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解決糾紛!「仲裁+法院+工會」讓勞動爭議解紛無縫對接

2020-09-17 北海政法

為了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完善多元處理機制,充分發揮調解、仲裁等方式化解勞動人事爭議的作用,高效、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勞動人事關係和諧,近日,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辦公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辦公室、自治區總工會辦公室三部門聯合開展的加強勞動人事爭議多部門「大調解」工作調研在北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勞動仲裁委)進行。

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調研組就北海市勞動仲裁委與北海市銀海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銀海區法院)聯動設立的「仲裁+法院」勞動人事調解工作室的做法充分肯定。在調研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就積極應對當前形勢,滿足當事人多元解紛需求,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促進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提質增效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和探討。

據了解,北海市銀海區法院依託「仲裁+法院」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平臺,通過接受北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勞動仲裁委)委託調解的方式,委派銀海區法院特聘的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方式,參與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近期,銀海區法院又成功調解了2起市勞動仲裁委委託調解的案件。

調研組實地調研。

8月21日,市勞動仲裁委接收了建築工人韋某提交的仲裁申請。韋某系江油市某建築勞務公司聘用的鋼筋工,按合同約定在北海市某建築工地施工。合同到期後,韋某因家中有事需結算工資,與勞務公司籤署了金額為27864元的結算單。隨後韋某僅收到5000元,勞務公司對剩餘22864元遲遲沒有支付,韋某遂將爭議提交市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市勞動仲裁委接到仲裁後,通過「仲裁+法院」勞動人事調解工作室委託銀海區法院特聘的工會調解員曾菲對此案進行調解,經前期電話溝通,雙方約定於9月9日當面協商。

「韋某按合同完成工作了,你們也確認應該支付給韋某27864元的工資了,既然對此大家沒有異議,那麼這麼長時間不給結清就有違法律規定了。況且勞動者也不容易,為了家庭外出打工,幹的都是體力活,掙得都是血汗錢,於情於理這個工資你們都不該拖欠。」調解員曾菲對勞務公司說。

協商當天,調解員曾菲對雙方講理說情,找到拖欠原因,幫助勞動者要回合法薪酬。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約定於9月30日之前一次性通過銀行轉帳支付給韋某剩餘工資22864元。

9月11日上午,銀海區法院特聘的工會調解員、退休法官崔煥忠成功調解四起勞動爭議案件,為四名職工討回被拖欠勞動報酬共計6400元。

8月19日,賈某等四人以離職後仍被拖欠部分勞動報酬為由,分別向北海市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為充分利用「仲裁+法院+工會」聯動解紛機制,發揮「仲裁+法院」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室職能作用,市勞動仲裁委特委派銀海區法院特聘的工會調解員、退休法官崔煥忠為上述四起案件進行調解。

「合理範圍內的款項我馬上籌給大家,但是我們公司七月末就關門了,現在管我要八月份的工資,我肯定不能給是不是?現在您給我們算出一個合法的金額,我肯定盡全力配合。」北海某房產經紀公司負責人誠懇地對調解員崔煥忠說。

收到這四件勞動爭議案件後,調解員崔煥忠先後多次與當事人溝通,對勞動者一方請求中不合法的地方細心釋法,對用人單位一方認為「不公」的問題耐心講解,讓雙方解開心結。

當天上午,崔煥忠邀請五位當事人來到銀海區法院,面對面就之前電話協商的內容進行確認。最終,在調解員崔煥忠的主持下,各方達成協議:北海某房產經紀公司於9月18日前分別向賈某等四人支付勞動報酬共計6400元。

調研座談會。

據悉,近年來,北海市銀海區法院不斷探索創新,整合資源力量,深化對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思想認識,著力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水平,為優化營商環境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自今年6月9日成立 「仲裁+法院」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室以來,調解成功案件33件,調解率達50%,平均結案時長不超過3天。「仲裁+法院+工會」的多元聯動解紛模式,真正做到了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解決解紛,促進了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記者:陳家財 通訊員:餘淼

