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慈母勸誡多行善事,善因結善果,被接上天庭做了神仙

2020-12-24 艾特彩虹

文|艾特彩虹

青石山下的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個寡婦,名叫張秀梅。

張秀梅年輕時,嫁給了村裡的木匠牛二,牛二為人憨厚老實,善良淳樸,樂於助人,村裡的很多人都受過他的恩惠。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張秀梅生下兒子的當天,牛二因為著急回家趕夜路,不小心跌落山崖摔死了。

牛二死後,張秀梅成了一個寡婦,她給兒子取名叫牛浩,這些年張秀梅是又當媽又當爹,好不容易才將兒子撫養長大。

去年,牛浩和鄰村的小鳳結婚拜堂時,母親張秀梅流下了高興的淚水。張秀梅心想,等有了孫子,牛家有了後,自己也就對得起那死去的丈夫牛二了。

張秀梅是個苦命的人,她怎麼也沒想到,半年後,自己的兒子牛浩,竟然因為誤食了山中的一種毒草,被毒死了。

這種毒草名叫水莽草,在青石山一帶有很多,這種草長得像扁豆,還會開出紫色的花,每年都有因水莽草而死的人。

傳說人如果吃了這種有毒的水莽草,死後會變成水莽鬼,而水莽鬼五百年不得輪迴轉世,除非能找到一個同樣被水莽草毒死的替死鬼,才能投生。

牛浩死後,母親張秀梅和兒媳婦小鳳哭得死去活來。牛浩變成了鬼,看到母親與妻子如此傷心,心中更是難過。

小鳳命也苦,和婆婆一樣,如今也成了一個寡婦。小鳳心裡特別思念牛浩,心中有好多話想對他說。

有一天,小鳳正走在路上,前方突然出現一個婦人,婦人將小鳳攔下,對她說:「我有一種藥水,喝了它可以見到家中去世的人。」。

小鳳聽後欣喜若狂,便討了藥水喝下。小鳳哪裡知道,這藥水便是水莽草所做,小鳳喝後便被毒死了。

這婦人原是村中的媒婆,前些年被水莽草毒死成了別人的替死鬼,如今又毒死小鳳,讓小鳳當了自己的替死鬼,自己去投胎了。

小鳳變成鬼後與丈夫重逢,兩人都恨死了那媒婆。可如今那媒婆已投生到張家,張家媳婦生了一個小女孩,便是那媒婆轉世。

張秀梅見自己的兒子、兒媳婦都死了,傷心欲絕,便不想活了。就在張秀梅準備自盡時,牛浩和小鳳不得已而現身,出現在了張秀梅的眼前。

張秀梅見到了已故去的兒子和兒媳婦欣喜不已,就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在知道了事情原委後,張秀梅雖然也恨那媒婆,但他一再勸誡兒子、兒媳,要多做善事,絕不可做那傷天害理之事。

牛浩和小鳳聽母親如此說,也就打消了報仇的念頭。

一個月後,王家二小子王柯中了水莽草的毒,但竟然奇蹟般的好了。原來這是因為牛浩和小鳳合力趕走了想要謀害王柯的水莽鬼。

從那以後,青石山附近因水莽草而死的人少了好多,其實這都是牛浩和小鳳的功勞。

十年後,天道循環,有一天,張家那個媒婆轉世的小女孩,也中了水莽草的毒。牛浩和小鳳心中有恨,原是不想救她,但又想起了母親的話,要多做善事,於是就暫且放下心中的恩怨,救了她。

小女孩甦醒後,想起了自己前世所做的一切,牛浩和小鳳能不計前世恩怨,救了自己,這讓她感到羞愧不已,後悔莫及。

於是這小女孩便認張秀梅為乾娘,從此之後每天照顧乾娘張秀梅的起居生活,為她養老送終,替牛浩和小鳳盡孝,同時讓給自己贖罪。

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張秀梅陽壽已盡,無疾而終,去世了。張秀梅的乾女兒,安葬了乾娘,實現了自己當初的諾言。

