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2020-12-15 史實追蹤

前言

斯巴達在城邦國家建立之初經過了來庫古的一系列改革之後,在社會制度以及社會風氣方面基本上煥然一新,這不僅僅使得斯巴達已經擺脫了原來氏族部落制的局限性,而且使得斯巴達能夠在氏族部落時期有利的政治制度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革新,徹底步入強大的城邦國家發展道路。

(雖然來庫古改革實踐有很大的傳說性,但是這也畢竟體現出了斯巴達城邦在國家形態形成之初的探索過程。)

改革之後的斯巴達城邦在政治制度上形成了以議事會為主要國家決策和行政機構,以公民大會作為名義上最高決策機構的政治組織形態:

一方面展現了原來氏族部落時期那種民主政治性格的丟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斯巴達在步入城邦國家之後,貴族集團作為社會上地位愈發上升的群體,不斷開始掌控著整個城邦國家的一切事務,來庫古改革之後的斯巴達貴族政治趨勢更為明顯;

斯巴達公民

與此同時,來庫古改革所構建的軍事主義城邦國家的發展結構,在之後也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和加強。正是憑藉著濃厚的社會尚武風氣以及斯巴達人好戰民族性格的培養,斯巴達城邦一躍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乃至整個希臘半島地區軍事力量最為強大的城邦國家。

斯巴達也正是藉助一騎絕塵的軍事武裝開始了其頻繁的對外擴張戰爭,兩次美塞尼亞戰爭使得斯巴達逐漸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諸多城邦中脫穎而出。

藉此機會,斯巴達領導者也開始決定通過拉攏半島上的的部分城邦國家與自己組成穩固的軍事同盟,也就是後來所說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這個同盟建立之初其實就已經蘊含著斯巴達想要控制眾多城邦的政治野心,隨後同盟的發展趨勢也正是以此為基準的。在斯巴達國內監察官勢力的崛起逐漸成為了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執政團體,他們的地位甚至高於雙王和議事會,斯巴達也在一定會程度上成為了貴族寡頭政治的城邦。

斯巴達地形

無權的斯巴達雙王,被貴族政治和監察官架空

貴族政治——斯巴達雙王的掣肘來庫古改革時期在斯巴達的政治制度上延續了多利亞人統治時期那種較為原始的雙王制以及由貴族組成的議事會議,並且命名為吉羅西亞會議。

當時的雙王雖然名義上是整個斯巴達城邦國家地位最高的統治者,但是在實際權力的執行上卻一直都受到吉羅西亞貴族們的掣肘,因此斯巴達真正的權力機關應當屬于吉羅西亞會議。

公民大會在當時政治地位同樣和雙王一樣尷尬,這些由成年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更是像機器人一樣只是在貴族會議作出決定之後毫無感情的投票機器,並且幾乎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所以我們說斯巴達城邦在經過來庫古改革之後已經完全步入了貴族政治的發展階段。監察官也是來庫古時期設立的重要監察機構,當時的5名監察官的職責比較單一,主要負責監管公民的日常行為舉止。

斯巴達陸軍

檢察官——真正的權力機構但是隨著斯巴達社會的不斷發展,監察官的權力也在不斷擴大,他們所能夠監察的範圍已經不再僅僅局限於城邦社會基層的普通民眾,他們所監察的重心開始轉向了當時以雙王和貴族為首的中央領導集團。

這種監察範圍的擴大直接體現出了地位的上升。雙王制度在發生戰爭時由一名國王率軍出徵,一名國王留守城邦,而率軍出徵的國王要隨時受到監察官的戰時監督。

(在雙王的繼承者人選中,監察官也同樣負有監察權力,甚至是決定權力,他們會從雙王各自的直系親屬中選擇合適的人來作為新一任國王的候選人。)

吉羅西亞會議作為斯巴達實際上由貴族主持的權力機關,此時也開始被監察官所支配,所有的貴族幾乎都要受到監察官的監督和控制,那麼公民大會的地位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一來,由5名監察官組成的監察機構實際上成為了斯巴達城邦當時真正的權力機關,雙王、貴族以及公民、希洛特全部在其控制之下。

