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頤卦六四爻:承上啟下的智慧解讀

2021-01-11 梅山易學

《易經》的智慧解讀,各人根據各自不同的理解,可以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有適應各種不同情景下的解讀,同樣的事件,同樣的爻辭卦辭,每個人的解讀都有所不同,套用一句很俗的話叫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也是許多人覺得《易經》有點像萬金油的地方,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易經》所以才能異彩紛呈,才能「易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這種無限的解讀智慧,也正是《易經》的魅力所在,比如說我們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頤卦六四爻中的智慧解讀,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因為它其中的承上啟下的智慧,有許多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自己可以分別一下,自定取捨。

網圖

頤卦六四爻是以陰居陰的當位之爻,雖然不當中,但是因為處於全卦尊爻九五爻之下,且身居得正,所以在求取頤養之時,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吉祥的結果,為什麼呢?因為六四爻雖然才進入上體,地位尚未穩固,但是卻因為求養的人是與自己同體的上九爻,「艮為虎」,虎向外求,是符合自己的頤養之法的,在自然界,龜是最擅長於自養,而虎是最擅長於外養的,符合自然之性,所以可以說能夠得到吉祥的結果。

六四爻以重陰之質身居高位,雖然能力有所不足而需要求養於人,但是卻終究因為其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而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頤養之道,承上是因為六四爻求養於上,而上九爻給與了其所希望的一切,為什麼呢?因為艮篤實光輝,本爻變離,亦光輝之像,所以一求一施,都是符合道義的自然之舉,所以不但無咎,而且吉祥的結果也是可期的。

網圖

那啟下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六四爻的應爻初九爻為地位,艮為虎,虎行於地,虎視眈眈,眈者,視近而志遠也,初九爻雖然捨棄了自己的長處而心逐外物,有不甘蟄伏之像,但畢竟是一個德行完備的陽剛君子,且與六四爻陰陽相應,所以六四爻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初九爻必定可以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所以才像老虎緊盯獵物一樣,時刻注視、提點與自己相應的初九爻。

這種上承上九爻之養而下應初九爻的智慧,實在是因為六四爻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知道如何在符合自然的條件下,去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將所有養人與求養於人的人,作到最佳的組合,為後繼的頤養之道留下一條康莊大道,而不是使之斷裂得各自為政。

網圖

這就像一個市場中的主體一樣,作為一個中層管理人員,你上受管理者的頤養,下就必須要像虎一樣,專注的盯著下面的工作人員,並從中為公司擇出優秀的人才,以備其後面的發展,如果六四爻沒有這種承上啟下的智慧,他也就失去了艮體篤實光輝的智慧所在而變成了一個尸位素餐的人,那麼自然他也就不配擁有六四爻所說的頤養之道和吉祥無咎的結果了,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相關焦點

