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公布2014級、2015級、2016級三屆本科生畢業深造及就業情況統計報告。這份精確到個位數的報告表明,截至2020年6月30日,國科大三屆本科畢業生目前最低深造率為90.5%,高深造率符合學校的本科生培養目標。
國科大創建於1978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首次招收本科生,目前通過綜合評價、統招、高校專項三種招生模式,每年在全國12個省市招收近400名本科生,旨在培養追求科學夢想、獻身科學事業、立志科技報國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
2020年,國科大在全國12個省市招收400名左右本科生。值得一提的是,國科大新設立的「郭永懷力學實驗班」、「華羅庚數學實驗班」、「一生一芯」計劃等新實踐平臺2020年進行首次招生。
該平臺是學校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方面的最新嘗試,特別是「一生一芯」計劃,充分利用科教融合辦學優勢,直接定位於又快又多地培養國家緊缺高端科技人才。同時,學校希望通過設立「郭永懷力學實驗班」「華羅庚數學實驗班」,更好地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像郭永懷、華羅庚那樣抱負遠大、勇攀高峰的優秀青年人才。
首先,在國科大,能否順利畢業還是個問題:
2014級共入學332人,其中321人畢業,佔實際入學人數的96.69%;其餘11人中途退學,佔實際入學人數的3.31%。畢業人數中,2018年畢業290人,2019年畢業21人,2020年畢業10人,11人退學(佔入學人數的3.3%);2015級共334人入學,已經畢業312人,其中2019年畢業287人,2020年畢業25人,另有15人延期至2021年畢業,6人退學(佔入學人數的1.8%)、1人意外(病逝);2016級共有397人入學,其中2020年畢業338人,50人延期畢業,8人退學(佔實際入學人數的2%),1人意外(病逝)。
2014級
統計表明,2014級本科畢業生累計298人繼續深造,深造率為92.8%,其中,65.1%選擇在國內深造,34.9%前往國外。
2015級
2015級共有334人入學,截至2020年6月底,其中累計288人深造,畢業深造率92.3%,其中,73.6%選擇國內深造,26.4%選擇國外。
2016級
2016級共有397人入學,其中2020年畢業338人,當年深造306人,畢業深造率為90.5%,深造畢業生77.1%選擇在國內深造,22.9%選擇國外。
三年來,國科大保研人數和保研比例持續走高。
附:2014-2016級國科大本科生深造去向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段國科大學監馬石莊教授在湖北宣講會上的講話,關於新老高考、關於學習習慣、關於孩子人生走向與理想、關於家長的婚姻……馬教授旁徵博引,內容之廣,對廣大家長有廣泛借鑑意義,小編為大家作了部分精華內容整理,一起來看看。
註:以下內容,來源於馬教授演講內容摘選,部分內容可能與原話不符,但大意相通,敬請知悉。
什麼叫精英?別人會的,你會;別人不會的,你還會,你就是精英。
精英分三種:社會精英、技術精英、政治精英。社會精英,任正非;技術精英,目前起碼要讀到博士,才算技術精英。
什麼叫精英教育?只有少數人能享受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拍攝於國科大2020湖北宣講會現場
本科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10%讀研。想通過讀書成為精英,要讀到博士。
如果你是普通百姓,家裡沒礦,技術精英還有希望。技術精英,後期可向社會精英和政治精英轉型。
啥叫通識教育?啥都教,啥都不會。我們現在的高中,教的還是300年以前的內容;本科教的是100年以前的內容;研究生才剛開始教近100年的東西。越到後面,學得越難,別人會的你都會,別人不會的你還會,你就叫技術精英。
拍攝於國科大2020湖北宣講會現場
技術精英,進大學後,起碼還有四年本科+兩年研究生,博士再讀三五年也很正常,所以大學後再讀10年很正常。比如醫生,不是博士,不是提拔;比如老師,不是博士,不能升教授。
技術精英向社會精英轉型,比如我本人。社會精英講究,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
你的孩子,究竟要走哪條路?好大學很苦,你能不能吃得起這個苦?!