科林斯聯軍反抗斯巴達

斯巴達的強盛的根本:全社會尚武風氣的灌輸

尚武社會風氣的形成,剝奪了所有男性的青春來庫古的改革強調了斯巴達又注重軍事力量的培養和強化之後,斯巴達城邦由此開啟了徹底的軍國主義發展道路。

斯巴達後來注重軍事發展的政策甚至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所有男性公民幾乎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在軍隊訓練和服役當中,所有的斯巴達軍人都以戰死沙場為榮。不僅如此,斯巴達公民還十分注重幼兒的身體素質是否健康,一經發現有先天殘疾的嬰兒便會拋棄。

這種極度推崇軍事發展、注重軍隊人員質量的社會風氣,在現在看來真可謂充滿了對於人性的忽視。每個尚在處於身體和心理不斷發育時期的斯巴達公民都要在軍隊裡度過自己本應該享受青春的年華。

他們每天面臨的都是殘酷和極度勞累的軍事訓練,天天拿著長矛和盾牌在訓練場上像機器人一樣成為戰爭機器。

吉羅西亞會議

尚武社會風氣:加強了斯巴達的軍事力量,也暴露了奴隸的境遇斯巴達在注重公民的軍事訓練的同時,向他們灌輸那種以參軍為榮的極端軍事思想,為的就是能夠讓這些公民從小就知道自己能夠參加軍隊,成為軍人是一種榮耀,是自己一生的義務。

並且還要認為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的精神是每個斯巴達公民都應該具有的。正是在這種極端的軍事發展政策的引導下,斯巴達城邦的確成為了日後希臘城邦時期軍事力量最強的一個。

在這種尚武風氣盛行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了斯巴達奴隸群體的希洛特此時面臨更多的就是斯巴達"平等人"的無情鞭笞和剝削。每個"平等人"都認為自己作為有著合法公民權的斯巴達公民對於這些地位低下的希洛特有著生殺予奪之權。

不僅如此,這些希洛特也經常會成為軍隊訓練的假想敵,在訓練場上被斯巴達軍人訓練致死的希洛特不計其數。這也充分暴露了斯巴達當時那種奴隸制社會的階級壓迫,也證明出斯巴達是一個以貴族政治為主導的,以軍國主義發展為基礎的奴隸制國家。

斯巴達稱霸的工具:伯羅奔尼撒同盟

斯巴達通過內部在政治制度、軍事制度方面的改革和發展之後,逐漸成為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上軍事力量最強的一個城邦國家,因此斯巴達對於周邊城邦也是虎視眈眈。

雖然沒有想到要完全徵服他們,但是至少能夠最大程度上幹涉這些城邦的內政也是斯巴達領導集團想要實現的政治目標。能夠幫助斯巴達實現此政治野心的就是其內部訓練出的一支完備的、作戰英勇的斯巴達陸軍集團。

其實比斯巴達崛起還要稍早的城邦也有,早就已經建立起僭主政治的阿哥斯在僭主斐冬的帶領下不斷強大,甚至有望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地區的霸主。他在位時期,阿哥斯城邦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如此斐冬的執政策略也是大力發展城邦的軍事力量,因此斐冬時期統治的阿哥斯有著很強的軍事實力。

伯羅奔尼撒半島局勢

但是斐冬去世之後,阿哥斯的僭主政治陷入了混亂,城邦實力不斷衰落。就這樣在斯巴達崛起後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幾乎沒有哪個城邦能夠在軍事方面去和斯巴達叫板,於是斯巴達通過強大的武力威懾逐漸成為了該半島的第一等城邦。

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同時加強對於其他城邦的控制,斯巴達主張建立起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雖然在機構設置以及決策進行方面都充分展現出了各同盟國民主決定的原則,但是在實際執行上依然是以斯巴達為絕對的主導。伯羅奔尼撒同盟也逐漸淪為了斯巴達稱霸該地區的政治軍事工具,不過後來斯巴達也的確通過同盟率領聯軍解決了波斯對於希臘的武裝進攻,這是值得肯定的。

