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現大(在),人們的春節消費發生了深刻變化……」、「隨大溜(流)」,這樣的錯誤竟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新版高中政治教材裡。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本教材正在被112萬高中生使用,而其中各類錯誤多達數十處,以上所舉還不是最「離譜」的。
豈止是排版印刷錯誤
今年9月,由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編審委員會審定的新版高中政治教材《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在開展高中課程改革的廣東、山東、寧夏、海南等四省區啟用。深圳大學附中特級政治教師胡興松翻看新教材,沒想到隨手一翻,就是錯字和硬傷。於是,胡興松留心細細翻查,「118頁的教材中,錯誤多達數十處,甚至一頁內就出現好幾處錯誤」。胡老師對此歸納整理出十大方面的錯誤,包括:排版印刷錯誤、詞語使用不當、標點符號不妥、句子語法錯誤、概念混為一談、定義不夠準確、前後自相矛盾、脫離生活實際、基本觀點錯誤、表述含糊不清等等。
別字導致了概念有誤
「負稅人是實際或(和)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或)個人。」「和」「或」不分:「隨大流」搞成「隨大溜」,一頁之內連錯兩次。「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顯然,「比率」弄成了「比較」。
法律條文的引用和詮釋也不嚴謹。教材中介紹「與增值稅實行的比例稅率不同,個人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而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明確規定,只有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薪金所得才適用超額累進稅率,還有許多方面所得則實行比例稅率。
教材樣本曾參加競標
據了解,今年參加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學生約有112萬人,都使用這部政治教材,約佔全國普通高中當年招生人數的13%。
深圳市教育局的專家認為,政治教科書中發現的幾十處錯誤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原因可能是時間太過倉促。國家教育部在2004年3月公布新的課程標準,6月各省市拿出教材樣本到北京參加教材競標會,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9月即投入使用,全過程不足半年。
國慶前夕,胡興松把一份長達8000多字的材料寄給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該司轉給了出版社。胡興松日前已收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教材責任編輯的來函,信中說感謝胡興松對教材建設所付出的心血,並表示將與作者一道修改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