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勞動爭議糾紛中
企業容易埋怨勞動者工作不力
勞動者則控訴企業唯利是圖
雙方僵持不下
矛盾愈演愈烈
進而影響企業發展
按照上級法院關於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部署,營口中院不斷探索勞動爭議糾紛化解,力促勞動爭議案件通過調解方式解決,同時,對勞動爭議案件快立、快審,促進調判結合,主動延伸服務,針對勞動保障等,對企業及其勞動者進行普法宣傳,提示風險,守護勞資關係,恢復企業活力。
案情回顧
「不找關係不花錢,不用往返不折騰,法院真是減輕了我們的負擔。」2020年7月,在營口中院的努力下,老孫等24名勞動者終於拿到了二審調解書,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老孫等24人系某礦業公司員工,從事機臺的摩擦、碼磚等工作,雙方約定為計件工資,2018年8月7日,公司停止生產。因長期拖欠工資,老孫等24人將公司起訴至大石橋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給付工資。2019年12月30日大石橋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該公司支付老孫等24人工資155616.72元。該公司不服仲裁裁決書,起訴至本院。由於該事件涉及人數眾多,快速解決糾紛成為避免矛盾激化的關鍵。案件受理後經過智能繁簡分流識別後,被分流至我院速裁快審團隊,速裁團隊按照規定將該類案件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委託駐院調解員馮丹進行調解。調解員受理該起案件後,通過調解平臺多次遠程與雙方聯繫溝通,雙方雖各執一詞,但均同意見面進行面對面調解,在調解現場,調解員在實現充分了解了案情細節及職工工資計算、發放等問題後,制定出了符合各方利益的調解方案,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公司願意支付合同補償155616.72元,整個調解過程前後歷時不到10天。
「勞動爭議案件,案件金額通常較小,但是涉及的勞動者較多,其群體性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駐院調解員馮丹介紹,「這類勞動爭議案件我們會更傾向於以調解化解,不僅可以把矛盾止於源頭,還更為快速高效地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針對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營口中院採取就地調解、就地答疑等審判方式,工作中抓住一個突破口:「調」。能調則調,依法調解、調判結合,全力捕捉有利於調解的因素,抓住時機促成矛盾的及時、有效化解。
同時,為提高企業防範和化解法律風險能力,增強企業法律維權意識,營口中院深入各企業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就企業規範管理、防範風險、籤訂合同、勞資糾紛等問題進行講解,並徵求企業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提高法院服務企業的力度和水平。
「公司今天的良好發展局面離不開市兩級法院的鼎力支持,有了法院的保駕護航,我們企業經營起來會更安心、更放心。」某企業負責人用一句話表達了對法院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感謝,並送上了兩面分別寫有「懷愛民之心,辦利民之事」「為企業保駕護航正氣浩然給企業排憂解難克己奉公」的錦旗。
今年以來,營口中院積極探索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完善工作機制,暢通溝通聯絡渠道,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堅持調解為先,源頭化解原則,不斷改革創新,積極作為,專門聘請了多名駐院調解員對一、二審案件開展調解工作。開闢綠色通道,對各類勞動爭議案件實行集中審查受理,對勞動爭議案件優先排期審理,暢通司法服務全過程,為勞動者權益保護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快速高效的司法服務。
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品
文字|陸瑋齊
製作|劉赫男
審核|趙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