同盟聯軍

評價

來庫古改革不僅僅將斯巴達城邦的國家形態以政策法律的形式進行了承認和確立,同時也為今後斯巴達在政治制度和軍事發展方面指明了一個大方向。

斯巴達今後貴族政治的鞏固、監察官權力的崛起以及軍國主義發展道路的確立都離不開來庫古時期的重要改革,因此斯巴達能夠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霸主也是有深刻歷史淵源的。

與頗為民主的雅典城邦政治發展不同,斯巴達城邦政治的發展方向是越來越傾向於貴族化,這在來庫古改革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端倪,並且這種貴族化政治一直未曾得到改觀,或者說未曾得到斯巴達普通公民的反對。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很可能是斯巴達這種高度的軍國主義發展政策所導致的。幾乎所有的斯巴達成年男性公民都成為終身服役的軍人,那麼他們就不像其他城邦那種飽受貴族的剝削。)

相反,斯巴達為了照顧這些失去主要男性勞動力的公民家庭,授予他們大量的土地和有效勞動力希洛特,規定授予公民的土地可以世襲但是嚴禁買賣,這就充分保障了每個公民的經濟基礎不會崩塌,這也是斯巴達軍事國家得以穩定維持的重要因素。

為了保證斯巴達軍事力量的發展,斯巴達當然也就數要大量的土地和希洛特來解決內部的經濟問題,由此也就開始了對外的武力徵服。

斯巴達這種走向極端軍事發展城邦國家的現象,在當時整個希臘地區都是非常罕見的,雖然斯巴達能夠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軍事國家,但是這種嚴重失衡的發展狀態所帶來的消極後果卻也是十分嚴重。

斯巴達在長期注重軍事發展的過程中,城邦的文化、教育事業卻始終得不到重視,這也是希臘的文明中心出現在雅典而不是斯巴達的重要原因。如果說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燦爛的文明內涵不能兼得的話,相信燦爛的文明會更容易被後人所銘記,被歷史所銘記。

