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龍永琴,是麻江縣政務服務中心派駐麻江縣宣威鎮平定村的駐村幹部。在駐村三年多時間裡,我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準則來要求自己,做到事事身體力行,親歷親為,將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設身處地為群眾排憂解難,得到了群眾的支持。
記得初到平定時工作開展不是很順利,群眾對扶貧工作的誤解,還有極少數農戶爭當貧困戶,對脫貧工作的不支持,也有貧困戶覺得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都是走後門下來「鍍金」的,混完時間就走人,對我們也不是很理睬。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與村兩委入戶貧困戶家中走訪核查,做到一戶不漏,戶戶見面。在走訪中與他們交談,發放脫貧政策宣傳資料,宣傳脫貧攻堅政策知識。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從而對本村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道路狀況、群眾脫貧願望和扶貧開發規劃等有了很深刻的認識。
平定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自主發展農產業的群眾也很多,但是因為路面不好,運輸不方便等因素,減慢了群眾致富的步伐。了解這一情況後,我與村兩委積極想辦法,找門路,利用一切可以爭取的資源。2018年,我們為平定村爭取幫扶資金120餘萬,修建完成產業路4條,受益群眾800餘人。
路修好後,村兩委和小分隊在群眾心裡得到了跳躍般的提升。趁熱打鐵,2018年年底,結合「三項行動」,我們積極開展感恩教育院壩會共計30餘場,讓脫貧工作深入人心,也讓群眾更深刻的體會到了黨的恩情。
駐村三年多時間裡,最大的收穫是,通過不懈努力,得到了平定群眾的認可。從一開始的冷漠對待和冷言冷語,到現在的熱情笑臉,我用自己的真心,換得了群眾的真情。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乾
編輯 張婷
編審 楊儀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