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菜】你沒見過的國宴川菜「雞豆花」,川菜大師帶你一睹真容!

2020-12-20 騰訊網

又見川菜·雞豆花

《又見川菜》特別策劃第一集,重磅來襲!

說到曾經輝煌一時的四川老味道,不是麻辣也不是重油。它反常於川菜的常態,顛覆吃貨的認知。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一集為大家獻上的,就是做法代表著川菜最高水準——「平凡樸素,卻又豐富厚重」

它就是登上過國宴大堂的雞胸肉料理

「雞豆花」

豆花?雞?難道是把豆花和雞煮在一起嘛?

不不不,其實是把雞肉做成豆花的亞子。

「吃雞不見雞,恰似又是雞,但又勝似雞」

「雞豆花」看似平平無奇,卻勝在一個「精」字。這就必須得請上專家來解答一番了。

—— 熱 烈 歡 迎

《又見川菜》特邀川菜文史專家

專家介紹

胡廉泉

現年78歲

川菜學者

川菜功勳匠人

川菜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素有「川菜活字典」之稱,組織參與並制定了傳統川菜的行業標準。

參與撰寫了《川菜烹飪事典》,並自著有川菜暢銷書籍《細說川菜》,《大眾川菜》。

胡老師說:四川菜系的麻辣頭銜,要追溯到一兩百多年前,辣椒進川作為調味品開始,並廣泛運用

四川的烹飪,是中國烹飪大花園裡的一支奇葩。

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天下的湯,說到底是兩種。

一是直接品食的,例如酸蘿蔔老鴨湯;第二種,則是烹製各類菜餚的高湯。

川式湯菜有三豔,一是開水白菜,二是肝膏湯,三是雞豆花

這三道菜中,最鮮的是白菜,最滑的是肝膏,最美的當屬雞豆花。

它葷而不油,濃而不膩,明亮的清湯拖著潔白如玉的雞茸,有如白雲倒映在湖水中,清新雪白、誘人食慾。

誕生於清末民初的雞豆花「吃雞不見雞」,是川菜中「以葷拖素」的典型代表,成菜造型極美。

它與開水白菜有異曲同工之處,重於吊湯,卻也高於吊湯。

可以說是開水白菜的威力加強版,內容更豐富。

市面幾乎找不到它的影子,可謂有錢都不一定能吃到~

一起來看看這道川菜精品是怎麼練成的吧~

//大 師 帶 你 做 雞 豆 花//

毛 昌 國

毛昌國

川菜大師

中華老字號盤飧市行政總廚

致力於烹飪廚藝事業逾40年

桃李滿天下,培養了許多精於川菜的徒弟,可謂是川菜「名師」。

— 雞 茸 —

先拎出一隻老母雞的胸脯肉,切片用刀背直接開剁!

*用刀背剁,更容易出漿,粘稠度更好,定型效果佳~

接下來就是無限循環這個過程,根本停不下來~

得到細膩的雞茸後~拿出你銅鈴般的雙眼。

將其中的筋膜一根根的剔除~

沒點耐心的朋友就不用往下看了~

加入三四個蛋清,憑感覺調和攪拌,這個就靠廚師經驗了。~

你沒有聽錯~就是憑感覺,那個feel兒~也就是廚師的經驗和手法。

*放多了老,放少了不凝固無法成型

豆粉也是同樣的道理。

每一步都需嚴格把控,不然便會前功盡棄。

高難度的製作和高昂的成本也讓許多川菜館望而卻步...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雞茸細膩,上勁,粘稠,呈漿狀即可。

— 特 級 清 湯 —

這看似平平無奇的清湯,須用老母雞,老鴨,火腿,排骨,四種材質熬製而成。

一般的湯是不會到達這一步的,到這兒的,也就不是平平無奇的湯了,而是國宴專屬的特級(sss級)清湯。

高端上檔次,最重要的是

老母雞,老鴨,排骨,火腿一併下鍋,添上蔥姜,料酒繼續烹煮。

這食材可以頂我一個月的夥食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血沫浮出,剔除掉,只保留乾淨的高湯,文火繼續熬製六到七個小時。

所有的鮮美就一併留在的湯裡了~

還外加了豬肉,雞肉,牛肉茸調水而成~

*是的,還要加肉,繼續給我加!