3、關於大學選擇如果是985大學,你學一個專業,老師和教的內容都差不多。都是一套教材,一套方法,都是副教授教,不必過於糾結。
不要輕易復讀,上下三十分,選擇的都是差不多的大學。
吃不起苦,慎選頂尖的大學,上個一般的大學,好好讀,還能畢業。
3、關於專業選擇高考前不和孩子談專業,父母自己悄悄作功課。
高考後,在考分有限的條件下,學最喜歡的專業,進國內排名最好的大學。別一開始就準備轉專業,轉專業就像離婚,都有成本。(注意,選大學專業最大的前提,一定要是孩子最喜歡的,父母不要直接作主,更不能強迫孩子學哪個專業,這往往是大學悲劇的開始。
拍攝於國科大2020湖北宣講會現場
等高考後,你將準備的一本本資料,拿給孩子看,一條條給孩子分析,這就是體驗你是不是親爸親媽的時候了。孩子看著你準備的大堆資料,就知道你是親媽了,會更尊重你的意見。
工作無非是三個方向,數錢的行業(金融),花錢的行業(服務業),築錢的行業(科研)。
一般的大學生,進大學時都是迷迷噔噔的,不知道什麼專業好,等到想學什麼專業時,為時已晚。還是得父母提前作功課。
做父母的,不要老是想著,這專業能不能掙錢,要起碼想到30年以後。數錢的行業,數得再多,那錢也不是自己的。要想這個專業是不是孩子喜歡的,是不是能做出成就。如果在一個專業讀到精英水平,會缺錢嗎?做科研的,有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底氣,還會缺錢嗎?
比如醫生,什麼叫名醫?同樣的是開刀,別人開一刀救不活,你去開一刀人活了,這就叫名醫。
4、關於大學學習習慣我們有掛科的孩子,我去調查,往往發現,那孩子好久不聽課了。有的說,聽半節課,後半節睡覺,有的乾脆一節課都不聽。因為他初中高中就是這麼過來的。
但大學不一樣了,高中時,你睡完一覺,老師一道題還沒講完。大學課堂,你睡一覺,300年過去了,成績好才怪。
越好的大學,學得越難。我們培養的是頂尖的人才,不學難的,怎麼行。你要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能耐心聽課的,別來頂尖大學。
越頂尖的大學,拼的越是學生的勤奮。
還有孩子,上學後,心理出現問題,來我這哭哭啼啼,或是父母打電話給我,說孩子不願意理他……有的父母還沒開口,原因我已知道。無非是父母離婚了,或者是父母吵架了……
怎麼辦?
想離婚的,不要離婚。即使是孩子慫恿你離婚的,不要真離,那不是孩子的真實想法,誰提出離婚,孩子就不理誰。如果已離婚的,趕快復婚,有什麼辦法 ,這就是辦法。孩子畢業,父母復婚,多好的事兒,孩子心理就正常了。
父母吵架的,怎麼辦?孩子不要幫任何一方,直接說,你們再吵,我就走,父母就沒什麼好吵的了。
孩子玩遊戲上癮怎麼辦?影響學業的,該復讀復讀,該多讀幾年就多讀幾年。要麼父母去學校旁邊陪讀,看緊一點,多給孩子做點好吃的。
不要騙孩子說,大學後就輕鬆了,父母就解放了。上大學,只是父母操心的開始,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時候,還需要父母關心。
越到頂尖水平,男女沒有性別上的差別,國科大的學生,拼的是勤奮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國科大的學生,女生整體更優秀,掛科的往往是男生。
在國科大,談戀愛,受傷的往往是男生,女生更有自主權。
我招生這麼多年,高考都是悲劇,沒有奇蹟。
高考發揮好的,只有全省前30名,其它的都是「失利」。
高考上下30分,這都是正常水平,不是失利。上下10-20分,也就是幾個選擇題的差距,上了大學,都是同一起跑線。
一定不要忽視基礎分。別人會的,你都會;別人不會的,你還會,你才是尖子生。如果別人都會的,你不會;別人不會的,你會,這叫水平相當!
8、關於高考心理學習不要超過12點,睡不著,就躺床上,那也是休息。
不要相信孩子用遊戲來休息的說法,那麼刺激、那麼緊張、又停不下來,能叫休息嗎?!
休息,可以帶孩子去看電影。選一部不精彩的,讓人看得睡著的電影,那就是一舉兩得了,又看電影了,又休息了。
改革,改革,改過來,又改回去。
不管高考政策怎麼變、專業怎麼選,今後能走多遠,學好這五科很關鍵。學好語數外物理化學,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生物作用小一些)。
家長們應該有所了解,新高考選科,如果首選物理,不選化學,報考專業時依然可以選擇計算機、電子信息、電氣、建築等專業,那麼讀這些專業,不選化學,會有什麼影響嗎?
現場,小莊專門就「江蘇大面積棄選化學事宜」向馬教授提問,馬教授這樣回覆:「別人不選化學,你選了,就是優勢。」
10、關於相信很多問題出在不信任。
一輩子沒出息,因為你一輩子不信任國家。
拍攝於國科大2020湖北宣講會現場
青年人得有青年人的志向,得看國家的方向在哪裡,為國家作出貢獻。
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有著偉大的目標,可謂生逢其時、責任重大!
服務包括(僅針對湖北省):
1、資料庫查詢
2、免費包郵2021高考手冊
3、VIP群答疑
99VIP學習群
服務包括:
1、新高考·高考志願有問必答
2、高頻率專題講座
3、高考填報小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