教授、聊城師範大學陳萬會教授
  • 優秀青年中醫必經之路,醫籍的選讀和讀法
    導讀:秦伯未認為醫籍的選讀在校學生主要學習教材課本,大學規定課程學完後,則應讀反映醫學系統「正脈
  • 【「一帶一路」通天下】中國義大利語教學的成長之路
    1960年,當時中央廣播事業局的下屬院校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開設義大利語專業(後因故撤銷,又於2001年重開專業)。1962年,當時外交部的下屬院校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開始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的義大利語教學工作。1972年,上海外國語學院(今上海外國語大學)也開設了義大利語本科專業。
  • 2021必看北京大學中國史考研經驗指導(參考書目和教學計劃)
    l 布置作業: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寫一到兩篇800—1000字的札記。名詞解釋訓練10月l 選讀《中國歷史大辭典》條目,感受名詞解釋題的解答方式。l 學員課下進行閱讀和讀史札記的寫作練習讀書匯報,讀史札記講評11月讀書匯報,讀史札記講評
  • 國外為青少年推薦經典名著:俄經典書目代代相傳
    在由俄羅斯教育和科學部推薦的「中小學生應讀百部文學作品」書單中,主要以俄經典名著為主,外國文學和現代文學所佔比例相對較低。媽媽中學讀過的書,與女兒的閱讀書目大體相同,稱得上是代代相傳。被推薦的經典名著通常充滿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情懷,多半是戰爭題材。這些作品瀰漫著強烈的愛國情懷和人性光彩,意在強化孩子們的國家意識和傳統價值觀。
  • 乾貨:《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匯總
    小星之前為大家整理了兩本初中必讀的名著《海底兩萬裡》和《駱駝祥子》的名著導讀以及一些知識考點,今天,小星再為大家整理名著《昆蟲記》的導讀和知識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昆蟲記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花了足足三十年時間寫就的科學巨著。
  • 【名著選讀】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
    點上方藍字關注世界名著每日讀,陪你有品位閱讀《真實的幸福》作馬丁·塞利格曼,馬丁·
  • 孫立權:教學高手是上課上出來的——從事語文教育25年的點滴收穫
    8年的師範學習生活,確定了我科班教師的出身,25年的語文教育工作,實踐著我教書育人的夢想。有一天,我要表達對語文教學的感情時,忽而想到年輕時讀到的兩句詩:「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我覺得沒有其他的語言比屈原這兩句詩,更能恰切地表達我對語文教學長久不衰、矢志不渝的熱愛之情。對語文教育的情有獨鍾,使我孜孜探求,鍥而不捨。還記得25年前我到東北師大附中去報到的情景。
  • 中國一流的書籍有哪些?
    一、教育書籍: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夢》(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3.《中國古代教育論著選讀》(已經編好)。《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單中惠楊漢麟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30.《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主楊鑫輝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 走進經典,品味魅力——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初探
    由於初中生面臨著中考壓力,很多教師為了學生在考試中獲得一個好成績,保證學生更多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將名著中所涉及的故事背景、主要情節、人物形象提煉為簡要的講義,直接展現給學生,並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以應付考試。另外,很多教師不重視「名著導讀」教學,在課前所進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計劃較為簡單,教學準備不充分,使得「名著導讀」的教學流於形式,嚴重影響了「名著導讀」教學的質量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