分別調水,倒入燒開的毛湯中,依次是牛肉,豬肉和雞肉。

雜質和油上浮後,連肉茸一起用紗布打掉。

剛浮起時不能立刻撈開,要粘成一團後,順水推舟一併打包帶走。

三種肉茸過濾後的湯汁呈淺茶色,清澈透明無油即可。

最後下入調好的雞茸,小火慢熬。

成熟後自己就凝固抱團在一起了,像豆花一樣~

豆花雛形顯露後,用小火不間斷地煲著,否則便會受涼沉底。

將雞豆花舀在燒開的湯中,就大功告成了~

雞肉仿佛脫胎換骨, 吃起來綿密細膩,入口軟滑,帶來軟綿綿又充實的口感~

讓肉質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吃起來像豆花,卻比豆花更為鮮美,夾雜著濃鬱醇厚的高湯。

雞肉鮮嫩入口即化,以鮮湯入味風味悠綿。

順滑入喉,香味在口中瀰漫好一陣子~

層層相疊的美味,繁複又令人著迷的味道。

我不允許你錯過!

經典的川菜從來都不是花裡胡哨的重口調味。

更在於取其精華,將食材的原本的味道發揮到極致,於一碗湯,或一道菜中。

不管現代餐飲怎樣更新迭代,它和其他的經典川菜一樣,都應該植根於巴蜀人的記憶深處。

我們堅持再現經典

讓經典不再是傳言

將這份烹飪匠心傳承下去~

將川菜的精髓保留下來~

是手藝匠人和我們的使命。

歡我們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

相關焦點

  • 菜香源打造「新概念川菜」,品質超值年夜飯恭候你!
    1999年,大家對川菜還處在街邊油膩的飯館,和大破口的土陶碗,味道非麻即辣的印象上。菜香源品牌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創立而成。 一直堅持「求精、創新、美味、健康」的原則專注於探索、提高烹飪的科技含量和文化韻味。
  • 「風、容、炫、雅」的極致體驗——川菜大師邱克洪工作室印象
    大湘菜報·新湖南(蔣振)川菜在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得益於眾多大師的開拓與引領,他們傳道授業,構成了川菜整體發展的基石。近年來,許多川廚紛紛著手挖掘菜系傳統,著力推陳出新。川菜大師邱克洪便是其中一位,為此他創立了「西蜀廚匠」,而後更將自己的工作室設立於此。
  • 雷軍曬國宴菜單!看看昨晚川普昨晚吃了什麼?
    快來「大飽眼福」↓↓↓川普訪華國宴菜單↓↓↓你饞了嗎?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一下國宴的這幾道菜椰香雞豆花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之初,即從全國各地選調名廚匯聚於此,這道四川名菜「雞豆花」便通過川菜名廚劉金松大師引入國宴,立即成為國宴的經典湯品。
  • 沒吃過菜,傳說中的料理——雞豆花
    昨天咱們講了一道國宴上的名菜,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道也是國宴名菜,與開水白菜齊名的雞豆花雞豆花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此菜可視為川菜的看家菜,此菜成品頗有特色,是川菜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在說這道菜之前講一個題外話,不知道80後,90後的小夥伴記不記得在《中華小當家》有一道烏骨雞飯,吃雞卻不見雞。
  • 十周年國慶 國宴菜單,川廚上陣 川菜登場
    國宴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外國的國家元首或是政府首腦來華訪問,我們的國家主席或是國務院總理為他們舉行的正式歡迎宴會,二是特指每年國慶節,國家為出席慶典的相關人士舉行的招待宴會。1959年的國慶國宴堪稱國宴史上的經典,同之前十次國慶國宴幾百人的規模相比,這次宴會的參與人數足足有5000多人,包括八十多個國家的國賓和國內各界人士,雖然後來也有幾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國宴,但這次的難度無疑是最大的,在這次宴會中川菜廚師扮演了重要角色,川菜也悄然登場並開啟了國宴之路。
