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商,絕不僅僅體現在能背多少古詩、心算多少數學題上,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否能夠和世界平和地相處,坦然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糾結,不擰巴。
因此,請父母不要忽略孩子的天分和潛能,日常生活中,請多多引導他們做這3件事,潛移默化之中,它們能夠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認識世界,智商越來越高,看待事物也越來越聰明!
1、鼓勵孩子社交
一位教育專家說,一個從小有&39;朋友」的意識,願意向外拓展自己生活的孩子,能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規則,對他將來的發展也更加有利。
如果孩子性格害羞內向,也不用強迫他去進行社交,這樣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反感。
我們可以先從一些講述友情的繪本、動畫開始,讓孩子感受到友情的可貴之處,再慢慢地引導孩子敞開心扉,和別的小朋友玩耍。
但是,一定要告訴孩子,寧交錚友,勿交損友,千萬不要讓孩子為了交朋友,一味迎合他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2、引導孩子表達
孩子愛說話,愛表達,是非常難得的品質,說明他們願意去和身邊的人分享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腦筋也更靈活、敏捷。
父母們千萬不要用簡單的方式遏制孩子開口表達的欲望,因為孩子在剛剛開始學會表達的階段還沒有形成控制自己說話頻率的能力,是需要家長來引導的。
不過,話多的孩子,需要家長們來耐心地教育,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下可以暢所欲言,什麼時候需要傾聽別人說話,告訴他們:喜歡和別人交流是好事,但是在人多的場合要尊重他人,學會傾聽別人講話,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別人的感受。
3、激發孩子想像力
都說童言無忌,孩子們本身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如果以合理方式加以引導,他們的才華就會像泉水一樣傾瀉出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加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千萬別小看孩子的想像力,它是點燃孩子智慧的火種,是推動他們不斷進取的車輪,是開啟他們新世界的金鑰匙。
讓我們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像愛護眼睛一樣珍視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美國科學家盧布姆曾對近千人進行跟蹤研究發現,如果把17歲時所達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從4歲到8歲又能獲得30%的智力;而餘下的20%的智力則是在8歲-17歲這個時期獲得的。因此,通常把兒童生命中的頭幾年稱作「機會之窗」。
在孩子的發展關鍵期,父母做好上面3件事,會讓孩子智商更高哦。