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智慧解讀,各人根據各自不同的理解,可以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有適應各種不同情景下的解讀,同樣的事件,同樣的爻辭卦辭,每個人的解讀都有所不同,套用一句很俗的話叫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也是許多人覺得《易經》有點像萬金油的地方,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易經》所以才能異彩紛呈,才能「易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這種無限的解讀智慧,也正是《易經》的魅力所在,比如說我們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頤卦六四爻中的智慧解讀,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因為它其中的承上啟下的智慧,有許多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自己可以分別一下,自定取捨。
頤卦六四爻是以陰居陰的當位之爻,雖然不當中,但是因為處於全卦尊爻九五爻之下,且身居得正,所以在求取頤養之時,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吉祥的結果,為什麼呢?因為六四爻雖然才進入上體,地位尚未穩固,但是卻因為求養的人是與自己同體的上九爻,「艮為虎」,虎向外求,是符合自己的頤養之法的,在自然界,龜是最擅長於自養,而虎是最擅長於外養的,符合自然之性,所以可以說能夠得到吉祥的結果。
六四爻以重陰之質身居高位,雖然能力有所不足而需要求養於人,但是卻終究因為其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而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頤養之道,承上是因為六四爻求養於上,而上九爻給與了其所希望的一切,為什麼呢?因為艮篤實光輝,本爻變離,亦光輝之像,所以一求一施,都是符合道義的自然之舉,所以不但無咎,而且吉祥的結果也是可期的。
那啟下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六四爻的應爻初九爻為地位,艮為虎,虎行於地,虎視眈眈,眈者,視近而志遠也,初九爻雖然捨棄了自己的長處而心逐外物,有不甘蟄伏之像,但畢竟是一個德行完備的陽剛君子,且與六四爻陰陽相應,所以六四爻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初九爻必定可以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所以才像老虎緊盯獵物一樣,時刻注視、提點與自己相應的初九爻。
這種上承上九爻之養而下應初九爻的智慧,實在是因為六四爻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知道如何在符合自然的條件下,去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將所有養人與求養於人的人,作到最佳的組合,為後繼的頤養之道留下一條康莊大道,而不是使之斷裂得各自為政。
這就像一個市場中的主體一樣,作為一個中層管理人員,你上受管理者的頤養,下就必須要像虎一樣,專注的盯著下面的工作人員,並從中為公司擇出優秀的人才,以備其後面的發展,如果六四爻沒有這種承上啟下的智慧,他也就失去了艮體篤實光輝的智慧所在而變成了一個尸位素餐的人,那麼自然他也就不配擁有六四爻所說的頤養之道和吉祥無咎的結果了,不知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