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文物越來越感興趣,而且也因此出現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收藏家。有瓷器愛好者,錢幣愛好者等等,而也隨著收藏熱的發展,大家對於考古也感起了興趣,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考古還不是那麼的了解,甚至把它和非法手段盜墓相提並論。而這幾天山西省考古出土的墓葬也引來了一大批的關注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考古,以及山西省出土的器物背後的故事。
考古、考古顧名思義,就是考察古代的東西,那麼這些東西從哪來的呢?其實大部分來源于田野考古。看著這個名字,就感覺這個工作肯定是要風餐露宿的,沒錯,考古這項工作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要是沒點吃苦耐勞的精神,恐怕也入不了這個工作的大門。
有人說考古和盜墓有啥區別,我告訴你,區別可就大了,還有什麼人說考古就是國家盜墓,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他倆有啥區別。考古講求的是不損害文物,而且是要盡最大的努力保護文物,要是沒有考古,那麼我們今天也就看不見博物館中的那些個鎮館之寶了。另外,考古一般都是被動的,啥叫被動的呢?就是因為有人發現了這個墓葬是古代的墓葬,並且已經破壞了,所以才會進行挖掘的,而不是考古學家主動自己去找墓葬來進行挖掘的。而且考古是為了我們的文化事業作出貢獻的,而盜墓只會給我們的文化事業抹黑。
現在大家都了解考古了吧,那麼接下來就言歸正傳,講講我們現在都被網友刷屏的山西考古發現的九座周朝王卿高級貴族墓葬。再說墓葬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周朝的歷史,封神演義大家肯定都聽說過,而其中的武王伐紂大家肯定也不會陌生,商紂王昏庸無道,而後周武王姬發討伐商紂王,商朝大敗,武王姬發以周朝代名,周由此建立。
周朝建立以後呢,就進行了與商朝不一樣的制度,它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我想這兩個詞對於正在上高中的寶寶們都不陌生,這可是歷史試卷上經常要考的知識點啊。分封制是什麼呢?就是把土地分給功臣和子弟,建立諸侯國,並且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制。另外,諸侯對周天子還有定期朝貢,和提供兵役的義務。他們屬於政治制度,那麼什麼是宗法制呢?宗法制就是按照血緣關係進行政治權利的劃分,維護政治聯繫制度,它的核心內容就是嫡長子繼承制,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國重男輕女的一個根源所在吧。
其實我們上面所說的是西周的一些制度,而周朝分為東周和西周兩個時期。為什麼分為兩個時期呢?當然是因為西漢被滅了呀!西漢被滅以後,諸侯擁立原先的太子為王,建立了東周,而東周的前半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春秋時期,這個時候諸侯爭霸,三家分晉,為戰國時期。到最後秦統一六國,東周也就此滅亡了。
講完了周朝的歷史以後,我們再來看看山東省到底出土了哪些精美的文物吧。這次發掘是在4月份開始的,一直到現在才查明了這是周朝時期的墓葬。而且這次發掘的面積也是很大的,為1200平方米,其中墓葬9個,灰坑17個。當然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精美的器物。
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些這些器物吧。我們都知道,商周時期是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所以,在山西省發現的周朝墓葬裡肯定會存在大量的青銅器物啦。其中有銅甗等等,當然除了銅甗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類型的器物,比如玉、石、漆、陶、骨、蚌貝、鉛、金、漆木、皮革、麻繩、竹等各類文物總計500餘件套。
山西和陝西同音不同字,我們都知道陝西是一個躺在歷史上的國家,其實山西雖然並沒有陝西歷史文化豐富,但是也可以說得上是數一數二的那種的。所以網友們都紛紛評論,國家的新寶藏,快過年了,十大考古安排上等等!
在山西省出土的這些器物中,大約有五十件帶有銘文的銅器,可能有人會問,什麼叫做銘文呢?簡單點來說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字就叫做銘文。隨著青銅器的發展,銘文的數量等方面也有不同。大約在商代早期的時候,基本上沒有銘文。在商周晚期和西周早期的時候,這個時候青銅器上的銘文逐漸增多了起來,而後到了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早期的時候,這個時候雖然青銅器的發展呈現一種衰落的趨勢,但是他的銘文增多了起來,基本上都是長篇大論的那種,主要記載的也是戰爭啊,賞賜啊什麼的。而後隨著社會的發展,銅器逐漸被鐵器替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其實我們不管收藏什麼類型的器物,我們都應該首先了解一些他背後的歷史,有的收藏家就是因為不了解他背後的歷史,只是看中了一件器物就想買,最後落得個錢物兩空。這麼說來,我們對於山西省出土的文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了吧!
而且根據出土的器物來看,專家指出墓地主人族屬身份應當為「中」和「匽」二者其一,後者尤為可能。也就是說這個墓主人的身份就差不多為周朝的王卿的高級貴族墓葬了。當然其中的器物我們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有多重要了吧。
另外我們都說為什麼要進行考古,當然是為了我們國家的文化添磚加瓦啦,我們在前文中說到,這次出土的器物中有五十件帶有銘文的,那麼這些帶有銘文的器物對我們研究周朝的歷史文化有著相當大的幫助的,當然,那些出土的文物對研究我們古代的歷史文化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其實大家收藏一些古代的器物是好的,而且對我們研究歷史文化也是有極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