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2020-07-30 空谷幽蘭育兒

文|空谷幽蘭育兒

自古以來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都很高,只有孩子將來有出息了,那父母才會覺得光宗耀祖。孩子能不能有出息,跟智商掛鈎,都說智商高的孩子,肯定比普通孩子優秀。但是想要提升孩子的智商,卻並不是一件易事。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那麼孩子的智商能在後天如何提升?

在1995的美國,做了一項研究,針對家長跟孩子智商間的關係。當時的這位研究學者花費近三年的時間,一共調查了五十組不同的家庭,選取的孩子年齡在3—6歲左右。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他挨家挨戶地去記錄,詢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接觸,實驗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父母跟孩子頻繁互動,孩子的智商明顯高出很多。智商前幾組的家庭,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長最多,而且家庭氛圍是最好。

這項研究非常明確地顯示出,孩子的智商經過後天的努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而提升的方法就就親子間的互動。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那父母跟孩子可以做哪些互動呢?

一、父母常跟孩子聊天是最好的互動

常跟孩子聊天,看似非常的簡單,但實際上卻不簡單。現在的人們都沉迷於電子產品,大人經常會抱著一個手機玩。

一家人絲毫沒有交流,每個人都在玩自己的手機,這就是很多家庭常見的狀況。

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任何的溝通,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因此家長要學會放下手機,主動跟孩子建立溝通,跟孩子聊一聊學校裡面好玩的事情,問一下孩子在學校,有沒有結交新朋友等話題。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這樣跟孩子建立了溝通,孩子的思維也會活躍起來。常問孩子一些問題,也可以讓孩子的大腦不斷地運轉,這樣更好地激發孩子的語言潛能,對孩子的智商提高有很大幫助。

二、父母要學會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

在很多父母的眼裡,都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因此家長經常會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有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其實都是孩子內心的東西,家長不應該一上來就否定孩子。

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說出來,等孩子全部吐露出來之後,再跟孩子說清楚,哪些是可以說實現的,哪些是不能實現的,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地理解了。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在給孩子否定的時候,記住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父母只有這樣做,才能夠激發孩子不斷地思考。孩子的小腦袋裡不斷地迸發出新想法,這樣大腦不停地運轉,同時可以提升智力。

三、多帶孩子出去,學會觀察

有句話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可見只有走出去之後,才能讓自己增長見識。古人有這樣的見識和眼界,那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家長,更應該學習這些可貴的精神。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有些家長確實喜歡帶孩子出去,不過也要講究去哪裡,有一些文化館和科普館,或者是一些動物園,都是很不錯的地方。讓孩子感到新奇,而且還能學到很多知識,在大腦中不斷地填充新鮮事物,這樣孩子才會更願意思考,腦袋裡裝的知識越多,孩子肯定越聰明!

四、帶孩子運動也能開發大腦

咱們人類的智商,其實是跟腦部的一個組織有關係,這個組織就是「海馬體」。這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影響我們智商的關鍵物質,只有它變得活躍了,那就會刺激到智商。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曾經有人做過相應的實驗,發現運動是可以刺激它。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做運動,不要總是窩在家裡,做作業或者是看電視,多讓孩子出來運動,就會加速它的分泌,這樣孩子會變得更聰明。

五、益智遊戲也是不錯的選擇

聽到「遊戲」一詞,想必很多家長都會眉頭一緊,確實現在的孩子總是沉迷於競技遊戲,甚至已經影響到學習。稍微小一點的孩子,還沒有接觸到這個東西,家長也會避免讓孩子接觸。

但有一些開發孩子智商的益智遊戲,暢玩益智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可以刺激孩子腦部不斷地思考,因此家長可以陪孩子多玩益智遊戲。

