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讀書
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個常識。告訴我們,通過讀書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學到別人的經驗,人生就會少走彎路,也能發現成功的捷徑。
先賢說有餘力,則學文。做人做事沒有明白,死讀書是不行的。不要以為老天不公,初中都沒上完的人居然都發財了,我上了大學卻還這麼窮。人家可能沒上學,但有「力」,做人做事都很妥帖,人情世事洞明練達。沒有這個,單單學到點知識,會背幾首唐詩宋詞,那都是鏡中花水中月,當不得真的。所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讀書也是如此,方向不對,費力無功。
讀書可以變化氣質。青年時讀儒家,領悟「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中年時讀道家,希望延年益壽;晚年時讀佛,現世的繁華已無意義,明確靈魂去往何方。
要多讀書,讀好書,如此才能「存好心、說好話、學好樣、做好事」。
人們常說,老不讀《三國》,少不讀《紅樓夢》這句話,其實暗含了易學的陰陽和諧之道,無論讀書還是行為處事,都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即識時務、知陰陽,不可偏執而行。
人人都知道開卷有益,但是忙人與書無緣,俗人與書無份,若非有情有義,便很難與書結為「百年之好」。沒有閱讀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學會了讀書,就學會了閱讀人生,參悟天地,回報社會。
六、名
名即姓名和名聲,姓名是生命的代號,隱含著許多信息密碼。中國自古就有「不怕生錯兒,就怕起錯名」、「賜子千金,不如賜子一名」的說法。好名字,對一個人的婚姻、事業、健康有促進作用,起名不當則會對個人的命運起阻礙作用。
別看名字只是簡單的兩三個字,其中的學問卻很大。好名字要與生辰八字中的陰陽五行相協調,這樣可以彌補八字的先天不足,生財旺運。起名字不應該與生肖相衝。
名是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歷史、民俗學精髓之綜合成果,是一個人形象、素質、品味之標誌。一個符合自己的好名雅號,能給您暗示引導、心理上的作用,給您自信,助您成功。擁有一個意味深長、意境高闊、言心言志的好名,的確是一筆取之不盡的無形財富。
取名各異,因人而宜。一個好名,或可為您塑造一個雄才大略、氣宇軒昂的政治家形象;或可為您塑造一個精明能幹、足智多謀的商業巨子形象;或可為您塑造一個出類拔萃、才華橫溢的藝術名人形象;或可為您塑造一個造詣頗深、德高望重的學者英才形象……。
姓名能影響運,是根據「數」與「音」的威力。名稱之文字,由點和線組合而成,即數之根本。換言之,文字即數。數為靈之表現。古人有「天數」、「數之所定」、「天數難逃」等說法,可見數即命運,命運即數。世人有經過努力,而終不成功,或在幸福中突遭兇變,此等人之姓名必有缺陷。古人有道:「汝巧非汝能,我拙非我願。」實乃被姓名數理上無形中之神秘力量所誘導暗示,受兇名之靈動力所影響,有此名必有此命。兇名招致兇運,良名招致好運,為理所之當然。
姓名的暗示誘導力,足以支配人生的命運,的確是事實,並非可疑。姓名兇者,常陷病弱、逆境、磨難、婚姻坎坷、勞碌奔波、多勞少得等。故凡悲嘆不幸者,必速改換富有吉慶暗示的良名,以享幸福,免置自己於不幸之中。或現在較順的幸運兒,若名中有其他兇數者,亦須要考慮改名,以免將來命走敗運,坎坷不順,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若本名不吉,而有其他常用別稱或別名數理良好者,亦可多加利用,收效化吉,不一定都改戶籍之名,以免多費手續。
兇名招兇禍,吉名為成功之基。如命運(八字)與姓名俱好,則吉上加吉,凡事自然吉人天相,百謀順遂,福壽雙全。如命運壞姓名亦壞,則兇上加兇,凡事困難重重,窮困潦倒終生,甚至遭急難急死之慮,真乃雪上加霜。如命運好而名壞,則減命中福份,每每逢吉變兇。如命運壞而名好,則補救於後天,諸事會逢兇化吉。
所以,人人不論其先天命運好壞如何,都一定要選好大吉大利的名字以補救或輔助之,方能獲得人生之富貴長壽也。
七、相
相即長相,相學博大精深,包括面相、手相、身相、動相、心相、衣相等。相由心生,有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就有什麼樣的面相、手相。提高修養、調整心態、升華思想,都能改變一個人的相貌。作風正派,是君子相;嘴歪眼斜之相必然心術不正;斷掌之人,頭腦簡單;指縫空隙大,是散財之兆。察言觀色,可識人相背後的人心。偽君子、真小人最怕相面高手。人的偽裝能力再強,也躲不過相術的科學判斷。
骨骼定一生之榮枯,氣色看行年之運勢。體態豐滿、紅光滿面、目光炯炯、吐詞清晰、聲如洪鐘,此為易得人緣的好相;印堂發黑、兩目無神、語無倫次、東倒西歪、尖嘴猴腮,此為討人嫌的黴相。
在現實裡面,很多人第一印象就靠外貌氣質來判斷。一個美女比一個醜的辦事就是要容易的多,也許你去問事情別人不幫你,然後你讓美女去,大神可能就幫了。談生意的時候也會有,比如覺得那個人挺猥瑣的,好像有點陰,還是不要合作了。等等這些都離不開觀相。
畢竟別人第一次見到你,沒那麼多時間慢慢了解你的內心,第一的感覺還是依靠外表來判斷的。一個比較好的外觀,除了出生決定外,其實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鍛鍊,穿衣搭配,外觀修飾,氣質培養,而取得很多給人良好印象的,從而方便進行其他活動。
八、敬神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中透露出古人對於天、地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後來各種宗教的發展中,又產生了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神。我們所說的「敬神」,是強調人要對宇宙自然規律有一顆敬畏之心。一旦失去了這種敬畏,我們就會在茫茫人世間不知所為,無所依歸。就是對生活有所敬畏。
也許舉頭三尺並沒有神明,但是也要敬畏,一些灰色的事情不要碰,以免招來無妄的災禍。同時,我們也可以對某些教派產生信仰,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它能潛移默化地,積極向上地,激發人的潛能和行為力量,對有的人,是有一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