  • 《易經》頤卦上九爻:達則兼濟天下,他可以做到!
    在頤卦中,初九爻與上九爻兩陽爻,合力養中間之四陰爻,但有所不同的是,初九爻由于震陽在下,力量微薄而有所不足,所以難免會有些窮難獨善其身的意味,其情難自抑而心有不甘,一心只想著升騰,卻忘記了自己的責任與能力,也有放棄自己所擁有的特質的意味。
  • 解讀《易經》卦象的基本技巧,助我們深入理解六十四卦的門道
    那麼我們先回歸到《易經》六十四卦的單個體例上來看,它們都是由五個大部分所構成的。我們要想讀懂六十四卦,必於此五部分要有一個熟悉的理解,方可取到美妙的效果。下面我們分別看看這五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叫作「卦畫」或者是「卦象」:也就是由陰陽爻兩個符號組成,六個爻不同的組合就構成了六十四卦。
  • 易經的神奇魅力,揭秘艮卦六四爻
    艮卦卦、爻、文字艮卦講結束與開始。初六,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從量變開始。六二,艮內部的相反、相成、相統一。九三,艮反應了事物發展的來龍去脈。那六四爻,會告訴我們啥呢?六四,艮其身,無咎。艮——結束與開始。其——陰陽(二)共體(共)。身——代表艮卦。不是身體的其一段。是軀體的總稱,是全部。我們看看身字筆畫:
  • 易經斷卦的時候,如何才能更加準確,關鍵還是要看六個爻的動靜!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易經64卦當中每個爻的動靜變化,當一個爻動或者多個爻動,又或者六個爻都靜或者都動,其中的解卦思路都是不相同的,只有掌握了這些方法,才能算易經入門,其實道理也非常的簡單,我們一學就會。解卦的方法首先佔問一件事情,一開始就是起卦,起卦的方法有蓍草起卦,用三枚銅錢起卦,也叫金錢卦。
  • 易經:到底該如何理解?只需要看看這一卦的解讀過程,就全明白了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學習《易經》既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從而打開智慧,又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歸納總結能力,從而提升綜合實力,還可以學會為人處世的理念,從而提高整體素質,當然還能夠提高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從而增強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 《易經》中互卦的重要作用,64卦的互卦規律
    既濟卦與未濟卦互為互卦中間過程(互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物發展的最終結果,所以互卦在《易經》預測中是非常重要的。《乾》卦與《坤》卦沒有互卦,或者說:《乾》卦與《坤》卦的互卦就是它們本身。一個「六爻卦」除初爻和上爻外,取其二爻、三爻、四爻組成一個單卦作為內卦,稱為「下互」;再取三爻、四爻、五爻組成一個外卦,稱為「上互」。也就是說,《易》卦六爻之間,除初爻、上爻外,中四爻又有相連互交的卦包涵其間,稱為「互卦」。
  • 《易經》——頤卦: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易經》——頤卦: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先來看頤卦的卦象以及卦辭和爻辭原文,如下圖:頤卦由艮卦和震卦上下組合而成,艮卦(代表山)在上,震卦(代表雷)在下。其卦辭為:頤,貞吉。這爻裡的「爾」和「我」表示相對的位置關係,和日常所謂的「你」「我」有所不同。連起來這爻的意思是:剛剛決定要去進行對自己的保養,但卻輕易放棄掉那種清幽的環境,跑去那些熙熙攘攘,燈紅酒綠的地方,這種行為是不好的。六二:顛頤,拂經於丘頤。徵兇。顛,顛倒。頤,頤養、保養。拂,拂逆、違反。經,這裡兩個意思,一是「經常」,表示常理、常規,二是「行經」,表示走到、走過。
  • 易經中陽爻為什麼叫「九」,陰爻為什麼叫「六」
    關於易經中陽爻為什麼叫「九」,陰爻為什麼叫「六」,這個話題簡稱「六九之辯」。這個「辯」即是論述,也是爭辯,這個話題從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其中劉禹錫和柳宗元的書信論述最為著名。咱們今天就先講劉柳的這個故事。
  • 解讀旅卦六五爻,發展勢不可擋
    旅卦,卦,爻,文字旅卦講統一和發展。象在六五為陰,屬坤,坤六二「直、方、大」。在卦變中,否變旅,旅中六五來至否中的坤。亡——發育成熟。亡,本義,鋒芒。芒之初文。芒指的就是稻麥種子殼上長出針狀物,發育趨於成熟,子實飽滿。
  • 解讀旅卦九四爻,把握實力,擁抱未來
    解讀旅卦九四爻旅卦,卦,爻,文字前面講了:旅卦講統一與發展;初六,對立統一推動發展,首先邁出第一步;六二,根據和條件共同創造新事物,教你如何獨立;九三爻,物極必反,教你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接下來的九四爻講什麼道理,教我們什麼方法呢?九四,旅於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這句爻辭的解讀,大家都是大同小異:「既有安身之處,又有錢財,還有逢山開路的利斧,我心中還是不快樂」。不說別的就說「我」,都把「我」解讀為第一人稱的自己,就值得懷疑。