美國研究學者: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做這件事,孩子的智商可能會更高

結語:一直以來關於提高智商的話題,總能引起很多家長的關注。在家長的心裡都認為,智商高的孩子將來會事半功倍,那如何提升就需要家長的幫助了。

看了今天的分享之後,不知道各位家長心裡會作何感受呢,歡迎在

相關焦點

  • 如果你想讓孩子智商更高,要多帶孩子做3件事,很關鍵
    孩子的智商,絕不僅僅體現在能背多少古詩、心算多少數學題上,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否能夠和世界平和地相處,坦然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糾結,不擰巴。因此,請父母不要忽略孩子的天分和潛能,日常生活中,請多多引導他們做這3件事,潛移默化之中,它們能夠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認識世界,智商越來越高,看待事物也越來越聰明!
  • 睡前1小時是記憶高峰期,父母帶孩子做3件事,能開發大腦長智商
    科學家曾針對人體睡眠情況做過研究,睡前一小時,是一天中記憶力最高峰的時期,在這個時候能接收到新鮮的刺激,可以牢牢記住。有些聰明的父母會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陪伴孩子去做一些積極而且有意義的方式來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和情緒管理,幫助他們提升智慧和情商。
  • 智商與綠化有關?研究發現,在綠色地區長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研究人員表示,其中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孩子所處較低的壓力水平、更多的玩耍時間和社交接觸或更安靜的環境有關。研究人員說,對於那些處於智商低谷的孩子而言,智商的提高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小幅提高可能會產生很大不同。
  • 想要孩子智商高,出生頭三年是關鍵,這3件事家長要做到位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或者電視上看到一些「小神童」,比如3歲就能識千字,背誦唐詩等等,每一次家長都很羨慕,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呢?特別是採訪「神童」家長的時候,我們總會發現他們的教育方式也沒有什麼不同,而且每個孩子的智商也相差不多,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呢?
  • 40萬人研究證明:出生順序決定著孩子智商發育高低
    遺傳不是複印機,並不能對父母的基因進行完全一致的複製。即使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都會在一出生就有非常明顯的不同。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身高、體重、長相等外部差異上,甚至是性格、智商發育都會受到影響。而在歷史上就有一位學者通過研究指出,這種孩子之間的智商發育差距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出生順序。
  • 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孩子智商會很高,比同齡人更聰明!
    1、喜歡獨自思考,不愛玩有一類孩子,這類孩子一般來說更喜歡思考,平常看到他們時,就喜歡獨自坐在一邊,發著呆或者做自己的事情,而他同齡的那些孩子,則成群的一起玩耍。父母應該做哪3件事來提高孩子的智商,讓他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呢?
  • 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都不會做這3件事,你家孩子有中招嗎?
    我們通常誇讚孩子都喜歡用&34;二字去形容他們,各位父母也格外喜歡聽到這樣的話。從小就機智聰慧的孩子往往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在大人眼裡,這種孩子以後肯定能有大成就。不過,真正智商高的孩子不會自作聰明,很多看似很機智的行為,其實反倒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
  • 研究證實:父母常有的三種壞習慣,是導致孩子智商不高的關鍵因素
    父母的壞習慣能夠影響孩子智商的發展?這似乎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已經得到了研究人員的認同。研究人員通過對父母的期望,孩子性別,父母關係,日常活動之間的控制調查,在孩子的智力表現之間建立了聯繫。證實了父母的「習慣」對孩子智商的影響。
  • 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異,美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異,美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美國耶魯大學一項持續15年的跟蹤調查研究表明:相比媽媽帶娃,父母帶大的孩子不管在身體健康上還是智商上都更有優勢,在學業和事業上也更容易成功。爸爸會讓孩子吃苦相比媽媽和奶奶的心慈手軟,爸爸們更加的勇猛一些,他們更捨得讓孩子吃苦,也更加懂得如何讓孩子吃苦。就像是我們常說的「慈母多敗兒」,在爸爸們的教育觀念當中,很少會有溫柔這麼一說。他們更多的相信的是:虎父無犬子。
  • 研究證實:父母常有的幾種壞習慣,可能是導致孩子智商不高的因素
    為此他引用了哈佛大學歷時75年的實驗—「格蘭特研究」。在這場實驗中,研究人員得出相應的結論:家庭關係或者家庭環境,準確地說是父母常常出現壞習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發展,進一步影響到孩子的成功。