母親能安度晚年,更有人為她養老送終,這讓牛浩和小鳳心中徹底放下了仇恨。

這些年牛浩和小鳳因聽了母親的話,不知救了多少人,可以說是功德無量,天帝因此特為牛浩和小鳳封了神位。

而張秀梅去世後,更是因教導有功,化解了一場恩怨,善因結了善果,被接上了天庭。他們再也不用投胎轉世,而都上天做了神仙。

張秀梅的乾女兒,後來嫁給了狀元郎,一輩子做好事行善積德,也落得個圓滿的結果。

自從張秀梅去世後,青石山附近就再也沒有了水莽草。人們都說這是因為張秀梅向天帝求情,天帝這才去掉了這害人的水莽草。

大家好,我是@艾特彩虹,如果喜歡我的故事,請點一下關注,萬分感謝,我將為您分享更多經典民間老故事。

相關焦點

  • 善因結善果,你別愛信不信
    佛說:善因結善果,慈悲大無邊。這句話,講的就是凡事有因必有果,一個懂得真善的人,必然會獲得好的果報。那麼,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善因結善果」呢?首先,我們要懂得以「善」養心。俗話說:上善若水。一個人,懂得善良的好處,必然會用自己善的言行,來定性自己內心的安寧。一個懂得真善的人,他們的內心,一定會祥和,安寧的。
  • 佛教:種善因得善果,生活中要做好三件事,福報將不請自來!
    佛教:種善因得善果,生活中要做好三件事,福報將不請自來!佛說,我們這一生所受用的都是前世修積的福報,福報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生活中,如果不懂得護福、惜福、積福,那麼再多的福報也會被我們揮霍殆盡。想要修攢福報,一定要多種善因,這樣才能得善果。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做好這三件事,可以幫助我們培養福田,直接而快速的得到福報。一、相信因果,心懷敬畏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人不相信佛教,認為因果業力不真實,是唯心的說法。
  • 種善因,得善果,此文獻給所有人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種什麼因,就能得到什麼果報。種善因,就會得善果,種惡因,就會遭惡果。因果必報,不是不報,只是時間還沒有到,如果時間到了,就一定會報的。只要我們足夠相信因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善因結善果,惡因皆惡果;這五件事,切勿再做,因果不饒人!
    如當下是否有福報,除了往昔自己所造下的諸多惡因有關,其實大部分還是跟當下的所作所為密不可分。古人云:「行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當下若福報淺薄,若能常念行持善舉,福報自然也能越積越厚。反之若不能行持善舉,反而造作諸多惡因,那麼福報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少。這五件損耗福報之事,切記,不要在做!
  • 行善事,交善友,結善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書院,ID:YHSY-1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善,是一種修養,善,是一種福德。一個人只要肯多行善事、多交善友、多結善緣,總能得到上天的眷顧。01行善事行善,是畢生的修行。漢明帝與東平王閒聊時,明帝問曰:「天下何事為樂?」
  • 佛教:種善因的五種方法
    《佛說無量壽經》云:善人行善,從明得明,惡人行惡,從苦得苦,從冥地冥。就是說:行善的人,一定會得善的好的果報,行惡,必定得惡果,這是自然規律,因果報應,通三世,絲毫不差。想要擁有善果,必須從當下出發。因果報應,種善因的五種方法!你知道幾個?
  •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
    佛家講:「種善因,得善果」。很多人以為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自然科學講平衡,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講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社會學講有付出必有回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天地浩大,冥冥之中因果就在其中,左右著我們的人生。
  • 種善因,得善果,做到這幾點,福報越來越多
    善惡到頭終有報,種善因才會得善果,做到下面這幾點,你得到的福報會越來越多。1.助人為樂我們小學的時候就學過助人為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樣的人顯得更有格局,別人也更愛和這種人相處,久而久之,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多,而那種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人只會因為蠅頭小利衝破腦袋。3.寬宏大度在彌勒佛面前有這樣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盡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照盡天下可笑之人。
  • 從百歲基督徒姊妹簡過壽誕助力慈善談基督徒的「善心、善行、善果」