  • 白話講易經,第二十七卦,山雷頤卦,從本能需求出發,頤養生命
    來看一下頤卦的卦象,上卦為艮卦,艮為山,下卦為震卦,震為雷,所以頤卦的全名就叫做山雷頤卦。我們看頤卦的樣子,初爻與上爻兩個陽爻就是嘴巴,中間的陰爻是食物,象徵著上下顎咀嚼食物,以利於養生。並且上卦艮的特質是止,下卦震的特質是動,在咀嚼的時候,下顎一直動,上顎不動,也是符合頤卦的卦象的。
  • 由下而上,記錄陰陽,積爻成卦
    拿三個銅板,可以得到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就是一個爻。如果是6或8就是陰爻,如果是7或9就是陽爻。轉動六次,由下而上,依次記錄每次是陰還是陽。積爻成卦,六個爻看成一個整體就是卦,到易經裡查相對應的卦象,查找它的卦辭和爻辭,去解決心中的疑惑,去踐行其中的人生道理,這就是易經告訴我們的人生智慧。易經作為一部人生的寶典,就像新華字典一樣,是用來備查的。否則背錯了豈不更加麻煩。乾坤並列,有天有地,人才能活得好。天地生萬物,人是萬物之靈。易經的目的是闡述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福澤子孫。
  • 《頤卦》之六四爻辭「虎視耽耽,其欲逐逐」破解
    「虎視耽耽」就源自於《易經·頤卦》。《頤卦》之象也將證明,「虎視眈眈」的意思確實是千百年來一直以訛傳訛,傳錯了也用錯了。緊盯不放,隨時準備獲取的狀態完全可以用「鷹視矍矍」來形容。「虎」是君王的象徵;「鷹犬」相當於言「爪牙」,是君王隨從的象徵。
  • 易經基礎篇:三百八十四爻之蒙卦的六三爻、六四爻詳解
    2、六三陰爻陽位,不正,不中,雖然與上九的陽爻相應,但卻依聚在九二之上。既嚮往上九,又捨不得九二,因此失去主張,這如同某種女人,見到剛健有財有勢的人,就忘了自己,失去主張,並因此而失身。不要娶這樣的女人,娶這樣的女人做妻子,不好結果的。不娶這樣的女人,因為她的行為不合禮節。這樣的人,行為不檢點。
  • 《易經》坎卦六四爻:君子相交,只在其誠
    在《易經》坎卦六四爻中,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處在困境與危險之中的人們,如何通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誠心交友之舉,從而使自己擺脫困境與危險的智慧,使我們在碰到類似的情況之下時,為我們的行動抉擇做出一定的參考,下面就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坎卦六四爻: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 易經中,陰爻和陽爻之間關係到底是什麼,你真的深入理解嗎?
    陰爻與陽爻的四種關係:承與乘、比與應1說「承」,有承載的意思,說「乘」,就是乘法的乘,3說「比」是比和的比,比附的比,比較的比。4說「應」就是外應的應,應答的應。在每卦的六個爻中,從下向上看,每兩個相鄰的爻稱作比,比就是比鄰,就是親近的意思。如果相比的兩爻是一陰一陽的,就是異性相吸。
  • 解讀《易經》智慧第三十三卦(一)天山遁卦
    《易經》對於整個能量場的整體的解讀,駕馭和調製,它符合最基本的能量。它等於從最核心進行轉換,它可以實現我們東方智慧裡邊像「堪輿、預測、奇門遁甲、諸葛亮馬前課」等等,都是基於一個至簡邏輯建構起來的。掌握了這個規律以後,就可以對當下的能量結構進行幹預。
  • 蹇卦六四爻的智慧
    蹇卦六四爻的智慧接著六三爻說,六三爻認識到險情是不斷變化的,過去的經驗對新情況、新特點是難以適應的,需要反觀、反思,加以總結,得出新的辦法,以利前行。古人有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太可貴了。六四,往蹇來連。排除險情進入了 『連』 的狀態。『連』 是啥情況?
  • 易經到底在講什麼?9個字可全部概括,讀懂後64卦的智慧迎刃而解
    學習易經,最重要的便是要讀懂易經的易理,而易理又都是在64卦之中,因此把握64卦是學習易經、感悟易經的必備條件。易經這本書應有盡有,而且博大精深,自打易經誕生之初,許多智慧的先賢都依靠易經的智慧感受出很多道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五經四書和國學經典。
  • 古老的易經文化與科學的結合,易經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
    古老的中國《易經》是最早的文獻之一,讀起來宛如一部經典,闡釋人生時節的智慧。易經──人類圖曼陀羅的外環不過,讓易經在這個綜合體系中顯得非常特別,並不是它的哲學或倫理道德內容,而是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具體來說,外環看到的六十四個數字區段,代表著《易經》的六十四卦。每一個畫在輪軸外圍的卦象,都是由六條斷開(陰)或完整(陽)線段的特定組合所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