  • 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3大優勢,媽媽無法替代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也做過一項跟蹤調查,發現父親經常與孩子相處,孩子智商更高,交際能力更強。主導這項研究的丹尼爾·內特爾博士表示,在兒童時期讓第二個成年人參與進來,在技能和能力方面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益處,並且這些影響貫穿整個成年期。
  • 孩子5歲前堅持做這「三件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智商也會更高
    孩子的智商高低和記憶力如何一直都是許多家長關心的頭等大事,一個聰明的頭腦不僅有助於學習,對於以後的工作也是大有裨益,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家長們判斷孩子的大腦聰不聰明呢?案例:李女士本身是一個學霸,因此當她孩子生下來以後,她就想著自己的寶寶應該和自己一樣有著一個聰明的腦袋。然而讓李女士感到納悶的是,寶寶的智商沒有表現出來,甚至學東西都要比別人慢幾拍。
  • 斯坦福教授:睡前跟孩子一起做這2件事,孩子的智商會遠超同齡人
    我們都知道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父母的正確教導和堅持,根據兒童分析師發現,孩子的性格養成關鍵期是3-10歲,所以,要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在這個階段就要好好的塑造和教育。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忙於工作,在生完孩子之後將養育孩子的責任都放在了老一輩身上,家長本身陪孩子的時間就不是特別多,通常只有下班之後或者睡覺之前這兩段時間。
  • 想讓孩子長得更高,做對4件事很重要!家長可以試一試
    相關研究調查曾表明:當今社會,53%的家長都對孩子的身高不滿意,86%的家長認為孩子的身高會影響到孩子的前途,還有90%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標準身高的基礎上再「竄一竄」。而想讓孩子長高,做對4件事很重要,父母值得一試。
  •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智商往往會更高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智商往往會更高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曾與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過一個相關的報告,在報告中指出:,進入到春天之後身上的衣物會進行有效的減少,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孩子的細胞發展。
  • 美國最新研究:那些優秀的孩子,他們父母有這24個共同點
    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父母雙方在同一個家庭,處於一種充滿愛的關係中,這會使孩子在成年後獲得成功。優秀孩子的父母都有哪些特質?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了24個共同點。2、他們傾向於教孩子社交技巧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追蹤了美國各地從幼兒園到25歲之間的700多名兒童,發現他們在幼兒園的社交能力與20年後成年的成功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種反應,長大後智商可能會更高
    ,不如讓孩子固定作息,多睡會覺。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種反應,長大後智商可能會更高不過,大腦發育快不等於孩子的智商一定會高,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後會經過一個「突觸修剪」(突觸就是神經細胞之間連接的部分)的過程。
  • 孩子睡覺前1小時,父母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更聰明
    在孩子睡前一小時,你家孩子都在做什麼?玩手機還是看電視?聰明的家長絕對不會怎麼做,因為他們知道睡前一小時對孩子極為寶貴,在這個時間你對孩子做什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和智商。曾有專家進行研究發現:「睡前一小時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大腦接受能力非常強,所以,這時候你對孩子做什麼,直接關乎到孩子智商。」
  • 想要孩子智商高,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四件事?
    想要孩子智商情商高,在忙碌的家長在教育板塊都不允許缺席,我們必須教會三件事,擁有4顆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慢慢的長大,而忙碌的父母總是沒有時間,但不成想,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沒有辦法進行彌補的,稍微有點忽略,將會付出更大的精力和代價來糾正。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4顆心,會讓他終身受益,感恩一生!!
  • 更高階的父母從來不教孩子解決具體的問題,他們只會做這件事
    一個用心思考的爸爸我的粉絲裡有個特別用心的爸爸,不僅善於發現孩子的問題,很難得的是,每次都會透過問題做延展的思考。翻看和他的聊天記錄 ,他每一次的溝通都很聚焦,邏輯清晰,可以看出在提問之前,已經做了很深入的思考,這對於解決困惑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