    這次百歲生日,她不操辦酒席,將省下來的錢做點善事,榮神益人,再次為主結出榮耀的果子。消息刊登後在社會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太12:35)每個人的心底都應有一顆善良的種子,每一次伸出雙手都帶著暖意,每一次回眸一望都留下笑靨。
  • 種善因得善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的修行、善惡業決定了今生的命運,前世修福培福、積德行善,廣種善因、福田,今生自得感召福果。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有的人不信因果,他說「我沒看見就等於沒有」,就好比你沒看見空氣,就說沒有,那空氣就不存在嗎?那是你自己的見解。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做!
    《了凡四訓》上說: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要想積累陰德,惠及子孫,一定要多去做這十件事,並且要在做這些事情時,做到為善而人不知,這樣才能積累到陰德福報。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所以大家儘量要多積陰德,下面這四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去做,哪怕你經常做一件事,也會功德無量。 第一件事:多結善緣。若是能廣結善緣,哪怕與人相處時,學會經常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了立場上想問題,堅持這樣去做就能積累無量的功德。
  • 種善因得善緣結善果
    師兄們去施食遊春,做善事只是一個啟動善緣的因,而真正有意義的,卻是善因所帶來的善緣,眾善人聚在一起,暫時放下名聞利養的執著,一心一意的沉醉於交流大愛之中,這種心情才是淨土的資糧,名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 佛法: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
    其實這樣做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福報的多少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要想獲得福報,佛說,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第一件事:一心誦讀佛經《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 雙語閱讀|Slave and Lion,種善因結善果,善意總會得到回報
    善有善報,種善因結善果,一次偶遇和一次幫助都會讓一隻動物感恩,何況是人類呢?很多時候幫忙只是隨手的事情,但請相信別人會記得你的好。
  • 佛教:福報快不夠時,多做這3件事,好運氣感召而來!
    佛教:福報快不夠時,多做這3件事,好運氣感召而來!佛家講究因果報應,同時也看中累積福報。一個人的福報的多事,也反應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福報多的人,日子自然過得幸福、生活順心。當一個人的福報快消耗殆盡時,你慢慢的會發現,生活中不順心的事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做這3件事積累福報,好運氣自然感召而來。那麼佛家所認為的福報,到底是什麼呢?首先,福報並不是一件具體的東西,也不是一件什麼樣的事物。其次,福報更多的講究的是人的內心,按佛門的意思就是「人間的清福」。
  • 種善因得善果
    種善因得善果,乞丐變國王《辯意長者子經》裡面講一個故事,一天佛到辯意長者子家裡面去應供。有一個乞丐來乞食。但供養還沒有開始,因為還沒有供養三寶,所以就沒有給他。這個乞丐心生惡念:我將來有一天當國王,叫車輪子把這些出家人的頭碾斷。
  • 禮佛就是行善事,孫莘老巧借禮佛,為百姓行善
    窮人不知自己為何貧窮,所以常常算命問前途;而富人本就富貴,手有餘錢,所以願意去做那些被世人看重的「積德行善」之事。禮佛就是行善事,孫莘老巧借禮佛,為百姓行善其實窮人算命也沒有錯,富人禮佛也並非不好。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所求的,不過是為了一福報而已。
  • 善有善報 《水知道答案》與善因善果
    過後想想,總覺得翟老師說的哪裡不對(當然,後來編者有了自己的清晰答案),但翟老師用江本勝先生的試驗和理論做收尾這段,確實很有說服力。所以,編者也自然擎個現成,用《水知道答案》來做善有善報的總結。編者之前深度研學易經三年,師從本地公認最厲害的易學老師,看過無數的墳塋和陽宅,深知所謂風水和氣場對人的重要性,但從古至今,氣場是怎麼作用於人的,沒有先生能說的明白。
  • 神仙真的不吃飯嗎?西遊世界的天庭和靈山都有米倉!王母還有菜園子
    題:神仙真的不吃飯嗎?西遊世界的天庭和靈山都有米倉!王母娘娘還有菜園子!傳說神仙都是植物系,每日家餐風飲露即可,不食五穀,逍遙快活。《西遊記》故事裡,金蟬子投胎轉世成唐僧,需要吃飯,孫悟空等人也需要進行新陳代謝,也會餓。天庭披香殿的米山《西遊記》故事裡,鳳仙郡造有冒犯之罪,玉帝立以三事,在於披香殿內。哪三事?玉帝立有米山、面山、黃金大鎖,直等此三事倒斷,才該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