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誇讚孩子都喜歡用&34;二字去形容他們,各位父母也格外喜歡聽到這樣的話。從小就機智聰慧的孩子往往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在大人眼裡,這種孩子以後肯定能有大成就。
不過,真正智商高的孩子不會自作聰明,很多看似很機智的行為,其實反倒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
閨蜜家孩子今年四歲了,平時嘴特別甜,總能哄的大人合不攏嘴。上次我去她家串門,正好碰到閨蜜教訓孩子。我見她當時的表情非常生氣,看似都有想要打娃的衝動了。
她家孩子見媽媽如此生氣,便趕快認錯。&34;聽完這句話,閨蜜的表情明顯有了緩和。孩子看到母親有這樣的情緒變化就繼續說道:&34;
原來是因為孩子打破了媽媽收藏很久的一個限量版杯子,她才如此生氣的。不過聽孩子言語中的意思怎麼也不像真誠道歉的樣子,而是在推卸責任,可閨蜜聽了卻特別受用。&34;看來孩子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了,而閨蜜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
事後她還和我說起自家孩子平時的小聰明,講的時候一臉得意,覺得是個很光榮的事情。不過在我看來這只不過是自作聰明的舉動,並不值得提倡,可又不好意思當面掃興,就把這話又憋回去了。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種事情吧?只要他們嘴快認錯,家長就會心軟饒了孩子。其實那時候他們並沒有認識到真正的錯誤,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依舊會推卸責任。
之所以會認錯只不過是不想承擔犯錯的後果,並非真心悔過。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區分了解什麼才是智商高的孩子,當自家娃有這幾種舉動的時候應當警惕,並非真機智!
1.主動推卸責任
孩子就像案例中所說的那樣,只要自己犯錯,就會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他們不主動承擔錯誤的後果,總想著父母為自己買單。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能說會道,實則這是種非常不好的習慣,他們未來進入社會之後,很可能會遭人排斥,無法在集體中立足。表面上看是孩子聰明,其實是情商很低的表現,因為大家都非常討厭這類人。
2. 喜歡耍小聰明
一群孩子在玩玩具,本來大家井然有序的排隊玩,可總有一個孩子喜歡耍小聰明插隊。家長可別覺得是自家孩子智商高,這種不遵守規則紀律的表現應該及時被制止。任其發展下去,只會形成惡習,以後很難招人待見。
他們做事很難腳踏實地,耍小聰明的行為會讓孩子養成不勞而獲的惡習。
智商是父母遺傳的,而情商則可以靠後天的培養去改變。家長應該重視孩子情商的養成,學會正確的教育方法,提升孩子的情商。
1. 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很多壞習慣都是和父母學的,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大家應該更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平時做事應該真誠守信,不做投機取巧的事,這樣起到積極榜樣的作用。
2. 傳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遇到案例中的情景,家長應該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做法,給他們傳遞正確做人做事的觀點,從小培養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
家長們教育孩子應該保持自己的原則,不要因為他們的小聰明就對孩子過度包容,否則反倒會害了他們。提升孩子的情商,對來的發展很重要,家長們可別大意了。
你家孩子小時候有耍小聰明的行為嗎?這種情況下,你會如何進行引導?可以在下方鄰區研和大家分享你的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