  • 川菜檔案:新中國四大名廚、開國烹飪大師,四川兩位
    王蘭是淮揚菜大師,範俊康和羅國榮是川菜大師,四人當時分別在北京飯店與和平賓館司廚,負責國家各類重要宴會的製作。曾在1954年隨周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他烹製的川菜大受外賓歡迎,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大師卓別林就特別喜歡範俊康烹製的香酥鴨。其代表菜品還有燒牛頭方、軟燒鴨子、燒牛蹄黃、口袋豆腐等。
  • 王龍貴—中國烹飪大師 中國川菜大師
    國家高級烹調師,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川菜大師,中國川軍團名廚俱樂部福州分會副會長,師承世界川菜名師、資深中國烹飪大師、川軍團創始人主席楊俊大師。現任福建省川冊鍋兒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他15歲便投身烹飪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工齡,煉就了一手精湛技藝,積累了餐飲管理和全面安排廚房技藝的豐富經驗,在同行中享有盛譽。
  • 川菜大師史正良遇車禍辭世 創「魚香蝦球」等經典
    9月9日上午,被譽為「川菜掌門人」的史正良大師不幸遭遇車禍辭世,享年69歲。  「他做的魚香味,川菜廚師無人能比」。  也許你不知道史正良這個名字,但是對於他所首創的「魚香蝦球」、「火爆春蠶肚」、「茄汁茶花魚」、「峨眉松鼠魚」這些川菜經典,一定不會陌生。
  • 一碗「豆花」背後隱藏的川菜哲學
    麻辣只是川菜的一種風格的代表而整個川菜的風格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就傳統公認的複合味型就二十四種還有其他存在的很多種經典川菜在幾千道川菜當中它是經過了歷史的優選多,方的淘汰以後保存下來就猶如中國古代,文學浩如煙海作品當中的有些唐詩宋詞一,樣它永遠不會過時雞豆花它是清淡、素雅的川菜系列的一個代表菜▼川菜的哲學,你能在一隻雞身上洞若觀火是難於上青天的事。
  • 網紅麵店請演員扮「川菜大師」父親 真川菜大師回應:這個廣告的...
    然而,有網友爆料,這家網紅麵館的宣傳視頻中,所謂的老闆父親是川菜大師,甚至於「親父親傳」的概念,都是營銷策劃,涉嫌虛假宣傳。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位「川菜大師」是一名演員,不僅這次扮演「川菜大師」,還曾在連鎖足療會所的廣告海報上扮演「理療師」,甚至出演過電視劇《幸福耙耳朵》。
  • 不辣的川菜你吃過嗎?了解一下
    外地人對川菜的印象就是一個字,辣!但其實,辣並不是川菜的全部,今天萌叔就帶大家一探川菜的美。紅杏酒家在成都稱得上是老字號的店,他家除了有常見的川菜,還有一些只有在他家才能吃到的菜。很多傳統的川菜因為工序過於複雜,很多餐廳已經不做了,可紅杏酒家還在堅持最傳統的風味。他們家的傳統川菜,雞豆花。雞豆花是川菜中完全不辣的一道菜,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稱「吃雞不見雞,吃豆花不是豆花」,體現了這道菜的工藝複雜。
  • 守正與創新 如意宴「川菜的24味型」為川菜正名
    2018年,張聰遇到成都名堂餐飲集團掌門人、川菜大師許凡,並找到川菜烹飪藝術總顧問楊文女士,得到他們對味型理解的經驗智慧,歷時11個月的探索,終於拿出了如意宴的第九篇——川菜的二十四種味型,這一餐變得前所未有的複雜與滋味。川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說。