相關焦點

  • 基層動態 | 「法院+工會」 成功調解52起勞動爭議糾紛案
    12月18日上午,封開縣人民法院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通過訴前聯調的方式,成功調解了52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11月9日,封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被申請人某公司一次性支付52名勞動者經濟補償金1053753.8元的裁決。某公司不服該裁決,向封開法院提起訴訟。
  • 高陵區「法院+檢察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揭牌儀式
    近日,高陵法院、高陵檢察院、區總工會聯合設立的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高陵法院正式揭牌,進一步加強了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區檢察院和區工會職能作用,共同預防、合力調處勞動爭議糾紛,推動全區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乃至全區法治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讓多年糾紛一朝化解
    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 【工會在線】關於建立託克託縣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的通知
    對於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勞動爭議案件,如有適合調解解決且基層工會無法自行調解或調解失敗的案件,請各級工會負責人及時與縣總工會法工部或訴調工作室聯繫解決。>託克託縣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成立於2020年7月,地點位於縣人民法院,是集勞動法律諮詢、訴調對接、訴訟服務、糾紛化解於一體,通過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和訴訟機制無縫銜接,為職工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為勞動者表達訴求和維護權利提供多途徑、多層次糾紛解決渠道,對於化解勞資糾紛
  • 襄陽市總工會一行到保康法院調研「法院+工會」 勞動爭議訴調對接...
    原創 保康縣人民法院 保康法院11月16日,襄陽市總工會「法院+工會」工作室主任郭亮、襄陽中院立案一庭四級法官助理付華軒等一行到保康法院調研指導「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 ▶ ▶調研組對保康法院「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就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縣法院、縣工會進行了討論、交流。
  • 廣州「法院+工會」新模式調解勞動爭議
    自2017年7月起,廣州兩級工會與法院合力打造協調聯動、有機銜接、便民高效的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多元解紛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2743件,調解成功4053件;今年1-7月,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6303件,調解成功2518件。
  • 安嶽「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成立
    為構建社會和諧勞動關係,規範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更好保護廣大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9月16日,安嶽縣總工會、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 金鳳區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中心入駐法院
    8月13日,金鳳區勞動爭議訴調對接中心、金鳳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揭牌。銀川市總工會副主席黃建華、金鳳區政協黨組副書記、總工會主席李文陳、金鳳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田貴東共同為該工作室揭牌,金鳳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毛曉紅致辭。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矛盾糾紛不斷增加,勞動者的維權意識日益提升,涉勞動爭議案件呈現不斷攀升趨勢,依靠單一的訴訟方式較難及時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 四川安嶽「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成立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為構建社會和諧勞動關係,規範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更好保護廣大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9月16日,四川省安嶽縣總工會、四川省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安嶽在資陽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 討薪無果無需苦惱 「仲裁+法院+工會」為解紛按下「快進鍵」
    勞動者辛苦工作,如果拿不到應得的勞動報酬又與用人單位協商不成,只能提供各種材料、辦理各種手續申請勞動仲裁,經過等待拿到裁決書之後如果不滿意,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一定期限才能拿到生效判決。正因如此,冗繁的討薪之路,讓很多勞動者望而卻步。好消息來了,北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北海市銀海區人民法院採用「仲裁+法院+工會」多元維權模式,讓您短時高效收回合法收入。
  • 縣委常委、縣總工會主席楊波一行實地調研大邑縣勞動糾紛分調裁審執「一站式」解紛平臺暨訴調對接分中心
    「一站式」解紛平臺暨訴調對接分中心建設工作。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餘濤等院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調研。「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勞動糾紛訴調對接分中心、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勞動糾紛「無訟社區」工作站、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巡迴庭、縣法院勞動糾紛巡迴法庭,詳細了解了勞動糾紛分調裁審執「一站式」解紛平臺暨訴調對接分中心如何運行及相關情況。
  • 蕪湖經開區法院對接勞動爭議行政調解機關 將「鄰裡法官 解紛蕪優」行動繼續做實做細
    2020年11月9日下午,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提前介入,趕赴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糾紛調解現場,主動參與完成了對一起群體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的多元調解及司法確認工作。某單位因經營管理問題有10餘名工人涉及144489元工資未予支付,為此,工人們情緒焦急。
  • 縣委政法委調研督導大邑縣 勞動糾紛分調裁審執「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暨訴調對接分中心
    為切實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紮實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推進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實體化運行抓點拓面分調裁審執工作,2020年8月6日,大邑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倫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調研大邑縣勞動糾紛分調裁審執 「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暨勞動糾紛訴調對接分中心,並在縣法院召開專題工作會。
  • 普蘭店區法院:完善訴調對接機制 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近年來,普蘭店區法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要求,進一步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工作原則,深入推進訴調對接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區」域,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糾紛解決中最後一道防線作用,維護社會穩定。高標準搭建平臺。
  • 強強聯手|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9月16日下午,安嶽縣總工會與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揭牌、籤約儀式在安嶽法院舉行,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縣總工會主席尹鳳全與安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忠富出席儀式,並見證工會與法院《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合作方案》的籤約,工會一行還參觀了法院「職工之家」。
  • 湖北「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
    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 靠前解決糾紛 源頭化解矛盾 ——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紀實
    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紀實針對上述問題,牡丹區法院院黨組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不等不靠,多措並舉靠前解決糾紛,加快深入推進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先後與市中院會同中國人民銀行菏澤市支行成立市金融消費糾紛訴調對接工作調解委員會,參與制定了《菏澤市金融消費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操作規程》;與牡丹區工會聯合成立勞動爭議對接工作室;與牡丹區交警支隊合作成立牡丹區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
  • 我市首例「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調解成功
    我市首例「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調解成功,這標誌著首例勞動糾紛案件在我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努力下實現成功和解。,今年4月濮陽市總工會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新模式,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和工會的職能作用,深入推進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在市縣兩級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
  • 「一站」解紛在浦東!這家法院今天向最高法連線匯報
    下面,讓我們跟隨院長的腳步,了解浦東法院多元解紛的創新舉措。成立以來,工作室借力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已成功調解涉外商事糾紛324件,調解成功率56.15%,糾紛平均處理周期29天,標的金額3.5億元,滿足了中外當事人多元化的糾紛解決需求。走進工作室,涉外商事糾紛「訴訟、調解、仲裁」一站式解決流程圖、合作仲裁機構、調解機構名單等信息全都一目了然。
  • 滄州市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
    河青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勞動爭議糾紛調解工作,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提高社會綜合治理實效,構建和諧勞動關係,10月10日,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滄州中院)、滄州市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室工作室」在滄州中院揭牌成立。滄州市總工會副主席馬寶順,滄州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勇出席儀式,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領導小組,滄州中院立案庭法官幹警及調解員參加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