參考文獻:《斯巴達政制》

相關焦點

  • 從伯羅奔尼撒戰爭,看強盛的雅典被迫謝幕,探究斯巴達得勝原因
    這場戰爭是希臘的兩大強國之間的爭鬥,歷時27年,在這漫長的爭鬥過程中,雅典和斯巴達所領頭的提洛同盟和伯羅奔尼撒同盟兩大陣營之間上演無數刀光劍影。最終在霸主的擂臺之上,曾經強盛的雅典被迫謝幕,斯巴達贏得了霸主的王冠。其實雅典是希臘最大的城邦,也是希臘最強大的城邦,尤其以海軍實力威震整個希臘。
  • 雅典與斯巴達為何會有這場終極對決?
    今日的歷史學家大多從兩種不同地理文化類型所導致的城邦文明差異來解釋這場戰爭的起因,實際上,這兩種文明差異的背後則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種族問題,希臘與斯巴達的鬥爭同是也是一場希臘兩大民族之間的鬥爭。正在此時,來自希臘半島北部的蠻族人趁機南下,開始用武力徵服「文明」,荷馬史詩提到「赫拉克勒斯子孫和許多人是從伊庇魯斯出發南下的」。這些被譽為「大力神」子孫的野蠻人在後世被稱為多利亞人。修昔底德甚至提到「赫拉克勒斯的子孫佔據伯羅奔尼撒是在特洛耶戰爭以後80年發生的事」。這些武力強盛的民族南下後,摧毀了曾經輝煌的邁錫尼文明,開始了古希臘歷史上著名的「黑暗時代」。
  • 謝文頌:教師天天快樂,國家必然強盛
    老師快樂多一些,學生必然快樂多一些,成長必然好一些,由此家長的心情、心態、狀態也必然隨之好一些——國家的未來建設者和建設者都處於更好的狀態,國家的發展也必然更穩健——教師天天快樂,國家必然強盛。在剛剛過去的8個多月裡,相信無數的人們已經充分體驗到了,自家的可愛娃,原來並不是好相與。
  • 我們已經如此強盛,為何還要處處忍讓?俄羅斯:足見中國智慧
    英法俄均因美國捲入衝突,為何中國能安然無恙?對此,俄羅斯專家表示,足以看出中國智慧。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百廢待興,國內經濟明顯比不上蘇聯和美國。為了給自己創造出一個合適的發展機會,中國處處忍讓,在很多時候都選擇了隱忍。現如今,中國已經足夠強盛,中國為何還是處處忍讓?對此,俄羅斯專家說了一句話:足見中國智慧。
  • 詳解斯巴達「集體主義」下的軍事教育體系,及其最終崩壞的原因
    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這座新建的城市沒有建造城牆,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這座奇特的城市就是最初的斯巴達城,建立其這座城市的是多利亞人,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斯巴達人。據英國保羅·卡特利奇所著的《斯巴達人》一書記載,斯巴達人就是由這一部分入侵的多利亞人構成的。歷史上的斯巴達就位於歐羅塔斯河西岸,這一地區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風景秀美,土地肥沃。
  • 齊國曾強盛一時,為何戰國後期卻逐漸淡出了視野?原因有三
    熱播劇《大秦賦》已經播放到了50多集,除了戲份最多的秦國之外,其餘各國也很熱鬧,不是合縱攻秦就是想扶正成蟜取代嬴政或交好於秦國,國君也都一一登場,唯獨齊國除了公主離秋嫁給秦王嬴政露了次面,整個齊國只是偶爾有使者出使他國,幾乎不見齊國君臣的身影,那麼齊國曾強盛一時,為何戰國後期卻逐漸淡出了視野?
  • 戰國初期,魏國人才濟濟國力強盛,為何最終逐漸走向了衰落?
    導語:戰國初期,魏國人才濟濟國力強盛,為何最終逐漸走向了衰落?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持久的戰亂時期,當時雄踞在我國各地的大大小小諸侯總共有十幾個。他們原來都是周天子的僕人,但東周王朝衰落後,周天子所分封的這些諸侯小國也趁機稱霸一方。這也就是歷史上所謂的「禮崩樂壞」。
  • 扎克·施奈德作品《斯巴達300勇士》勇氣和忠誠
    故事敘述公元前480年,強盛的波斯帝國派遣使者來到斯巴達,想要招降希臘城邦,向來以自身武力自豪的軍事城邦斯巴達自然是不同意,將整個波斯帝國使團殲滅殆盡,此舉自然惹惱了波斯帝國,於是由國王瑟希斯為首,率領百萬大軍攻向希臘城邦,身為希臘最著名的軍事城邦,斯巴達自然義不容辭,國王雷奧尼達率領300名斯巴達士兵,打算死守戰略要地溫泉關,以爭取時間讓希臘城邦準備戰事,但斯巴達人憑著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戰鬥魂
  • 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在眾多的城邦中,斯巴達與雅典是兩種不同政治體制下的最強者。斯巴達是多利亞人遷移至希臘後所建立的城邦,他們定居於此後,建設的市政府,以勤儉尚武為國是。斯巴達以武力強盛著稱,斯巴達勇士更是威名遠揚。斯巴達城邦為何會崇尚武力戰鬥?
  • 「我的中國夢」徵文摘編(13):巨龍崛起 強盛中華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鑄就了一部又一部的屬於中國的文明史詩,為中國成為一個大國一個強國的恢弘藍圖上揮灑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文]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 胡謝玲)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蘊育著千萬個華夏兒女。在這一方淨土上有那麼多為夢想而拼搏和奮鬥的人,他們把自己的夢想同中國的夢想結合在一起,孰輕孰重,創造一個有一個的奇蹟…… [全文]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萬莉馨)