  • 葷料素形國宴級四川名菜雞豆花,吃雞不見雞牛豬雞肉三種肉茸清湯
    川菜用料廣泛,各種原材料我們可以做成各種味道。吃雞不見雞,恰好又是雞,但又勝似雞。因為雞豆花在國宴用的多,就把這個菜評為國宴常用的十大川菜之一的菜。國宴級四川名菜雞豆花用老母雞的雞脯肉,雞脯肉黏性好,筋要少些。
  • 《國家名廚》範祥映大師川菜選登
    大師簡介範祥映,男,漢族,1963年8月出生,重慶人。大專學歷,國家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重慶市火鍋大師,重慶市川菜名師,火鍋高級調配師、評委、裁判員,重慶市烹飪協會會員,養士多名廚俱樂部榮譽會員,重慶新東方烹飪學院優秀教師,現任重慶市新東方烹飪學院講師。多次受邀到國外講學、授課。精通中國八大菜系,尤其擅長傳統川菜、重慶火鍋的製作。
  • 【名廚會】繆青元 川菜功勳匠人 中國烹飪大師
    繆青元,男,1952年出生,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國家一級評委,四川省烹飪協會常務理事、專家顧問,四川省商務學院客座教授,甘肅隴南師專客座教授,眉山東坡烹飪學院客座教授,川菜老師傅傳統技藝研習會會長,現任成都青龍正街飯店管理公司董事長。
  • 川菜近幾年火遍全國,卻為何登不上國宴大雅之堂,幾點原因很無奈
    導語:川菜近幾年火遍全國,卻為何登不上國宴大雅之堂,幾點原因很無奈!論起吃喝文化,中華兒女當仁不讓,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讓我們孕育出了聞名世界的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 川菜十大名菜
    後擢升為四川總督,他又將此菜帶入四川。經四川廚師的加工改造,其做法更加講究,品質更為精良。後被四川的官員作為貢菜獻給皇帝,發展成為御用的名菜。4、回鍋肉回鍋肉屬於上河幫蓉派川菜,回鍋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又稱熬鍋肉,名菜典故由來,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
  • 大隱於市的百味川菜,不只有辣!蘭明路大師獨家新川味!
    川菜大師蘭明路像個特立獨行的俠客,既有四川袍哥的大佬氣質,有時又像隱居山谷的絕世高手,江湖人稱「蘭大師」。 這次,就讓我們跟隨川菜大師蘭明路,走進川菜的百味人生。 川菜是什麼味的?如果被這樣問起,一般人或許會答「辣」,稍微了解一些的人或許會答「成都麻辣,重慶香辣」,然而在真正懂行的人眼裡,這樣的答案顯然稱不上正確。
  • 「榮派」川菜全省傳人集結 紀念「川菜之父」藍光鑑133歲誕辰
    來自成都、宜賓、瀘州等地的50餘位「榮派」川人,與來自北京、成都的4位藍氏後代匯聚一堂,講述藍光鑑其人其事、其功其績。5月27日,在成都覽蟲書吧,激動的話筒在他們手中傳遞。從藍光鑑嫡長孫藍雨田,到「榮派」一代傳人孔道生、曾國華等著名川菜大師的徒弟,再到創辦松雲澤、復活榮派川菜的王開發等師徒,發言無不飽含激情和責任感。
  • 張中尤:回望炊煙 川菜歲月一甲子
    在故鄉,川菜是成都人的至愛;在世界,川菜是中國人的驕傲。美食節來臨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把川菜帶向世界的代表人物張中尤。張中尤與川菜打交道將近60年,所著《回望炊煙》一書開了川菜史上廚師個人撰寫回憶錄的先河,呈現了川菜文化幾十年的發展軌跡,也記錄了川菜在國門外的影響,以及一位川菜人對傳統川菜傳承與創新的深層思考。 現在,我們就來聽一聽張先生擺川菜龍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