  • 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
    基礎教育是人才成長的起點,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
  • 歷史上中華文明與生俱來的自豪感是什麼
    從三皇五帝開始中華文明之後,我們擁有了絢麗的神話故事和民族發源史,後來堯舜禹的禪讓樹立了中國君王的標榜,之後開啟的夏商周文明史,奠定了中華文明向外發揚和傳播的基礎。到了秦朝,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制國家,秦始皇自比「三皇五帝」,自稱始皇,希望秦朝可以世代相傳,建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文化、信仰,使中國人從此緊緊的凝聚在一起,奠定了大中國的基礎,但是秦二世而亡,並沒有將這些烙印深深印在了中國人的心裡。
  • 南懷瑾老師:中國強盛起來,非把陰曆曆法變過來不可
    而著名的學者南懷瑾先生卻提出了一個論點:如果中國要強盛起來,就必須要改陽曆為陰曆。這讓眾人很不解,陰曆陽曆都不過是記錄日期的工具罷了,用哪個不一樣?咱們國家已經用了幾十年的陽曆了,又何苦興師動眾的改呢?
  • 唐朝國力強盛,為何五徵高句麗,四次大敗而歸?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朝代比大唐王朝更讓人感覺輝煌璀璨。大唐的都城長安,每年都有萬國前來朝賀。唐朝的文化也影響了周邊國家,尤其是各藩屬小國,比如東瀛(今日本)、高句麗。不過,身為盛世王朝的大唐國力強盛,不過,卻也曾4次大敗給了高句麗。
  • 《斯巴達三百勇士》與美國人的文化優劣觀
    然而,正當美國觀眾為「勇士們」歡呼之時,伊朗人卻提出了強烈抗議,認為該片是對古老波斯文明的粗暴踐踏,是對現代伊朗民族的侮辱與挑釁。美國人到底觸動了伊朗人哪根神經,為何一部電影會引發外交糾紛?在西方人看來,這場戰爭是歐洲文明同亞洲文明較量的生死攸關之役,是指引西方民族通向發達強盛的裡程碑。希波戰爭本是一場波斯帝國對希臘諸城邦的侵略戰爭,直到公元前478年,希臘聯軍才轉守為攻逐漸將入侵者趕回亞洲,譜寫了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篇章。在長期對峙中,幾次關鍵戰役改變了希波雙方的命運。溫泉關戰役就是其中之一。
  • 古老文明最強盛的大唐,功勞最大的並不是李淵,而是運氣極好的他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是這一道長河中,強盛的幾個帝國之一,我們的萬世強國大唐!大唐帝國,可以說是我們國畫古老文明,最最強盛的一個時期了。此時的古中國,地位超然,即使地理上的位置不處在世界的中心,可是此時的大唐帝國,卻很是實在的處在世界的中心。
  • 漢朝憑什麼超過唐朝,成為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
    秦皇漢武在政治軍事上的成就,皆是能前人所不能的各種開創,守護初生的華夏文明抵禦遊牧夷狄的侵襲,並得以輝煌壯大。所謂古典華夏帝國,自贏政起到劉徹止,基本模子都已打好了。後世任他再如何了不起的帝王,也不過是在這個秦始皇開始畫、漢武帝完工的圈子裡折騰打轉。漢帝國之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可稱獨一無二。
  • 既然「獨裁」不好,為何以前的封建制度,總能誕生強盛的帝國?
    既然「獨裁」不好,為何以前的封建制度,總能誕生強盛的帝國?既然獨裁是不好的,為什麼歷史上那麼多獨裁的大帝國?類似的我還可以問——既然奴隸制是不好的,為什麼奴隸社會相對於原始社會是進步?既然有戰爭,必然有戰俘,原始社會沒有那麼多食物,直接殺掉,甚至吃人肉。到了奴隸社會,俘虜們不用死了,給一點殘羹冷炙活下來,男人可以當人形牲口,女人可以當性奴當生育工具。這樣不但可以生產更多的生活資料,還可以生產更多的人口,尤其是雜交優勢的新品種。當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階段發生時,誰不參與,就會被滅族!其他社會形態轉變,也有類似情況。
  • 暢談家鄉變化感受祖國強盛
    原標題:暢談家鄉變化感受祖國強盛   12月23日,山西工程
  • 斯巴達的士兵為何如此強悍?
    那麼為什麼斯巴達的戰士們戰鬥力如此強大,作為一個城邦的斯巴達能夠在希臘眾多對手中間脫穎而出必然有其出類拔萃的地方。斯巴達的基本城邦概況和周圍城邦的分布情況與其軍隊建立有必然聯繫,稱霸希臘的願望從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開始斯巴達在中拉哥尼亞平原的南邊,剛好又在坐落在拉哥尼亞平原上,平原三面環山,地形地勢都十分有利,城邦的建立要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代初,有一批阿卡亞人來到了伯羅奔尼撒,他們組成了一個較小的希臘部落,在這裡建立起一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